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

时间:2021-03-18 13:40: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精选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精选5篇)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1

  读完书中的一段墓志铭,想起小时候经常挂在嘴边、写在日记里的豪言壮语,如今已毕业参加工作三年,没能活出理想中的状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与身边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免不得心生焦虑。时至今日,曾经的美好愿景已差不多成了白日梦。

  叹息。何叹息?只要想做,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更何况此时的你必然还有心有力。重要的是敢不敢拿出归零的心态以全新的自己去开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若想改变你的人生首先从改变你自己做起。

  如何改变自己呢?这也是我近来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本周阅读了朋友推荐的这本《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关于自我管理和人际管理等方面,获益很多。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心态很重要,其次目标要明确,最后搭配工具技巧,往往事半功倍。

  改变自己要改变思维定式。“要想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怎样看待世界,怎么对待生活,怎么和他人相处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都取决于我们的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是什么呢?它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理论、诠释或者模型,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学习知识、生活经验及选择混合加工构成的认知上的固定倾向,影响着你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决定着你的行为和态度,即使最后做出的决策可能不是正确的,得出的结论与现实不符。想起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对比来,从中可发现穷人思维更多的是消极心态以及由此产生的消极行为,而富人思维则相反。由此可见,如果想要生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我们要学习积极乐观的思维,学会思维转换。人往往在生死关头、生活困窘面前容易顿悟,或者在人生当中的重要阶段,比如高考、毕业、结婚、有自己的孩子等等人生角色转换之际,思维突然发生转变。平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思维锻炼,多读书,多关注社会新闻,多听听身边人的意见,多思考事情发展的规则,主动打破常规,打破旧的思维模式,让生活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

  改变自己要树立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定式。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的思维定式,更能“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然而并不都是清晰可知、正确无误的。这里的“原则”是指什么呢?

  原则如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

  原则是不辩自明的真理,任何人都可以心领神会,就好像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不分种族肤色,人人具备。即使被社会流俗或个人否定而隐晦不彰,但它们依然存在。

  原则不同于实践。实践是个别的、具体的,而原则是深刻的、基本的和普遍的。

  原则不是价值观。一群盗匪可以有相同的价值观,但却违背了良善的原则。如果说原则是地域,那么价值观就是地图。唯有尊重正确原则,才能认清真相。

  原则是人类行为的指南针,历经考验,长盛不衰,不证自明。

  作者提出了7大原则,也就是7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当我们坚持做到这7个原则,必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即使不能实现绝对的成功,也一定能获得一定的成就。

  读一两遍,总感觉还是不甚理解,不知如何抒写,此类书籍,文中所写7大原则,重在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方能真正明白吧。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2

  本书是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杨百翰大学博士史蒂芬柯维(Stephen R。Covey)所作,为一本经济与管理类图书,虽说,人的高效能以及成功与否不可能仅靠书中的七个习惯就能实现,而且,作者所论及问题尚存在不严密的地方,作者所为方法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地域差异性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或地域的地方,正因为如此,“中国管理哲学”应运而生,而且国人如“曾仕强”老师已经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国内各大企业高管以及业界人士也都在充分学习,可见其影响并非一般。但不管怎样,对于人的成功与高效都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此书论述的观点及方法对我们也不无借鉴意义。纵观整本书,本人对“忙要忙的有意义——掌握重点的个人管理”最为感触深刻,下面就自己以及所处情况做了一些感想。

