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读后感500字

时间:2021-04-12 19:04:2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咬文嚼字读后感范文500字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咬文嚼字读后感范文5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咬文嚼字读后感范文500字

  咬文嚼字读后感500字1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觉得这个刊名怪怪的,读者有点“麻辣汤”风味的文章,我顿时有想见恨晚之感。

  人们一说到“咬文嚼字”,就会认为是无聊文人的玩弄的雕虫小技,烦锁无聊,但一读文章,果然铜牙铁齿,名不虚传。从此便深深喜欢上了这“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可以说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它是随时代发展应远而生的产儿,它远应满足了在国家独立和民族发展中人们重视爱护语言的心愿和渴求。其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生动,内容和风格多样。

  “咬文嚼字”采取平等待人的态度,让人感到亲切,愿意相互交流;它的说理既让我增长了知识,又明白了道理,还学会了一些做人处事的方法。

  “苔痕是阶绿,草色入帘青。”《咬文嚼字》依旧是一棵小草,在阳光下摇 ,在春风中歌唱。让我们以自己的生命的绿色,装点语文规范化的春天的园地。

  让我们一起咀嚼。回味它的过去,品尝,期待它的未来!

  咬文嚼字读后感500字2

  《咬文嚼字》是一份严肃、严谨而可读性强的杂志,本人虽然已经较长时间不再从事文字工作,但是仍然爱看这一类杂志和文章。最近一期(20XX年第4期)的《咬文嚼字》,有四篇文章各有一处说法不确,现特提出不同看法,愿与四位作者商榷。

  第十六页《应是“奈河桥”》说:

  “奈河”是佛教所传地狱中的河名,河上有桥名奈河桥。

  谢按:关于奈河桥引用较多的是《宣室志》的记载:

  董观,太原人,善阴阳占候之术。唐元和中,与僧灵习善……行十余里,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于地府耶。”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

  观其语文,近乎道教;但是道教经典中也难以找到有关奈河桥或奈何桥的记载(或者有记载但本人未曾见到)。迄今并无佛教三藏记载奈河桥或奈何桥的发现,灵习也说奈河是“俗所谓”的,因此,说“奈河是佛教所传地狱中的河名”没有依据。

  《错把“行拘”当“刑拘”》一文(第二十一页)认为:

  被行拘者是影响治安管理的人,有错误行为,但其行为并不构成犯罪。

  根据有关教材:

  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

  因此被行拘者不只是影响治安管理的人,其行为性质更不是社会规范意义上的“错误”,而是法律规范意义上的“违法(一般违法)”。

  在第二十九页,作者先引了一段他认为有语病的文字:

  宋黄庭坚《戏咏蜡梅二首》宋任渊注:“峪书此诗后云京、洛间……(中略)蜡梅”

  然后作者说:

  宋人任渊注释黄庭坚《戏咏蜡梅二首》,用的是黄庭坚的诗后语,可见这段注释是黄庭坚自己的话。“峪”下加了人名线,表明黄庭坚自称“峪”。

  谢按:宋人任渊注释黄庭坚《戏咏蜡梅二首》,的确“用”了黄庭坚自己写的诗后语,但这段诗后语是从“京、洛间”开始,到“蜡梅”结束的,《汉语大字典》的编写者已经用引号标明了。而“峪书此诗后云”这几个字,却是注释者任渊的'话。所以应该说“这段注释是任渊引用了黄庭坚自己的话”,而不能说“这段注释是黄庭坚自己的话”,这样,“峪”也就不是黄庭坚自称,而是任渊对他的称呼。至于作者说“峪下加了人名线,表明黄庭坚自称峪”,也是没有依据的,因为人名线并不表明这个人名是用于自称的。当然,《汉语大字典》的编写者没有检查出“山谷”两个字被印成“峪”字,其失误已经被作者指出,这里不再重复。

  最后来谈谈《伯夷与子牙无干》一文(第三十五页)。作者说:

  子牙即姜子牙,是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名尚。曾在昆仑山跟元始天尊学道,后奉师命下山辅佐周室……

  谢按:姜尚是历史人物,关于其事迹,正史多有记载,《伯夷与子牙无干》一文也正是想伯夷和姜尚之间的关系才阐述起姜尚的生平的,但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说姜尚“是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还拿那些荒诞不经的小说情节来介绍他的身份。

  以上是本人的几点浅陋见解,不敢说都没有穿凿和谬误之处。标题《咬咬〈咬文嚼字〉》有点狂妄,其实只是想显得好玩一点,编者、作者、读者或将原谅我乎?

