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读后感

时间:2021-04-14 20:25: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劝学读后感4篇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劝学读后感4篇

  劝学读后感1

  高尔基曾说过:“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幸福和有意义。”培根也曾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数学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变。”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们一生都应该与书为伍,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看精品。近日,民丰公司党委发起了《读点经典》系列活动,我兴致勃勃的读起了经典,获益良多。细读这些中华悠悠千年智慧,品尝这暖暖的心灵鸡汤,读懂这其中的做人道理与处事方法,开卷有益,受益匪浅。在阅读过后,掩卷沉思,如醍醐灌顶,许多经典之作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荀子《劝学》为例,谈谈我的感受。

  在读完了《劝学》这篇文章后感触挺深的,文章的宗旨:学习要“用心一也”!知识是由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正如荀子如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的确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然落到实处,有的人浅尝辄止,远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惜哉!有的人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光阴搭上去,知识未获得,岂不冤哉!

  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过分沉湎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的是西瓜,得的是芝麻,岂不悲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不积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贵在持之以恒。对待学习,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稍遇挫折就颓唐不振,持这种态度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未能钻研到底,结果与新元素失之交臂;已年过半百的谈迁在27年心血一夜间化为乌有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以超人的毅力重振旗鼓,历经艰辛11载,完成了巨著《国榷》。粗的铁棒能磨成纤小的绣花针,靠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概;涓涓细流能穿透刚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故学习,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人类的祖先创造了知识,通过传承,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人们不断地创造知识,不断地淘汰和创新知识。人们不断地学习先人的知识,并总结出新的知识,才创造了今天高度文明的21世纪社会。这一切都是因为学习啊!通过学习,继承了先人们的智慧,继承了先人们经过不懈努力创造出的精华。上帝给了人们生存的头脑,但人们创造的成就却跌破了上帝的“眼镜”。人类只有学习才能进步,只有学习才能拓展我们的视野,只有学习才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学习,才能创造出自己优越的物质生活。学习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要靠长久的努力,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

  我们每天都在认真、拼命的工作,为的是以后的收获,却不知正如《劝学》中所说的,整天的冥思苦想,却不知学习片刻有收获,只要你在生活中,在工作中稍有用心,稍有留心的话,你会发现每时每刻你都会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收获的,积少成多、积土成焉,日久无常,你就会发现,你已成为一位知识的富有者,尽管每个人的先天资质有所差异,但这差异是微乎的,只要聪明能干,多去凭借和利用客观事物,你也会成为君子的。积土成为高山,风雨从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渊中成长,积累善行养成美德,人就能情操高尚、智慧日增,也就具备了圣人的思想品质,所以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地走,这样才能到千里之外,日久天长的坚持下去就会成为富有者,但是具备了“财富”还应专心致志、刻苦钻研、戒骄戒躁,你才会成为真真正正的“富有者”,只有这些都做到了你才是真正地会学习,懂学习的人。

  《劝学》一书不愧为圣人之言,圣人的智慧就是圣人的智慧,品完后我如此喜悦;品完之后发现自己如此不足。好在,有这样一本书,一盏灯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让我在急躁的赶路之时保持着一份清醒。我相信,内心的成长才是人性的成长,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长才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卓尔不凡的人。我会用圣人的智慧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会用圣人内心的温暖照亮整个人生。

  劝学读后感2

  中学时代背诵的课文,多是为了应付高考,怎么考,就怎么记。如今那些东西早就丢掉九霄云外去了,只是因为当时记得牢,至今仍有些许“脑残”。生活里的种种逐渐经历后,亦对个中道理有了更深切的体悟。

  感觉荀子的《劝学》里很多话都说得异常精辟,重新找来再读,恍然间感获良多。

  文章开头就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习更是不能停止了。“活到老学到老”不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规劝与忠告。荀子在后文也提到:“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也正是这个意思。同时,“自主学习,终生学习”更是在大学里提的异常响亮。身为作家和画家的刘墉在上了大学后仍非常努力,就连恋爱都是边画画边谈的。他说,我现在的努力是自觉的,自觉生命是无法遏制的向前,而非父母师长在后面鞭策,功名利禄在前面诱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就是要在终生学习的基础上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人拍在沙滩上的本领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觉得这几句说得非常好。它告诉了我们所谓的创作创新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我们首先要继承。这点很重要。譬如我们整日冥思苦想出一个道理,自以为是自己独到的见解。后来却在书上看到前人早就想出来了,而且比自己想得更充分更详细更深刻。

  现在我们说创新创新,喊得很响,但是如果连之前的知识都没有继承,又怎么去创新。管理学教授曾仕强在《什么叫做内方外圆》里说:“方形是经,圆形是权;有经有权,有所变,有所不变;不可不变,不可乱变;持经达变,变只能变在20%理,叫做创新,80%不能变。”