  本章题目虽是“掌握重点的个人管理”,其说“不在时间管理而在个人管理”,但实质上讲的还是时间与效应的问题,并对以往面对此问题的不同应对方法与其倡导的方法做了比较。

  作者首先提出观点:个人管理的前提为独立意志,进而引深为“自制力”,因为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干扰,而往往这些干扰是没有提示而又多具诱惑力的,若是自制力不坚定肯定会放下自己手头事情而事其他。即使你一切感觉者安排好了,所需的资料都准备齐全,日行事历也一整盒彩色笔的色彩都用上了,你还是能发现自己两眼盯着窗户,想着某个男孩或是女孩、某个周末、某次旅游、某个节目,或只是看着阳光在水面反射的样子。生活中的你我往往会这样,你要怎么办?在此,作者有一个观点非常好:不是缺乏自制力,而是确定目标的功夫还没到家。事实证明也是这样的,我们总以为我们的目标已经确定了,然而,这不是一个目标而只是一个任务罢了,因为即使有时你没有完成也不会怎样,因为它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不能引起人对其的强烈欲望,一个没有欲望的目标怎么可以让人心甘情愿的去完成呢,不过,作者在此也有另一个观点,“成功者能为失败者所不能为,纵使并非心甘情愿,但为了理想与目标,仍可以毅力克服心理障碍”。作者用另一个词—————“企图心”代替了“欲望”一词,他强调“强烈的企图心可使人勉为其难,排除不急之务的牵绊”。其实上面所说的两种情况并不相悖,它们的最终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就像,谁都不愿意去复习烦杂的资料,但为了考个好成绩也硬着头皮去做,“复习”这一事实虽是勉强为之,但“取得好成绩”才是最有欲望的目标,所以说“明确而有欲望的目标”才能发挥效应。工作上也是如此。

  由上面的问题,作者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关于事情的急迫性与重要性的问题,这也是本章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但作者并没有给出过于具体的论述,不过作者有言:“如何分辨轻重缓急与培养组织能力,是时间管理的精髓所在”。我们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看上去整天忙忙忙碌碌、风风火火,对上级惟命是从,不过仔细查看其成绩并不理想,大多数人也不会得到很大晋升,这个问题作者也有提到,上面那种人属于“下达指令授权”的目标人物,用不太恰当的词来形容的话,可以把他们比作“机械”,一会我会论述这个问题,时间管理要求的是整体时间的使用最佳化,也就是说,让该时间所制造的生产量最高,而不是仅考虑可使用的时间之长短,这也是作者所说的产品与产能的问题,不过作者没有给出具体解释。本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事情的重要性。作者以鲜明的观点指出:急迫的事情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如同突出其来的电话,虽然很急迫,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往往这类事对别人重要,对自己并不是太重要。那么如何确定事情的重要与否呢,作者认为与目标有关,而落实到实际上,应该是计划安排“时间管理”的问题,与目标最为密切的为最重要的事,依次往下排。

  哈佛大学研究“时间管理”提出过建议:采用“等级分配”方法,将2天或1个月内所要做的事项(工作学习及其他)列出来,依轻重缓急安排好。将最重要最迫切的事例为A等;次者为B等;可做可不做,没什么重大意义的事例例为C等。A等的事,安排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最充沛的“顶峰期”去做;B等次之,C等可安排一些零星时间,或者干脆不做具体安排,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算了,其上提出的时间安排“顶峰期”做最重要的事较作者更有作用。注意上面所计划为近期的并不为长期,长远的计划当然重要,但长远的计划大多会使人消沉,如果想使目标早日实现,除长远计划外,你还必须制定短期计划。使生活组织化、规律化。人非常容易倦怠,也非常健忘。所定的计划太远太大,一时实现不了,就会失去新鲜感,使人厌倦、消沉。

  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计划,因为一天两天的耽误,无法如期完成。于是越拖越久,越积越多,终于变成为计划而计划,完全忽略了计划的目的是什么,计划要帮助我们达到哪些效果?这样的计划就变成了纸上谈兵,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然而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分清事情的重要性,不懂得逐日调整,最终使整个计划已经偏离了原来的目标。作者在“个人管理四步骤”里也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其也主张确定角色,选择近期目标,然后安排进度,逐日调整。当然,短程目标一定要与终极目标有关联,短程目标是实现终极目标的手段。“掌握重点是透过独立意志的发挥,建立以原则为重心的处事态度进而达到目的有效的自我心理。”掌握重点当然重要,但一定要建立在原则之上,违法的事即使能够帮助达到目的也断然是不能去做的。

  然而,再明确的目标,再正确的时间安排,如果不去实行也是无用的,没有结果的。“顺从别人的意愿完成他人眼中的要务,或无牵无挂的享受不紧张又不重要的活动,岂不轻松愉快。至于执行,或多或少考验着自制力,此时就得靠诚意正心的修养工夫,坚定意志。”当然这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为什么有人一直做员工,而有人能够不断的得到晋升,问题就在这里。没有勇气拒绝是不可能集中精力于当急的要务的,现实生活中,表面上我们最多是要拒绝他人,而实际上,更多的是我们要能够拒绝自己,拒绝自己的贪婪与懒惰,这要比拒绝他人困难的多,这种魅力或说习惯有时需要一生去培养。在实行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变通,人和事都是活的,上面已经提过这个问题,不再多述。

