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之上》读后感

时间:2022-06-18 10:43:4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活着之上》读后感(通用9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活着之上》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着之上》读后感(通用9篇)

  《活着之上》读后感 篇1

  “生存是绝对命令,良知也是绝对命令。当这两个绝对碰撞在一起时,你就必须回答,哪个绝对更加绝对。”这就是《活着之上》的文眼。

  想必很多人在人生中总会遇到掂量“生存”与“良知”分量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决定人为什么会贪,会逐渐失去自己的缘由。《活着之上》中的主人公聂致远是生活的失意者,但他却能在生活为他插下的条条荆棘中,始终坚守自我,扼守良知。这是我很佩服的一点。他像每个平凡人一样,被生活,婚姻,买房等事困扰,处处艰难,举步维艰。这本小说零距离的贴近生活,让我引发深思。

  我们还没有步入社会,享受的是社会带给我们的关爱,也许不能理解一个人在外打拼有多艰难。学校也算一个小型社会了,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备受挑战。当你捡到钱包,里面的大红钞票会不会使你心动?你会不会想要占为己有?欲望和良知是直线上远远望不到头的两边。在这个时代,做一个君子的原则与功利化的现在总是矛盾的。

  居里夫人给了我很好的答案。她发现了镭,那是她日日夜夜辛苦研究发现的镭,最后她却放弃了专利权,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也不在任何一项名利上尽情享受。她淡泊名利,视金钱为粪土,始终坚守自我。她现在虽然已经逝去,可她依然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永远在。在《活着之上》中,曹雪芹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当年穷困到了举家喝粥的地步,却创造了《石头记》这本伟大的作品。他不为名也不为利,过着“日暮西山餐暮霞”的清闲日子,那他是为什么?心里已给出了答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活着固然是活着的意义,活着并不是活着的全部。

  我们也许会在将来步入社会中逐渐失去自我,但我们每个人心里还是要有一根道德底线的,一个人丧失价值观而去做违法的事是很危险的。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坚守自我,扼守良知。

  《活着之上》读后感 篇2

  阎真教授的新书《活着之上》一经出版即获得首届路遥文学奖,并入选了“中国好书榜”。读了之后,对当今知识分子的窘境深以为然。

  市场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打开了欲望的“潘多拉盒子”。李白、陶渊明、曹雪芹那种清高,在今天倍受打击。小说《活着之上》几乎是一部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史。他们内心不服,不肯和世俗的腐化同流合污,但现实生活告诉他们,就是限于内心一点点的坚守也是非常难的,哪里还真正清高得起来?

  为了配得上自己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聂志远不得不去争,发论文要争,提职称要争…,对清高的人,争像就够难看了,更多的无奈是争得的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依旧不能“变现”。

  不是没有容易挣的钱(比如给私企老板写传记),但往往与良知相背。挂着博士、教授的头衔,还别说社会和亲戚有怎样的期许,就是老婆也无法接受现实的清贫。温饱当然无忧,可鄙视链上,还有房子呢?车子呢?

  聂志远在奋斗的路上,先是差点丢了漂亮女友,被逼的结果,他反倒拿下了博士学位,算是过了丈母娘这一关。接着又为了房子和老婆的编制,他老婆被迫打掉了他俩的第一胎。这让他觉得活得很没尊严,可老婆的要求并不过分,她仅仅是想给自己的宝宝一个窝,这让他觉得自己很没用。

  知识分子总幻想追求一种纯粹的东西,比如学术、艺术、专业,追求高尚就得相信“普世价值”的存在,相信原则、底线的存在。曹雪芹、李白、陶渊明等就都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气质。

  可现实中,特别是市场化推动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乡土社会的人情传统与金钱为王的拜金风尚相结合,生出了一种怪胎,总是想占便宜、走捷径。

  中国乡土文化中法制观念相当薄弱,钻规则的空子,人情和欲望总能达成。评奖、升职、发论文、争项目…,哪哪都需要拉关系,走门路,聂志远在无数次碰壁后,依旧放不下身段。

  其实,即便在大学,妥协的人也是多数。他们也为自己找到了根据,那就是“相对主义”,相对主义否认普世价值,否认道德原则。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原则在口头上还是要讲的,可现实中,自己也需要适应当时环境状况,与群体的共识保持一致,别人拉低下线,自己“端着”,那只能算无能。知行合一就这样一分为二了,说是说,做是做。