  咬文嚼字读后感500字3

  这是一篇散文,很普通很平常的散文,但它却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首先,我们讲一讲关于名字的事。现在人的名字,为了摆脱男女不平等的条列,女性的名字越来越使人接受不了。尤其是美国,什么“思黛儿”“阿娇儿”……越来越变得庸俗。

  其次再讲一讲关于词牌的事。北京的词牌名,高雅而又悦耳。可谁了解它的原名呢?像“贵人关”,如此高雅的名字,原名竟是摄取人魂魄的“鬼门关”!

  而化学元素的“锡”原名竟是“错”!这又作何解释?不是我们笨,而是我们不懂得使用词语。难道,现在所有的词语,只是为了高雅吗?难道不会出现一些含义深刻的吗?什么“阔佬儿”“美眉”……这有什么好?而又好在哪?

  这在批判什么?中国文字?中国文字的寓意?还是中国人的智慧?这都不是!这是在说我们的用字方法!虽然词牌名变了,可意思依然如此。那还有何说法?其实,大家都明白,写作时的技巧,可谁又记牢了呢?譬如用词,这是一个很现成的例子,竟然在写作时,一个同学描写小的句子竟然是“含笑九泉”!

  朋友,这是多磨显示我们攀比心的词!难道,生活再是上就是为了攀比?这太使人感到羞耻了。

  咬咬文,嚼嚼字,这比什么都好。往往笑到最后的人,都是不比攀比的人。这至少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往往就因为“字”“词”而失败。

  朋友们,三思后再下笔吧。

  咬文嚼字读后感500字4

  《咬文嚼字》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一篇文艺随笔,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能够领略朱光潜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领略此文独到的写作特色。

  一、结构简洁明了,思路新颖别致。

  一般的议论文在文章的开篇马上就会树立观点,然后作者再根据自己树立的观点进行演绎论证。而本文的结构虽简洁明了,但思路新颖别致。首先作者在文章开头例举四个事例,从不同角角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然后得出结论: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接着作者从正面援引实例,证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使文章意蕴丰富;紧接着又从反面援引实例证明误用字的联想意义就会产生“套板反应”这一流弊。最后作者才在文后点明主旨,指出了“咬文嚼字”的目标、要求和条件:要想使阅读与写作达到最高目标——艺术的完美,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互相吻合。

  二、事例充分典型,说理精譬透彻。

  对于议论性的文章,如果文中不举事例,道理就会显得抽象晦涩;而事例如果不典型,道理就不能使人信服;而事例如果解说不好,道理也就讲不透彻。本文的最大的写作特点,就在于作者所举事例充分典型,并且分析非常入扣。例如:作者为了剖析“是”与“这”两字的区别,先后选取了《水浒》和《红楼梦》的例子,强调“是”与“这”不单是文字之争,而且涉及到“思想感情”的意味。又如为了说明简洁必须以准确表达情味为前提,简单的追求“简洁”是文学创作中必须反对的这一观点,作者将《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文字和王若虚《史记辨惑》的改文进行对比,从比较分析中,不难看出改文虽然“似乎简洁些”,但“惊讶的意味”和“斩截的意味”却已存无多,因而令人觉得“索然无味”,这就是因为“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造成的,从而很好的论证了上述这一观点。

  三、见解新颖独特,语言准确精当。

  作者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力,在课文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的谨严精神,以及必须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时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另外,作者对“套板反应”很是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当代大部分学生的通病,因此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值得我们共同学习的,同时作者的这种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更是值得我们共同借鉴的。

  总之,本文虽是一篇畅谈文学创作的随笔,但它更以其不同凡响的写作特色吸引了读者,使人受益匪浅。

【咬文嚼字读后感范文500字】相关文章:

咬文嚼字节选阅读答案10-18

咬文嚼字为谨严--《咬文嚼字》精彩课堂实录片断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2-06

用咬文嚼字的方式学《咬文嚼字》(精彩课堂实录片断)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2-06

关于咬文嚼字的文学常识的简介04-04

对《咬文嚼字》的批判性阅读--《咬文嚼字》精彩课堂实录片断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2-06

化套板为跳板--《咬文嚼字》精彩课堂实录片断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2-06

一点都不随便--《咬文嚼字》精彩课堂实录片断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2-06

项链读后感范文04-06

励志读后感范文06-29

诗经读后感范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