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时间:2022-06-17 11:43: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精选16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欢迎大家分享。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精选16篇)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1

  一日看尽《梵高传》,心中汹涌。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对生活的渴求如同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一般无可抗拒,摄人至深。对美的真实感情,曾让他的内心如此狂热、激愤、孤独和痛楚。

  太多的自画像,绝非自恋,只因无钱雇请模特,却又执着于捕捉人物,以期有一天能成为“农民画家”,用笔触诉说那终日笑对土地、健硕无怨的勇毅灵魂!生活便是如此,just live with it ;生活远非如此,更在那开得繁盛热烈、几欲熊熊燃烧的桃李丛中!不能释怀的是他失去左耳后绷带紧缠的自画。一说是阿尔强烈的日照使他饱受幻觉之扰而自割去,一说是他在与画家朋友高更激烈争吵后的剑斗中被误伤……不过一二年的时间,却是一个壮年丰盛的男子,顽抗困窘,心甘情愿地为画画抽干了生命的迅速衰颓——那时他只能以苦艾酒、咖啡、烟为食了。

  阿尔,法国南部的田园小镇,成就了他,也埋葬了他。一个总在漂泊的桀骜灵魂,不知饥贫,只是一心如缺失空气般地梦想呼吸家庭、婚姻。目及阿尔时,哪怕依是孑然一身呢,他愿在此细细修缮一座浅黄小房,不再出走。在那里他画出了最好的画。

  乍看不过似任性孩童的狂野涂鸦,但再一眼,我便无法离开了。那些炽烈、流动、明亮、喷迸的心绪,模糊了线条与画面之界,却并不知它们掀起的是绘画史上一场色彩革命!《星空》下的月亮疾旋如火球,近处的山丘傲视沉睡的村庄,像咆哮的火山岩浆又似海底诡异的巨擘海草……6朵、12朵、14朵的《向日葵》,由生到死,将颓或未绽,谦卑低头如生活中的头颅,开放至今成为了世界上最年长、所有人都认识的骄傲的向日葵……通往教堂的小径,幽深如丛林,再虔诚的教徒走过,都完全有可能被吞噬……《夕阳和播种者》,无边的宝蓝作物映衬得落日如朝阳,竟让人生疑是晚霞收获了播种者……《阿尔的吊桥》,绝世的蓝,几弧波漪生动了一汪溪流,那声音侧耳可听,像日作而归、仰头豪饮的人……

  我反复端详着扉页那些安慰了整个世界却永不可能再被确切解释的画作,它们竟和文字一样古老,成为了风干封存、仅此一份的生活。于是我便知道梵高的生命不是以天,而是以整个整个烈日旷野上的下午计量!

  他绝非天才。在所有2500余幅存世作品背后,他亦是循序渐进,踩在无数常因不满而付之一炬的厚厚画稿上,去往顿悟、燃烧的一刻。所有的画上都是他的朋友,爱过的风景,眼中的疼痛,永在流动的生活,因而绝非易事。只惟独不见提奥?也许他在梵高心里——正如他画不出告别一样,他画不了永不离弃的弟弟。而提奥又给自己孩子取名“文森特”,如此他便能日日呼喊哥哥。生活对两个男人的温情一笑,充满悲悯的意味。

  他确是天才!枪击自毙的37岁,生命短暂而合理:他灿若流星,必要以急速燃烧自己来释放携带的神喻。不是天妒英才,而是,他本身便是上天的而被按时收回……所有的天才艺术家,不是疯狂而是时时爆炸;只有画笔和画纸,此外一无所有,绝境令他们饱尝折磨,所以分担、肩卸了人类一半以上的苦难,足令今天那些端坐平和的画家们羞愧难当!

  仅此一个的梵高,此后不复。他的多数周人并不友善;他视画画为全部生活,而现实对他并不慈悲——他正如自己笔下的向日葵,为太阳而生,并不能亲吻它,却依呈朝圣之心,不觉不安,不疑有“恶”,美而不自知。

  他被时间审判了的才华,不过是他的天性。我们终得以认可他的伟大,却不知其为何伟大!直到今天也是一样的,我们必会杀死梵高,若他真在你我中间!

  传记作者欧文·斯通也如奇迹:在26岁看梵高画展时被他一瞬点燃,创造性地追寻他的足迹,遍访英、比、荷、法。“我肩背旅行包,住在他曾居和作画的每一处房屋,跋涉在布拉特邦和法国南部的田野上,寻觅他安插画架的确切地点……”仅凭兄弟俩20年间700余封书信,斯通复原了他的生活;一些段落、对话,目之所及让整页纸透亮。他一定也是被上帝和梵高选择了的。

  我不敢说我懂他。但,他是“我在挣扎,我在探索,我全身心奉献于此的”亲爱的文森特·梵·高!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2

  梵高情感状态的自然单纯。情感的单纯,并非情感的单一或冷漠,而是指情感的无杂念和自然状态。梵高的爱情经历,充满坎坷,几乎一无所获,但其爱情的状态,却饱满而高洁。青春懵懂时的梵高,爱上了房东的女儿乌苏拉,却被草地出门;在迷人的乡村作画,爱上了失去丈夫的美丽表姐,情感热烈不可自抑,却换来“不、决不、决不”的绝情回答;在海牙,贫困交加的梵高,认识了叫克里斯汀的妓女,在相濡以沫中许以婚期,成为梵高第一个名义上的妻子,但妓女恶习难改,终与梵高决裂而去,并留下浪荡的坏名;在同父母居住的纽恩南,梵高第一次被女性狂热的爱慕,这是一个39岁的叫玛高特的女人,“要紧的是爱,而不是被爱”,她说,梵高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温情,遂决定娶她,但世俗的婚姻观及女性家族的强烈反对,玛高特以服毒自尽而定格了她的爱情;在阳光强烈的阿尔,梵高被一个叫玛雅的女人追慕而至,那是在博里那日擦肩而过的女孩子,在一棵阴凉的树下,这女孩子将自己给予了梵高,两人缠绵而激烈,梵高醒后,玛雅不见了踪影,这种类似《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中爱的表达方式,叫人顿感伤怀;也是在阿尔,梵高为了亲近一位叫拉舍尔的妓女,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抵偿五个法郎的代价…这就是梵高的全部爱情经历,显得简单、纯粹、随性、热切、痴癫。爱情之于梵高,已不仅是一种情感需求了,他这种自然癫狂式的爱情,就像他喜欢画的狂热的太阳,炽热地燃烧着他的激情,释放着他内在的生命力,激发着他无限的创造力。这是一个只有赤子才能有的爱情状态,因为人人不可能成为赤子,甚至厌恶赤子,因此梵高的爱情经历势必是为某些人唾弃和不齿,但这又何妨其艺术上的伟大?