  聂志远总记得西山脚下,那位教授给他讲的曹雪芹生平。那份感动还在血液中流动,可他还是无数次被动摇,人性没那么坚强,但他还是守住了最后的底线。不仅为自己,学生班干部选举、出国名额、招工等等,都需要公正。

  大学曾被看做一种“神圣殿堂”,如今全变了。善于钻营的梦天书是他的同学,成绩不如他,可他一路平步青云,博士、副教授、教授…副校长,每一步都走在了聂志远的前面。

  聂志远再次回到西山去找曹雪芹故居,村子不在了,就是碍事的那棵老树也被开发商用了药。他在北风的呼啸声中,失去了方向…。

  阎真教授的这部小说离他自己的生活最近,我也因此推断它比《沧浪之水》更真切。“相对主义”是毒药,它让你放弃一切原则,它根本不承认底线这回事,一切都是计算,有得失,无正误。什么才能让一个人还配得上是知识分子呢?就是那份拒绝“相对主义”的坚守。

  《活着之上》读后感 篇3

  闲暇之余,读了读闫真的小说《活着之上》,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只是被小说的题目所吸引,没想到,书中的内容更是让我深有感触,平和的心境下又夹杂着些许的悲凉。

  书中主人公聂致远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大学男教师,他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才迈进了令人神往的象牙塔内工作。起初,他以为凭着自己的高学历和那股坚韧的干劲儿,以及脚踏实地的作风,能完全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能顺利地、按步就班的一步步提升。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大学校园这如此的一方净土,却超乎了他的一切预料,钻营和以权谋利却屡见不鲜。

  他作为一介书生,有自己应有的做人处事原则,不愿意在名利面前阿谀奉承,更不愿意卑躬屈漆。但是,生活的窘迫和压力,让他感到无助,在万般无奈的时候,他也只得委屈自己的内心,不得不放弃原则,低头做人。这样的他,内心是痛苦的,凄楚的。

  作者在本文中很细致地描述了一个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一介书生在复杂社会人际网中生存的艰辛!现实中又有多少个象聂致远这样平凡的人,虽然一身豪气,一身傲骨,可是在权势中被碾压,在艰难无助的生活重压下被磨砺久了,也会没有了棱角。一个纯洁无瑕的灵魂无可避免地被沾染上社会污淖的印记,难道要生活,要融入社会,就必须要付出这样的代价吗?!作者是在让我们思考,同时也告诉我们,人活着并不是活着的全部,而是在活着之上,需要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更需要不失人格的自我存在和价值!

  《活着之上》读后感 篇4

  记得还是刚来佛山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旧书摊淘了一本阎真的《沧浪之水》,那次看得自己为主人公池大为掉了几次眼泪,但是却道尽了许多文人的窘境。可以这样说,这本书改变了自己一些文人的固执,扔掉了许多自己给自己的思想枷锁。后来我还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在重庆学医的同学看,果然,也同样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内心。自此我就像追海岩的书一样,开始到处找寻阎真的书籍,后来,我看了他的《曾在天涯》、《因为女人》以及近期的《活着之上》,可谓都是精品,都能给自己带来认识上的提升。

  这本书的主人公聂致远同《沧浪之水》的池大为一样,作为一介书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可能说是气节和傲气更为贴切。面对有违书生气节的事情,绝对不可能折腰。聂致远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读完博士,但生活的窘迫和压力,并没有随着学业的完成而结束,反而是无穷无尽。如果不是富二代,作为穷苦出生的知识分子,谁也逃不掉精神生活和世俗活法的“苦劫”。书读得越多,将会“中毒”越深,文人情怀的烙印将潜移默化地刻得越深越细。但生活总是会源源不断地传递过来压力,需要去解。比如女朋友她妈提出的婚后安排,比如为考博而去违心夸教授的作品时领域内权威著作,比如为工作安排而奔波等等。这种物质窘境的破局,对于文人来说,只能通过改变自己的精神标准来创收,如此一来,新的精神窘境不断出现。

