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游戏让幼儿快乐

时间:2022-07-08 19:36:21 笔记 我要投稿

教育笔记-游戏让幼儿快乐

教育笔记-游戏让幼儿快乐1

  内容摘要:

教育笔记-游戏让幼儿快乐

  《丛书》作者杨文刚提倡“寓教于乐”,应用在我的工作中:开学初用“娱乐性游戏”使幼儿积攒了一个假期的情感得以自由展现;经常利用手指游戏满足幼儿热衷于游戏的年龄特点,完成由动到静的过渡;用生动的游戏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兴趣,教学目的则隐性地蕴藏在轻松的游戏中;利用有创造性的语言游戏提高语言及情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寓教于乐游戏 快乐

  读了杨文刚的《让所有儿童享受更好的教育》给了我很多启发,对我的工作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他提倡“寓教于乐”,我觉得这一观点也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条件,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也是《纲要》中提倡的。

  书中说“人是活生生的,是动态的,处于发展中的,而发展是分阶段的;人又是有差异的。因此,要做好人的教育培养工作,我们不仅要做到尊重人,实现教育的民主化,还要研究人,研究人的心理特征,引导人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对于处在下学期的大班幼儿来说,他们明显活跃多了,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和使不完的力气,加之处于幼儿园最后一个学期了,孩子们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浮躁情绪,纪律和常规出现了波动。面对年龄大、个子高、人又多的局面,我回想着书中的话“……研究人的心理特征……”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用“游戏”这一“法宝”来重获幼儿的稳定与发展。

  (一)、开学初用“娱乐性游戏”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幼儿积攒了一个假期的情感得以自由展现。

  例如:“传手绢”和“换邻居”。“传手绢”的游戏进行时大家坐在椅子上,把两只手放在背后,一个挨一个小心地依次传递,当鼓声停止时,手绢就停止传递,由带头人猜手绢在谁手中,猜对了,就由被猜中的人表演一个节目,没猜中就由猜测者表演节目。此游戏的快乐之处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小心配合,和欣赏节目时的放松与开怀。

  “换邻居”的游戏快乐之处在于:动作敏捷地互换座位,快速灵巧地用手帕占座位,问话与答话也能获得愉快的感受,特别是问完一串的答案都一样时,孩子们会开心地笑上一会儿……

  (二)、经常利用手指游戏满足幼儿热衷于游戏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完成注意的分散到集中即由动到静的过渡。

  例如《手指谣》:一根手指点点,两根手指剪剪,三根手指弯弯,四根手指叉叉,五根手指开花,花开在肩膀上,花开在头顶上,花开在后背不见了。“点点”、“剪剪”、“弯弯”、“叉叉”、“开花”这些动作既充满了童趣,又不过分张扬,最后过渡到花不见了,孩子们也随之安静、踏实下来。

  又如《小鸟和小田鼠》:小鸟小鸟住在大树上,小田鼠小田鼠住在大树下,喇叭花喇叭花爬呀爬,喇叭花变成了小电话,小鸟、小田鼠讲着悄悄话:小朋友们快快安静啦。

  这首手指游戏很具形象性,适于动作模仿,边说儿歌边模仿小鸟煽动翅膀,模仿小田鼠蹑手蹑脚,模仿爬爬的藤蔓,模仿“小电话”,最后和身边的小朋友小声说一句悄悄话——“小朋友们快快安静啦。”都在实现着幼儿模仿的愿望,使幼儿在安静下来的同时心理上得到满足感。

  当然还有许多类似的手指游戏,可以用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可用在课前安静过渡,可用在老师讲要求之前,还可以作为餐前安静活动。手指游戏是快乐的,满足了幼儿动、说、表现的欲望;手指游戏是安静的,它使各种情绪状态的幼儿逐渐恢复平静;手指游戏是神奇的,它比大声的喊:“安静啦!”“看这里!”“听我说!”管用的多。

  (三)、自己创编生动的游戏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兴趣,教学目的则隐性地蕴藏在轻松的游戏中。

  例如:以往孩子们收跳绳时,会聚拢到老师身边,“老师,我不会系。”“老师,您帮我系。”……我想孩子们如果都会自己系跳绳,既减少了等待时间,又学到了一项技能。于是我一遍一遍地为孩子们演示系跳绳的方法,虽然不厌其烦,但收效甚微。我决心改用游戏的方法来教幼儿。

