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6 04:36:56

元日教学设计大全

元日教学设计大全

元日教学设计大全

  篇一:元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春节是农历岁首,故称“元日”。元日就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是涉及春节期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温情并茂,立意清新,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交融,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兴趣、学习障碍、学习难度等。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燃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新春联来描绘出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情景。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 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感受诗人王安石热爱生活的情感。

  [设计思路]

  1.为了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我在设计时注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验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2.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我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学是为了不学”,本课在设计时体现学法的指导和归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明白方法

  1师:同学们,我们都喜欢过春节,谁来说说过春节时我们会做些什么?(音乐伴奏)

  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描写宋朝老百姓过春节的古诗。出示诗文——元日

  师:你们知道学古诗要怎么学吗?师适时引导,总结学诗的方法。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从学生身边的春节谈起,引入课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为学习本课作铺垫,让学生在热闹的春节氛围中学习课文,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古诗学法的指导在这里简单让学生知道,可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有个方向,也为他们独立学诗作准备。

  二、熟读古诗,读出诗味

  1齐读题目。

  2 “元”有三种意思,“元日”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的三种意思,(出示课件)①为首②开始的,第一③主要,根本 学生选择,说说元日指哪一天?(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叫春节)

  师:要知道一个字的意思,我们可以请教字典这位老师,根据字的语言环境选择正确的答案,这是学习生字的一种好办法。再读课题。

  3师:谁来介绍王安石?(出示课件)———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王安石变法。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查电脑、查资料等)师:你们学习的方法真多啊!

  4师:宋朝的老百姓是怎样过春节的?请同学们找开课文117页,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把句子读准确,读流利,同桌要认真听,提出意见,一起学习。

  5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能读给我们听一听呢?指名学生读诗,师相机评价。`

  6指导生字“爆”的书写。“爆竹”指的就是鞭炮,鞭炮用火点燃,是火字旁,点燃后火花四溅,因此“爆”的右下角的四点分别在不同方向,学生跟着课件书空。

  师:联系字的意思来帮忙记住字形,这是记生字的一种好办法。 7全班齐读这首诗,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8师:古诗有古诗的味道,在读古诗时,我们不仅要读得准确流利,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来。指名生读诗,(你真会读古诗。这首诗还可以这么读(课件范读),老师还想这样读。(相机范读)

  8学生各种形式读。

  师:同学们,听你们读得既准确流利,又有节奏,真是一种享受啊!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中有三处在教学中渗透着学法的指导,水到渠成,意在培养学生今后独立学文的能力。先是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在此基础上,强调个性化的有节奏有诗意的朗读,体现朗读的层次性。学生在自己反复揣摩的个性化朗读中逐渐再现诗中的画面,从而轻松完成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质疑品诗,体会情感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一遍遍的读诗,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拿出笔,在书上划一划,写一写,然后小组讨论,互相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2学生倡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提出疑问,集体释疑,师相机 指导。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 板书:燃放爆竹

  “爆竹”指的就是放鞭炮。“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拓展:能说说放鞭炮的情景吗?(指名学生联系生活画面回答,师相机引导)

  是啊,在欢闹的鞭炮声中,我们又过了一年,长了一岁,伴着喜庆的鞭炮声,谁来读读第一句诗?(读得真有味道啊!)

  全班齐读。(课件出示鞭炮声)

  ②春风送暖入屠苏板书:喝屠苏酒

  师简介屠苏酒——屠苏指屠苏酒,这是一种用屠苏草浸泡的药酒,在古代,每到大年初一,全家都要喝屠苏酒,据说可以驱鬼辟邪,让人一年都平安健康。人们喝下屠苏酒,就叫——入屠苏,课件出示屠苏酒。

  师:宋朝的老百姓过春节时喝的是屠苏酒,你们家人在过春节时有喝酒吗?不管喝的是什么酒,全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吃团圆饭,有说有笑,就是开心!拓展:春节的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真热闹!(引导说出吃什么、做什么、说什么)这些画面真是暖人心啊!

