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时间:2022-07-29 18:34: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1

  非常赞,在视觉文化研读课上老师提到过,当时在课上讲授,浅尝辄止看过,这一次,又再次拿起它细细品味。

  《艺术与视知觉》看起来,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它们似乎在大量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这一切都是想要帮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什么作品,他为什么或为了谁才创造了这些作品等等——组成的洪流中淹没了。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具被大批急于求成的外科医生和外行的化验员们合力解剖开的小小的尸体。由于这批人总是喜欢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谈论艺术,就不可避免地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艺术是一种使人无法捉摸的东西。

  上述内容分析或许是很随便的,但个人认为这是人们对艺术现状的不满,却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如果我们认真追查原因的话,就会发现,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继承下来的文化现状不仅特别不适宜于艺术生产,而且还反过来促使那些错误的艺术理论滋生和蔓延。我们的经验和概念往往显得通俗而不深刻,当它们深刻的时候,又显得不通俗。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天赋。我们的概念脱离了知觉,我们的思维只是在抽象的世界中运动,我们的眼睛正在退化为纯粹是量度和辨别的工具。结果,可以用形象来表达的概念就大大减少了,从所见的事物外观中发现意义的能力也丧失了。这样一来,在那些一眼便能看出其意义的事物面前,我们倒显得迟钝了,而不得不去求助于我们更加熟悉的另一种媒介——语言。

  由于不能凭借自己的视觉去理解大师们的杰作,就使得许多人尽管经常进出于画廊之间,并收集了大量关于绘画艺术的资料,到头来还是不能欣赏艺术。他们天生具有的通过眼睛来理解艺术的能力沉睡了,因此很有必要设法唤醒它。而唤醒这种潜在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拿起铅笔、画笔和凿刀。然而即使这样去做,却仍然避免不了长期养成的坏习惯和错觉的干扰,除非能从别的地方求到保护和帮助,否则这些坏习惯和错觉是不太容易消除的。人们能从中寻求到保护和帮助的唯一的东西,势必是语言媒介,这是因为,眼睛和眼睛之间所能交流的意义,已变得非常有限。但恰恰就是在语言交流的能力问题上,我们又遇到了某些十分强有力的偏见。

  在这种种偏见中,有一种声称说,视觉事物是决然不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的。这一警言,当然也包含着一定的真理内核。一幅伦勃朗绘画所产生出来的那种特殊的经验,用描述性和解释性的语言只能将它部分的表达出来,而这种局限性在我们欣赏艺术时也并非是一种个别的事例。事实上,这一见解同样也适合其他任何一种经验对象,没有一种描述或解释——即使是最熟悉老板的秘书对老板的特征的描述,或是外科医生对他熟悉的病人的腺体组织的描述——能够把自己对于对象的经验完全表达出来。这种描述或解释充其量也不过是运用几个一般的范畴,把这些经验的大体轮廓呈现出来。科学家可以建立起概括性很强的模型,如果他幸运的话,这种模型还能够为他提供理解某些特定现象的本质所必须的东西。然而,所有的科学家都很清楚,对于某一个别事物来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另外一个可能把它完完全全地再现出来的个别事物,而且也没有必要去对这个现存的个别事物进行全面的复制。

  同科学家一样,艺术家也会运用类似于形和彩等要素,在个别事物之中猎取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他既不打算去猎获这些个别事物的全部,即使想这样做,也不可能做到。因此,理解或解释一件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提出和制造某些指导性的原则。对艺术的理解和解释,并不比理解和解释其他复杂的事物(如生物的身心构造)更困难多少,艺术是由有机体创造出来的,因此它不可能比有机体本身更为复杂,当然也不一定会比有机体本身简单。

  如果我们看到了或感到了艺术品的某些特征,然而又不能把它们描写或表述出来,其失败的原因又在哪里呢?可以肯定,这种失败不是因为我们运用了语言,而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和思维及其不能成功的发现那些能够描写或表达这些特征的概念。当然,语言并不是我们的感觉同现实接触的通路——它仅仅是给那些看到、听到或想到的事物赋以名称。但对于描述和解释视觉对象来说,语言却并不是一个生疏的或不合适的媒介。