  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值得大家注意的观点,要承认人比事重要,芸芸众生,首要顾及的便是自己。确定好自己的位置才能去管别人,对事讲效率,对人讲效用,作者并没有给出“效用”的具体解释,效用(英文:Utility),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实际上并不只对于消费者是这样,对于每个人都一样,只讲求效率,而得不到完成计划的满足感是不能够长久的。

  作者论及题目虽说是个人管理,但并不局限于个人,由“高效率的秘决————授权”一节引出,每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穷其一生,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本事都学到,只能在某个领域或某些领域做到比较好,一个善于管理的人并不一定懂得生产技术,所以才有领导与员工之分。然而,一个不懂得或说不舍得没有胆量授权的管理人并不是真正的管理者。样样事必躬亲,最终的结果必定是身心憔悴,管理层混乱不勘,生产缓慢甚至是停滞,导致整个业绩衰退。

  一个有能力有智商的管理者必须敢于授权,充分利用他人能力为我所用以达到我所期望的目的才是管理者应当做的事,这需要一定的胆识与魄力。按作者的观点,授权化分为两类,一类为下达指令授权,上文已经提到,这类授权虽说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部分员工来说,也必须对其采用此种授权,一般存在于整个管理层的下级部分或是直指底层员工,然而如果高层管理者对下一层较高管理者也采取此种授权方式并不会达到很好作用,减少对次要问题以有时间处理大局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另一种授权方式为充分信任授权,这种授权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管理方式,这种授权注重结果而非过程,接受授权者可自己安排下属或拟定解决方案,但实行的具体形式由自己而定。

  对于高层管理者只要为其确定可行目标即可,可见,这种授权方式将大大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范围,既可以推进整体目标的实施,又有助于为自己节省出大量时间来确定下一步的目标,当然,这之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授权对像的选择问题,这就需要考验高级管理者对下级的认识与掌控能力了。实现合理的授权并达到预期效果需要两种授权方式综合运用,越到底层“下达命令式授权”所占比重越大,当然也要据具体情况而定。

  授权能否执行也与人的人际关系成功有关,人际关系好,可以把命令的意味弱化,而使其心甘情愿去做,反之机械的执行而没有激情的投入必定不会好过前者,还有可能打折完成任务。更进一步说,这是在处理一个团体与个人的关系,其中包括高、中、低层的关系,高中低层各个人与每层的关系以及整个团体与个人的关系,当然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各阶层的管理者,能否建立一个和谐的团队,达到集思广益,有时是一个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

  作者所讲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也不并不是独立的,要真正做到高效能必须把各个习惯融会贯通,当然也并不绝对靠这七个习惯就能做到,还需要各个方面的整合运用才行,本文仅仅就书中一个方面做了简单的阐释,不免有偏颇的地方,希望得到更人士的批评指证。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3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可能有些人觉得就是一大堆废话,有些人觉得对自己很有用,值得反复的看。看这本书,我觉得要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工作、人群、环境中去看待书中的一些故事,以及作者想表达的一些思维方式。至少我觉得书中的一些大道理再加上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想结合,还是有点帮助的。至少比一般的鸡汤文好一点吧。我在看的时候,是边看边写的,把某些好的地方用自己的思维语言结合起来,虽然看起来有点凌乱,但不失为一种方法吧。

  这本书中所说的每个原则不仅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团体。作者在文中写道的爱默生曾说:“大声喧哗反而难以入耳”内在本质比外在言行更具说服力,有人能获得完全的信赖,因为我们了解他的本性。所以不论他是否辩才无碍,或是否长于人际关系,我们依然信任有加,而且与他们合作无间。文学家乔登曾说: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伪装不来的。

  书中的一个卡片测验“老妇与妙龄女子”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有色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观念很重要,看待事物的本质,转移自身观念。故事“浓雾中的灯塔”,是改变让对方改变航道还是你自己改变航道呢?灯塔是准则,船长是你自己。