  梵高的艺术作品显得朴拙、粗糙,但具有伟大的生命力。梵高很早就具有对艺术的敏锐感和独特的见解,但他将绘画作为毕生唯一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际遇。梵高的绘画起始于博里那日当神父的日子,那是一个煤矿区,村民生活极度困苦,他因为参与工人的罢工而被免除神职,在穷困潦倒中,简单描摹一些静物则带给了他些许的精神慰藉。因此他一生绘画的对象和风格,都深受那些低下层百姓简单、粗糙、原始、真实的生活方式的濡染,但这也赋予了他的画极强的生命力,有一种令人无法抑制的张力和情绪。后来梵高到了巴黎,渐从印象派画风中汲取自己的新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梵高一生清贫如洗,经常饥寒交迫,一直处于极端贫困的生活状态。在中国文学史上,梵高让我想起曹雪芹公的一生,难道这是艺术家普遍的生活状态?这并不能简单归结为上帝的不公。伏尔泰乃一代文豪、思想巨擘,也被驱逐甚至蹲过监狱,但他一生过着贵族式的奢华生活,温柔富贵乡也并未腐蚀他的才华和思想。可见,艺术家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是产生伟大作品的前提,但关键还在于艺术家个人的感悟能力和才华,而不可只归因于模式化的环境造就了艺术家。因此梵高的个人生活环境,某种程度的确强化着他的创造力,但他个人对绘画的热爱和独特的理解力,才使得他没有放弃他之所爱,最终取得极大的艺术成就。回归梵高真实的生活,濮存昕说他“在生活中像个智弱的残者”,难道他就真的没有过一个正常人、拥有体面生活、进入上流社会的能力吗?我认为这话说得有几分道理,我宁愿相信人的能力生来是恒定的等同的,某方面长于别人势必某些方面有所欠缺,而梵高绘画突出的才华,是否正抵消和抑制了他其它某些能力的发展!他因为失去乌苏拉而放弃了原本有机会继承他叔叔的画商事业,他因为内心正义感的驱使而被免黜了薪水丰厚的神职,后来一直靠着他弟弟每月寄给他的钱来生活,而这一寄就是整整十年,每月150法郎,已算不少,正是他弟弟提奥的资助,才使他一直“活着”!写到这儿,鼻孔酸楚,眼眶湿润,提奥是一个颇具慧眼、内心细腻温柔、情感丰富之人,他就像梵高的一个妻子,关心支持着他哥哥的绘画事业,我自己在想,这部传记的主角,应该是两个人:一个是梵高,另一个是提奥!梵高就像马克思,而提奥就像恩格斯!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3

  尽可能抽下班与休息的时间,在五天内读完了《渴望生活——梵高传》。总觉得要写点什么,可不知从何说起。

  整本书的基调和梵高的画一样,在我印象中是偏褐色、黄色与金色,那是大地与太阳的颜色,让人感觉温暖与安全。可是主角文森特·梵高的整个人生却是波涛汹涌的墨蓝色,在冰冷中沉浮。

  先是遭受失恋的打击,梵高的爱认真、执拗、非常具有爆发力,甚至不顾一切。为了见到心爱的女子,他可以忍受饥饿与疲劳,徒步几昼夜只为远远望上一眼。可是飞蛾扑火,这样的爱情终将化为灰烬,而文森特一生都无幸得到自己的爱情。

  接着是事业的挫折,明知不喜欢不合适,梵高一开始也曾很努力的成为一名牧师,只可惜身处人间地狱似的矿地,看着采矿人家的痛苦、挣扎和死亡,他虽尽其所能的行施布道,都只是精神上的欺骗,信仰与上帝并没有带来救赎,梵高的努力甚至被教会毫不留情的予以了否定与批判,这让他情何以堪,最后连自己都迷失了。

  幸好在绝望之时,他找到了一生的事业与追求——绘画。

  在绘画中,梵高认识到,所有的痛苦都是为了做铺垫,所有的不幸都是灵感的源泉,他可以把痛苦当做观察生活的放大镜,去捕捉那平凡而真挚的幸福。是的,他的模特儿是“丑陋”的,矿工、农妇、邮差、妓女等等,那些个皮肤粗糙,身形佝偻,都是在生活中苟延残喘之人,梵高将之捕捉到了画中,并没有同情与修饰,也没有虚伪的伤痛与呻吟,梵高只是一个记录者,用最深刻的笔触,最真诚的颜色将他们记录下来——这就是生活的真实一面,没有雕栏玉栋,没有宝马香车,大多数有的只是辛苦劳作了一天,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土豆的人。

  由于起步较晚,梵高开始拼命拼命的冲刺,他不停得画不停的画。为了某一处风景,他可以在海边坐上一天,任凭风吹雨打;他可以在烈日下之下,晒到红斑秃顶。那群鸦乱飞的麦田,红叶斑驳的森林,星月流动的夜空……都存在在他每天早出晚归,日晒雨淋,忍饥挨饿的困顿生活中了。梵高是天才,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天才,而是一个努力的天才,他不仅仅将绘画当成一项事业,而是生命。每一幅画注入了他的生命,每画一幅画他的生命也随之缩短。吃饭、睡觉、生活都是为了延续绘生命,而生命存在的意义只是绘画,即使是爱情、友谊对于梵高而言,也就是给画添上了不一般的亮点。最后绘画完成了,身体机能虽然在运转,生命的意义结束了,梵高用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短暂却完整的一生。

  梵高是孤独而任性的,他不被人理解,大部分时间都在孤军奋战,可是艺术本来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况且在梵高的背后还有那个无限包容他的弟弟迪奥。总觉得迪奥是梵高的影子,有了迪奥的支持——精神上与物质上,才成就了梵高。然而即使是弟弟,也没有理由这样不计报酬的帮助兄长,每个月150法郎,即使自己拮据的时候,也不间断,这是怎样一个负担啊。但是迪奥一点没有抱怨,没有怀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是梵高的分身,梵高也是他的分身,梵高的创作就是他的创作!他们对于艺术都有梦想,梵高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艺术,迪奥就不顾一切为他创造条件,如果说绘画是梵高的精神支柱,梵高就是迪奥的精神支柱!所以在梵高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迪奥的精神也崩溃了,不久之后离开了人世。