  我们的失败,往往是发生在我们的视觉分析器遭到破坏的时候。所幸的是,我们的视觉分析系统还能够进一步地得到发展,并且还可以唤起能够“透视”事物的那些潜在能力。而这些潜在能力的发挥,又能帮助我们弄清那些不能够分析的事物的本质。

  持第二种偏见的人声称:语言分析会麻痹人们的直觉创造能力和悟解能力。这种见解同样包含着某些真理的内核。以往的历史和现在的经验都向我们表明,仅仅依赖固定的公式和处方,会给人们造成多大的危害。但我们能不能就由此得出结论说,在艺术这一领域里,当心灵的一种能力发挥作用的时候,另一种能力就必定要失去效用呢?事实不是已经证明,乱子恰恰就发生在心灵的一种能力发挥作用而心灵的其他功能都受到抑制的时候吗?不仅理智干扰直觉时会破坏各种心理的平衡(只有这种平衡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愉快),当情感压倒理智时也会破坏这种平衡。过份地沉溺于自我表现并不比盲目地服从规矩好多少。对自我进行毫不节制的分析固然是有害的,但拒绝认识自己为什么要创作以及怎样创作的原始主义行为同样也是有害的`。现代的人能够而且必须在崭新的自我意识状态下生活,生活的任务或许是更困难了,然而却没有任何捷径可循。

  此书好像结构谈的很多,结构与人的视觉性,与人的观看心理挂钩,从谈论结构来分析为何图像和谐或稳定或成为经典等。将结构的作用归结为“力”的作用(忘记了是物理力还是视觉力),记得最清楚的案例是颜色的力度(明亮的颜色重力较大,所以明亮的颜色小一些和暗的色块大一些正好可以在图中平衡);图左边的重力比右边重力小一些(所以左边的物体位置可以比右边物体位置低些);横线的作用(横线用在图下方和谐,而上方用了就打破平衡了)等等,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构图力的分析,很值得品读。

  除此外,就是讲了儿童的画作为何会这样画或那样画,从圆形谈到垂直水平型谈到倾斜谈到空间,儿童的画就是这样向成人画过渡的,这对于小学美术教师非常有帮助,也是我成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后深有感触的。通过一些艺术史上的实例,来阐释视知觉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也希望通过此书的学习把握一些基本的视知觉原则帮助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更好更明确的表达自我,表现画面。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2

  经过专业老师的多次推荐,最终读完了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感触和领悟非常大,它采用一种不受羁绊的写作风格来系统地陈述艺术与视知觉。

  这本书里,作者力图将那些潜在的规则一最简洁的语言形式描述出来,阐述了视觉所具有的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以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和运动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本书一共分为十章,有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线,色彩,运动,张力和表象。每一章每一节所阐述的一些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这些元素所呈现的状态,对自己所做的一些设计都有很大启发。之前做设计都是完全凭感觉性的东西,缺乏理论的支撑,导致脑袋里既有一些浅薄的理论,又有中度的感性,思维很不清晰,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才是艺术,什么样的才是好的设计。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真的理性好多。看一些设计作品,能够稍微联想到这本书中所阐述的`道理,从而在脑海中形成很深刻的印象,指导自己辨别好的艺术和不好的艺术。

  作者阐述的艺术的原理,以及这些原理所呈现的视觉和知觉上的异同,都是我们学设计所应该必须掌握的。其中第一章有关于平衡的一些列知识。阿恩海姆从完形心理学出发,反对元素主义的审美联想观。他认为,审美知觉并不像元素主认为的那样是初级的、零碎的、无意义的,而是本身就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统一的结构,情感和意义就渗透于这种整体性和统一结构之中,而知觉结构是审美经验的基础。在这本书里,学到了平衡,重力和方向等等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怎样的构图,怎样的形状和色彩,才能符合人们的视知觉,才能在正常的视知觉中相识错误的信息等等,都给我们了一个很清晰有逻辑的阐释,以至于在日后从事的设计工作中少走弯路,提升设计价值都有很大影响。

