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区域农业发展的教案

区域农业发展的教案

时间:2022-06-26 02:53:17

区域农业发展的教案

区域农业发展的教案

区域农业发展的教案

  目标定位

  1.了解东北地区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状况,掌握该区的各类农业区的分布状况。3.通过学习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核心点一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区域位置:东北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面、北面、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东北区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

  东北区的区位优势是: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面、北面、西面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东隔日本海、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并与华北地区相连接。

  特点 影响

  气候

  条件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量300~1 00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同季 ①制约着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生产季节;②可满足一年一熟;③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地形、

  土壤

  条件 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东北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①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②该地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

  社会、

  经济

  条件 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口密度低 ①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经济格局②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③使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水平;有利于绿色农业、大农业的发展

  思维拓展 东北地区、东北经济区域、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区别

  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本章所讲的东北地区是指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是我国“九五”规划中的七大经济区域之一,其范围除了包括习惯上东北地区的范围之外,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自然地区之一,其范围较前两者都小,西界相当于4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南界约为3 200℃积温等值线。

  核心点二 农业布局特点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有耕作业、林业及畜牧业。

  下列是对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比较,主要从分布区、农作物种类及分布考虑,如表所示。

  农业区 主要分布区 主要农作物

  名称 分布

  耕作

  农业区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辽河平原 玉米 很普遍,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小麦和大豆 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水稻 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

  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林业和

  特产区 大、小兴

  安岭和长

  白山区 森林区 大、小兴安岭

  鹿茸、人参 长白山区

  苹果、梨 延边

  柞蚕茧 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

  苹果 辽南

  畜牧业产区 西部高原、

  松嫩

  平原西部

  及部分林

  区草地 三河牛、三河马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

  东北红牛 松嫩平原西部

  方法技巧

  东北地区为什么能够发展水稻种植业?

  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和东部山区河谷盆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热、水以及土壤条件能够种植水稻。因此,这一地区为东北地区主要的水稻产区。但是,在东北的其他地区,随着纬度的升高,积温逐渐减少,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可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改

  进种植技术等措施,使水稻种植向北扩展到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类型1 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关于东北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区,自然地域单元完整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水热条件配合协调,南北没有热量差异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最肥沃的黑土地和最大的天然林区

  D.区内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不大,含沙量很大

  答案 C

  解析 教材中所指的东北地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单元,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一部分地区;从气候上看,本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北方向上由于纬度位置的差异,热量条件差别很大,由南向北可依次划分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温度带类型;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肥沃,是我国第一大林区,也是我国第一大天然林区,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上;东北地区的河流具有较大的季节变化,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河流的含沙量很小。

  在分析一个区域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个区域所处的位置,可从绝对位置来看一下它位于纬度多少到多少、经度多少至多少;也可从相对位置看一下它位于哪个半球,海陆状况如何,周围有哪些国家、地区、海洋等。然后可从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方面来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由于受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影响,这些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要注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较好地理解该区的区域自然特征。一个区域的人文特征可从工业、农业、交通、人口、城市等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时应突出主要方面、有代表性的方面,也要注意这些特征的形成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变式练习1 读甲、乙两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图地形区名称:A ,B 。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原则,A地适合发展 ;B地适合发展 。

  (2)乙图农业基地名称为 ,该基地著名经济作物是 ,该区域同江汉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为 。

  (3)近年来,甲图区域水资源紧张,为解决该区农业用水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有(双选)( )

  A.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尽快实施“引嫩入辽”调水计划 D.利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4)甲、乙两图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冻土广布 B.河流都有两个汛期

  C.都有小麦种植 D.黑土肥沃

  答案 (1)辽东丘陵 辽河平原 林业 种植业 (2)三江平原 大豆 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 (3)AC (4)C

  解析 首先确定甲、乙两区域分别为辽东丘陵、辽河平原与三江平原。根据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区差异,可判断辽东丘陵适宜发展林业,辽河平原与三江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类型2 东北农业布局特点

  关于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

  B.平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C.西部草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

  D.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答案 A

  解析 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是平原区农业发展重点之一,而不是发展方向。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立体开发”是山区农业的发展方向,西部草原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变式练习2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有关数据加以说明。