  迪奥之于梵高,不仅仅是兄弟,更是知己。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传记小说之父在二十六岁时写的,读起来其实很像小说,不过二十六岁这个年纪,对于梵高这样的人生能有多少感想?我不喜欢一本传记,都是赤裸裸的赞美与崇拜(中国的伟人传记都是这样),也不喜欢大段大段作者的感情白描,一旦作者把主人公当成了自己情感的容器与化身,那传记便不再对别人的纪实性的描述,而是自己的情感发泄了。很高兴《梵高传》没有让我看到这样虚假的东西。

  一本好书,看了让人思考。我没有梵高的觉悟,当然也绝不会有梵高的成就,但是如果能够学到那么一点点呢,再努力一些,是不是能够离梦想近一些呢?

  啊,梵高!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4

  梵高,印象派杰出的荷兰画家。独特的个人画风,鲜艳的浓烈色彩是他的关键词。从《吃土豆的人》到《麦田里的乌鸦》,每一幅画,都是梵高的生活写照。梵高终其一生都是一个落魄的艺术家。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至死都只卖出过一张油画。在每次失败后,到底是什么支撑这个艺术家?

  逐梦青年

  在不了解梵高时,我只知道他是个伟大的艺术家。但认真读完《梵高传》才发现,他不只是个艺术家,他还是个逐梦的人。在逐梦道路上,梵高从未停止,他也从未放弃。即使是受到每个人的嘲讽,即使只有一个亲人支持他,梵高也从未放弃追逐梦想。

  每个月靠弟弟提奥的150法郎维持基本生活,其实只要放弃绘画,梵高依旧可以做个牧师。梵高出生于艺术家族,其实他根本就可以做一个卖画的资本阶级的人。可是他没有,他为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为了艺术,他牺牲了一切。我们只看到了梵高的色彩多么美,画作多么精致,却从未了解过每幅画背后那个为了梦想永不言弃的梵高。哪怕身无分文,也绝不放弃绘画;哪怕遭到全世界的反对,也绝不停止追梦。只要不放弃,梦想永远近在咫尺。

  创造疯子

  从最开始的暗淡无光,到最后的鲜艳色彩,梵高的画技越来越高超,他的创造力越来越强。自然之美被梵高画得淋漓尽致。梵高不畏惧酷暑,不畏惧严寒。他为了艺术绘画竭尽一切,接近疯狂。或许不敢想象,即使在圣雷米病院,他也能创造出传世奇作。对于色彩的迷恋,对于创造的疯狂,才是梵高的本色。阳光的炽热,大地的深沉,都是他绘画的一部分。向日葵的黄色,星夜的蓝色,梵高想象与创造齐头并进。他的作品里,仿佛一切都活了过来。

  渴望生活

  对于这样一个热爱绘画的人来说,生活里大部分都充斥着颜料画笔是很常见的。从早晨到夜晚,他总是需要大量时间来来绘画。即使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他也没有放弃绘画。在梵高的作品中,有一种对于自然的崇拜,有一种对于生活的渴望。他渴望可以卖出一两幅画,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柔和的线条,鲜艳的色彩,都表达出他对于生活的渴望。梵高的个性孤僻,生活里只有印象派的疯子画家愿意与他相伴。梵高之所以成为了画家,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梵高对于生活美的追求,对于艰苦生活依旧不放弃的精神。梵高的一生痛苦却又精彩,他的生活艰苦却又不失色彩。只有痛苦过,经历过,才知道人生该怎么走。梵高渴望生活,热爱生活。从最开始空白的画布到最后精彩的画作,支撑着梵高的正是他对于生活无穷的喜爱。每一幅画作都是对于梵高的诠释。这一生支撑着梵高不放弃的便是对于生活的渴望。

  就是这样一个天才画家,最后还是在夜幕中陨落了。他再也受不了精神疾病的折磨,他选择了自杀。或许对于梵高这才是最好的解脱。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5

  梵高,一个用生命和孤独燃烧自己的旷世天才。——题记

  聂杨笔下的梵高,他的一生挫折、希望,彼来此去。给人们带来什么,又带走什么,无人能一笔包揽。今天我聊聊影响着梵高一生的人或事。

  一、有一个好的亲人。梵高的弟弟提奥就是这个身份的扮演者。梵高在家中父母对他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梵高做了什么事,而他的弟弟才是在他37年人生中,给予他最大帮助的人,且是他最大的支柱。凡高短暂的人生中缺少的就是经济上的支持,然而他就给梵高做起了补给站,从提奥进入伯叔的公司后,就干的比梵高好,由此经济来源稳定,于是乎,哥哥的“浪迹天涯”就得由自己买单,不光担负起了梵高身为长子,未来养家糊口的责任,还成了他的大金库。

  要是别人怎么会这样无条件妥协呢!暂不评价梵高这样的任性是对是错,也不计较书中与他与弟弟的吵吵闹闹,只是他这样的人生中,能有提奥这么一个人,真的就无比幸运了。

  二、有一个好的引路人。提奥不仅在经济上支援着梵高,还给梵高找到了同行者——拉帕德。他的出现莫大的改变了梵高许多。以作画为乐的梵高有了这位亦师亦友的同行者,也为他的美术之路有了更多的指导与点拨,他们共同进步。“与拉帕德的交往,令梵高之前蒙垢的内心被照入一束光亮,他越来越深信自己在不久之后,也会成为同拉帕德一样优秀的艺术家。”由此可见,一位忠友对一个人无比重要。

  接下来就一起说说令凡高的一生曲折的事情吧。

  一、一个不争气的身体。37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尤其是一个充满艺术天分的灵魂。你说,如果医生准确的告诉你身上哪里得病了,也不是无法接受,但精神病也许是一个最有毁灭性的病了,它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开始侵蚀,击垮人的心灵、身体、灵魂。“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梵高,眼中已经看不到世界的美好了,他一直渴望的理想生活变得遥不可及。梵高虽然每天还在坚持画画,但是他的绘画基调已经变得绝望而愁苦,正如他自己的内心一样。梵高找不到解脱的方法。”正如这样,疾病折磨着这个艺术家,他最终也挡不住命运的安排。

  二、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书中写到梵高的家庭,父亲、母亲、弟弟妹妹,每一个人都不看好梵高。对于梵高的态度也随着他做的每一件事儿改变。梵高有了志向,家人鼓励;他迷失自我,家人厌恶;他有了成绩,家人鼓励;他受到挫折,家人失望。我觉得无论一个人想做什么或者能否做成什么,作为亲人,亦或是作为孩子的父母,支持,应该是对他最大的帮助了吧。

  三、出生在一个错误的时代。那天与美术老师聊了聊梵高的事情,我问老师“为什么梵高的画作在他去世,甚至过了很久之后才有名,而在他在世的时候却无人问津呢?”