  除了这些,最大的感悟就是,应该多读一些理论之类的书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丰富并发展着理论,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还有就是,在读书时读好书,否则既浪费时间又学不到东西,没有效率还会产生排斥心理。而一本好书则会引起心灵的震撼和共鸣,从而提升自我。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3

  作为一个艺术领域的门外汉,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实在算是一本晦涩枯燥的专业读物。虽然作者始终在力图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并结合心理学规律将种种视觉艺术的原理阐释的简单明了,但我努力跟随的思绪还是极易在稍不留神之间陷入懵懂。所以在企图洞悉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关系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到对于作者严丝合缝的理论分析的由衷敬佩,还有对自己的境界实在差得太远的感慨。

  以平衡、形状、光线、色彩等视觉元素为切入点,作者鲁道夫借由大量的图例将潜在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如视觉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等等,以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而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的关系,更是作者通过种种视觉实例首先向我们解答的问题,“视觉心理主要是指外界影像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理反应,是一个由外在向内在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因为外界影像丰富,内心心理机能复杂,两者在相互联接并发生转化时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影像,相同的人相同的影像以及不同的人相同的影像和相同的人不同的影像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他根据正方形中的单一圆形、多个墨点等简单图例向我们阐释,视觉心理不仅仅是视觉上对其形状、光线、色彩等的感觉,而是由我们对于特定视觉图例的感觉与知觉共同构成,它包含了大脑对外界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一个视觉式样所包含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那些落到视网膜上的那些成分。”“这种感应现象绝不是理智的活动,所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基于预先积累的知识推断出来的,而是直接感知到的整体事物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作者鲁道夫如是说。

  除此之外,他还以大量的艺术史事例令人信服地解释了艺术史上的一些有趣的问题。例如,所谓伦勃朗式用光法,我们仅仅看到了半张脸,但是我们却判断这是一个完整的脸。埃及人画画的时候,永远都是侧面的人像和正面的身体,是他们不懂得所谓的透视法么?而迟雷科作品《一条忧郁和神秘的大街》对透视原则看似合理实则矛盾的利用营造出诡异的氛围,使整个画面浮动着隐隐的失衡感与危险感。在了解视知觉原理之后,许多之前不曾注意的细节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趣味,许多难以表述的朦胧感受也在了解规律之后变得清晰而可以解释。不管是在视觉艺术的创作还是欣赏中,都大有裨益。

  虽然目前我对此书的理解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但再过一段时间等自己对书中理论有所消化和实践之后,还是值得一再细读的。尤其对于从事艺术类工作的我们来说,这本书对于视觉设计等方面非常有借鉴意义,比一些只分析现象而不给出解决方式的纯理论书实用得多,这些理论与规律也会使我们终身受益。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4

  以是统统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故意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以是说一片天然风物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以是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器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崇高格调。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组成艺术的两元。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化万物的`焦点,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光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了中国艺术的末了抱负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云云。中国那些最巨大的艺术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泼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

  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明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本身心里。画家墨客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阐发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干系条理不同,可有五种境界:(一)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必要,而有功利境界;(二)因人群共存的干系,而有伦理境界;(三)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干系,而有政治境界;(四)因究研物理,追求伶俐,而有学术境界;(五)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心,以宇宙人生的详细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次序、节拍、调和,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详细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到达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期间修建风格的变革来贯串,中国修建风格的变迁不大,不克不及用来区别各期间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修建在西方美术史中的职位地方,依附它来窥伺各个期间艺术的特征。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相关文章: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精选5篇)04-29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精选6篇)04-19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范文作文11-26

针对孩子听和视知觉的训练02-23

《认知觉醒》读后感08-07

教学视导反思09-05

眼视光学和眼视光技术有什么区别06-05

带有视字的成语及解释07-31

视光学求职信06-10

英语学科视导总结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