  回到家,我拿着儿子的跳绳,一边系一边思索着,系到某个动作突然停下了,脑筋却在不停地转,一会又边系边说。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于是马上拿来纸、笔,把思维的痕迹记录出来,又经过多次修改,“系跳绳妙招”口诀诞生了——“小兔子要去找兔妈妈,要走的'路好长好长啊!小兔想了一个好办法:‘对折再对折,长路变短啦’。小兔抬起头,竖起长耳朵,鞠躬点点头,转头望一望,看见了一个大山洞。里面有灰太狼,还是兔妈妈呢?小兔子把长耳朵伸进去听一听,噢!找到兔妈妈啦,紧紧抱一抱。”我创编了 “兔宝宝寻找兔妈妈”的小游戏,轻松地系上了跳绳。(说“小兔子要去找兔妈妈”时,一手握住一个跳绳的吧儿,代表兔宝宝和兔妈妈,说到“紧紧抱一抱”时,跳绳就打结系好了。)

  方法好不好,还得靠实践来检验。第二天,我用这个方法教孩子们系跳绳,一堂课下来有20多个小朋友轻松地学会了,而且在课上都自己反复系上、解开三次,才算真正学会,还有7名小朋友,没有完全学会,我采用“师徒结对”的方法来解决这7名幼儿的困难。在户外玩跳绳的时候,能看到有的师徒队在练习系跳绳,有时会有一两个幼儿高兴地来到我跟前:“马老师,我把某某教会了!”……一些天过去了,不会系跳绳的很少了,只有一两个人了,我并不去催促他们,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等待,他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时刻。

  (四)、利用有创造性的语言游戏扩大幼儿的语言交流机会,增进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创造温馨的交流氛围,提高语言及情感的表达能力。

  例如:《我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起初此游戏的诞生是由于班上来了一名爱哭认生的女孩儿,我为了抚慰她“受伤的心”,调节她失落的情绪,便拉起她的双手和她即兴做了这个游戏:我边说边和她互动:“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她说:“喵、喵、喵!”“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她说:“它也喜欢我!”“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她说:“她想出去跑跑步!”“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她说:“它累了要睡觉!”我和她一起学小猫喵喵叫;说到“它喜欢我!”这句话时我就把她搂过来拍拍背;说到“出去跑跑步”时,我就和她手拉手转了个圈儿;说到“它累了要睡觉!”时,我就把她搂在了怀里轻轻地拍;很快她的情绪稳定了,很快这个游戏也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流行起来……

  我提示孩子们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换小狗、小鸭等等,自然后面的话也要随之改变。比如“汪汪汪”、“嘎嘎嘎”。比如:小鸭她说,她想下河去游泳,孩子们会变换语言内容,创造性的改编,还会和小伙伴们做着各种适合语言内容的亲密动作。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着创编、改编的乐趣,体验着同伴之间体贴、亲密,体验着模仿的幸福与满足。

  丛书作者杨文刚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儿童,使所有的儿童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我愿意学习他的理念和精髓,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需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教育笔记-游戏让幼儿快乐2

  在进行“小青蛙捉害虫”的体育活动中,初步练习蹲撑跳,由于蹲撑跳动作跳起来像青蛙,幼儿感觉有意思,所以非常感兴趣,没玩够,孩子们还把“蹲撑跳”起名为“青蛙跳”。因此,我利用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创编游戏,但采取哪种形式进行游戏?我注意观察,发现幼儿对“看谁追上我”游戏形式比较爱玩,于是引导幼儿借鉴此游戏,加入了不同的角色:青蛙和蚂蚱,至于蚂蚱的角色是由幼儿确定的,请幼儿查一查青蛙吃什么害虫?找一找这些害虫中,谁是会跳?孩子们提出:蚂蚱。我问:“蚂蚱怎样跳?”孩子们跳一下停一下,于是我提示幼儿用立定跳作为“蚂蚱跳”,然后鼓励幼儿自己创编游戏儿歌:“青蛙、蚂蚱在斗嘴,青蛙说它跳得远,蚂蚱说它跳得快,青蛙生气追蚂蚱,一、二、三。”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游戏玩法和规则,游戏“青蛙和蚂蚱”诞生了。

  反思:教师善于观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动作,并利用其兴趣点创编游戏。在指导幼儿创编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爱玩的游戏形式:“看谁追上我”),加入新的角色,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同时还在有意地引导幼儿学习改编传统游戏的方法,为幼儿学习创编游戏奠定了基础。

【教育笔记-游戏让幼儿快乐】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游戏点亮快乐童年11-29

让角色游戏成为幼儿的快乐之源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0-07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09-15

走进幼儿游戏的教育随笔11-27

幼儿角色游戏教育方案10-16

幼儿园教育笔记09-22

教育随笔:游戏使孩子快乐成长11-11

幼儿教学教育游戏的应用论文09-23

幼儿教育游戏的应用论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