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1 19:55:35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集 体 备 课

  二次备课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 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五、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可逐段讲解)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1、修 2、朝

  3、孰 4、诚

  (四)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五)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

  引导思考: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确: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与……孰”是由“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孰与”即“与孰”。

  3、 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

  4、 例如:彼不我恩也 《童区寄传》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5、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6、 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置

  (六)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形容来者之多。(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二、品读赏析

  1、 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 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 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 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5、 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三、分析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读了本文以后,安排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读后感训练。

  八年级语文上册26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导学北京课改版

  26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2语言特色:

  语言简练生动。一篇三百多字的短文,从家事说到国事。写人物,声貌毕肖;叙事实,曲折引人;用语言,简洁生动,如“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几个字就交代了朝见的过程,省去了进见的“导语”,开门见山地直陈其事。齐王听了谏辞以后,只用了一个“善”字就写出了齐王纳谏的决心。威王下令纳谏以后,只三十来字就交代清楚了“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说明了纳谏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纳谏的效果,只写邻国的动态,而略去国内的情况。这些都称得上简洁有力。再看语言的生动: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意思基本一样,句法却各不相同,文字错综,毫不呆板。妻、妾、客的答话并不雷同,反映各自的心理十分切合人物身份。

  3把握重点: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应把握的重点。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最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从全文看,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第三部分则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此外,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4攻克难点:

  邹忌是如何把国事、家事进行类比讽谏的?

  邹忌以妻、妾、客的“私臣”“畏臣”“有求于臣”,暗喻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事事相应,步步进逼,最后,自然而然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邹忌见威王,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邹忌以事设喻,启发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而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具有强烈的说服效果。语言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5质询疑点:

  (1)课文的第一段看上去似乎与“纳谏”无关,能否去掉?

  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下面设喻说理的前提,邹忌要用设喻来劝齐王纳谏。所以第一段不能去掉。

  (2)邹忌在“讽谏”时,先从日常中的小事说起。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邹忌由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说起,以此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人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使被劝说者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八年级语文上册26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前预习训练北京课改版

  26.邹忌讽齐王纳谏

  自主学习

  主干知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邹忌( ) 纳谏( ) 形貌昳丽( )

  谤讥( ) 窥镜( ) 暮寝而思之( )

  答案:zōu jiàn yì bàng kuī qǐn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答案:zhāo朝夕 cháo朝代;guān桂冠 guàn夺冠;

  qī期限 jī期年;jiān房间 jiàn间隔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而形貌昳丽( ) (2)窥镜( ) (3)私我也( )

  (4)王之蔽甚矣( ) (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6)能谤讥于市朝( )

  答案:(1)形体容貌光艳美丽。(2)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看。这里是看、照的意思。(3)偏爱。(4)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能兼听。(5)尖锐地指出。(6)批评、指责。

  4.请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2)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5.课文选自《 》,这是一部记录_______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活动的史书。西汉时_______整理。

  答案:《战国策》 战国 刘向

  6.读完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怎样成功地说服齐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委婉劝说的方式。

  点击思维

  1.“邹”不读zhōu,“窥”不读guī或kuì,“寝”不读qín或qìn,“昳”是生僻的多音字。

  2.多音字不只一个读音,不只一个意义,遇到这类字要根据上下文断定它是哪个音,表示哪个意思。

  3.注意加点字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用法,还要结合句意理解。如“刺”的义项很多,但在文中是“指责”的意思。“私”在句中是动词,“偏爱”的意思。

  4.(1)句要把“私”“畏”“求”和“美于徐公”解释准确。(2)句中要正确理解“闻”“耳”和“下赏”的意思。大致弄懂句子的意思即可。

  5.《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它的文章说理透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课外可以读一读。

  6.注意体会文中委婉劝说方式的优点,并注意借鉴。

  八年级语文上册26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零失误训练北京课改版

  26 邹忌讽齐王纳谏

  零失误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1)形貌昳丽(A.yì B.dié)

  (2)朝服衣冠(A.guān B.guàn)

  (3)孰视之(A.shú B.shǒu)

  (4)谤讥于市朝(A.zhāo B.cháo)

  (5)门庭若市(A.tíng B.tǐng)

  (6)期年之后(A.qī B.jī)

  2.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忌不自信 ②自以为不知

  ③今齐地方千里 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③④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朝服(衣服)衣冠