  老师告诉我一个答案——他的思想太超前了。当时的社会没有人能理解他的画作。所以才使这样一个美术天才没落于世。老师不禁发出了感叹,一个天才就被一个错误的时代而耽误了啊。

  对于这样一个新兴艺术者,他的离去,对这个世界真的是莫大的损失。我们也只能更多的怀念与铭记了!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6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做一次交谈。——题记

  梵高,一位举世闻名的画家。现在,人们争相购买他的画。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惊人画作背后的故事呢?他的画家之路上充满荆棘,在19世纪,印象派画家是不太为人们所认可的。但梵高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印象派画家,于是,他走上了这条荆棘之路。

  一、体验·懂得

  他当画家的第一站是在博里纳日。在这里,他为了更好的了解旷工们,得到矿工们的信任。他租了那里最差的一间房,他和矿工过着一样的生活。他用他的工资去帮助矿工,他和矿工们一样穷。这样他才懂得矿工们,他才能成为一个能把所有的矿工画在一张画上的一个人身上的印象派。

  所以,只有体验过,才会懂得。

  二、艰苦·坚强

  痛在他生活路上有很多,人们嫌弃他和议论他但是他依旧坚强的活了下来。

  他被嫌弃过,被人议论,但是,这有算什么呢?他爱的是画画;他经历过许多次失败,但是,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只要坚持下去的一定会成功;他过的是艰苦的生活,他生活在人们的议论中。他生活在只有一点点钱这种艰苦的生活。

  所以,不要因为一点点困难就退缩,我们要坚强

  三、爱·恨

  在他的一生中,经历过三爱三别。

  第一次,是在巴黎。他爱上了一个叫乌苏拉的小姑娘,但是她并不爱他,她已经有了一个未婚夫了。本来被爱改变得活泼的小伙子,又变回来原先那个沉默寡言的人。

  第二次,是在海牙。他爱上了一个叫克里斯汀的女人。在他的朋友们和他的亲戚们中,只有一个人支持着他,其它人都反对他。慢慢的她也不爱他啦。于是他就离开了海牙。

  第三次是在纽恩南。一个叫玛高特的女人爱上了他,他也爱她。但是,人们认为梵高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认为梵高配不上玛高特,玛高特的姐姐们和母亲也不同意。但玛高特深爱着他,于是她自杀了。

  爱恨之间,凡高体验了人世间的痛苦和美妙,了解了那时的人的无知。

  《梵高传》是一本好书,在与这本书的交谈之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7

  梵高在短促的三十七年人生中,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而永恒的作品,也让那些默默无闻的小镇成为世人瞩目的追忆大师踪迹的去处,让年仅26岁的作者欧文斯通一举成名。

  作为画商、牧师的梵高是不成功的。饥饿、病痛、心灵的煎熬、情感的失意,每一次生活的打击都锻造着他。但他不屈的头更高地仰起,让他脆弱的心更坚韧,心中一直保持着那个钢铁一般的执着的追求。

  他是为绘画而生的,绘画就是他的生命。

  当身边充满了诱惑的时候,梵高冰冻着自己狂热的神经。父母、情人温暖了他孤寂的心,但他没有忘了生的意义。

  书中也描写了梵高三次恋爱的失败,这也许就是在梵高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障碍,而梵高及时克服了这个障碍,才使自己没从正路上拐上岔路,因为梵高始终清醒一认识到他一生的目标和追求。

  书中谈到梵高曾无数次在提奥的钱没寄来之前把钱用光了,这是在历练中最可怕的障碍。梵高虽说也克服了这关,可他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可怕的后遗症一直在摧残他,但他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支撑了过来。

  梵高曾经几次换地方作画,也结交了不少成名的画家,而这世界上好像除了画家之间,没人可以理解画家,他们认为画家们是一群不务正业的疯子。当梵高搬到阿尔时,那里的人们,甚至是孩子都在嘲笑他,戏弄他!使他无法做画。

  《梵高传》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他可以很好的把握他自己,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8

  清辉的月光从满天星辰中洒脱下来,呼啸的寒风从耳畔掠过,我却好像感受不到寒冷似的,怔怔的抬头看着远处的星空。

  我也不太清楚我想要透过神秘的星空看到些什么,只是很久之前有个人他在圣雷米精神病院的花园中,做着同样的事情。他的神情专注,神态平静,时常皱起的眉头偶尔舒缓,他在遥望着那片璀璨的星空。

  那是蓝色的。

  如同风暴般的的漩涡缠绕着星辰,被夸大形象的丝铂树仿佛要越过画布的上方,直抵星空深处的隐秘,一个小村庄被隐藏在连绵的山谷之间,若隐若现……他疯狂而执着的挥动着画笔,流转在他的脑海中的却是其他的一些画面。

  他就是梵高。

  ……

  以前很难去理解他们怪诞而滑稽的行为,就像第一次读月亮与六便士的故事;我总是在想,他们究竟是在做些什么呢?这些事情的意义又到底在哪里呢?他们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

  正如那个亘古不变的哲学问题一样:我是谁?我来自哪里?

