《公民的加冕礼》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

时间:2022-01-22 15:59:3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公民的加冕礼》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民的加冕礼》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民的加冕礼》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

  本书作者罗桑瓦龙法国作家,以研究近现代政治史,尤其是近现代政治思想史著称。在这本书中他从历史沿革角度来探讨法国普选史当中一些重要观念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但并没有满足于一般的思想史的表述方式,而是娴熟运用了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概念来进行剖析。

  虽然这本书全篇在写外国革命历史与政治制度,但对于我们研究社会进程以及政治制度具有极大的参考作用。

  一种奇特的普遍主义。普遍选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关于这一点,多种历史重叠在一起,而每一种历史都有自身的特点——时间性。在此之中,三种历史已经交织在一起,即法律和制度史、认识论的历史、文化史。法律和制度史的确定其实要容易些,早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普遍选举就已经在原则上得到认可,但随即遭到质疑。1848年普遍性原则在去除大革命时期的模棱两可以后重新得到表达,在1875年得到众议院得到通过最终巩固了这一成果。认识论的历史是在对普遍选举的正当性(一种人民作出决定与选择的最理想的程序)予以承认的历史。188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使人预见到每个公民都能成为ige有理性的.并意识到其职责的选举人。但是这一历史依然难以预见结果,对大多数在做出最佳选择方面的能力的一种既隐蔽又真实的怀疑,实质上依然存在。普遍选举的文化史最终与选举实践的历史混同起来。它结束于人们可以认为普遍选举已经习以为常之时,然而在时间上,到了20世纪之初普遍选举才变的平常起来。

  看到这三中历史在法国被如此分离合移位,无疑令人惊讶。已被重叠的这三种历史并没有展现规则的关系,其显示的仅仅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创新和拟古、先进与迟缓的错综复杂的混合。他们时而互相分开,时而互相接近。

  正如罗桑瓦龙接着指出的那样,对普遍选举的这种“一致认同”乃是非常晚近的事情。事实上,从法国大革命爆发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初期,普选原则远非如此不言自明。换句话说,“一人一票,票票等值”原则在19世纪法国的确立,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并且相当曲折的过程。

  虽然普遍选举的思想史有可能已经结束,但民主思想史则在某种程度上还处在最终的探索阶段。如果说法国人在1789年创造了平等,那么他们随后更多地建立的是近代民主提出的一种奇特的普遍主义:它体现的远非是一种模式,而更多的是政治现代性焦虑的汇编。

【《公民的加冕礼》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相关文章:

《童年》的读后感(童年的读后感受)09-25

《童年的秘密》读后感_读后感03-10

公民文明守则05-29

童年读后感-关于童年的读后感600字-读后感06-19

《童年》的读后感650字-读后感06-19

《童年》的读后感500字-读后感06-19

《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1500字-读后感06-18

《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700字-读后感06-18

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06-18

《平凡的世界》的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