  孰(仔细)视之

  B.臣诚(实在)知不如徐公美

  门庭若(像)市

  C.吾妻之美(认为……美)我者

  形貌昳(光彩)丽

  D.徐公何能及(赶上)君也

  徐公不若(比得上)君之美也

  4.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

  _______同_______解释__________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_______同_______解释__________

  语言表达训练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皆以美于徐公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邑人稍稍宾客其父

  6.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孰视之

  C.欲有求于我也

  能谤讥于市朝

  D.客从外来,与坐谈

  秦伯说,与郑人盟

  7.下列各句的意思,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相比,谁漂亮。)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全国范围之内没有人有求于您)

  D.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宫廷里像集市一样。)

  8.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文中写徐公美貌的句子是_______,写邹忌美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下面句子的括号内,填上省略的词语。

  旦日,客从外来,( )与( )坐谈。

  10.阅读下面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引导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从6月1日起,我国已正式开始实施“限塑令”,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某校七年级学生小明最近遇到了这样几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一下。

  (1)为了更好地实施“限塑令”,某超市向社会公开征集宣传用语,准备印在自己将要出售的塑料袋上,小明准备写上一句应征,你可要真心帮忙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月1日早晨,小明提醒妈妈买菜时自带购物袋,妈妈说:“不就是买几个塑料袋,也要不了几个钱,小孩子别瞎操心,专心搞学习就是了。”小明应该如何劝说妈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班长搜集到的与“限塑”有关的材料,小明需要写出自己的探究结论,你能帮他写出三个方面的要点来吗?

  材料①:河南郑州:102中学教师贾威祯,两年来向商贩送还数万只塑料袋。获得2007年度绿色中国人物提名的陈飞,带领村民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无塑料村”。

  材料②:在英国使用布袋购物已成为一种时尚。美国的大型超市会提供大小不一的纸箱供顾客使用。德国现在的环保技术出口收益已超过了汽车的出口收益。

  材料③:据天门市环保协会负责人介绍,全市每年塑料袋使用量在5亿个以上,推行有偿使用制度后将减少213左右。

  探究结论要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邹忌的妻、妾、客是怎样评价邹忌与徐公之美的(用原文回答)?从他们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怎样的事实?

  妻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妾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采用哪种手法塑造邹忌这个人物形象的?邹忌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邹忌的讽谏收到了怎样的效果?(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所有信息都是透明的,邹忌的这一建议在现在还有意义吗?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鲁共公巧谏四戒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

  梁王称善相属。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禹饮而甘之( )

  (2)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 )

  17.翻译下列句子。

  (1)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鲁共公对梁惠王提出了哪四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鲁共公和梁惠王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鲁共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梁惠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1)A (2)A (3)A (4)B (5)A (6)B

  2答案:C 解析:①文中指相信自己,是两个词,今义是一个词;③文中指土地方圆,是两个词,今义是一个词“地方”;④文中指手下,今义表约数,或左边右边;②⑤中“以为”“战胜”古今义相同。

  3答案:A 解析:文中指“穿戴”。

  4答案:(1)“有”同“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2)“孰”同“熟”,仔细。

  5答案:B 解析:A项是“偏爱”之意,C项是“当面”之意,D项是“做客”之意。

  6答案:D 解析:两个“与”都是介词“跟”。A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前一个表递进,后一个表顺承。B项中前一个“之”是助词,无义,后一个“之”是代词“他”。C项中前一个“于”是介词,向后一个“于”也是介词,但应解释为“在”。

  7答案:C 解析:译为“全国范围之内没有人不有求于您”。

  8答案:(1)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呋丽(2)自以为不如或弗如远甚

  9答案:邹忌 客

  10答案:(1)示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拒绝白色污染,共创美好家园,等。

  (2)示例:妈,这不是钱的问题,多用一个塑料袋就会多一次污染。再说,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学生也不能例外。

  (3)示例:A.只要坚持自己的环保理念,平凡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相信会有更多人来关注和保护环境。B.国外发达国家在“限塑”方面已经走到了我国前面,他们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C.天门市白色污染十分严重,实施“限塑令”将有效减轻污染程度。

  答案:1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他们的语气由重到轻,语气最强的是妻子,从中可以看出妻子对丈夫的爱之深,而后两者表达的感情没有那么强,从中可以看出邹忌不如徐公美的事实。

  1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善于思考、实事求是、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精明强干、深谋远虑、具有治国之才。

  13.运用众多排比句,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使文章琅琅上口,更重要的是它造成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逼一步,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了“王之蔽甚矣”的论点。

  14.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5.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6.(1)甘美 (2)烧烤

  17.(1)后世必有因陶醉于高台、美池而亡国的。(2)现在主君对这四种兼而有之,能不引以为戒吗?