  这类的问题在数学里面有个名词:无解。

  正如我们每个人眼中看到的世界都各不相同,尽管处于同一片蓝天下;我听到有质疑、不屑的声音存在,正如梵高在他短暂一生中所经历的种种痛苦和失败一样,我能从中感受到执着、严肃、以及天才。

  高铭说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我想梵高就是处在天才和疯子的那一线之间,他一生都是在求索;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

  太久太久被遗忘的东西,岁月慢慢将它们剥离出来,社会将它们逐渐尘封,我们将它们抛弃,直到我们暮年沧桑,却再也想不起来儿时做过的那一个个流彩的美梦。

  津德尔特牧师公馆中那个看上去比较忧郁的男孩,站在狭窄的窗户千望着满天星辉,内心平静而单纯;他走出家门,来到郁郁葱葱的树林深处,独自将大自然中的昆虫分门别类的做成标本;教堂的讲坛上,他听着多洛斯父亲低沉而严肃的诵念经文声,内心充满渴望与羡慕……

  平静。

  从大自然回归到城市当中,他从津德尔特辗转到海牙,就职于古庇尔画廊,那是他弟弟提奥奉献了一生的地方;没过几年时间,他辗转到布法班特,做起了数年前父亲曾经做过的那样传道士;再后来去到黑乡德伦特,企图在那里获得一种新的渴望;再接着就是安特卫普、巴黎、阿尔、奥威尔……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他曾经在生命中,很多次抬头凝视着头顶的那片星空,平静而祥和;他非常害怕未来的道路,种种失败的经历和痛苦的阴影就像死去的多洛斯那样阴魂不散的缠绕在他的脑海深处。我想星空真正能带给他的就是……内心的平静。

  是他童年那些美好而梦幻般的平静,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走的太远了,他恐惧遗忘和被遗忘,他害怕孤独却选择孤独,他渴望爱与被爱,却不知道怎样去爱……

  回顾他的人生的阴影与璀璨,我始终觉得他是个非常值得人尊敬的。这无关乎他在数百年之后的名望斐然,即使他只是个默默无名的人,我仍然会以最热忱的拥抱来敬畏他的求索。

  慢慢的走着,我们似乎忘记了过去的路;被眼前的迷雾遮挡着,不管不顾的往前木然的走着,走向向我们微笑的坟墓里面……我们将一无所有。

  拥抱希望和意义活着,蔡崇达说我们这一身臭皮囊哈;如果明白了这些东西,你就会深切的感受到红楼梦一书中:它的的确确是存在着时间的流逝,是沧海变古路的缩影,它将每个人生都安排的如此生动而富有意义。

  意义,每件事情的意义,我们苦苦追寻的也就仅此而已。

  意义,每件事情的意义,我们追寻不得的也就仅此而已。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9

  “痛苦便是人生”这是名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临终遗言,也是他那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这是欧文斯给梵高写的传记《渴望生活——梵高传》的前言。在传记中中,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用一支神奇的笔勾勒了这位一代印象派巨匠那充满痛苦的悲剧人生。这个荷兰画家因为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最后开枪身亡。这本书看过很久了,它给予我心灵极大的'震撼。梵高是个为艺术而生的天才,他的伟大毋庸多言。

  他的弟弟提奥则是在他背后默默支撑他的另一个伟大的人,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因为梵高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提奥定期给生活窘迫的梵高汇钱,让他能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继续创作。梵高则不断地写信给弟弟,告诉他自己创作的过程,对生活的信心和绝望。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出生+绘画+死亡,除此以外再无其他。虽然他也曾追求过爱情,却从未获得。当他为爱情把手放在燃烧的蜡烛上方,以此表白时,我感动得无意言语。无疑他的爱是疯狂的,可惜没人敢接受。和妓—女生活的那段时间,更加没有爱情可言。在绝望中无以回归的梵高,最终选择了以绝望的方式离开自己。

  19世纪的印象派画家里,梵高是一个另类。他的画有点类似儿童的创作,线条和色彩大胆纯粹,醉心于风景,植物和贫苦大众的描绘。鸢尾花,向日葵,星空,麦田,苹果园,夜色中的咖啡店,吃土豆的农民,拾麦穗的妇人。画面中的每一个物体,都以独特的方式燃烧着它的生命力。它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些静物。它们是凄艳的生命。没有一个画家的用色,会像梵高这样浓烈,明亮,无法控制般的亢奋。深红,铭黄,碇蓝,艳紫,苍绿。油彩有时候以凝固状态呈现在画布上,无法稀释和抹匀,好像一颗被揉搓的灵魂,把暗红的鲜血喷射在包容着无限向往的空白上。粘稠的血液因为激情,在丧失倾诉的寂静中,像混乱的手指,因为无法抓住空虚而扭曲。危险天空下的麦田。一种骚动激越的情绪纠缠在压抑而明丽的色彩中,令人不安的气息扑面而来。是暴雨之前的清新而寒冷的风。是灵魂无法突破的孤独。

  但梵高发现,生命的疼痛滋长于他自己挖掘的伤口。于是,他在阳光充沛的田野上,对着自己的身体开了一枪,没打中心脏,然后掩着伤口回到家里,当天晚上,凡高叼着烟斗一言不发。第二天,凡高还与来看它的提奥谈起他对艺术的见解。到了晚上,他开始虚弱。1890年7月29日凌晨1时30分,凡高停止了呼吸在他的弟弟提奥的怀里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37岁。他的遗言是:“The sadnewill last forever.”更是让人感觉到他的内心深处那久久的痛苦和绝望。

  梵高死后六个月,弟弟提奥在对哥哥—痛苦的思念中带着无限悲痛离开了人世。他被人们安葬在他哥哥的墓旁—奥维尔墓园。墓园很简单,兄弟两的墓碑也很简单,上面分别写着:文森特。梵高与文森特提奥。

  也许梵高早就意识到:破碎会带来快乐。可以让自己不再绝望,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10

  梵高,一个用生命和孤独燃烧自己的旷世天才。聂杨笔下的梵高,他的一生挫折、希望,彼来此去。给人们带来什么,又带走什么,无人能一笔包揽。今天我聊聊影响着梵高一生的人或事。

  从小梵高就对大自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自然对他来说就像是天然的课堂,向梵高展示了最朴质的美。翻开梵高的画集,里面绝大部分都是以花朵、植物为背景的,但是,大自然的馈赠并没有带给梵高名利和财富,反而让他在艺术道路上走向毁灭。他才华横溢,却在当时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困顿潦倒,以至于他患了严重的忧郁症,最后这位旷世天才用生命和孤独燃烧了自己璀璨而耀眼的一生。