  (2)有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答案 (1)甲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强。甲城市气温年较差大,约46.7℃,年降水量小,约320mm,乙城市气温年较差小,约42.4℃,年降水量大,约490mm。 (2)甲城市比乙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接受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乙城市相当。 (3)大兴安岭 (4)A地——畜牧业,B地——种植业,C地——林业。

  解析 第(1)题,气候的大陆性体现在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量上,大陆性强的气候,气温的年较差会更大,降水量更少。通过图表中数据甲地的气温年较差比乙地要大,降水量比乙地的要少。

  第(2)题,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即正午太阳高度角、白昼时间长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首先要通过读图得出甲地比乙地的纬度高,仅仅从纬度分析乙地的太阳辐射比甲地多,但甲地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再加上甲地位于非季风区,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因此尽管甲地纬度高,但与乙城市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

  第(3)题,判定C山脉为大兴安岭,主要依据是:①大兴安岭的东侧年降水量大于400mm,西侧年降水量小于400mm。②大兴安岭的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东侧为东北平原,海拔较低。

  第(4)题,A地位于非季风区,降水量较少,适合牧草的生长,因此适合发展畜牧业。B地位于季风区,降水量多且地形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C地为山区,适合发展林业。

  搞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读图完成1~3题。

  1.东北的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和水分较充足而且配合好,雨期短,光照条件好

  B.土壤肥沃,热量条件比南方地区好

  C.降水多,比南方地区好

  D.热量条件和降水条件都比南方好

  答案 A

  解析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上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使用农药,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

  A.春小麦、大豆 B.冬小麦、玉米 C.棉花、水稻 D.高粱、亚麻

  答案 A

  解析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东北地区由南向北热量在递减,因而其南部、中部和北部的农作物品种有所不同。春小麦、大豆是位于东北中北部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所共同的、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冬小麦、棉花主要分布在辽南,高粱主要分布于中部。

  3.图中A表示的地形区是( )

  A.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B.东北重要的谷物农业区——松嫩平原

  C.东北主要的玉米生产区——三江平原 D.东北主要的黑土所在区——三江平原

  答案 D

  解析 考查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及土壤类型。图中A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合处,是三江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从土壤类型看,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黑土分布区,三江平原是最大的黑土分布区。因为纬度较高,生长期较短,所以三江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玉米已较少种植。

  4.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依据是( )

  A.地形多种多样

  B.气候条件的制约

  C.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D.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答案 D

  解析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5.东北地区水稻多种植在(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

  B.松辽平原

  C.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答案 D

  解析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生长季较短,是春小麦的主要分布区,松辽平原是玉米集中分布区。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但此处还不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区。

  6.读下列三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武汉和芝加哥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交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

  (3)丙所示区域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地域类型)。澳大利亚该地域类型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相同点:两城市水运便利;有铁路干线经过。

  (3)基塘生产(“三基鱼塘”、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混合农业 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农民可有效的利用时间安排农活 农民可根据政府的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

  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缺乏,人均耕地少

  B.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C.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在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D.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

  答案 A

  解析 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使得东北地区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被玉米所取代)。”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2~4题。

  2.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土地资源优势 ②森林资源优势 ③矿产资源优势 ④地理区位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资源优势主要是土地资源优势和森林资源优势。与矿产资源关系不大,地理区位优势不属于自然资源优势。

  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 )

  ①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农业劳力担负耕地面积都较多 ②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较大 ③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 ④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宜农荒地也是土地资源的组成部分,而东北地区又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③④两项所述内容不属于数量上的优势。

  4.东北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上的显著特征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宜农荒地多 ③土壤肥沃 ④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②两项内容均属于数量上的优势。

  5.黄淮海平原地区适宜发展( )

  A.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绿洲农业

  C.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D.以瓜果、甘蔗为主的灌溉农业

  答案 C

  解析 我国黄淮海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基本满足种植业的发展,但还不能满足需水量较大的水田的大面积分布;绿洲农业分布在沙漠中,水源充足的地区可发展种植业;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和黄河中游地区,其降水量小于黄淮海平原,故选C。

  6.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比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年较差 (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3)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B地区

