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设计

时间:2022-07-04 18:44:24

《蒹葭》教案设计(精选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蒹葭》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蒹葭》教案设计(精选9篇)

  《蒹葭》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诗经》重章叠句,起兴等有关特点。

  2. 感受,理解和鉴赏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情感美。

  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顺诗歌。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乐曲《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习《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2. 导语: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可以说我们已经在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中,感受了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最得风人深致”的一首《诗经》作品——《蒹葭》。

  3. 交代学习方法:吟读——译读——研读——美读。

  二.吟读。

  《蒹葭》中有些词语如“涘、湄、沚”比较生僻,句式、押韵也不符合常见的规律,读起来有诘屈聱牙之感。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读通,读顺诗歌,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1. 检查预习,为学习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2. 提出吟读要求:声音要有起伏,节奏比较自由,带上古人的味道。

  3. 聆听配乐朗读,直观感受吟读方法。

  4. 学生吟读。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吟读。

  三.译读。

  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能比较模糊,本环节的学习就是要理解诗歌内容。

  1. 提出译读要求与方法:把《蒹葭》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注意力求押韵,诗歌讲究押韵;译诗就是把有些字解释一下,把有些字的意思扩展一下,,用解释扩展的方法来翻译,记下来就是诗。

  2. 教师示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3. 学生小组译读练习。

  4. 学生译读交流。

  5. 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四.研读。

  (通过《关雎》一诗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诗经》的写作特色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是这一环节学习成功的基础。) 《蒹葭》一诗玲珑剔透,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本环节的学习就是鉴赏诗歌的艺术美,感受古典文化的神韵。

  1. 方法介绍:回忆鉴赏《关雎》艺术美的'方法,迁移到本诗的鉴赏。

  2. 推荐选题,供学生选读。 研读选题如下: 《蒹葭》的音乐美 (理解《蒹葭.》用韵,叠词及重章叠句方面的特色。) 《蒹葭》的绘画美(理解《蒹葭》“兴”的运用所营造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蒹葭》的情感美 (理解《蒹葭》用“以景托情”手法来表现强烈、细腻、丰富、执着感情的特色。) …… (学生也可自定选题,如: 《蒹葭》的含蓄美 《蒹葭》的朦胧美 ……

  3. 学生分组研读,教师巡回指导。

  4. 研读交流,教师相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点拨。 五.美读。 通过美读,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完美地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形象。

  1. 播放配乐朗读。

  2.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美读,互听互改。

  3. 学生配乐美读交流,全体鉴赏。

  4. 美读成诵。

  六.作业:

  1. 制作《蒹葭》的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以配乐。

  2. 任意选择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意境。

  板书:

  蒹葭《诗经》

  音乐美——用韵 叠词 重章叠句 一唱三叹 余音袅袅 绘画美——起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情感美——以景托情 强烈、细腻、丰富、执着

  《蒹葭》教案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

  阅读徐学鹏的《中国随想》,并回答问题。

  中国随想

  徐学鹏

  这是一片开满鲜花的土地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蜜蜂

  一边飞着一边唱着春天的歌谣

  这是一片蓝蓝的大海

  我们是一只只的小贝壳

  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心里却装着一片海啸

  这是一张古老而又年轻的脸

  我们是她开放着的微笑

  或许也有几滴泪水

  却淹没不了这微笑的美好

  这是一个永远的形象

  我们是她倾吐出的一缕缕阳光

  尽管也有布满阴云的日子

  但总会有一个早晨太阳将大地普照

  啊──中国

  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恋着的中国啊!

  问题:

  1.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在语言上与《蒹葭》有哪些相似之处?

  3.请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语调朗诵这首诗。

  板书设计

  写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学后记

  这堂课中,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情感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了正面的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这堂课中,我还渗透了音乐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蒹葭》教案设计 篇3

  课题:

  《诗经·蒹葭》的艺术特点赏析

  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

  教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

  问题1 《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 《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XX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

  问题2 《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 《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

  问题3 《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 《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

  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

  问题5 《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 《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问题6 《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二、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

  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

  《蒹葭》教案设计 篇4

  一、写作背景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冲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二、注释:

  1、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的“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变成霜。为,凝结成。

  2、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3、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4、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即水的对岸。方,边

  5、遡洄(sù huí)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遡洄,逆流而上。遡,通“溯”,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

  6、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7、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8、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9、凄凄:(通“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

  10、晞(xī):晒。

  11、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12、跻(jī):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13、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14、采采:茂盛的样子。

  15、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16、涘(sì):水边。

  17、右:迂回,弯曲,意思是道路弯曲。

  18、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19、之:代“伊人”

  三、译文: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四、诗歌赏析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

  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3、诗歌开头前两句的艺术手法叫什么?