  18.①戒美酒②戒美味③戒美色④戒游乐

  19.鲁共公为国着想,敢于劝谏,善于劝谏,是个贤臣。梁惠王善于纳谏,听从别人的正确建议,是个明君。

  20.对别人的不正确做法要敢于直谏,善于直谏;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知错就改。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含答案)

  一、邹忌修 八尺有余,而形 貌 昳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 体形容貌光艳美丽。

  朝 服 衣 冠, 窥 镜,

  (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

  谓其 妻 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 妻 曰:

  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他的妻子说:

  “君美甚, 徐公何 能及 君也!”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忌 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妾曰:“徐公何能 及 君也?” 旦日, 客从外来,

  妾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

  与 坐谈。 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美?”

  客 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 徐公来, 孰 视之,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

  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 自视, 又弗如远甚。

  自认为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暮 寝而 思之,曰:“吾妻之美 我者, 私我也;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 是偏爱我;

  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客之美 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②于是 入朝 见 威王, 曰:“臣诚 知 不如徐公美。

  于是,(邹忌)上朝去拜见威王, 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

  臣之妻 私 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 皆以 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今 齐 地 方 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 左右 莫不私王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

  朝廷 之臣 莫不畏 王, 四境之内 莫 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由此看来,

  王之蔽 甚矣。”

  大王受蒙蔽而不明非常厉害。”

  ③王曰:“善。” 乃下 令:“ 群臣 吏 民 能 面 刺寡人之过者,

  威王说:“好!” 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

  受 上 赏; 上书谏 寡人者,受 中 赏;

  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 可得中等奖赏;

  能 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让我听到的, 可得下等奖赏。”

  令 初下, 群臣 进 谏, 门 庭 若 市;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言规劝,(朝廷)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

  数月之后,时时而 间 进; 期年之后,虽 欲言,

  几个月后,有时候偶然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

  无可进者。 燕、 赵、 韩、 魏 闻 之, 皆朝于齐。

  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

  此 所谓 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二、课文分析:

  1.作家作品:

  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共有33篇,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2.课文内容梳理:

  第1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三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三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三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第2段: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把国事和家事进行类比,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三比: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第3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三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三变: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4.邹忌用“讽”的办法使齐王接纳了自己的意见,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谈话要讲究方法技巧,要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5.《邹忌讽齐王纳谏》给你什么启示?

  邹忌自知不如——人贵要有自知之明 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

  妻妾皆美邹忌——要警惕讨好恭维话 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

  邹忌规劝齐王——谈话要讲究方法技巧 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齐王纳谏除蔽——广开言路才能富国安民

  三、基础梳理:

  (一)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1.通假字:徐公来,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2.一词多义: 朝服衣冠 (早晨) 时时间进 (间或、偶然)

  朝 入朝见威王 (朝廷) 间

  皆朝于齐 (朝见) 又何间焉 (参与)

  美:吾妻之美我者 (认为….美) 私: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偏爱)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漂亮好看) 不宜偏私 (私心)

  孰:吾与徐公孰美? (谁) 上:受上赏 (上等的)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仔细) 上书谏寡人者 (呈上)

  下:乃下令 (下达) 有:邹忌修八尺有余 (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受下赏 (下等的) 欲有求于我也 (有)

  于:欲有求于我也 (向) 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取独)

   皆以美于徐公 (比) 孰视之 (代词,徐公)

   谤讥于市朝 (在) 寡人之过 (助词,的)

   皆朝于齐 (到)

   战胜于朝廷 (在)

  3.古今异义:

  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某一区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国君旁边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

  4.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服,名词做动词,穿戴。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私,偏爱。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受上赏 上,名词作形容词,上等的。

  (二)特殊句式:

  1.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倒装句:忌不自信 欲有求于我也

  皆以美于徐公 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省略句:(邹忌)与(客)坐谈

  (邹忌)孰视之

  皆以(我)美于徐公

  四、相关练习:

  1、文学常识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它是 时代的 体史书,由 (人名)整理编辑而成。

