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

时间:2023-06-19 18:15:25 笔记 我要投稿

道德经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道德经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德经读书笔记

道德经读书笔记1

  道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思想境界,它表明了对整个物质世界的看法,即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并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的准则,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可以想象,当这套思想为整个人类所理解和接收后,人类将有着怎样长且久的发展,社会将是怎样的一幅和谐局面。

  道最令人深思的一个思想便是清静无为的思想,在这个思想的统筹下,无论是人的自身修养,还是统治者的御民之道,更包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都拥有自然无为、遵循天命即自然规律的色彩。现代社会,人类常常做一些逆规律而行的蠢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一再上演,当我们回头看看祖宗的思想时,该是怎样复杂的心情?钦佩?肯定的。还该有无地自容的羞愧吧。我们走了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要前进;我们走得太匆忙,以至于很多的宝贝都落在身后。不妨试试这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顺从规律,看我们通向哪个方向。

  现代人如果不是不重视自身的修养便是太急功近利。我们只听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呼声愈来愈响,却不见污染少一点,犯罪少一点,战争少一点,虚伪少一点。究其根源,人们心中欲望太多,多到人驾驭不了它反被它驾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防。”欲望太多,人就容易混乱而失去冷静与智慧。“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忘却功名利禄,将欲望降到最低,遵从内心意愿行事,保持内心纯净和安宁,于是争端便少了,矛盾便少了,世界和谐,何愁自身修养实现不了。

  国家统治者或者领导人也不妨借鉴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不大肆兴建面子工程,不要用太多太繁复的法令干预经济与生活,不要刚颁布命令未及实施便急着启用新的命令,不折腾不闹腾才是顺应规律,才是自然的御民安民之道。

  当自然已经被我们破坏的千疮百孔时,我们是该寻找新的与自然相处之道了。土地,与其拿给贪婪的地产商建造惹人纷争的高楼大厦,不妨用来栽种植物,更或者什么都不种,留给人们一片绿地。在上面踢两脚球,打几个滚,放放风筝,散散步,溜溜狗,无论哪种给人带去的都是愉悦。树木,不要动不动就砍伐移栽,长在哪儿都给人一片绿荫,都能防风挡沙,都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砍伐是在自造棺材自掘坟墓,移栽是在浪费人力破坏美感。让它们待在它们原来的地方吧,自然把它们安排在那儿,就让它们站好自己的岗吧。万物各司其职,人类不与过多干预,自然便真的自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便也自然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道为法则,以自然无为为法则,人类才能求得自身以及整个世界的和谐。

道德经读书笔记2

  今天终于达到诵读道德经100遍,总算摆脱了被债主催债的感觉,一鼓作气来写个博吧。

  但初读昭昭,多读昏昏;读经日益,感悟日损。被顾老师逼着写博,倒让我回忆起读研时候的趣事。

  那时,我们戏剧专业总共3个导师,各带1~2个研究生,总共也就4人。所以,上课都是直接到老师家上的,有时上课是讨论名家名剧的文本,有时候老师放碟片。看碟片当然是很开心的,不料看到兴起处,老师遥控器一拿,“咔”就暂停了,“这一段咱们来分析一下!”顿时就懵了。毕竟看碟片的时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戏,需要的是共鸣效果;忽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剖析,转为逻辑思维,大脑处于空白状态,不得不快速搜寻大脑每个角落回忆可用的情节并找到可用的理论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点抖抖索索的感觉,不时用眼角余光看看老师是不是要拿遥控器,也试图调动一些脑细胞在看剧同时做些分析,但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暂停的时候,我们4人总是处于茫然状态,而且看得很不尽兴。

  读道德经写博的难也在此,读经时,随着遍数增长,愈发如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按照顾老师的理论是无需用脑,但总结出东西写博却少不得要用脑,两者切换,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强挤一点“牙膏”:

  道德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感觉这是顾老师最为津津乐道的句子之一。而我个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过来说,即“日益为学,日损为道”。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生活状态是“日益”的,所以我们的精力会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东西中,比如“为学”,比如追名逐利。那个阶段,我们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事在人为,相信“我能”。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损”的时候,大家又会不约而同地转向内在,即“求道”。虽然具体的道各式各样,也许是儒,也许是道,也许是佛,也许是基督,也许是心理学,也许是瑜伽,也许是别的什么心灵鸡汤,也许就是什么大法。因为看到了我“不能”,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是“道”的开始。

道德经读书笔记3

  佛在法会上,手拈一花,视来众,尽皆茫然,独摩柯迦耶会心一笑。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诸摩柯迦耶。”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于植株;也不自灭,而是归于植株。其不自生,亦不自灭,却适时令而存在,它暂居于生命的本体,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轨迹,即为“道”。

  林语堂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道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家与儒家的思想摩擦激荡,相辅相成。但我认为: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为表,道才是最深的内在。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这是我们后人所理解的道。