  这种“精神窘境”,自己又何尝没有体味呢?毕业的时候,在新疆那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自然同李超两个人都有一种“视金钱如粪土”的豪气快意。但后来谈了女朋友之后,自己的想法就开始多了起来,开始为以后考虑,钱包多次为眼下的花前月下而告急。当时在哈密桥梁厂办公楼前面那坪地上问自己:我能升官吗?不可能。能经商吗?不能。也在梁厂承包一个工序干干么?绝对不行。当个勤恳的技术员?能,但心里不踏实。那次做抉择的难度远超过高考填志愿,高考的时候因为无知也就无惧,而今是站在体制的墙头上,踏出去就永远也进不去了。最后还是文人情怀帮我做了最后的决定,不能辜负了自己的青春,应该趁年轻出去做一番事业。真正来到佛山做业务,才发现:生活中根本没有理想主义生根发芽的土壤。就算你超凡脱俗、铮铮铁骨,但“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如今很多青年才俊,面对高攀不起的房价,当年豪言誓死不做房奴,但等他结婚生子之后,很多窘境由不得他不钻进去。

  然而书中前后都提到了曹雪芹,对于这个古代的中国文人,不仅淡泊了富贵,连名声也淡泊了!高山仰止,他是有资格接受这种景仰的,用自己的血泪人生昭示着理想的价值和意义,纵然极度的贫窘潦倒,也坚守着文人的底线。我想这也是作者阎真的本意和文章的升华,文人不应该否定这种精神追求,否则终将成为一个弃儿,再也找不到心灵的家园。

  但作为一个凡夫俗子,又怎么能像圣人那样超越生活经验而活着呢?我景仰这些古代先贤圣人们,可我没有力量走进他们。销售生涯改变了自己很多,面对家庭重大困难,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不得已放弃书生之见而去创收。面对业绩就是尊严,接受行业现状,用套路代替了部分真情。其实很多人都能“识时务者为俊杰”,无师自通。但这么多年的商场风雨冲刷,也还是没有彻底洗掉自己身上书生的底色。后来看完《活着之上》,我也就欣然接受了上帝给我刷的那层底色—书生意气。

  这也许就是宿命,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就必须面对生活,就必须不断地调整、确切地说是降低精神追求的标准去适应。于是,他一直都不能获得快乐,生活与灵魂,都不能得以舒展,此谓之书生之苦。

  《活着之上》读后感 篇5

  很久就仰慕阎真的《活着之上》,上次去附中在书店又看到了它,作者阎真是湖南人,北大毕业,这就更加勾起了我读这本书的欲望,于是我在百度阅读中买来,不歇气地读完了它。

  聂致远和蒙天书他们两是同学,聂致远在大学时孜孜以求,老老实实做学问,而蒙天书却在大学期间靠着同学聂致远的“把试卷偏一点点”才能混到毕业,然后靠耍小聪明在聂致远的面前软磨硬泡要求换研究生导师,聂致远就此善良了一回,因此纠结痛苦的人生开了头,而蒙天书呢,却靠着他天生的情商一路青云直上。每当聂致远遭遇生活的磨难时就拷问自己,拷问良心,拷问圣人,拷问社会,他做有良心的坚守是否值得?

  本书为聂致远同时也是为读者树立了一个道德的楷模即曹雪芹先生,他不仅淡泊富贵,更淡泊名利。也正是有这样的道德楷模指引着聂致远在这个人情社会、官本位社会、金钱社会中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最终恪守了做一个好人的底线。作者在本文中很细致地也许很有切身之痛地描摹了一些没有任何背景的小老百姓在强大的丛林社会中的生存之艰难,当我看到那些小人物为了一生中的一个极渺小的梦想走投无路痛哭流涕时,于我心有戚戚焉,因为我和聂致远一样,生长在农村,身处社会最底层,且还没有他的显赫的博士文凭,因此对文中所写的以权谋私恃强凌弱深有同感。

  我的青春时代就这样在权势中被碾压了,人到中年也被磨平了,如今我的孩子也已长大成人,本科已经毕业,我在想一年以后等她硕士毕业,当她去找工作时,她用什么去冲破中国的铜墙铁壁的人情网呢?她是不是也会像书中描写的那些弱势群体一样被碰得头破血流呢?对此我忧心忡忡,女儿无爹可拼,无钱权可依,未来的路得靠她自己去打拼,这将是何等的艰难啊!虽然书中有一教授说了一句很励志的话,只要你比别人优秀一大截,就不怕不公平,话是这么说,可那一大截也要有人看得到啊,就正如聂致远一样,他也优秀,可也有被踩踏的时候啊,作者也正是按照这个标准最终让主人公凭着自己的优秀站到了他人生的目标上,这是让读者在繁杂的社会中看到曙光,感到欣慰。