  知识(做什么、为何做)、技巧(如何做)、欲望(想做)——习惯。

  人们口中所说的习惯,其实要养成好的习惯,就如书中所说的这三点。

  1、依赖—独立—互赖

  2、个人价值太过强调,沟通、团队更为重要

  伊索寓言——鹅生金蛋,一般人往往用金蛋的角度来衡量效率,“金蛋”是一个酒店希望获得的结果,但是“鹅”一个酒店用以达到效果的东西,就是员工,往往忽视。只重视“金蛋”而忽视“鹅”的结果就是“鹅”会流失掉,金蛋也就没有。所以以这个书中所提到的故事,“金蛋”与“鹅”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平衡,是一个酒店人力资源(员工)这一块最终的结果。

  3、确立人生的目标

  看到这个小节的标题我感觉很好笑,一本书就能让我或者别人确立人生的“终极”目标了吗?继续看看吧。

  管理是有效的把事情做好,领导是确定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一个是行动,一个是行动的方向。当我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的时候,也许就确定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了吧……

  生活重心:配偶、家庭、金钱、工作、名利、享乐、敌人或朋友、宗教、自我。生活重心摇摆不定。

  以原则为重心,是以上所有生活重心的结合,书中所提到的音乐会与加班,注重原则的人会以一个客观冷静的态度,不受到情绪与外在环境的干扰,用某种“深思熟虑”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不过我想说的是,不外乎就是两种结果,要么加班,要么去音乐会。可能是书中所说的是你自己的选择,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结果深思熟虑的,是根据原则所做的最好的决定。感觉就是在自我安慰。只是找到了一个好的方法而已。当自己某天遇到了“加班”与“音乐会”的时候,可以试一试所谓的“原则”能带来多大的影响力。

  要合作,一面却以旅游为诱惑,实际上是鼓励彼此竞争。许多企业都有这个问题所在。酒店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本位主义(损人利己)往往存在,一个酒店的发展是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而不是各管各的。比如在会议室开会的客人待会要上台演讲,但是衣服有褶皱,需要熨斗熨平,去借熨斗,客房部不让借,让客人自己来借,餐饮部的不能借。最终的结果就只有客人的投诉以及对这家酒店的差评了。所以利人利己的人际关很重要。

  个人与团队之间要达到一个平衡点,书中所说的一家公司的年度表扬大会,只有40人受到了“业绩最高”等奖项,但是参会的700人,表面上都在鼓掌,内心冷暖自知。很可能产生损人利己的竞争关系。说的严重点就是直到这家公司分崩离析。如果增设团队奖,树立利人利己的观念,在表扬大会上,达成目标的团队共同获奖,那会是另一种结果,公司只会越来越好。所以个人固为重要,但是团队的力量更重要。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4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一个优秀的人除了努力,必是常常自我审视的,必是凡事会思索高效方法的。而盲目依靠本能行事的人,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令人无奈的是,人们往往身陷囫囵而不自知。故而每日睡前的自省,我认为非常必要:我今天做了什么重要工作?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这项工作变得更简捷高效?今天其他同事的工作有没有值得我学习和反思的地方?前人常讲谋而后动、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学会自省是提高自身效率的必要前提。

  工作是一座围城,在里面的人想出去,对外面和陌生的环境充满幻想;在外面的人想进来,总想逃避现实寻找世外桃源。有句歌词讲得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切身处地的想,我们何不是如此?一线员工苦气连天,既要面对客户小心翼翼,又要背负任务指标,更要应付二线部门的各种指示,几乎人人想去二线工作。而二线员工羡慕一线员工工资奖金多、受到褒奖多、受到重视多、能干出成绩。

  根源在哪?是人们常常把自己想象成“受害者”而不是“参与者”。在其位,谋其政,话虽简单,道理却深。我们都在为中行这个大集体服务、奉献,在当前既复杂又透明的工作环境下,没有一个岗位可供我们投机取巧,不付出超出他人的努力而凭白获得荣誉、晋升。单位不同于家庭,我们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劳而获的时代早已远去,想得到就要付出,想安逸就不要不知足,一味抱怨索求,只会让自己永远活在自己的幻想中,碌碌一生。

