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时间:2024-03-20 10:47:13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

  篇一:【教学设计】颐和园

  【学生课前活动】

  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搜集关于“文化遗产”方面的材料,并对“颐和园”自己做一下了解。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等词语。

  2.熟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

  3.能够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一起游览了气魄雄伟的长城,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今天这节课我将和你们一起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到北京西郊,这里有一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教师板书课题,重点强调“颐”的重要写法,学生书空。

  师:课前你们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现在我要检查一下你的预习结果。(PPT课件显示)

  师:请一名同学读出这些词语,其他生关注。

  师:在“词语我会读”中你认为有那些字需要进行提醒或者我们一起集体书写的?(学生根据自己对生字的认识程度,对易错字进行提醒)

  1.教师板书有代表性的字,如:

  2.学生书写(教师强调书写姿势)并进行书写展示。

  三、自主阅读 合作探究

  (PPT课件显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并配上相应的文字,指导学生美读,用图画和语言把学生带入美得情境,从而初步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出示各个景点PPT,并配以文字)

  3.细读课文,探索文路,体会结构美

  (教师引导学生勾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

  4.师生共同阅读课文中有关旅游地点变换的语句,(多媒体播放颐和园画面,学生按图看景。)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从读学写。

  四、自由背诵大比拼(限时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PPT课件显示)

  1.学生自由背诵;

  2.指名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对学生的快速背诵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小导游介绍名园(PPT课件显示)

  1.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教师巡堂并做相应的指导。

  2. 小组推荐同学到台上进行“解说”。

  (指图或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画面解说)。

  六、拓展延伸(也可根据时间成为“布置作业:)(PPT课件显示)

  篇二:颐和园教案

  《品评颐和园》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一、设计背景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标》还指出: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同时,语文教学,是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统一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情感价值目标.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教案正是试图通过这种教学实践,来建构网络探究的互动教学模式,以颐和园作为主题,探讨研究颐和园的建筑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沧桑。引导学生在网络探索学习活动中,学习收集、分析、归纳关于颐和园的知识与信息,让学生在体验感受中建构与重组知识,并完成相关主题的作业。

  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但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景物没有感性认识。如何引导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拓展教材资源进行发展性阅读是我思考的问题,而通过加强网络知识的链接,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开阔视野,有中心地加大课外知识的阅读量。

  2、对象分析

  小学生中年级学生使用电脑的能力相对较弱,在计算机操作和知识引擎方面必须要进行课前培训。在该教学过程设计中,学生自行查找的网络信息较少,一般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行阅读指定的网页内容,学生通过 “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自主建构获取的知识点,然后对知识进行梳理,通过网络论坛进行反馈,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学生对知识特别深刻,也促进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素养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网络自主探究的能力。

  3、 媒体分析

  网络教室,服务器与internet相连,多媒体网络自学课件,网络论坛及虚拟社区。

  三、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能力目标:

  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颐和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经过二年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本校四年级大多数学生的网络知识相对比较熟练。基本具备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网络整合学习的条件。学生可以完成诸如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浏览专题网站进行资料收集,适当对网站内容进行评价,并在专题网站的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交流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于如何赏析名园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对于历史还不熟悉。教师应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五、媒体准备:

  网络教室、互联网服务器、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部分网站、专题网站论坛

  六、设计思路

  (一)情景导入

  1、展示美丽的颐和园的图片,适当的知识渗透,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最想研究或了解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颐和园探索研究的兴趣。

  (二)确立探究主题

  1、通过讨论让学生把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有选择地进行分类,老师帮助确定研究的方向。

  2、学生分组进行研究主题的选择。

  (三)网络探究,自主阅读

  给学生介绍多种查找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网络信息的快捷性和庞大性,提供学生有关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部分网站网址,学生进入阅读,查找本小组学习研究的相关内容,并引导学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一些自己需要而网站没有的资料,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扩充。

  (四)讨论学习,合作完成研究任务

  根据学生搜集到的信息,在教师指导下把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并围绕一定的研究主题运用计算机整理成文,在专题网站论坛上发布。学生通过论坛进行展示与相互评议,教师在论坛中及时给于评价。以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挖掘学生个人潜力,发展学生个体的创新活动能力。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确定主题、搜集整理资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与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并成为中国四大园林。

  2、我们曾随课文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对于颐和园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颐和园的向往,再次去游览和品味颐和园。

  3、学生共同欣赏颐和园的图片资料,感受颐和园的美,激发起探究的兴趣。 老师简单介绍颐和园。

  颐和园有中国古典园林之首的美誉,是世界著名园林景观之一。颐和园初为金代兴建的帝王行宫,明代改名为好山园。清乾隆扩建,名清漪园,当时畅春园、圆明园和万寿山的颐和园、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并称为“三山五园”,而颐和园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独占诸园之冠,曾有“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之说。