  我认为《活着之上》不是一部小说,而就是对现实社会的描摹和对活在这个社会的人生的感想,书中就是告诉我们曹雪芹先生这类人是用来仰慕的,而不是用来模仿的,你如果想在现实生活中去模仿这样清高的圣人,我们终将走入生活的死胡同。活着的意义就是在于活着。作者高度评价了曹先生,高度赞扬了屈原,他们这些先贤,是我们生活在这芜杂社会中感到屈辱时的一剂精神的疗药,暂时医治现实之痛。

  《活着之上》读后感 篇6

  好久没有认真地读书了,读完这本书后觉着“读书不一定让你发财,但至少会让你知道,如何才能活出个人样”。

  《活着之上》从一个弱者写起,让读者揪着一颗心,吊着一口气读,到最后一页这颗心也没有放下来。读这本书时首先觉得震撼,其次是压抑,并且这样的压抑一直持续到了结尾也没有消失。想要看看一世清白而且不低三下四求人的主人公最终战胜了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的结局,尽管到最后作者也没有个明确的态度。可是庆幸的是聂致远在这一生中还是尽量做到不卑不亢,曲折中还是实现了自己的追求。小说一直在叙述着聂致远是如何与现实做着种种抵抗,是如何地坚守,这种坚守固然值得佩服,可是不免显得缺少智慧。读的过程中,时而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想要这个世界给予一个公平,可是时而又会觉得主人公太纯粹怎么能一点不去处理人际关系呢,在这个社会中不会八面玲珑怎么活得下去呢,看到最后我也不知道自己身处这个社会中会站在哪一边,只能说做一个好人,最起码对得起自己的利益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作品除了通过主人公聂致远遭遇的各种不公来反映社会现实,另一个重点就是普遍存在的学术腐败问题,令人深恶痛绝、无可奈何而又避之不及。理想与现实,责任与欲望,这都是复杂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复杂,是来自于人性的复杂。这本小说能引起人对于这点复杂的一点的思考,思考活着之上的东西。我们最终都要选择一种活法,也要探寻活着的意义,更要找到除了活着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读完这本书后总觉得这句话很适合聂致远:“即便你的人生被辜负了,也永远不会失格”。希望生活中可以多些活着之上存在的空间,至于生活,社会无法迁就我们,我们也无法在朝夕之间实现理想国,理想怎么实现关键还是看我们如何定位自己。每个人不可能无欲无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空闲之余思考点活着之上的东西,一切就都追其自然了。

  《活着之上》读后感 篇7

  这本书的观感,实际是相当压抑的。因为我们所感同身受的主人公聂志远,以及他所代表着的一类人,在这本书中从头到尾,一直在被击败着,就没爬起来过。一个个写实而丰富的情节大概算是一大亮点,但要我说又显毫无曲折,无非皆是:他的战绩,他的悲剧。她的战绩,她的悲剧。循环往复,有何不同。

  若非要说有一场胜利,只有最后评教授一役。由于童校长和龚院长鹬蚌相争,形势陷入彻底僵局,反倒是早已绝望了的聂志远捡了个漏。有人觉得这算是个圆满结局吗?我看不然,是聂志远胜利了吗?你看这难道不像是个黑色幽默吗?

  因此我想,所谓世之时势与人之欲望、所谓现实、所谓理想,都不要谈了,我只谈其中一段情节。

  第45章,一句蒙院长,聂志远多年来固若金汤的尊严,终于失守了。

  我这样评论,并不掺杂一丝一毫的鄙视。举凡世人,价值观的优先次序不尽相同,聂志远,只不过是认为,女儿的前途与幸福,比自己长久以来坚守着的尊严,更为重要,罢了。

  因为这没什么可鄙视的,这只是一种选择,他这样选择了,不代表他未曾拼尽全力去坚守他的尊严;相反,这恰恰证明了他与众不同的倔强,那么,就没有任何局外人,有资格去鄙视这样一个曾经为别人的公平真正战斗过的人;甚至可以说值得肃然起敬,因着他主动投降的缘由,是他还是个父亲,是自己的女儿的父亲。