  而曾仕强所谓的这80%就是我们要继承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再谈创新。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是掌握了那80%之后所达到的效果,是站在巨人的肩头看世界,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方法。

  荀子在举了几个受环境影响而被改变了事物原貌的例子后,说道:“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关于这点,我认为善恶本就出于人心,你把哪个开发的多些,哪个抑制的多些,就会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我想三国时期的刘备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所以他告诉刘禅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还有一个种说法也很好,就是好比说鲁迅所以成为鲁迅,是因为一个可以成才的人在鲁迅经历的环境成长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李白、岳飞、刘德华等等,都是一个可以成功的人放在不同的环境后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尼采把人生的境界分为三种:骆驼、狮子和婴儿。沙漠里踽踽独行的骆驼就是不断积累的阶段,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达到了狮子的境界,也就是荀子所谓的“风雨”“蛟龙”了。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对刚才那句的具体补充说明,最近因为韩寒的杂文记者采访了蔡骏。蔡骏说了这样的话,之前和我一起写小说的都放弃了。我想他们都坚持下去,也许出来的蔡骏恐怕就不是一个了。这就是坚持的结果。

  《劝学》后面的文字我觉得有它的时代局限,又因为荀子是拿一个“成熟完美”的标准去教化人的,所以难免苛刻,就不多说了。

  

  劝学读后感3

  大家都知道,《劝学》是荀子的名篇。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彻,耐人寻味。荀子写的'《劝学》无疑是围绕着三个主题写的:第一:着重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它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即提高思想认识和加强品德修养。第二:写学习能使人增长才干,有了知识、学识才可以“善假于物”,比一般不学无术的人高明。第三:是写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应当是循序渐进,积少成多,不断积累,持之以恒的。这样才可以取得成效,甚至是事半功倍的。所以说,看了《论语》治天下,看了《劝学》学习忙。

  下面,就让我们在《劝学》中找到学习的真谛吧!

  《劝学》上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意思是说: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在山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渊,蛟龙就在里面遨游。这里与学习暗藏的关系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你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地学习,就会积少成多。比如说你每天挤出一点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并坚持下去,你的课外知识肯定会自然提高一大截子。

  这是多么有价值的真理呀!

  其实说白了,学习的真谛就在于天天积累新的知识,“九层高台在于垒土,”,就是说,九层高台是一筐一筐垒起来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什么叫好学?就是说你每天知道一些过去不知的,每月不忘记已经掌握的,并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来对待,就那么简单。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脑瓜子反应并不十分敏捷的人,每天天刚亮,就去读书,背定律,由于他的勤奋,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优秀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他就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童第周。他的成功印证了古代的一个词,叫“笨鸟先飞”,你自身有缺陷,你就必须用你的勤奋去弥补。别人一个小能掌握的知识、能弄懂的道理,你不妨花两小时。“铁棒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劝学读后感4

  读完《劝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学习。学习要“用心一也”!知识是由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作为“师”那就得做到让学生做一个刻苦学习的人,善于学习的人,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个“学”字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啊。在读书的过程中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文中写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几句话里概括了许多。带着目的、带着思想、带着问题去学习,自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书还贵在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要把努力学习和独立思考相结合,学习前人的智慧,思考后人进步的方法,

  荀子在本文中提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的态度需要达到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能落到实处。学习就得脚踏实地的学,学习其之中的真谛。有的人还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可惜。在这个社会最重要的是时间和机会,有些学生在小学间一但错过了学习的时间和机会那么也就没什么后话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就是说在生活中,在学习中稍有用心,稍有留心的话,你就会发现每时每刻都会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收获,积少成多、积土成焉,天长日久,你就会发现,你已成为一位知识的富有者,告诉我们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重在持之以恒。

  他们是经过长年累月一点一滴地积累了渊博的知识,然后在这渊博的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啊!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古人就曾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读书的唯一捷径就是勤。只有心无旁骛,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抗得住干扰,静下心来学,循序渐进学,联系实际学,锲而不舍学,方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人比蚯蚓优越得多的条件,再加上学生的恒心,加上我学生的一心一意,加上我学生的锲而不舍。我相信有的学生还是能做到的。

  《劝学》让我读懂了“要让学生认准了目标,总结了方法,锲而不舍啊!不断努力。

【劝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劝学读后感10-31

劝学读后感06-14

劝学读后感11-29

《劝学》读后感11-29

劝学的读后感12-02

劝学读后感精选11-22

《劝学》读后感12-31

劝学读后感01-04

劝学读后感06-14

劝学读后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