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窗外》的读后感

时间:2021-03-22 15:06:3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学校在窗外》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在窗外》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在窗外》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学校在窗外》的读后感1

  断断续续的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这并不是一本浅显易懂的书,相反,读起来并不顺利,非常考验我的耐力。因为它旨在揭示教育的内涵。“教育与不教育有何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为什么要存在?”“教改发生了什么事?”这些问题都直至教育的本源,发人深思。

  书中讲到,学校教育应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维生”、“互动”、“创造”是人存在的3个支架。先来说一下“互动”,指的是人与世界的互动,如果一个人独立于世界之外,完全脱离世界而生存,只能走向毁灭。人必须与外界建立某种联系,得到某种认可,被需要,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而“维生”即维持基本的生存。学校教育的第一目标即教会学生相应的技能以维持生存。很多时候,这也成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行人的自身发展来说,这是不可取的。教育成了复制知识的机器,而不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催动力,所以作者提出,学校教育不仅仅在于维生,更在于创造。学校教育应调动起孩子们探究未来世界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在与世界的互动连接中获取知识、获得经验,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培养起抽象能力,来培养发展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校在窗外”这个词给我们提出了深刻的教育论题,引起我们对现行教育行为的深刻反思。在学生建立与世界连接的关系时,作为教师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必须要有出轨的经验,从不出轨的人,心智不会成熟。”我们总是给我学生设置各种安全的环境,把他们保护在雷区之外,而实际上,这些雷区并非不存在。总有一天,他们要独自面对。而作为教育者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只是看着他们跌倒,然后鼓励他站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自我认知,形成抽象思维能力。

  卢梭曾经提出:“教育即生长”,可以说这是教育的本义,而作为教育者所能做的只是给他们一片土壤,有风雨、有阳光、有沃土、有盐碱。然后你会听到孩子们的声音:“正在生长,请勿打扰!”他们需要的不是套子里的知识,他们想成为的也不是套子里的人,他们要成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和价值,想起了美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差异,当美国的大片在探讨《阿凡达》、宇宙、未来世界时,中国的大片却在研究《孔子》、《画皮》、《金陵十三钗》,一个面向未来,一个面向过去。如果中国人一直在缅怀失去的光荣,那么未来世界的竞争中我们将处于何地?如果学生只是复制知识的机器,而不能通过建立与世界的积极有效联结来更早的开发潜能,面向未来,那么成长就永远只是成长,而不是长成。

  《学校在窗外》的读后感2

  《学校在窗外》这本书解答了多年来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

  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曾经因为对于教授套装知识的厌恶,更因为痛心于一些孩子们在课堂中迷惘空洞的眼神,怀疑甚至否定过学校教育。那段日子是无比痛苦的,作为教师或者作为一个有情感体验的人,我只有两个选择,或自欺欺人,装作自己依旧是所谓灵魂工程师,或麻木地得过且过。然而,内心对于自己工作价值的渴望,也只有在那一段时间里最为强烈。

  直到某一天,很偶然读到大江健三郎关于童年的回忆,当时就为之一振,他用童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需要继承与互动,所以任何孩子都必须去学校。《学校在窗外》中,开篇即用了大江的回忆作引线,立刻就吸引了我。果然,在接着的阅读中,我所寻找的答案渐渐露出水面。黄武雄先生认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维生、互动与创造,在这三者之中学校教育能且只能着眼于互动这一要素,从而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看到自己在世界所处的位置,从而了解自己,形成自己的人格。

  那么,我们一直津津乐道,苦心经营的应对高考的教育教学,就是对正常应有的互动的干扰,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如果在高一、高二我们的教学就一切像高考看齐,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即使顺利通过高考,也因为接受的大多是支离破碎的套装知识,基本没有继承与互动。我们苦口婆心,费尽心机让学生去学去研究考试,实际上除了拆联结与互动的台,什么也不是。这样的台,高三拆一年,是忍痛、是不得已。整个高中三年一直拆,是残忍、是居心叵测。如果从小学,从初中就开始拆,那简直就是刽子手。

  并且,在互动这一学校教育任务的前提下,学生就不存在好与差的差异,存在的只是每个学生与这个世界联结的点的不同,我们教师所作的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联结的点。对于所谓的学习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增加课时、多做习题、反复磨等方式,都是在其互动进行得不顺利的时候雪上加霜,就是屋漏时的连夜雨。学生学习的困难,常因他的抽象能力未达到他要学的知识所相应的抽象水平,实现更顺畅联结的方式应该是降低抽象水平,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这一点其实每个学生是一样的,都有发展互动的权利。并不是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因为学得好就有机会更自由地发展,学习能力差的就应该被剥夺互动的权利,死楸高考。