  2、重点字词读音

  形貌昳( )丽 朝( )服衣冠( ) 窥( )镜 期年( )

  3、重点词语解释

  (一)一词多义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孰视之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6)不宜偏私

  (7)朝服衣冠 (8)皆朝于齐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闻寡人之耳者

  (三)古今异义

  (1)讽齐王纳谏 (2)今齐地方千里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4)明日,徐公来

  4、重要句子翻译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8)皆以美于徐公

  五、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

  1、下列词语中的“及”与“徐公何能及君也”中“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爱屋及乌 B.望尘莫及 C.鞭长莫及 D.由表及里下

  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孰与徐公美 吾妻之美我者 B.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C.面刺寡人之过 不若君之美 D.吾妻之美我者 王之蔽甚矣

  六、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⑵时时而间进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分)

  ⑴暮寝而思之

  ⑵王之蔽甚矣

  ⑶谤讥于市朝

  3.用自己的话概括邹忌讽谏的结果。(4分)

  一、09年1月海淀期末·文言文阅读(共9分)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而形貌昳丽 其貌不扬

  B.忌不自信 难以置信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畅所欲言

  D.令初下 不耻下问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朝服衣冠

  (2)今齐地方千里

  (3)王之蔽甚矣

  (4)时时而间进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4.本文的结尾说:“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邹忌功不可没。请你具体说明邹忌功在何处。(3分)

  2010年平谷二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皆以美于徐公 可以一战 B、时时而间进 立有间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D、朝服衣冠 朝而往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_______ (2)孰视之 _________

  13、翻译句子。(2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4.选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思考并进谏,说明

  “ ”的事实(用原文回答);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5.你认为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3分)

  答: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检测

  一、词语解释

  1、修八尺有余 2、形貌昳丽

  3、朝服衣冠 4、窥镜

  5、孰视之 6、自以为不如

  7、弗如远甚 8、吾妻之美我者

  9、私我也 10、皆以美于徐公

  11、诚知不如徐公美 12、今齐地方千里

  13、王之蔽甚矣 14、面刺寡人之过

  15、谤讥于市朝 谤: 讥:

  16、闻寡人之耳 17、时时

  18、间进 间: 19、期年

  20、虽欲言

  二、翻译句子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4、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皆以美于徐公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9、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三、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可以得到齐王赏赐的几种进谏方式分别是什么?

  2、邹忌入朝见威王,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作论据,用类比推理的方式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3、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

  4、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

  5、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齐王纳谏后取得了哪些成效?

  6.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7.者在塑造邹忌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怎样的写法?邹忌是怎样一个人?

  8.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9.邹忌听了妻、妾、客的赞美之后,没有陶醉,而是进行了冷静的思考,这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

  10.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 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案和习题 答案

  四、相关练习:

  1、战国策 战国 国别 刘向

  2、yì zhāo guān kuī jī

  3、

  (一)、

  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 ⑵孰视之 仔细地

  ⑶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 … 美 ⑷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漂亮,好看

  ⑸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偏爱 (6)不宜偏私 私情

  ⑺朝服衣冠 早晨 ⑻皆朝于齐 朝见

  (二)

  (1)朝服衣冠 早晨(做状语)

  (2)吾妻之美我者 认为 … 美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

  (4)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三)

  (1)讽齐王纳谏 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2)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身边侍候的人,近臣 (4)明日,徐公来 第二天

  4、

  (1)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3)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大王因受蒙蔽而不明很厉害啊!

  (4)能在公众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让我听到的

  (5)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

  (6)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7)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8)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五、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

  1、B

  2、D

  六、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⑴偏爱 ⑵偶然(间或)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2.⑴晚上躺着想这件事。

  ⑵大王受蒙蔽很深了。

  ⑶在公众场所议论朝政。(或答“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

  评分:共3分。每小题1分。

  3.①齐威王接受邹忌的谏言,②悬赏求谏,③纳谏除弊,④使齐国强盛。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1分。

  09年1月海淀期末考题·文言文阅读(共9分)

  11.D(2分)

  12.(1)穿戴 (2)纵横(或:方圆) (3)受蒙蔽(或:被蒙蔽)(4)间或(或:偶尔)

  (共2分。每小题0.5分)

  13.答案示例:(1)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2)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共2分。每小题1分)