  4、师讲述铜牛的传说故事,激学生探究兴趣。

  同学们,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只铜牛,它是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十七孔桥的东侧。

  在我国古代把铜也称作金,人们也就称铜牛为“金牛”。不过这“金牛”的称呼却差点给了铜牛惹来了杀身之祸……

  据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进行大肆烧杀抢掠,皇家园林、王宫府第无一幸免。

  有侵略者听说颐和园的昆明湖东岸有只金牛。一想到足足有一头牛般大小的金子,他们立刻红了眼睛。决定一定要将金牛弄到手!

  一个狂风呼啸的夜晚,八国联军手持刀枪,来到了铜牛的面前。贪婪的侵略者立刻盘算起怎么运走这只金牛。可是十几个士兵费尽力气,还是没能抬起铜牛,便想到了割掉牛头带走。

  于是一个士兵举起刺刀,猛地向铜牛砍去,只听“当啷”一声,铜牛背上砍出了一个口子。士兵凑近想看看口子有多深,却发现原来铜牛根本就不是金子所铸,而是一头铜牛。

  看到铜牛不是金子的,十几个士兵都傻了眼,唾骂着离开了昆明湖岸,就这样,铜牛躲过了大劫,幸存了下来。

  被砍了一刀的铜牛,历经枪林弹雨的沧桑岁月,仍然看守在昆明湖畔,注视着时代变迁,讲述着那段叫人无法忘怀的历史。

  今天,人们已经把铜牛看成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成为来颐和园游览的人必看的独特景物。

  二、师生交流,确定研究主题

  1、老师从同学们的眼神和表情中发现,同学们都对颐和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你们还想了解颐和园的什么?

  2、学生回答自己的兴趣

  3、根据学生的反馈,把学生想了解的问题有选择地进行分类,进行相机进行板书处理 ,

  板书:A、颐和园的建筑风格

  B、颐和园的特色文化

  C、颐和园的建造历史

  D、颐和园的颐和园在园林建筑中的地位

  最后学生按照历经颐和园的建筑风格、颐和园的建造历史、颐和园的特色文化、颐和园在园林建筑中的地位等角度分成了以下几个方面:

  4、老师梳理研究的内容:

  A、颐和园的建筑风格

  颐和园的亭子在建筑上有那些特色?颐和园的造园特点有那些?颐和园中有那些独特的园林艺术?颐和园是怎么成为“三山五园”--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颐和园的布局有那些隐含的特征?长廊的的独特意境有那些?

  B、颐和园的建造历史

  颐和园的名字是如何来的?颐和园内的断壁残垣、遗址遗迹有那些?与颐和园直接间接的人物有那些?

  C、颐和园的特色文化

  有关颐和园的故事传说有那些?颐和园里有那些文物?颐和园里有那些诗词歌赋?

  D、颐和园在园林建筑中的地位

  人们对颐和园的评价有那些?

  三、选择信息收集的途径方式

  1、同学们,平时大家是如何搜集资料的?

  2、师:介绍网络搜集资料的优势:不仅方便,而且速度快、信息量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网络进行搜集资料。

  3、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

  师:老师刚才根据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把学习主题进行了划分,今天我们就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进行探究学习。

  A、颐和园的建筑风格

  B、颐和园的特色文化

  C、颐和园的建造历史

  D、颐和园的颐和园在园林建筑中的地位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搜集资料。

  四、各组分别汇集所搜集的资料。

  师:请同学们进入专题学习网站,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学习网站中搜集整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并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在颐和园的交流平台中进行发表。

  大家开始吧!(音乐)

  1、学生进入论坛。

  2、学生进入论坛发帖。

  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发往论坛,汇集资料。

  师:在交流平台中发现,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很熟练,资料也找得很详细。有共同兴趣的同学已经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而且小组成员能够从不同方面对学习主题进行探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这是有关??的学习小组的交流论坛,我们一起去学习学习??

  学生对 小组论坛的帖子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评价

  师:因此,大家要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筛选,然后进行有机地整理。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多媒体出示:筛选资料的标准。

  ①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

  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未有。未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③要注意资料中是否与自己有不同的看法,要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④要注意资料中的内容,能否说明自己研究的问题,保留有价值的,删去次

【颐和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颐和园》教学设计06-20

《颐和园》的教学设计05-01

《颐和园》教学设计范文06-29

颐和园课文的教学设计07-01

小学语文《颐和园》教学设计07-20

颐和园教案设计05-31

颐和园的教案设计06-07

颐和园教学反思07-08

《颐和园》教学反思07-08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