  《学校在窗外》的读后感3

  最近,拜读了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一书。书中,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等一连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探寻和揭示了学校教育和当下教改的真面目,从而引发我们进行深入思考,重新去认识学校教育,认识社会……作者认为,孩子去学校是为了与世界互动,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于与世界联结。学校教育应做,而且只要做两件事,一是打开人的经验世界,二是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学生应能通过学校教育,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教育应以个人内在的发展作为唯一目的,而不能以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为标准,复制成为下一代人的思想行为。

  那么,我们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学校教什么?孩子如何学?现今的教法与目标是否正真适合孩子内在的发展呢?我们的教学宗旨,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事实上,教学时,大体都是将“套装知识”和简单技能进行传授,给予学生简单的知识骨架的建构,这些知识技能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为了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出路而服务的,是一种追求短期和直接目标的实用主义的行为。

  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缺失了知识积累过程中的自我经历、自我体验以及自我创造的过程,教育只是复制知识的机器,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而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当孩子们离开学校后,就会对曾经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在学校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们考完试会把书本扔掉、撕掉,呐喊道我们自由了、我们解放了。相对封闭的学校就像象牙塔,很多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到社会上很难适应这个大环境。他会发现,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知识跟这个社会没有太大的关联,甚至会自暴自弃。当孩子视学校为樊笼,书本为锁链,那么这种学校的存在和这样的教育方式一定不符合和不能适应孩子的内在成长。

  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作为一名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探索经验、交流经验、验证经验的机会,并通过各种方式拓展知识的视野,把知识真正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的学问,而在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给孩子们创造的空间,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

  有时看到很多孩子包括自己的孩子被大量的作业、补习班压得没有时间走出去玩一玩,我都觉得于心不忍。学校在窗外读书笔记 窗外的世界,总能引发人们无尽的向往,抬头望向窗外,绿意盎然的风景在招摇。孩子们的眼光渴望与阳光、与芳草相遇,孩子们的心灵也期待与草地、与蓝天拥抱。学校的教育,理应架起一个联结窗内、窗外世界的桥梁。当学校教育卸下沉重与束缚,走向窗外,走向真实的世界,教育才真正回归到了它的原点。

  学校在窗外,这本身也是一个隐喻。我们的学校教育,理应推开那一扇关闭的窗,实现窗内窗外的联结。让外面的空气流进来,让学生们看到外面的景色。学校教育只有将个学生的个体经验、与真实世界相连,实现“窗内”与“窗外”的一体融合,才能让受教育者的人性特质得以健康地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相反,当教育只是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知识只是谋生的手段,孩子们的学习目标则就只能停留在掌握“维生”的低层次需求上,严重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和享受学习过程的愉悦。

  那么,如此模式教育下的孩子,内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我们怎敢期盼他们会拥有灿烂充实的人生?而实施这样教育的国家,有没有强大的未来则可想而知。只有当我们的学校和教师,真正明确了教育目标和教育职责的应有之义,将学校的窗户打开,将广袤的世界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目标,实现“窗内”与“窗外”的一体融合,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的健康健全的成长。

  读完此书,我深深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真的应该在埋头工作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学生,看一看窗外,审视一下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去进行一些改变,做真正适合孩子内心成长的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在窗外》的读后感4

  书本前面反复提到学校教育是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与世界联结。带着对这问题的思考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越往后读,越能引发我思考。书本的前部分内容是作者阐述观点,而后面的内容是运用更具体的事例从不同角度详细说明问题。书本第四篇里的苏安对话最有意思。这里说的苏是大学问家苏格拉底,安是安底思。他们进行了一段精彩的关于当前教改问题的对话。作者就是通过学习段对话把观点具体化的。

  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通过阅读,可以简单归结为: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书中提到:一些结论性的抽象论述,若没有具体生动的故事或专题讨论作为背景,去归结出来,学习者只有接受而无思辨,更无法参与其抽象过程的经验,所学得的东西,便只成为记诵的片断,无助于发展真正的抽象能力——在复杂的具体现象中,看到关键性的东西亦无助于其经验的联结。书本还提到一个非常显浅的例子。一个村庄有七户人家,每家都养三只羊,总共这村庄有几只羊?三七二十一,用这个乘法口诀很快地计算出来,而且这便是乘法口诀的效用。计算这道题时,内心首先要懂乘的意思,我们才能知道村庄共有几只羊,而且我们的内心要先知道三乘七的意思是七个三叠加在一起,那么操作九九乘法表,才可能成为真正的知识。有时候,我们可能通过学习记住了一些公式、一些知识点。但如果仅仅是记诵不去思考知识的意义,那么这就是上文所说的接受无思辨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是无助于发展真正的抽象能力。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在大学时期学习的微积分等数学,现在除了这个名词以外,其它都忘得一干二净。想想是什么原因,应该是当时只是为了考试而进行的记诵。相信,很多学生与我这经历相似。本人觉得这也是当前学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学习过程,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深奥难懂的抽象知识。抽象知识代表的是人面对世界所撷取的普遍以验,因为它所描述的是经验的普遍性,所以必须诉诸抽象的文字与符号,才能明白而简洁地表在它的意义。如一些公式、概念等。学生在学习中常因为这些文字符号的意义不易掌握,而感到挫折。事实上学校应该通过操作性的知识逐步积累培养抽象能力。但目前学校教师不知自己在教的是底层的抽象能力,不是表面的操作性知识。因此常常会出现没有意义、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的操作训练,于是孩子只有牵着鼻子走,这便是学校教育进行驯化的本质。要知道孩子对于意义不清的事,是无法引起兴趣的。