  14.答案示例:邹忌以自己的家事喻指齐王的国事,巧妙劝谏齐威王,让齐威王认识到自己被偏爱自己的人、害怕自己的大臣以及有求于自己的人蒙蔽已经很严重了,醒悟到纳谏除弊的必要性。(或:邹忌以自己受蒙蔽推想到国君受蒙蔽,并以此巧妙劝谏齐威王认识到自己受蔽之深的事实和纳谏除弊的必要性。)

  (共3分。邹忌以己推人1分;邹忌让齐王认识到自己受蔽之深并决心纳谏除弊1分;邹忌巧妙劝谏1分。意思对即可)

  2010年平谷二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1.D(共2分)

  12.(1)确实知道 (2)孰,同“熟”,仔细(共2分)

  13.(1)我的妻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2)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大意对即可)(共2分。每空1分)

  15.原因:齐国有邹忌这样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大臣;有齐威王这样善于纳谏,从谏如流的君主。

  建议: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及时改正错误。

  (共3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检测

  一、词语解释

  1修(长,这里指身高) 2.昳丽(光艳美丽) 3.服衣(穿戴) 4.窥(照) 5.孰(仔细,周详) 6以为(认为) 7.弗如远甚(远不如) 8.美(认为……美) 9.私(偏爱) 10.以(认为)

  11.诚(确实) 12.地方(领土方圆) 13.王之蔽甚矣(因受蒙蔽而不明) 14.面刺(当面指责) 15.谤讥于市朝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讥:谏 16.闻(使……听到) 17.时时(不时,有时候) 18.间进 间:间或、偶然 间进:偶然进谏 19.期年(满一年) 20.虽(即使)

  二、翻译句子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4、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6、皆以美于徐公

  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 可得上等奖赏;

  9、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三、回答问题:

  1、①当面指责齐王;②上书劝谏齐王;③在公共场合议论齐王的过失,并且让齐王听到。

  2、王之蔽甚矣

  3、①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②齐威王善于纳谏。

  4、①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②使用排比方式,增强语势,有力地阐明自己的观点。③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④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

  5、①国内政治修明;②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提高。

  6. 因为①齐国是一个大国,齐王位高权重;②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齐王;③举国上下的人都对齐王有所求。

  7. 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邹忌:善于进谏、遇事能冷静思考,实事求是,深谋远虑,精明能干,有治国之才。

  8. 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由此他进一步悟出了治国的道理,即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9.表现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善于思考,能实事求是的特点。

  10. 建议: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 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 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能围绕委婉的说话方式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难点

  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四.学法指导

  朗读—编写课本剧—表演,以达到以读代讲、以编代译、以演代练的效果。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流程

  小黑板出示目标,学生读标

  (二)自学讨论释疑

  1.自学指导

  小黑板出示目标,学生读标

  研习第一自然段(1)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2)如何与徐公比美的呢?

  2.教师设问

  研习第二自然段

  (1)在本段中,邹忌是如何讽涑齐王的?

  (2)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3小组讨论释疑

  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么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三)展示汇报梳理

  1与徐公比美。

  2通过邹忌的三问,即问妻、问妾、问客,及妻、妾、客的三答。

  3 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

  学生(补充):以“臣之妻私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劝说齐王除蔽纳谏。最后恳切指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①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滂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如此不计较提意见的方式和态度,这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也正是邹忌敢于进谏的原因。②臣民进谏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令初下,群臣进涑,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闻之;期牛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三变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性。③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课堂小结

  《邹忌讽齐王纳涑》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善于向他人推销自己。

  (四)达标检测评价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王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选自《战国策》)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贾:②谓……曰:③利: ④力田:⑤泽:⑥之: 2.解释下列句子。 (1)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 (2)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3.试评论一下吕不韦其人。 参考答案: 1.贾:经商,做买卖。谓……曰:对……说。利:赢利。 力田:辛勤耕作。泽:恩泽。之:指代秦公子子楚。 2.(1)吕不韦到邯郸经商,见到人质于赵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 (2)如果帮助他获得秦王王位,恩泽町以遗留万世,我愿意去资助他。 3.吕不韦资助异人并力助其夺得秦王王位,帮助他养育儿子。助其于灭六国,一统天下,他做了天大的生意,是最精明的生意人。

  学生完成后教师检查纠正。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邹忌讽齐王纳谏预习案+导学案+检测案

  (第一课时预习案)