  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

  农业地域类型

  优势自然条件

  限制性自然条件

  答案 (1)小 地形

  (2)南部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北部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且冬季气温远低于南部,气温年较差大。

  (3)

  B地区 C地区

  商品粮基地名称 江淮地区 三江平原

  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优势自然条件 热量丰富;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足 平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

  限制性自然条件 水旱灾害频繁 热量不足

  解析 本题以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区域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本规律和理论,整合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空间想像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区域比较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本题重点是探究、比较江淮地区和三江平原地区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条件及主要自然灾害状况。(1)A地位于大兴安岭,地势较高,夏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减小。(2)夏季普遍高温,但冬季北部气温更低,气温年差较大。可结合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进行思考。(3)B是江淮地区,C位于三江平原,结合两地的自然条件可进行回答。

  能力提升

  伽师瓜被称为“中国瓜王”、“西域珍品”,以果肉丰厚、质细味美名扬天下,自2000年始,伽师县全面启动无污染、无公害“绿色工程”种植伽师瓜,2006年6月,伽师瓜地理标志产品标识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批准使用。目前新疆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还有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地发展瓜果种植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充足的光照 B.丰沛的降水 C.肥沃的土壤 D.广阔的平原

  答案 A

  解析 图示区域为我国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瓜果种植的突出优势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8.人们喜爱选购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 )

  ①有赖于公众的认识和积极参与 ②提高消费水平 ③实施清洁生产 ④加强国际协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提高消费水平不属于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协作主要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措施。

  山东原是我国的粮食、棉花、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取了温室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据此完成9~10题。

  9.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已由种植园农业区向商品谷物农业转变

  B.该地区农业生产由于科技的发展摆脱了地域的限制

  C.该地区已经成为典型的混合农业区

  D.人们可以改造自然条件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

  答案 D

  解析 山东是农业大省,近年来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取了温室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说明人类可以通过改造自然条件,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这种范围包括地域范围和时间范围。

  10.我国某省区农作物稻谷、小麦、甜菜播种的比例分别是20%、40%、10%,这个省是( )

  A.山东省 B.辽宁省 C.安徽省 D.黑龙江省

  答案 D

  解析 甜菜是中温带作物,上述四省中有中温带的只有黑龙江省。

  11.读我国“甲岛”和“乙岛”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注表中空白处的内容:

  地势特点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甲岛

  P地

  乙岛

  (2)对比说明甲岛与乙岛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共同的优势农业部门有哪些?

  (3)根据乙岛的优势,结合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说明乙岛发展特色经济的主要方向。

  答案 (1)

  地势特点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甲岛

  P地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乙岛 中部高四周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与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水热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复杂,植物种类丰富。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海洋渔业。

  (3)新兴工业省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两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异同点。“甲岛”和“乙岛”分别是我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这两个岛屿既有很多相同点:都是岛屿,地形都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都是季风气候,因此,农业发展也有很多共同之处。根据海南岛在我国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完全在热带地区的特点,今后的发展方向应为新兴工业、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第二课时 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业发展方向

  目标定位

  1.通过对比和分析,在了解东北农业布局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2.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3.通过本节学习,增强因地制宜,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核心点一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特点 表现 原因(条件) 影响

  大规模

  机械化

  生产 建立国营农场100多个,拥有大重型拖拉机2万多台,联合收割机7 000多台,使用大型机械进行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尤其是大型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人口稀少,土地肥沃,地形平坦,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广 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商品率高

  地区专

  业化生

  产 就作物品种来说,水稻和小麦(春小麦为主)是本区的重要细粮作物,水稻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松嫩平原玉米分布较集中,已经形成了我国著名的“玉米带” 建立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 是农业科技进步,商品生产发展,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

  思维拓展 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叫分区专业化生产,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各种商品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它在发达国家较为普遍,尤其在美国。美国农业分区专业化,一方面,表现为个别农业部门和个别农产品在地区分布上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在各地区农业部门结构中,主要专业化部门的比重很大。

  核心点二 农业的发展方向

  1.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如图)

  2.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及重点:

  农业

  区域 农业发展的方向 农业发展的重点

  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

  原区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思维拓展 东北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类型1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答案 D