  梵高没有进过科班,通过自学和不断的探索,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创造了自己的画风。他脑海里关注的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他要通过素描和色彩去探索人物的内心、去表现别人看不见的精神和情感,他要描写的是“神”而不仅仅是“形”。所以他看到的别人看不到,他画的别人感觉不到、理解不了,没人欣赏他的画。除了他的弟弟,没人买他的画,更没人收藏他的画。他不与周围的世俗妥协,不为生活的穷困潦倒放弃,从不改变自己,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和探索,因此他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被送到了疯人院,但他最有名的作品几乎都是在疯人院里完成的。

  梵高日日夜夜承受着来自不同行业的人的嘲讽,可他依然保持初衷,梦想不动摇一丝一毫。这并非自满,这是对自己的能力与才华的肯定,这是王者的风范,只有弱者才去否定自己的未来和他人的未来!每当我梦想着“清华北大”的时候,总有人去撕破我的梦想,可是我不甘,“当你自己都还没有踏上金字塔的顶峰,就没有任何资格去否定一个人的未来”我从不在乎他人的冷讽,同梵高一样,坚持自我,保持初衷,上帝永远不会亏待有准备的人!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11

  “痛苦便是人生”,这是著名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临终遗言,又或者说是他那短暂人生的真实写照。欧文斯在给梵高写的传记《渴望生活——梵高传》的前言时写道:“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这位著名的美国作家用一支神奇的笔勾勒了这位一代印象派巨匠那充满痛苦的悲剧人生。梵高最后因为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而这不是最终的痛苦,悲剧是最后开枪身亡。看完这本书,感慨很多,许多人说:梵高是个为艺术而生的天才,他的伟大毋庸多言。

  当我看到他面对饥饿、病痛、心灵的煎熬、情感的失意等每一次生活的打击时,他都锻造着自己。不屈的头高高地仰起,他脆弱的心越加的坚韧,在他的心中一直保持着那个钢铁一般的执着的追求。我想:他是为绘画而生的,绘画就是他的生命。在19世纪的印象派画家里,梵高是一个另类,与其说是另类,不如说更是一棵奇葩。他那类似儿童的创作,让他无法被世人接受,线条和色彩大胆纯粹,每一抹绘制的是他笔下的生物和贫苦大众的真实写照。是否记得那明亮又张扬的向日葵,奇妙幻彩的星空,纯朴的麦田,还有苹果园,夜色中的咖啡店,吃土豆的农民,拾麦穗的妇人。画面中的每一个物体,都以独特的方式燃烧着它的生命力。它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些静物。它们是凄艳的生命。在看过不少画家的作品后,不禁抒发感概:没有一个画家的用色,会像梵高这样浓烈,明亮,无法控制般的亢奋。颜料中他大胆的用色深红,铭黄,碇蓝,冷紫,苍绿。很多时候油彩有时候以凝固状态呈现在画布上,那种粘稠像是无法稀释和抹匀,用画笔轻轻一旋,好像一颗被揉搓的灵魂,把暗红的鲜血喷射在包容着无限向往的空白上。粘稠的血液似乎被赋予了生命,带着一种激情,在丧失倾诉的寂静中,像混乱的手指,因为无法抓住空虚而扭曲。在麦田里散发着一股危险的气息,一种骚动激越的情绪纠缠在压抑而明丽的色彩中,令人不安的气息扑面而来。像是暴雨之前的清新而寒冷的风。又像是灵魂无法突破的孤独。那种无人能理解的心情,又有谁能明白?梵高是个低调的画家,但却处处遭到他人的冷眼和排斥,他不明白为什么,却也不在意。因为他只是潜心去做画。在世人不知道的背后,我们要告诉你,他是一个高产的画家,每天都沉浸在绘画的创作之中,风雨无阻,他渴望画画,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画却要时时刻刻的画和点评修改。他力求完美,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只是追求着绘画上的个性表现,却又在画中无声的展现出生命力。

  梵高的忧郁是全人类的过失,他本是快乐的,他向往快乐。梵高把他的内心世界全部表达在画布上,那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人们透过画布看到了他滚烫的心:朴素、善良、执着、热情、高贵的心。多少年后,人们在他的画作前流连往返,唏嘘感叹。世界上每天有多少人在临摹《向日葵》。“人们如果确能真诚相爱”,生命则将是永存的,这就是凡高的愿望和信念。

  请让我们记住这位伟人——文森特·梵高!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12

  读了《梵高传》有感梵高,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是因为他的油画在拍卖行以天价成交。你问他们最喜欢哪一个画家,他们总是说梵高啊!但你可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看了这本书后,我既愤怒又感动。感动于梵高与弟弟的亲情,疼痛着他们的疼痛;愤怒于人们对一个善良的人所做的欺侮,愤怒于那个不公的社会,愤怒于那些最底层人民的苦难。

  梵高一生清贫,但他不在乎,一心作画。梵高对画画简直着了迷,他太热爱大自然了,他热爱娇嫩的玫瑰色花朵和紫罗兰色的天空、热爱翠绿草地和淡青色的风!他对万物充满了热爱……梵高做事十分认真,全力以赴地画画,他把全身精力投入到绘画中。我呢?在生活中我是一个做事马虎的人,就是因为马虎,我曾多次与满分擦肩而过,记得有一次英语考试,比较简单,我几乎都会做。发试卷时,同学们都考得不错,唯独我,只考了90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粗心,竟然忘记写一题十分简单的题目。唉!。这件事使我刚刚树立起的信心,被一盆冷水浇灭了。这粗心不是别人强加在我身上的,而是自己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我在课间写作业,十分不认真。要么一边讲话一边写作业,要么就是一边管闲事一边写作业。所以我常常写错字。

  有一次我把吞字写成了舌字,老师一怒之下,狠狠地扣了一分,让我悲痛欲绝呀!因为当时整章试卷只错了这一题。我宁愿错在别的地方,也不要错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字上。马克?吐温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人能够将坏习惯扔出窗外,但可以把它步步赶下楼梯。”在这个寒假,我决定痛改前非,一定要把这个坏毛病改掉。我找了一个十分安静的地方,独自写作业,不再关心外面的一切,就像个隐世高人。做完作业后,我一定要检查,正确率比平时高了很多。看来,只要专心致志,不受外界事物干扰,就能不粗心。改掉粗心这个毛病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请让我们记住这位伟人梵高。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13