  教师寄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习重点】 1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2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习难点】1.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2.了解《战国策》及其风格特点

  【学法导学】1、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背诵。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课时安排】三课时

  【学习过程】

  【资料链接】

  《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邹忌 战国时政治家,齐国大臣。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齐威王以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初即位,沉湎酒色,政事尽委诸卿大夫,国内混乱,诸侯交相入侵。但他虚心纳谏,下定“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决心,立即振作起来,整顿吏治,他纳相国邹忌之谏,广开言路,不论臣民,凡指出国王失误者,一概奖励,对当面指出者,给予重奖。不一年积弊尽除,齐国大治。

  本案学习目标:

  1、把握生字读音,初读并熟悉课文。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疏通文意。 3.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一、自读感知课文解决生字,给下列生字注音

  昳( ) 窥 ( ) 间进( ) 期年( )

  朝服衣冠() 谤讥( )( ) 皆朝于齐( )

  二、合作探究

  一)、结合课下注释,默读课文,疏通课文。(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实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修,___________,昳丽,__________。

  2、朝服衣冠,窥镜,服,__________,窥,__________

  3、我熟与城北徐公美?熟,__________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__________

  5、王之蔽甚矣: 蔽

  6、面刺寡人之过者:刺__________

  7、谤讥于市朝,谤,__________,讥,__________;谤讥:_______________,市朝:__________, 8、闻寡人之耳者:闻__________

  9、时时而间进,时时__________,间__________ 10、朝于齐:朝_________

  虚词

  而: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而__________ 暮寝而思之 而__________ 时时而间进窥镜而自视,而__________

  之:臣之妾畏臣,闻寡人之耳者,齐国之美丽者也之__________ 吾妻之美我者 之 __________ 王之蔽甚矣之__________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之__________ 问之客曰之__________ 由此观之 之__________ 燕赵韩魏闻之之__________

  以:自以为不如。以 __________ 皆以美于徐公以__________

  于:臣之客欲的求于臣,于__________ 皆以美于徐公,于__________ 此所谓战胜于朝庭于__________ 皆朝于齐 于__________

  一词多义

  1、朝 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B.于是入朝见威王 ( )C.朝服衣冠( )

  2、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

  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 ) (今义: )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 (今义: )

  3、明日,徐公来。(古义: ) (今义: )

  重点句子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佚丽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三、集体解疑,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小组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导学案)

  【复习回顾】译读课文,注意重点字词句。

  【学习目标】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习重点】1品味课文语言的运用

  。 2学习讽劝的语言艺术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过程】

  一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内容简洁的叙述下来(不超过50字左右)。

  二 合作释疑,集体探究

  1 当邹忌问与徐公谁美时,妻、妾、客是如何回答的?(用文章原文回答)试分析感情色彩。

  2既然徐公美,为什么妻、妾、客都夸邹忌好看?邹忌从中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3邹忌是怎样由比美悟敝之事讽谏齐王的?讽谏效果如何?

  4齐王听了邹忌的劝谏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5本文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应是“讽”,而作者却占用全文一半的篇幅去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有何作用?

  6邹忌为什么对齐王不采用“直谏”的方法,而要“讽喻”?

  7你认为文中邹忌、齐王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8 学习了本文邹忌的劝说方式,这对你今后的人际交往有怎样的启示呢?

  三 课外拓展:

  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和劝谏纳谏有关的名人和名言?

  四 知识链接

  《邹忌讽齐王纳谏》作为古典散文中的名篇,它的语言有哪些特色:

  语言朴实,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是其特色之一。语言形象,对话动作栩栩如生,是其特色之二。文章剪裁巧妙,当详处以十当一,当略处以一当十,是其特色之三。

  五 学习心得: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三课时)(检测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

  2、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重难点】

  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自主检测。

  【学习过程】

  一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编订者是_______(朝代)的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朝服衣冠 孰视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翻译下列句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根据这一自然节的内容,你认为邹忌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 臣之妻私臣( )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③ 王之蔽甚矣()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翻译:

  1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3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1.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

  今 齐地 方 千 里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A、时时而间进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 数烛邹罪毕 D、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4.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 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学习心得】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07-09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反思09-05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1300字07-08

《邹忌讽齐王纳谏》特殊句式总结08-31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学案含答案07-03

八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06-19

八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07-04

《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06-12

痛风忌吃的食物总结06-28

求职信忌贴金04-28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