  事实上,为了生存,聂志远早就身不由己地做了无数次让步。但这样的做法,作为观众的我们,除了深深的脱力感,也没法真的说些什么换了谁,恐怕也不会做得更好。

  问题是,为什么这一句蒙院长会让我感觉是最终的失守呢?我真的也说不上来。这一句蒙院长与过去种种身不由己的让步,到底有着何种不同呢?我也真的实在想不出个答案。

  若回头再想想,这本书实在也不是一本悲剧。回头看看,再掰手指头算算,是不是突然发现,聂志远家的物质水平,不知不觉好了很多吗,赵平平都开始不甚逼迫了,就可见一斑。再说心灵世界,聂志远虽一路隐忍退让,可比起那许多人,他也坦荡得多了。

  既然聂志远实在算不上是个悲剧人物,那么,算来算去,到底谁悲剧了呢?这恐怕,又是一个难题了。

  《活着之上》读后感 篇8

  这篇小说的文字朴实得不像小说,倒像是跟一个朋友在餐馆里的彻夜长谈,我不说话,只听着他讲他这些年的惨事,他是如何逐渐被现实压垮。听起来或许有点可笑,但是只有讲的人知道其中的心酸。啤酒瓶空了好多(是他喝的,我不沾酒),就这么一直讲到天亮。

  曹雪芹和《红楼梦》适时地出现在了开头、中间的某个节点,和结尾中。聂致远考到北京来读博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钻研《红楼梦》的老学者,侃侃而谈关于曹雪芹生卒年以及父亲是谁的考证。读博的时候穷得叮当乱响,鬼迷心窍又跑了西山一趟,站在那里重新思考曹雪芹,发现其实他的生卒年以及父亲是谁都不重要。

  “他的亲表兄福彭正当着议政大臣,他为什么不前去拜谒,要求施以援手?他为什么不去考科举以图复兴家族当年的荣华富贵?退一万步,他为什么不以自己的才华去当个豪门清客,以保衣食无忧?这些问题,实在比人们讨论了多少年的那些问题更加重要。”

  坐在火车上读着这段,一下子就哭了。

  “他改变世界了吗?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了吗?也没有。既然没有,他的选择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理由?唯一的理由,就是心灵的自由。”

  这种感觉就像是听着朋友的苦水吐得事无巨细,你虽然没有打断却也已经心生不耐,这时却突然被他灵光一闪的顿悟击中死穴。于是他自己还笑着,你却先哭了。

  小说的着重点大概就在这自古以来文人的清高和酸腐上了。

  从读硕士、考博士、找工作,到评副教授、转正,几个阶段包括中间大大小小所有的烦心事,归根结底就是两件事:不想求人,以及,学问(文化/道德)到底有什么用。

  在现实面前他一步一步退让,退到无路可退兀自挣扎,其实也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想得很明白,可该过不去还是过不去,永远在自己的心理底线上挣扎。分明不挣扎的话,活得更轻松,更好。

  贺小佳和赵平平是一条线。

  贺小佳的整个经历就像是赵平平心路历程的另一个补全版本,而贺小佳的未来——校聘中学教师——是歩了赵平平的后尘,一眼就将她的一生望见了底。

  我讨厌这部小说的原因也无非是,看着小说中的人走过的路,就像看清了自己剩余的人生。

  评正教授的一段,两派相争结果谁也没评,倒让聂致远这个局外人坐收了渔翁之利,突如其来的幸福砸得他晕头转向,颇有点喜剧收场的意味,只是其中裹着辛辣味道。

  遭受到竞争失败者(的老婆)愤怒的眼神,聂致远几乎是本能地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我不是故意的!”让人大笑(继而想大哭)的黑色幽默。

  结尾是毫无新意的结尾。

  就像酒喝得差不多了,倒苦水也快倒完了,天开始发亮,这时候惯例一般必须要有个总结陈词——这位朋友从这一系列的现实苦水之中,悟出了如何的人生哲理。

  通常都是老生常谈,你早已在别人那里听到过,你也听自己的心中说过。这位朋友也不例外,说着俗气的台词总结他的人生,可是忽然,就像之前灵光一闪的顿悟,从他嘴里说出了某些仿佛是哪里引来的格言一般的东西,你听着很耳熟,可是好像还没有人真正对你讲过。它们掺杂在无聊的总结陈词中,然而听过了这一整夜的倾诉,你最终只记得了这一句。

  ——“时势比人强,这是放弃的理由,又不是放弃的理由。”