  其实,这此问题与当前考试制度缺失也有密切关系。目前的考试制度不易检验出人的深度抽象能力,却能有效检验出人对操作知识是否纯熟演练。在考试的压力下,孩子的抽象能力培养不起来,因此对抽象知识本身也就更加畏惧。回到前文童话故事《好多月亮》,虽然大臣、巫师、数学专家等精英,知识渊博,但缺乏抽象能力的他们只能照着原有的思维思考问题。最后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

  对于学校教育出现的这些问题,对于考试制度的缺失等等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我边读边思考的.问题。最后在一段采访作者的对话中有所收获。记者问:你不认为师资与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作者:师资重要,但重要的不在他积极方面的教学或教法。而在他先去掉自以为是的权威,不要压抑学生,在消极方面先学习‘无为’。在启发学生兴趣方面,在引发讨论、解释疑惑等到方面显得‘有为’,这样就够了。对于这番话,我理解为两点。一是观念。始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二是明确无为有为之处。其中第一点是最让我深思的。记得有一次磨课,每次试教都出现不同的问题,如老师讲得过多、一时忘记让学生练、抢了学生说的机会……一位特级老师向我提过,这也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会呈现在课堂的行为中。因此,我的问题在理念还没真正转变。虽然我知道应该有什么样的理念。一句句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教学理念总会在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面前败下阵来。至今,自问还没有转变这种教学观念。看完书后,再次追问自己。看来我应该如书上所说的需要知道自己在教的是底层的抽象能力,不是表面的操作性知识。因此,可以从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开始转变,把一些内容上的教学目标重心转向能力上,也许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转变自己课堂的教学观念,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书上所说的无为与有为了。

  读完全书,合上思考,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会说:有意义地学,有意义地教。

  《学校在窗外》的读后感5

  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与世界联结。看到这句话,不禁让我思考学校应该做些什么?继续看这本书,又让我有新的发现。

  以前提到学校就想到写作文、识字、学计算公式等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套装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抽象理解。往往到了现实生活中却用不上。因此总认为学校只是学习的地方,与生活是有脱节的。书中提到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视野才能广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能充分发展。确实这样,我的学习经历了若干年、从事教育工作若干年之后才发现学习与生活是可以在一起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学习者没有机会参与套装知识的编辑过程,由于他只被迫学习套装知识中那些看不到摸不到的抽象内容,被迫操作套装知识中那些代表普遍以验的文字符号,因此他了失去机会去了解,那些抽象内容与具体事物之间、那些普遍以验与特殊经验之间紧密无间的关联。所以,作为学校教育层面应该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架起通往普遍世界的云梯。如果学校又不能协助学习者去联结这两种以验,让他意识到他所学的知识只不过是无数人特殊经验的抽象,那么只好一知半解地流连于文字符号的公式堆里。当他回来看待真实世界时,缤纷多变的特殊现象使他迷惘,他只有回到抽象内容中搜寻现成的普遍法则,企图用套公式的方法,生搬硬套去处理实际世界的问题。这一点也是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也许是这样产生的!

  于我理解,学校教育就是能协助人重新对待知识,把知识当作不同世代、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累积的经验,并随时与人的生活经验、思维经验,不断印证、不断修正。也就是科学、客观、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态度。学校还能帮助人发展抽象能力,帮助人意识到抽象是为了从特殊经验撷取普遍经验,再放回特殊现象。我们期待无数经过学校教育陶冶的人,都将会进行独立思考,作价值判断,对种种公式教条知所批判,对世界的普遍性能拿捏分寸,也随时能切换角度,了解他人的感受、他人的观点。

  当然,书中还提到一点让我非常认同的: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编舞、搞剧场、玩乐园、打球、办社团、让他们自由地运用时间与空间。看到这些文字,想起我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生活就是这样的,所以我感觉在大学里自己的成长最快的、才会尝试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而似乎现在只有大学能做到这点,小学还稍微好些,而中学更像是囚房,禁固了学生通往普遍世界的脚步,课室里堆放着如山高的教科书,如汪洋大海般的作业不断压抑着学子。虽说学习需要磨砺,但仅仅是抽象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结的学习是令人窒息的。高考完了毕业生撕书事件就是最好的验证了。