  解析 商品粮基地选建的条件是: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粮食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等。东北地区之所以成为全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从自然条件来说,黑土肥沃,使得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粮食产量高。从社会因素来说,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口数量少,对粮食需求数量少。

  变式练习1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下面(1)~(2)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扩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答案 C

  解析 两地都是地广人稀,实行农场化经营且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则玉米的市场需求大,两地交通条件都很便利,但由于冬季较冷而复种指数低。

  类型2 东北农业的发展方向

  东北区可垦耕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在“北大荒”垦荒,这说明( )

  A.东北1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已完全解决

  B.保护生态环境比增收粮食更重要,

  C.这里将不再是粮食生产基地了

  D.本区今后应大规模退耕还林,加强抚育和更新

  答案 B

  解析 过去被称为“北大荒”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尚有较多荒地,但这里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之一。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消除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又是重要的动物栖息地,还可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水产、药材等物质资源。湿地资源的破坏会带来环境污染加剧、土壤沙化与盐碱化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资源急剧减少等问题,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不能靠垦殖湿地、扩大耕地规模来实现,而应发挥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

  变式练习2 20世纪90年代,我国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积极扶持,建立了大片的果园基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建立果园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什么?

  (2)你认为该地建立果园基地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3)你认为该基地今后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

  答案 (1)自然条件: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且土层深厚。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租金低,劳动力价廉;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2)不利条件:市场狭小;交通落后;水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

  (3)发展交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水果质量,发展水果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解析 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且土层深厚,发展果园生产,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但本区市场狭小,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不高,加上水源不足,严重制约其发展。因此要发展该地交通,加大科技投入,并发展水果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是( )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辽河平原 D.松辽平原

  答案 A

  解析 三江平原地广人稀,人均产量多,故粮食商品率最高。

  2.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 )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③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④大规模国家经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东北地区土地连片,地形平坦,故商品粮基地的机械化和区域化程度高。

  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迁移农业 D.混合农业

  答案 A

  解析 按农业地域类型划分,这里应是商品谷物农业(包括玉米、小麦、大豆等)。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种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4~6题。

  4.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地表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答案 C

  解析 “北大荒”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

  5.“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答案 B

  解析 “北大仓”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其经营方式为国营,其主要特点是高度的机械化。

  6.“北大仓”的发展方向应是( )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湿 C.大力发展工业 D.农业现代化

  答案 D

  解析 “北大仓”是我国主要产粮区,今后应该继续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

  7.读“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单元:万 hm2)图”、“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图”、“黑龙江垦区商品率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黑龙江垦区土地垦殖指数为________,黑龙江垦区1997年耕地单产__________。黑龙江垦区1997年向国家上缴约________亿千克的商品粮。

  (2)黑龙江垦区的土地利用构成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的潜力在于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7% 4 000千克/hm2 64,(2)土地类型多样,耕地面积大,荒地多,(3)提高现有耕地产量,开展多种经营 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增加附加值 合理利用和保护荒地资源等,解析 此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对图表的分析、计算能力,从而进一步认识,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垦区主要指耕地。,第(1)题,从黑龙江土地利用状况图,可以看出垦区为202万hm2,土地总面积为540.5万hm2,由此可计算土地垦殖指数为:202(耕地)/540.5(土地面积)≈37%。②从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图可以读出,1997年耕地总产量约为80亿千克,黑龙江省耕地为202万hm2,由此可计算单产为:80亿千克/202万hm2≈4 000千克/hm2。③从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图可以读出,1997年商品率为80%,由此我们可以计算1997年向国家上缴的商品粮为:80亿千克×80%=64亿千克。第(2)题,从图中不难看出,土地有耕地、林地、草原、荒地、水面和其他用地,类型多种多样,但是耕地面积比重虽然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较大,但对于比例较大的荒地来讲,又显得偏小了。第(3)题,回答此问题要针对黑龙江地区土地利用现状,想办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提高产品附加值,针对本区后备荒地较多,可以适当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

  基础过关

  1.关于东北地区气候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集中于冬季

  B.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C.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D.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两年三熟作物的需求

  答案 C

  解析 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适于一年一熟制作物生长。

  2.关于东北耕作农业区的正确说法为( )