  叫做“比兴”的艺术手法,也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4、诗歌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采用了比兴手法,以对蒹葭的景色描写为起兴,引出诗人对伊人的思念之情。

  5、“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抒情方式是什么?

  用了借事抒情的写法。

  6、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芦苇——丛生茂密 。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7、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

  8、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

  词语:蒹葭秋风白露 秋霜 秋水 晨雾 河畔道路 水中沙洲

  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9、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①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俟 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 “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

  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 怅惘 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孤独寂寞

  10、这首诗选自 ,是一首典型的 (内容)诗。以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诗经.秦风》 爱情 蒹葭 塑造了一个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青年男子形象。

  11、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所谓伊人”历来说法不一:爱情、隐士、事业、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可知而又不可知,虚幻飘渺的“伊人”是本诗的中心意象。“伊人”的形象始终是朦胧而模糊的,所以千百年来,读者对“伊人”的解读也是各种各样,众说纷纭的。“伊人”可以是高洁的品质,也可以是美好的理想,可以是向往的爱情,也可以是难得的知己。它涵盖了人世间所有可遇而不可得的人生境遇。

  12、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包涵了什么内容?

  意境朦胧,含蕴不尽。人世间各种可望不可及的人生境遇 。

  13、如果我们将这首诗作为爱情诗来解读,谈谈从诗歌中领悟到的爱情观。

  反对“闪婚”“闪恋”,反对“只求一时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真挚纯真,专一执着,含蓄高洁……

  《蒹葭》教案设计 篇5

  教学时间

  课时安排

  2课时

  序号:

  NO3~--4

  教学内容:

  一、《诗经》二首 之一 《蒹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领悟《蒹葭》所要表达的主题。

  2、能力目标: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重点:

  .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对伊人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难点:

  1、对伊人的理解。

  2、赏析多主题的诗歌。

  课型:

  预习课

  课时:1 课时

  预习目标

  1、作者介绍。

  2、解题

  3、介绍《诗经》

  4、熟读并背诵全文

  5、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6、了解《诗经》的结构特点

  7、对伊人的理解。

  8、重章叠句的手法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深化主题的作用。

  导学提纲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第一组题

  1、介绍作者。

  2、解题。

  3、介绍《诗经》

  4、接龙背诵全文

  第二组题

  1、背诵赏析第一节。

  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一节

  第三组题

  1、 背诵赏析第二节

  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

  4、归结第二节

  第四组题

  1、背诵赏析第三节

  2、重点语句理解

  3、名句赏析

  4、归结全文

  预习反馈

  1、朗读课文

  2、默写全文

  预习小节: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课后反思

  课型:展示课 课时:1课时

  环节

  具体内容

  教法学法设计

  知识回顾

  1. 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展示目标

  1完成、明确预习目标及提纲内容,写出展示内容。

  2、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书写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展示内容

  完成四组题纲内容的展示

  展示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反馈检测

  1、接龙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窈窕( ) 好逑() 寤寐( ) 溯洄( ) 坻() 荇菜( )

  《蒹葭》教案设计 篇6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引入新课。《在水一方》是一首电视连续剧插曲,是根据《蒹葭》改写而成的。

  二、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作品;“雅”,大都是贵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间歌谣;“颂”,都是贵族作品。《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诗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广、兴的艺术手法。语言朴素优美,句式回环往复,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三、朗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解决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蒹葭(jiānjiā):芦苇。唏(xī):干。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佸(sì):水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探究。

  1.诗经中的爱情都是真挚而热烈的,例如我们学过的《关雎》,这首诗又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提示: 主人公是如何去追寻伊人的?

  写景多为抒情,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这种感情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景与情的结合,情景交融,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极致。

  2.仔细思考体会: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几章是否可以调换次序?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讨论,主人公追寻的伊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跳出狭隘的追求爱情,走向广阔,可理解为对美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

  所以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才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种执着也是许多人共同的经历。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五、《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苗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六、《蒹葭》与《关雎》对比鉴赏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和距离感。

  七、作业:背诵这首诗。

  《蒹葭》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蒹葭》中起兴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体会(本诗艺术)手法对情感表达及主题深化的作用;

  2、探讨诗歌中“伊人”的多义性,从而发掘出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教学重难点:

  1、“伊人”多义性探究

  2、赏析多主题诗歌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诗歌,争取熟读成诵;

  2、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二、课堂安排

  1.导入:播放《在水一方》的音乐,PPT显示歌词,要求学生比较歌词的第一段与原作第一节,看看哪个词语在语意上有明显改变。

  2.发现:“伊人”改为了“佳人”

  引出问题:“伊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3.诵读感知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朗读)

  4.问题:试简要概括诗中“伊人”的特点?