  书中不是单一地从学校的层面看待学校教育的角色,还从学习者、教者的角度看待教育。如书中提到教与学经常被混淆在一起,一般人常误以为有教就有学,误以为教师教某睦知识,学生就可以学到那些知识。这就是我们教师群众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教你很多次,你都不会。书中进一步解释了这种现象。固然技能方面的培养或许能因教而学,换句话说,学习者可能因技能课程的加强教导而有效学得那些技能。如骑自行车之类。但其他方面像文化性的、感知性的、思考性的、探索性的、批判性的知识,有教无学,反而是常态。的确是这样,人真正学得知识一定要有经验印证,要以过经验的同化一顺应。因此,很多知识会因为无法转化成人的经验而隔几天便可能忘掉,由知道变成不清楚、不知道。这个观点让我想起建构主义理论,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读到书中文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实对教育一词都在思索,但是含糊的,而书中文字把我模糊的思考清晰呈现出来。就正如书中所说的,为我打开经验世界、发展了我抽象能力,为理论与现实经验搭建云梯。感觉收获不少!

  《学校在窗外》的读后感6

  之前比较多了解的是那个岛的文学作品,或者是有关国共两党斗争的一些故事,很少接触的那个岛的教育理论,但还是知道那个岛对国学的传承是非常到位的。最近有幸看到了那个岛学者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从名字来看就很有趣味,一个周末的时间果然是很有收获。

  在书中,黄老师从自身的实践体验入手,用一系列教学故事来谈生活化的教育。通过不断的追问与实践所积累的素材,来探讨了:“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学校该做而且制作两件事”、“知识是人的创造经验”、“教改怎么办?”等诸多契合学校教育的本源问题,虽然谈的是那个岛的一些事例,但与目前大陆的课改也有很多类似之处,引人深思。

  黄老师认为,学校教育就是为个体的经验世界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系统的知识学习,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发展成抽象能力,从而与真实世界形成有效的联结,进一步发展他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互动。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是否给予学生所需要的学习环境了呢?很多时候,我们所给予的更多是一些套装知识,是通过题海战术来灌输到学生头脑中的,并未与学生的发展经验建立真正的联结,实际有很多是远脱离生活的。这样长此以往,学生难免成为笼子里的鸟儿,一旦踏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就会感觉自己的所学几乎没有什么用处,甚至会认为白白浪费了几年的时光,这恐怕就是学校教育的某些弊端的真实体现吧。

  《学校在窗外》所坚持的就是把学校与环境、社会沟通起来,去发展学生的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从教学实践来看,那些学有余力且成绩优异的学生,毫无疑问都不是低头读死书的,而是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习效率也是相当高的。从教育的实践来看,教材的书本知识只是协助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或训练某种技能的典型材料而已。就如同做一顿美食,书本知识就是一些食材,学校所给予学生的就是如何识别这些食材,如何运用这些食材,而不是把这些食材一股脑的吃下去,就是这个样子吧。只有把每一次尝试的体验不断总结,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才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美味。

  从学校的课改实践来看,学生还是有兴趣、有能力去自行或合作完成知识与问题的探究的,之前我们过于迷信或依赖于老师的讲罢了。所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讲,老师最需要做的还是以下几点:

  1、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只要创设有益讨论探究的环境,就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以致用中来,而不是忙于思考老师预设的问题。

  2、要切实减少学生的作业。我是非常希望最少作业的,甚至希望学生自选作业或不布置作业,全看学生的自主选择。但是,目前的教育机制或考试模式,又能够有多大空间去这样呢?

  3、要给予学生更多阅读时间。每一次阅读,每一次亲近美文,都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洗涤,让他们在不一样的文学殿堂去体验不同的人物情感与命运波折,这对学生的未来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4、要给予学生更多亲近自然的时间。窗外的风景时刻在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多一些时间去活动,多一些时间去实践会更好。我们总是以安全为由,不断减少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害怕学生受到伤害。良心固然有,但和溺爱有本质差别吗?

  我们不希望哪一个学生成为契诃夫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不被人所爱的。我想说,让学生的生命更加精彩是教育的最大价值。

【《学校在窗外》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窗外的杏树12-09

窗外的风作文(精选3篇)03-07

窗外的风景作文(精选44篇)03-03

窗外的雪作文精选7篇12-20

精选窗外的天空作文5篇03-05

【精选】窗外的天空作文4篇03-03

窗外的天空作文精选15篇02-28

精选窗外的天空作文6篇02-23

窗外的天空作文精选12篇02-21

精选窗外的天空作文五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