  A.完全分布在平原地区 B.冬小麦分布非常普遍

  C.东北地区北部无水稻种植 D.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渐增

  答案 D

  解析 东北耕作区也包括部分山地;耕作区内玉米种植非常普遍;水稻在东北各地,尤其是水源好的地区有种植。

  3.关于东北地区林业和特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这里有我国第二大林区,主要的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白桦、樟树

  B.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C.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盛产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

  答案 C

  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我国东北林区的地位,以及东北特产区的分布。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我国第二大林区是横断山区。长白山区是我国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的主要产区。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4.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注主要山脉:A ,B ,C 。

  (2)填注主要平原:D ,E ,F 。

  (3)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地形结构是 。

  (4)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与东北地区接壤的国家名称。,

  (5)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做出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请问这一保护沼泽地举措的意义何在?,①生态意义: 。

  ②经济意义: 。

  ③政治意义: 。

  (6)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答案 (1)长白山 小兴安岭 大兴安岭(2)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3)三面环山、沃野千里(4)略 (5)沼泽是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水源地,能调节气候,且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 沼泽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我国是《国际湿地公约》的缔约国,保护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政府承担的国际义务和责任

  (6)依靠提高单产继续发展种植业,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路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第(1)、(2)、(3)、(4)题主要考查空间分布,根据山脉的走向、平原位置确定名称。第(5)题,保护沼泽地的意义可以从沼泽地属于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分析,同时,沼泽地还能提供生物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再结合湿地公约,了解政治意义。第(6)题,关于东北农业发展的出路可以从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方面去思考。

  能力提升

  下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科技 B.地形 C.气候 D.市场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看是欧洲西部区域图,从农业产值分布看丹麦、荷兰及英国等地较高,向欧洲东、南、北三个方向递减。

  6.X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种植园农业

  答案 B

  解析 结合欧洲西部农业发展状况,可判断该农业是乳畜业,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欧洲巨大的市场,气候是其基础条件。,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赋”,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据此回答7~8题。

  7.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答案 D

  解析 江南的范围历来有争议。但从地理角度来看,江南丘陵是专有名词,其范围也是固定的,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

  8.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 )

  A.庐山与恒山 B.泰山与黄山 C.衡山与井冈山 D.峨眉山与武夷山

  答案 C

  解析 根据上题范围可知,衡山和井冈山、庐山在其范围以内。

  9.目前,江南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

  ①大力改良红壤 ②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③应用大型农业机械 ④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江南丘陵的典型土壤为红壤,其特点是酸、瘦、黏,应加以改良。江南丘陵不是我国的棉花产区;由于江南丘陵地块小,因此不适于应用大型农业机械;由于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10.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状况。

  (2)简要分析B所在地区形成沼泽地的自然条件。

  (3)B所在地区某地为提高本地粮食转化率,拟发展舍饲养畜业。该地某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小组结合所学的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对家乡农区舍饲养畜业产业化进行可行性分析,他们计划采用走访调查的方法开展课题研究。试写出该小组拟定的走访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案 (1)从A到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B到C年降水量先增加后减少。(2)地势低,排水不畅;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3)当地农民饲养的主要牲畜品种及收入情况;饲料加工业的发展状况;牲畜的疫病研究及防疫状况;当地及附近地区对畜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解析 从A到B距离海洋由近到远,降水量应逐渐减少,从B到C在大兴安岭迎风坡附近降水多,过后降水少,B地沼泽地的形成可从纬度、地势、冻土等方面分析。该小组调查内容可从畜牧业发展中牲畜的品种、饲料来源、牲畜病害的防治,对畜产品的市场需求等角度进行研究。

【区域农业发展的教案】相关文章:

农业发展调研报告(通用9篇)08-19

自然角大班区域活动教案设计(通用12篇)08-23

小班的区域活动计划08-23

《汉字的发展》教学反思03-09

2022幼儿园区域活动计划(精选8篇)08-28

幼儿园娃娃家区域活动观察报告03-30

高中生发展报告(通用10篇)04-24

小班幼儿发展评估总结(通用10篇)06-16

幼儿发展制定计划(通用11篇)08-25

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感想(精选11篇)12-23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