  (要求读出作为理由的诗句,穿插读法指导)

  5.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内容把握:

  蒹葭、白露——景物给人以凄清之感——“清”

  补充:写景起兴

  在水一方/之湄/之泗——伊人的位置始终在变化——“飘忽不定”

  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址——伊人始终难于接近——可望而不可即

  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右/跻——追寻者不畏艰险,执著追寻——有吸引力

  补充: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2)方法指导:根据诗歌内容出发,可从

  A直接的正面描写B景物描写C旁人的反应三个方面来把握“伊人”特点。

  【板书】

  坚定执著河水“清”而独立

  追寻——————伊人飘忽不定

  不畏艰辛道阻可望难即

  有吸引力

  手法: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写景起兴

  6.分三组诵读(每组各读一节),进一步感知并体味伊人形象。

  7.分组讨论:在你的心目中,“伊人”是个怎样的形象?

  (要求:每组推举代表发言、需说明理由、注重条理、)

  8.PPT展示关于“伊人”的已有观点。

  9.小结一:不同解读的原因;作为爱情诗产生的可能性。

  10.小结二:

  (1)《诗经》文体基本特点、“伊人”母题

  (2)多角度解读的基础——进入文本;多角度解读的意义——共鸣、创造

  11.作业:分析《诗经·小雅·白驹》中的“伊人”形象。

  诗经·小雅·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皎皎:洁白,光明。这里指马皮毛发光。絷:绊。维:拴。焉:此,在这儿。贲:饰也。一说光采之貌。逸豫:安乐。勉:抑止之词。

  遁:隐去。一说走。空谷:穹谷;深谷。音:信。遐:远。

  补充作品:

  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

  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⑧;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②汉:指汉水。游女:游玩的女子,亦指汉水女神。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⑤翘翘: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过以折薪、楚为兴。刈:割。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⑦秣(mo):喂马。⑧蒌(lou):草名,即蒌蒿,嫩时可吃,老则为薪。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久立。危楼:高楼。望极:极目远望。黯黯:迷忽不明。

  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玉壶:指月亮。龙舞:指舞鱼、龙灯。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蓦然:突然,猛然。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课后反思

  这一节公开课,我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分是65分。虽然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还不错,但感觉自己并未能很好的把之前的课堂设计的许多环节落实好,而且整节课时间没能把握好,有些超时。评课的时候,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综合一下,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伊人”形象的'特点把握,未能很好地深挖诗歌文本,流于空泛。比如对伊人位置由实到虚的这一变化基本上没有讲到。其次,授课过程中相关内容自己的预设性太强,有些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引导显得有些牵强。比如在归纳“伊人”特点的时候就太过于执着于自己预先的准备,临场应变不足。再者,朗读方面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整节课虽然读了三四遍诗歌,但是学生投入不够。还有,对于诗歌的极具画面感的意境美没有做引导赏鉴,未能在授课中把对诗歌美感的阅读体现出来。最后,时间把握不准。比如像讨论时间拖得过长,最后的拓展与作业环节也未能在课堂时间内及时地完成。

  正所谓“教,然后知困”,一节公开课的准备,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感触颇深。《蒹葭》这节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个人感觉基本还是达到了对于“伊人”形象的多角度把握,但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地方比较粗糙不够细致,以后还需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和锻炼。

  《蒹葭》教案设计 篇8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2、 掌握《蒹葭》中相关字词含义。

  3、 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三、 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 《诗经》知识介绍。

  (1)《诗经》又名《诗》、《诗三百》,共有305篇。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3、 赏析《蒹葭》

  (1) 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 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 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 学习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 背诵全诗。

  四、 拓展阅读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蒹葭》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 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 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 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

  思想内容朗读课文:

  1、把握文中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

  3、概括诗歌主题。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课文研习

  表现手法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这部分的研习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习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赏析诗歌立足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立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学生自选角度对《蒹葭》进行赏析,小组讨论,推选一部分进行全班交流。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放歌曲《在水一方》,师生共同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边欣赏音乐,边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诗歌,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通过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感受《蒹葭》的艺术魅力。

  思路点拨

  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蒹葭》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宿建德江》教案设计09-12

《春晓》教案设计(精选14篇)02-14

风的观测教案设计参考04-20

《文具小超市》的教案设计04-19

《光的色散》教案设计(精选6篇)08-24

不求甚解优秀教案设计03-31

《彩点点》教案设计(精选14篇)05-07

《说“木叶”》教案设计(精选10篇)04-21

奇妙的小脚教案设计(精选13篇)05-27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