  然而老子自己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粗浅的理解为:能够用语言说出道就不是道了。道就像空气,伸手去抓,以为得到了,张开手却空空如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道”既混成了万物,但它又是恍恍惚惚,虚虚幻幻的。在恍惚虚幻中,它有象—有万物的影象;有物—有形形色色的物质实体;有精—有产生和发展的缘由;有信—人们可以凭着一定的方法去发现它、验证它。可见,老子的“道”,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它先于天地而生,周而复始。今天,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它存在于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由此观之,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这比之西方近现代的理论学说早了两千多年。

  老子的“道”在自然领域里也极富内涵。

  可以说老子生命的代表。如果生命是荒诞的,老子也是荒诞的;如果生命本身是一种怪诞的逻辑,老子也有同样的逻辑。老子只是反映生命的本真。他不给自然添加什么,也不摒弃什么。他不在里面选择,也不赋予它意义;不管自然是什么模样,他都欣然承认。老子愿意相信自然与生命的纯真,他更欣赏不加修饰的天然之气。

  而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懂得欣赏自然的美,生命最初的不加修饰的纯真,和万物固有的运行轨迹。现今的人们常常视自己的意志高于生命和自然的真,他们不愿意相信自然的逻辑,任意地去改造自然,享受着经过加工后的变质的生活,与自然斗争。他们认为人生的价值正体现于不断地斗争中。历史,有过惨痛的教训,历史的经验不可谓不深刻。但是,历史更多的时候是在重复着的是极其相似的悲剧。所以这些“善斗”的人类,被自然一次次的还之以颜色,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老子教导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应该没有选择,只有接受。人们因此认为,老子的价值观和生活观是消极的和无为的。其实,正如老子所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着自然,所谓的消极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福音和一种最积极的结果。相反,那些倡导所

道德经读书笔记4

  当人的思想契合了“道”时,人生就会自然地取得胜利,完成人生的圆满。

  一、客观契合客观——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是讲“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就阐明“道”是不时变化的。道大无边无边,浩瀚无比,又处在不时变化之中,一会儿是这个样子,一会儿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所以要给它取个名,就是叫“道”这个名字能够,不叫这个名字,叫另外一个名字也能够,说到基本,是“无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的“道”,产生了天、地;有了天、地(有名),又由此产生了人和万物。

  由于根源的“道”是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的(连名字都能够变化),所以它产生的天、地、人、万物也是不时变化的,这就请求人要顺应这种变化,即客观要契合客观,因而人就有了客观与客观的问题,人的行为也因而分为两种∶有为与无为。客观上自以为是,不思索客观变化,这就是有为。客观上没有个人想法,而是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即顺应自但是为之,这就是无为。做到无为了,就能无不为。那么,人能否就能做到无为呢?不能。

  人是万物之灵,原本也是客观“道”产生的`,但是人生来是不契合“道”的,为什么呢?由于人是个矛盾混合体,其中有私心愿望,万物之灵的这个“灵”被私心愿望所限制,并不“灵验”,不能顺应“道”的变化。详细表现就是客观认识里总有个人的一些不自然的东西与客观不相契合。怎样办呢?这就要修道。

  修道就是协助人去掉不自然的东西,使人契合客观,使客观支配客观,这样人生坎坷就少,“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做事做人都会变得顺利不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种人生,“万事如意修道人”。

  那么,修道怎样修呢?就是守静背诵《道德经》。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只要没有私心愿望,才干守静,这样才干体验到“道”的微妙,从而顺应和契合客观的变化。有私心愿望,就不能守静,这样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微妙,即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契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呈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

  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要去掉了私心愿望,才干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那么在理想生活中,就可以悲观自由地处事为人,而到达“无不为”。

  二、道性换人性,利益最大化

  人生离不开利益,那《道德经》是怎样对待利益的获取呢?

  经济学理论认同这样一个准绳:人是理性的,人人都会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本身的利益。这自身是契合自然的,即契合“道”的。由于“道”的行为特徵就是以最小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只需研讨一下各种生物体的内在设计和它们的代谢运转及生物圈的散布就会发现,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但人对最大化本身利益的了解常常是愿望与争斗,这就是人身上最典型的不契合“道”的特徵,即有为的特徵,这在《道德经》的修道体系里叫“人道”(也叫“人性”)。“反者,道之动”。

  “道性”就正好相反,是去欲、处下和不争,曰“不争而善胜”。由于人生来就是带著一大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潜能发挥的水平深浅决议著生命的质量上下。这些潜能是自然赋予的,人只要契合自然才干最大水平地发挥潜能,同时也就能取得最大化的本身利益。而契合自然就要消弭愿望,就要修德,进步道德程度,所以说提升“道德”是人最大化本身利益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行径。

【道德经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道德经的读书笔记05-18

《道德经》读书笔记04-24

《道德经》读书笔记07-17

《道德经》读书笔记08-06

《道德经》读书笔记精选09-01

道德经读书笔记08-22

道德经读书笔记精选10-03

《道德经》读书笔记05-30

读道德经读书笔记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