  一颗颗星星缀在空中,如璀璨明星,似明亮眼睛,像晶莹珍珠!()13.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his morning。《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作文一朵朵,一簇簇,迎着秋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到处都是,简直成了一个锦簇的世界.我铺开报纸坐在上面与朋友们聊天,不一会儿儿,我们收拾好零食,去寺庙玩儿,在那里,僧人和动物是和平的,在那里我们还玩仰卧起坐,可开心啦。

  感谢成为我的光。

  说实话,我从不愿意看一本五百多页的书,即便这个人我是这么感兴趣,有很长一段时间,它就和被我弃置一旁,散乱堆积的画册,一起安静的呼吸,并且不断被新的尘埃或阳光覆盖。

  然而某天,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难得悠闲的周末,我站在书架前,迫于一些奇怪固执的念头,我整理那些我曾经喜爱的东西,在其中,拿出了这本《梵高传》。

  事实上,对于梵高,我从不厌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对他怀有一种近乎变态的尊崇,掺杂了只有新入教会的虔诚教徒才有的那种忘我的狂热。

  早在小学一年级时我就从美术老师认识梵高,对于这一点我一直自鸣得意。当然,如果没有当天晚上回家和家人说起“今天老师说了梵高”的话,一切会更加完美。

  在这之后,我开始零星的从其他人的作品之中少许的认识了梵高:在正式绘画前干过不同职业,但最终都失败了。一生未曾娶妻,更没有孩子。只活了三十几岁,在世时,画只卖出一幅画,因和高更在绘画上意见不合,割掉了自己的右耳,是精神病患者等等。虽然梵高的古怪令我感到好奇,但是梵高和提奥的兄弟友情令我着实感动,他们死时也葬在一起。当然,梵高的成功使世界文学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有些人并不理解梵高,认为梵高并没什么太大的成就,梵高却被美国人看的如此重要。那是因为梵高的悲惨而成就辉煌震撼着读者,追求名人的辉煌并不是追求名人的成就,而是追求名人成功的经历。

  感谢你成为我的光。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14

  看到最后“提奥,我现在能死就好了。”,顷刻间的扑面而来,泪水已无法表达我的哀伤。我一页页地翻阅,随着临近尾声,我也仿佛跟随着梵高一起走完他的。

  那么多的情感挫折,世人的鄙夷,长时间地劳作导致了他最后的精神爆发,用自杀来给他无上的人格魅力增添了最后一道完美的光芒!!我是那么地热爱梵高,他所追求的真实不是莫奈、希斯莱的捕捉真正的自然,也不同于毛威、伦勃朗那样的写实画面,就好像他所仰慕的米勒的《播种者》中所呈现的那样:那是真正的农民啊,那片广阔土地的真正主人,艰苦的劳作与紧张的经济令这些卑微的下层人更加的美丽动人!我觉得梵高这样的想法相较于蒙克的表现主义更多了一分真实与可触感,比之米勒的画面更渲染出令人无法抗拒的感情潮流。正如他有限的绘画生涯中的最后一位知音伽赛医生说的那样,我看着这幅画,仿佛这位阿尔的女人在慢慢从画面中走出来一样,令我的情绪无法平静。去画葡萄,就应该画出果肉鲜美多汁仿佛就要破皮四溅;画山泉,就应该感受到泉水在潺潺地将人们围绕;画人体,就要表现出肚皮覆盖着的是那一道道的肠子与肝脏。但是梵高却并没有局限这些他所要表达的美感之中,那样狂热那样速度的创作已将那种种的一切全部拥有,让观者如此得感动与叹息。

  梵高的一生简直就是为绘画而生,为绘画而死,为绘画而画。那样一个连续几天只靠咖啡、烟草、苦艾酒就能支撑着在阿尔那样灼热的金色阳光下不断创作的男人,却在奥维尔的安静时光里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因为他已经将最好的东西画光,胸腔中火山般的热情已经被燃烧殆尽,那时那样的温森特已然一具空壳。难道只是不再拖累提奥,为了不再忍受画作卖不出去的煎熬?这些全不是重要的。多少走过来了啊!他只是因为无法再画画,不法再用他所狂野的热情去描绘他不愿安息的灵魂,所以他只能选择死去。

  写到这里我的思绪还是混沌一片。如此美丽动人的天才,如此悲惨却令我羡慕迷恋的一生,这个荷兰男人令今夜的我无法入眠。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致敬温森特先生,晚安。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15

  终于看完了《渴望生活-梵高传》,让我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1.我要什么样的工作

  2017年辞去了第一份做了两年的工作后,我一直,都在忙碌着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几个月前,有个猎头跟我说,你的教育背景都挺好的,但你的职业轨迹看起来不是很有规划性,你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认真地想过我想要的是什么,工作-我不想要它无聊(最重要),我要解决实际性的问题、我要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我要透明公平的薪酬制度、每年甚至每一天我都要看到自己的进步、我要给我的团队带来价值,不管是金钱上还是精神上、我所在的公司和我要有一样的做事理念、我不要被所谓的甲方乙方,上下级关系而失去自我、我要充分利用我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一旦清楚了自己要什么,其实很容易就能找到突破口,渐渐地靠近自己想要的东西。

  2.尝试过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我今年跟一个小团队有过短暂的合作经历,我每周做一个新视频,发布到他们的媒体平台上,也有过一些和其他品牌合作的机会,认识了很多圈内人士。但我发现,当自己坚持的东西被合作伙伴或者客户否决时、在自己的作品里无法完全展现自我,而是要屈服时,我认识到,妥协是一个达成交易的必要条件。甚至会觉得,我只是会拍、会剪辑的“工具”而已,客户只是借着这个“工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其实,大部分的时候,我并不会为报酬少而烦恼,真正让我感到失望的是我并没有提供任何核心价值。

  所以,我决心不要再拍商业视频了,除非我能够在视频里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我也丢弃了对拍商业视频的抱负,如果不能做自己,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还是要和以前一样,寻找自己喜欢的人,拍我自己喜欢的故事,把拍视频作为纯粹的爱好。

  3.现在的状态

  我还记得,我在几个月之前问了另一个猎头,问她有没有好工作推荐给我,她回了我一句,你玩够了?我说,人怎么会玩够。

  为什么两份工作之间不能有空窗期?猎头或者前辈们跟你说的职业规划真的是适合你的吗?毕业、找工作、进入一家公司再跳到另一个公司,拿更高的薪水,做更高的职位,真的是你经过认真分析,自我判断之后做出的明智的选择吗?(没有省思的生活不值得活)我觉得,除非经过了足够的折腾决心安安心心做好一件事,否则,之前的“稳定”都不是“真正的稳定”。