  《活着之上》读后感 篇9

  有的书真真是非买不能读,你等着去图书馆能借阅到,那得猴年?也知看完也就罢了,未必有保留价值,但自新文化报介绍及在网上读了几章后,即生买心且两天读毕。想看阎真的《活着之上》,如饥似渴;看时,很享受,看后,意犹未尽。随着毕业于京华大学,就业在麓城大学的主人公聂志远在爱情、婚姻、事业诸方面,全方位的拼博、求索及始终“上下而求索”徘徊于“活着”与“活着之上”的关系而展开的“灵”与“肉”的挣扎、求索。

  妻子赵平平是重点本科毕业,然在当地小学任教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入编”,发个奖金也是三六九等的,如:在编的4000元、区骋的800元、校骋的200元。且每逢节假日,在编的可以找各种借口不值班,领导确可以命令式的通知你:“国庆这三天你值三天班吧,埋头苦了”。想入编,考了多年,除第一次笔试没过,其它都是面试刷掉。两口子无奈买了六千元的软中华去区教育局赵副局长家走门路,好在终解决了区骋。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她与他的共性是做事虽有追求,但是有原则、底线。当因“入编”一事请本校年级组长吃饭,对方想乘机“潜规则”一把,她马上说:“那就不麻烦了,我再等等吧。”毅然离开饭店。其老公不也是在评正教授的关键时刻,在掌握了对手破绽——所谓出书是非正规出版社的重要物证时,任可此次评不上,也终不忍上告校方,置对方于“死地”。

  再说聂志远吧,始终以屈原、王阳明、雪芹诸君为典范,虽不能致,心向往之。同读博的蒙天舒,拿他的硕士论文稍加修改成就了优博论文并获国家和学校的双重奖金,后又经过与聂两次交换读研、读博的导师,并借此留校团委,进而成历史学院院长助理。这人是代表“权”的。

  还有读博室友郁明的,头脑精明而非学业,看重古玩字画等的鉴赏,为今后能增其学位鉴定等级而读博,也接一些老板的写自传等活,曾推荐过一单给聂,使其挣了四万(原六万郁拿两万中介)。但当其又接一单写某地铁矿老板的祖孙传时,却因其祖父与日本人合作过满铁的事而坚决不写,本来你要昧着良心写可得十万,立马可拿五万回家,车票也买好了,老板之美女秘书以“别让我为难”劝之,内心挣扎数度,犹如魔来扰佛,可最终还是对先贤信念吧使然,战胜物欲而拒绝了,好嘛,车票也不给送了,女秘书的送站车也免了,自己一个人跌跌撞撞的摸黑打车去了火车站。这就是现实,残酷。

  上文说了,就算是人生的紧要处就那么几步的评正高时刻,他也没有以牺牲“学衔敌”来成就自己,选择放弃。人格啊,恐怕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吧?然天公地道啊,他这次还真评上正高了,1/4啊,金燕燕比聂早来两年有资历,但学术不灵,而另两个为聂后面的学生少壮派,一为校长弟子,一为院长第子(博士生),聂报着基本没戏的心态,只能寄希望于评委们的公来公正了吧,结果出来后两个年轻候评者,一个嚎啕大哭,一个昏倒了。据说校长、院长都想其第子夺标,反倒成全了聂志远评上正教授。此章节虽具戏剧性,但人间百态,贤愚高下,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好书,好文章!

  聂的感悟是,屈原、曹雪芹是用来崇景的,不是用来效仿的,人家可以不食人间烟火,而你我则不行啊,还有老婆孩子呐。书中说曹雪芹的姑姑嫁给了清的摄政王级别的,作为侄子,去稍加走动则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吧?有点钱能全家喝粥,有点钱能让孩子病死吗?然,屈、曹者流之所以为悲剧人物,正是困其在权与钱的巨轮以泰山压顶之势来袭时,他们是螳臂当车者矣。然而不唯此,屈原、王阳明、曹雪芹诸君的风骨、气节又去哪了呢?或许,这是神性和人性的区别吧?

【《活着之上》读后感】相关文章:

活着之上读后感12-07

《活着之上》读后感800字09-26

《活着之上》读后感(精选5篇)12-28

活着之上读后感(精选5篇)12-08

活着之上读后感200字精选03-15

活着之上读后感_读后感大全01-21

《活着之上》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01-04

坚守自我——《活着之上》读后感(通用5篇)12-28

有种生活,叫做活着之上散文随笔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