  谁能读好第二句诗?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的心也暖洋洋的)全班齐读。

  ③千门万户曈曈日

  “千门万户”就是千家万户。

  师:你猜猜,“曈”应该跟什么有关?引导观察“曈”的部首从而理解“曈”的意思。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字形来认识生字的意思,这也是学习生

  字的一种方法。

  师:新年的太阳高高升起,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温暖和希望,那这句诗该怎么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④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就是春联,用“新桃符”来换“旧桃符”就是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

  (出示文中的两对春联),师: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应该从右往左读,竖联读完了,再读横批。老师今天带来了两对春联,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把音读正确。

  春联寄托着老百姓对新年的祝愿,除夕夜,——一夜连双岁, 三更分二年,家家户户辞旧迎新;希望我们的祖国——莺歌燕舞春无限;希望我们老百姓——雨顺风调岁有余,大家一起——欢度春节。

  千门万户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板书:新——旧)红红火火过新春!一起读好第四句诗。

  3人们告别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看到这,你有什么话想说吗?诗人仅仅是把旧春联换成新春联吗?他还想告别——迎接——

  诗人王安石用新和旧的交换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因为他热爱生活,才能描绘出——根据板书总结:宋朝的老百姓们在过春节时燃放爆竹、喝屠苏酒、新旧春联更换这一个个热闹、欢喜、充满光明和希望的的画面。

  4:师:让我们齐读《红日》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我在设计时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地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自悟自得,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在此基础上熟读课文。

  四、联系生活,诵吟《元日》

  1、师:我们的春节也是热热闹闹、开开心心,请大家欣赏一组画面。

  2、师:多么让人向往的春节啊!谁愿意背一背《元日》?(在乐曲中根据时间多形式背诗)

  3、师:古诗不仅可以背诵,还能编写成歌唱一唱呢!出示课件,学生跟着哼唱。

  [设计意图]

  在春节喜庆画面的欣赏中,本节课走向高潮,学生在欢闹的音乐和场景中感受春节的热闹,感悟《元日》中描写的老百姓欢乐祥和的过节氛围,进而诵读、吟唱《元日》。

  五、布置作业,拓展积累

  诵读《元日》,积累春联。

  [设计意图]

  “春联的积累”意在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延伸,把语文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板书:

  元日

  燃 放 爆 竹

  喝 屠 苏 酒

  新 ——旧

  篇二:《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第二教时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镇江市润州区语文名师工作室子课题《古诗类课文有效教学基本式》的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我作为研究项目团队成员,镇江市孔家巷小学骨干教师,执教四语《古诗两首·元日》研究课。

  教学方法:读写结合,通过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有效教学过程的逐步推进所生长出来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真实美丽的水到渠成般的教学“生成”。

  教材分析:《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力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学习这首诗,重点在于让学生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诵古诗《元日》,理解古诗《元日》大意。

  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3.能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己的“新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

  1、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时间啊?(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

  初一叫作“元日”

  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呢?

  2、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读经典之作,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

  1、出示《元日》古诗

  请同学们自己去细读这首诗,给你提出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生自己连读)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谁敢来读给大家听听?(请一生读,随机点评)哪个同学认为比他读得还好?(再请一生读,师随机点评)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全班齐读)

  3、古诗还以他特有的节奏美吸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你们认为该怎样读,才算读出了这首诗的节奏?(请一生说。课件示范)齐读。

  4、读出了节奏,还要能读懂古诗的意思,要读懂古诗的意思,首先要先理解诗中一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反复去读读这首诗,通过你的朗读、预习你都读懂了哪些关键词的意思?

  5、和同桌讨论讨论,一起来交流

  6、老师也把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例举了出来,请一位同学读读。(出示这些关键词的意思)

  7、再仔细读读,借助这些词语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先自己说说第 1、2两句的意思。小组内交流。指名说。

  3、4两句呢?自己试试,小组内说,指名说。

  连起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小组内说,指名说。

  (二)了解掌握全首《元日》古诗大意

  2、在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之后,我们还得了解一下诗的作者以及他写这首诗的背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所蕴含的意思。(指名读)

  3、王安石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也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功时写的,想象一下作者写这

  首诗时的心情,他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

  (一)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

  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经典诗文,真是了不起![读诗文]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这暖不仅仅是温暖,还有快乐、热闹。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暖?