  都说世俗的规定会把人磨得没有棱角,我觉得这是要看人的。如果人足够强大,有自己坚持的东西,只要不放弃,终究是能活出自我的。当然这需要强大的内心和不被外界所干扰的意志。就像书里所说:

  在人看来,生活本身有时也是一副上面什么都没有的,茫然无际,使人沮丧失望的空白画。但是有信心、有魄力的人是不害怕这片空白的,他跨步进去,他采取行动,他一笔一笔画下去,他充分发挥创造精神,到最后,那幅画布就不再是空白的了,而出现在上面的,则是丰富的生活画面。你尝试过为了你想要的东西,一笔一笔画下去吗?还是一直在迷茫,只是按部就班地画一些无聊的东西?在你所做的事情当中,“因为我喜欢”这个成分占有多少?

  自从我遇到我男朋友,亲眼目睹他一步一步创业,执行自己新项目中的每一个步骤,大大地改变了我对工作的看法。能让自己进步、学到新知识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一定要有优秀的上司、好的平台。资源可以一步一步自己去找,人脉也是可以通过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一点一点去建立。他教会我如何管理自己的客户、如何做财务报表,如何建立一个系统去完成一个项目。然后我觉得,每个人对待自己的工作,就应该是像创业一样,你在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所以,我也在上个月决定加入一个小型创业团队,并且计划拿到一些股份,做一个公司的“主人”。不然,以我的性格和价值观,早晚会厌倦日复一日“被人主宰”的工作。

  4.尝试尝试再尝试

  每个人的潜意识当中都有自己想要的和想尝试的事物,可是这个念头会被自己的其他负面想法所否决。我相信很多事物没有固定模式,你自己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模式。被挑战、被困惑、被疑问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但是这也是让我们在道德、智识生活以及追求目标的道路上的动力。

  耕耘你的心智、不断尝试、以排除法追求你想要的。活着不是目的,好好活着才是!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 篇16

  整个下午,我都在躁动不安,一会儿翻翻这里,一会翻翻那里,一会又捞起闲书翻几页。眼睛发涩,却睡不着,直到拿出《梵高传》-这本我中午刚刚读完,读完后睡意全无的书。我从床上一跃而起,来到电脑旁。我终于知道自己这么躁动的原因了。我一直在试图抵制自己为之写些什么的愿望,换来的却不过是心不在焉而已。这本书从好些天前就断续在读了,真正让我爱不释手,却是这个周末。我哭了好几次。有几次拿书敲自己的脑袋。哭是因为感动,疼痛,感动于梵高与弟弟的亲情,疼痛着他们的疼痛。敲自己的脑袋是由于愤怒,愤怒于人们对一个善良的人所做的欺侮,愤怒于那个不公的社会,愤怒于那些最底层人民的苦难―而我只是一个看客。如果没有梵高,提奥会过得很好吧。体面的工作,丰厚的薪金,温和的性格,彬彬有礼的举止,走在哪里都是受人喜爱的。他会过一种衣食无忧,平淡恬适的生活。而梵高,敏感,易怒,脾气暴躁,行为偏激,有些神经质,难以想象各方面截然相反的人会这么友爱。这是多么失败的一个人。在伦敦做画店的伙计,爱上一个女人,被拒。

  爱上自己的表妹,被拒。与其说爱上,不如说是同情于一个孤苦的妓女,与其同居,将其作为妻子来看,终因差距太大而分开。被一位女子爱上,女子却不敢挣脱家庭的羁绊,为他自杀,后获救,在疗养院里度过一生。在阿尔,喜欢一个妓女,在精神错乱后,割下自己的耳朵送给她做礼物。在爱情上,他是不太走运。不过,像他这样把绘画视为生命的人,本来就不适合婚姻吧。就算有个家庭,带给亲人的也是痛苦。真正的艺术家都是疯子。在事业上,做画店伙计,出走。做牧师,被逐出教会,虽然他做得比那些道貌岸然的牧师要真诚,更贴近于爱。做画家,生前仅卖出过12幅小风景画像,还是卖给自己的叔叔。在世时,他被视为做什么事都失败的人,视为疯子。然而,这一连串的失败并没有把他打倒,他还是倾尽自己的生命,来爱,来描绘这个世界,纵然这个世界把他遗弃。虽然手中只有印刷粗糙的梵高画选,我还是从中看到了很多。这个不善言辞的人,把他的心,他整个的生命,他一生想要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情感都一笔笔绘在画板上。我看到他对生命的渴望,对这个世界的爱。看到他的梦,那个像他笔下的天空那么蓝的梦。看到了他的躁动,他的强烈的要爆炸,要挣脱这个世界的束缚的渴望。书里,阿尔的烈日,金黄色的麦田,钴蓝的天空,开满鲜花的原野,令我想起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没有那么大朵大朵的鲜花,没有深蓝的河水。可是我的家乡有辽阔的原野,有窄窄的小路,两旁有疏疏朗朗的白杨。虽然不是很美的景致,但是旷远,清新,可以看到天边,没有遮住视线,让人透不过气来的高楼大厦。小时候,我信誓旦旦说:我离开了家,才不会想念这个破地方,我也不希罕叶落归根。现在只是觉着自己的幼稚,我越来越想念这些。我是农民的孩子,我将来必将回到那个地方。我常常有一种渴望,渴望在无边的土地上,在那些褐色的,松软的土地上奔跑,就像儿时一样。那时,我的身体将柔韧而充满力量。欧文斯通是一个伟大的传记家,书中的情感,语言,以及他对梵高的理解,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另外,此书尚有余光中的译本,但大陆尚未发行。余先生以诗人而做翻译,其译笔必当不俗。已经借来复印一册,他日定当捧卷细读。

【梵高传读后感1500字】相关文章:

梵高传读后感03-14

《梵高传》的读后感05-28

梵高传读后感推荐04-12

《渴望生活:梵高传》读后感08-12

梵高传读后感(精选6篇)03-20

梵高传的读后感(精选5篇)04-21

梵高传的读后感(精选8篇)04-21

梵高传的读后感500字04-21

梵高传读后感(精选13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