  别人骂你一句,你回骂他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赞美,这叫社交。人总是不能免俗的。我们面对客户也好,面对同事也罢,想要达到高效的目的,热情洋溢的赞美要优于平静的陈述更要优于冷漠的指示。我总是思考几个问题:在我们的工作中,为什么有的理财经理掌握着上亿元甚至上十亿元的客户而有的人只有寥寥几十万?为什么有的客户经理掌握着项目,而有的客户经理只能机械的做件、录机、放款?为什么有的领导能够不必亲力亲为却网点成绩、部门工作优秀突出,而有的领导则终日疲惫奔波而达不到既定目的?我认为,沟通就是核心所在。

  我们每天面对的人形形色色,说话之前要先过脑,要重视说话之道。说话之前要站在“他人”的立场,试图了解对方想要什么,从而简单制定沟通策略。有的人喜欢赞美,有的人喜欢直白,有的人需要恩威并施,有的人需要点拨解惑。“话多则失效”,如果说不到点子上,不如不说。只有找到对方的“痛点”,以短路径解决,方是高效之道。所以,我认为有效的沟通,智慧的说话之道,是成为高效能人士的捷径。

  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人无完人,岂能没有情绪?但能控制自身情绪的人,才是臻至达境。孔子认为“克己”是修身而平天下的必要素质,是人和人之间互相尊重的前提。在当代社会同样适用。面对荣辱,不忘初心,廉洁自律是克己;在工作中,今日事今日毕,克服拖沓懒惰,得过且过的情绪,是克己;在营销中,放下身段,诚恳真诚,笑脸相迎是克己;面对同事,说话委婉,尊重理解,不非议他人是克己;面对单位困难的经营环境,积极努力,互相鼓励,患难与共是克己;回到家中,不将工作中的情绪带给家人,不抱怨不牢骚,也是一种克己。

  简而言之,自省修身,克己努力,不忘初心,传播正能量,是成为高效能人士的通达之路。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5

  我也曾徘徊在探寻自我真理的路上,我也曾深深渴求有一种方式可以教会我勇敢而正确的处理我所面对的每一个困惑,我以为,这个世界,这个生活,都是以我为中心在转,从不曾去顾及围绕在我周围的人们的心灵——走进心灵。

  我以为,这是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上苍早已安排好等待我们去追求的路程,微笑或者挣扎都是最美而又最悲的陪衬。无奈总有完结不了的纠结,一直以为只有自己在小心翼翼的走每一步路,渴望与人为善,渴望生活安定。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小小的梦想,我依靠过无数激情澎湃足够励志的书,然而,当短暂的辉煌消逝,留给我的依旧是深深自责,其实,我什么都没有真正拥有过。

  突然想起了曾经对舍友许下的承诺,在她们面前深深忏悔自己所犯下的错,不够大度,有猜疑心……这是由一个动机所驱使的,那年听完老师讲的佛学文化,我竟让自己深深陷进去,而且立志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那段日子,是大学里最困惑的日子,人际关系并没我设想的完美,逢着下雨天就总会莫名的心情不好,花了好长时间去寻找矛盾的根源。然而,自我的忏悔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效果,一切还如当初。

  3年过去了,我再也不相信所谓的励志书了,名言警句只是昙花一现,没有行动,谈何改变?

  值得人庆幸的是,事情总归是有解决方式的,当《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第一次出现在我耳边,我便坚定的感觉到我会在这一刻改变。看过书后的日子并没有太长,实践了不多日,但是我可以体会到,我已经开始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找寻我所企盼的答案。

  谁也不能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这是本书开篇我所看到的一句话,那一刻,世界足够清晰,原来,是这个意思。我总是抛弃自己,费劲的去开辟一条通往他人心里的路,殊不知,那是一道永远都走不通的路,因为我自己的心已经严重堵塞。我小心翼翼的去反省自己,我要的究竟是一个人的幸福还是整个世界的狂欢。当我学完七个7个习惯之后,便去真正的狠下新来去实践这能带给我感受的力量,它改变了那么多人,也一定可以为我开启希望之门。