  1、感受“暖”

  “暖意”何处来?(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2、谁“暖”?

  (1)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相关资料)(读: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读作者]

  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2)读者“暖”:文字的传递(读: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男生、女生)[读自己]

  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二)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

  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精读诗的要点(诗“眼”),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个作品,它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自然地成为经典之作。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然是经典。

  四、诵经典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经典,先自己在下面练习。指名诵读。

  五、仿写(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已的新古诗)

  (一)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

  1、在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与春节有关的事物。(爆竹、春风、屠苏酒、桃符)

  2、你还知道哪些与春节有关的词语?(可以是2个字,也可以3个字、4个字,可以是描写景物的,可以是春节习俗的,也可以是表达心情的)

  3、师课件出示与春节有关的词语。生齐读。

  4、骆宾王,同学们认识吗?他是一个天才,7岁就写下了一首家喻户晓的诗,名叫——《鹅》,一起背背。

  5、同学们今天才10岁,你也可以成为诗人,成为比骆宾王还要厉害的诗人,有没有信心?

  6、出示《元日》,仔细观察,这首诗一共几行?每行几个字,第一、二、四句末尾的字在读音有什么相同之处?(尾字韵母相同,叫做押韵,读起来有韵味。)

  (二)学习写作自已的诗

  过渡:象《元日》这首诗一样,一共4句,每句7个字或者5个字,在1、2、4句的末尾押大致相同或相近的韵,就可以称的上是诗了。

  1、出示诗例:王安石围绕春节写下了《元日》这首诗,同学们也来围绕春节写一写与王安石不同的诗吧。你可以在诗中叙述春节的习俗,讲述春节的故事,也可以表达春节的心情,怎么写呢?方法就藏在这首诗中。(出示一首诗,引导学生读、议诗的句式、字数、押韵、表达的意思。)

  今日课堂写古诗,掌握方法非难事。

  精炼押韵字数同,不信你来试一试。

  2、指导学写:万事开头难,先来试试写好第一句。这些词语(出示词语)可供你使用借鉴。想想怎样用凝练的语言用上其中的一个词或几个词写一句5个字或7个字的诗句。

  如:爆竹。爆竹什么特点?(响)爆竹怎么响?(爆竹声声响)7个字的(爆竹声声震天响)

  春节。(春节真热闹)(新春佳节真热闹)

  写好第一句了,下面按照诗的要求去完成剩下的3句。

  3、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

  4、学生朗读自已写的诗,教师机评改、鼓励。

  五、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拓展延伸激励读写古诗

  (一)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

  1、生长童趣: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吗?(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

  2、推荐古诗经典。(出示古代诗写传统节日《 》、《》、《》,引导学生朗读,并选一首讲一讲诗的句式、字数、押韵、表达的意思)

  你都知道这些节日的故事、风俗、以及人们过节时的心情吗?课后同学们可以试着去写写这些节日的诗。愿意吗?写好之后可以和同学们交流。和老师、家长探讨,也可贴到教室的墙报栏内与大家分享。

  附

  板书设计:

  元日

  暖

  故事 风俗 心情

  【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教学了古诗《元日》,课堂教学基本结构模式:①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整体感知古诗《元日》内容;②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了解掌握全首《元日》古诗大意;③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④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已的新古诗;⑤生长童趣推荐古诗经典,拓展延伸激励读写古诗。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句所表现出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我抓住了“暖”这个“诗眼”,让学生体会“暖”意何处来?谁“暖”?