  下面,我将分别谈谈我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用的方法。

  我和XX是相跟了3年的舍友,此刻,我尚未有足够的底气来用“好朋友”来形容我们的关系,这些年来,我收获的太多,付出的几乎为0。我们都是性格比较爽朗的人,做事风风火火成了我们共同的特征,但我们总不能踏踏实实的埋在彼此心里。喜欢争分夺秒的我将每一分钟都看的太宝贵,在我眼里她几乎可以用“懒散”来形容,以至于考试之前总是愁眉不展的狼狈复习。我以我的想法规划着她的生活,然而她竟有足够大的耐力去忍受我,直到她再也控制不住的时候,一场战争在所难免。我现在还记得一句话“XX,有一天我若真死了,那都是被你气死的。”我意识到了自己给她带来的创伤,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的躲避,让自己与她隔绝,不再说话。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热战会演变为冷战。我以一个消极避世的心态去掩护自己。现在,我开始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我以她的身份来思考她的世界。爱一个人就要爱她所爱的东西,真诚是赢得幸福的必须。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这份友谊带来的苦难之后,我便积极践行我的原则。我学会了倾听,了解她的真正所需,我改变了以往命令式和经验式的说教,第一次心平气和的注视着在我身边着她。从来都不知道她这样可爱,这样无私。原来,她也只是一个需要我保护的小孩子,她开始有勇气对我撒娇,因为我不再觉得那是一种幼稚。我开始正确的反应她的正面形象,让她体会我能给她带去的价值。于是,她乐了,我也笑了。

  报编课上,因为和同学共用一台电脑而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彼此开始互相埋怨。表面的战火已经弥漫,我气的她拿着书包只想躲我远点。当初几秒我也不服输,为什么等着我去认错?7个习惯又出现在脑海里,我想试试它是否奏效。我阐述了一切,并且大胆对她说,刚才这一切是我不好,我不该强霸着电脑不让她操作。我对她说我希望她原谅我。事情好简单,她的脸上一下子显出了微笑,我开始有机会了。只见她开始耐心的教我,只听我也赞美她的大度。下课后,我们彼此再见,那一天,我莫名的感到浑身一阵力量,原来幸福好简单。那一天,阳光温暖了我的整个世界。

  以终为始的原则是我一直在实践着的,而且现在我也得到了它给我带来的好处。日记本里记载的都是我对自己许下的承诺,而每天的表现也是我给自己的兑现。听到同学们又开始赞美我的生活方式,我给予了自己更大的肯定。一天的学习有了计划,就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于是拼命的去充实它;满身的横肉看着是如此的碍眼,于是写个宣言励志去减肥,我要瘦成一道闪电;我告诉自己要心平气和,要足够淡定,我把计划写在手上,写在墙上,然后,我真的做到了。我开心我的性格,我知足我的当下,我更爱我的生活。

  人并不是在独处中才会感到孤独,而是在许多人当中感到自己的无足轻重,或是受到周围人的奚落,才更觉孤独,所以,大部分的时间,我都用来战斗。但双赢思维彻底颠覆了我的思维,原来,世界真的足够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也绝不意味我的失去。我抛弃了你死我活的心态,不再让自己那么极端而又拼命的挣扎在刀山血海中,不再把人只简单的描述为竞争对手,不再设想只属于一个人的喜悦。我学着去分享,想让别人怎么对我,就怎么去对别人。开始的路很难,毕竟曾经的我是自私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希望我的坚持不懈的改变足够给身边的人们带来与众不同,让时间鉴定。

  现在,运动,学习,已经成了我每日的必需,我懂得自己该去做什么。我相信,我是一个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的转型者,我自身的变化可以影响到许多人。我会面临很多困难,但决不放弃。预测到的阻力不会让我停下,我要有耐心。自我的成长是神圣的,同时也是脆弱的,这是一项人生中最大规模的投资,我可以等待。

  人到哪儿都有生存的障碍,人在哪里都有苦有乐。人总要面临取舍。我已不是小青年,我已懂得该抛弃什么,该真爱什么。一个人不一定适应每种土质,但总有一种土壤最适宜于自己生长。我希望的不多,我只期盼所有的梦想都会实现。这一个奢侈而豪华的梦,告诉我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在生活的道路上,做一个能唤起每个同志,对生活柔情与热爱的人。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读后感(精选5篇)】相关文章: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励志读后感07-07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励志读后感(通用17篇)07-02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000字(通用5篇03-03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7篇02-22

成功人士周日晚上的9个习惯励志文章04-11

成功人士周一早上的15个习惯励志文章04-09

我的坏习惯精选作文01-04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精选18篇)03-11

别样的习惯作文精选11篇02-24

别样的习惯作文精选12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