  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诗眼”、诗句、诗意,使学生体会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指导了学生学会仿写、创作“新古诗”, 培养了学生学习仿写、创作“新古诗” 的浓厚兴趣和基本技能。这是本课教学的最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是:总觉得是在牵着学生走,让学生真正读懂“老古诗”学会写作“新古诗”还做得不够好。因此,我应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质疑,教学的问题应从学生中来。

  篇三: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古诗两首》(《元日》)

  [教材简析]:

  《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元

  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本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交融,又是一首融情

  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作此诗时,王安石此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他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目标预设]: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

  两首诗的大意。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

  会诗人的感情。

  [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全诗意思。

  2、通过反复诵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设计理念]:语文学科本来就是最贴近生活的,它来源于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

  系非常密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进而再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运用语文,这才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入文性和工具性。

  [设计思路]:基于以上设计理念,考虑到《元日》这首诗描绘的古时候人们过新

  年时的情景与现代有几分相似,在设计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联系生活,逐步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及诗中包含的深层内含。

  [教学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再过没多久,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 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人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题。]

  二、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

  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

  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板贴出示)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本处设计这个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是为了接下来的理解诗意作铺垫的,主要是为了帮他们理解诗中的“爆竹”、 “屠苏”和“桃符”这几处词。其实古今时候,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出了这些,这首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了。]

  三、联系“春节”,想想“元日”

  过渡:其实,古代时候,人们过“元日”的方式和我们现在没有太大区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看古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元日”的。

  (一)会读古诗

  1、学生自读,要求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3、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什么地方停顿,并标一标。

  4、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

  [指导学生的朗读应是循序渐进的,过多或过高的要求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本课4个生字,本首诗就占了3个,所以在设计中我先要求学生把诗读正确,当然,诗不像其它的文体,语言比较口语化,随意化,它有着较强的节奏感,所以会读诗,也应当包括读好诗句中的停顿,表现出节奏。]

  (二)理解古诗

  1、课件出示整首诗,背景是课文插图,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同桌互读古诗,读后借助字典、结合插图也可以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交流“我读懂了哪句诗。”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意识。联系我们现在过年的情景,与一开始学生畅谈过春节相呼应,学生可以根据之前说的,大致推测出诗句的意思。]

  3、指名集体交流,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A: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B: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C: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诗中指“天刚亮时”。

  D: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到现在,人们大多会用对联贴于大门上。

  4、理解全诗的意思: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三)诵读古诗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样的,从他写的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也可以从这幅插图中看出来。请你试着把诗中欢快、喜庆的场面读出来。

  [文中的插图描绘得很形象,给一种过节时喜庆的感觉,有助于学生读好这古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3、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四、联系“元日”,迁移学习

  1、作者描写元日中的喜庆场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在一开始贴的句子旁板书:“爆竹”“屠苏酒”“桃符”)

  2、小结、介绍: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古至今,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以,比如,现在我们叫“春节”,面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简化了,比如“爆竹”简化成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现在的——“对联”。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

  3、你还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主要活动。

  4、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语文应该是在生活中学习,又服务于生活的,联系“元日”,迁移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

  五、了解系作者生活,体味诗的深层内含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有谁知道他?(指名简单介绍)

  2、师出示、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官至宰相,《元日》这首诗就他任宰相后不久写的,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新政。他觉得自己推行的新政能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象,使底层劳动人民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瞳瞳日情景。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理想。

  3、再读古诗,诗中哪一句与王安石除旧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

  4、王安石既是诗人,又政是治家。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又比如还有他的一首《歌元丰》,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出示、朗读)

  [王安石《元日》可以视为写元旦的诗词中之翘楚。他不仅将除夕与元日的宋代风俗记录在案,写出唐宋时代除岁迎新的景况,而且表达了自我的哲学观念。给学生介绍王安古创作背景,为的是引领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深层内含。]

  六、根据生活实物,学习生字

  爆: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

  屠:古时用屠苏酒以驱邪避瘟疫,现今指宰杀。

  符:古时的符是用竹子制成的。

  [想想生活上的事物,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概念,加深对生字的识记效果。]

  七、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选择王安石其它的诗读读,查查其中包含的诗情。

  八、板书

  元日(北宋。王安石)

  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爆竹 屠苏酒桃符 ——喜庆、欢快

【元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军神》教学设计03-30

《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03-03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06-15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3-24

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03-30

环境问题的教学设计03-23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

《长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精选12篇)07-21

《黄继光》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05-27

小学美术《团扇》教学设计01-20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