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

时间:2022-11-16 12:43:21 报告 我要投稿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通用13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通用1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通用13篇)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1

  一、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公办中小学1419所,其中农村中小学1395所,占全市总数的98.3%;全市共有中小学生388 968名,其中农村中小学生249 294名,占全市总数的64.1%。可见,我市教育工作的大头在农村。

  现在,全市实有公办教师22 367人,其中农村15 937人,占全市的71.25%。其分布情况是:全市小学12 649人,其中农村10 225人,占全市的80.83%;全市初中7145人,其中农村5281人,占全市的73.91%;全市高中2573人,其中农村431人,占全市的16.75%。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也在农村。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教师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截止到2015年底,全市农村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53%,农村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66%,农村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2.16%;二是农村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开展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师的短期培训,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口语强化培训等,缓解了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和英语教师短缺的问题。各县(市、区)也把教师继续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采用了多种有效方式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三是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进一步拓展。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全市城镇中小学教师轮换任教工作意见》(晋市人字【2015】74号),将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列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把此项工作与特级教师推荐、教师的评模推优、职称评定工作挂钩。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离岗全职、在岗兼职、轮岗支教教师达1087人。各级教研机构还不定期组织教学能手、特级教师送教下乡,推进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四是师德建设进一步规范。2004年,市教育局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对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每年进行一次集中评议和整改。利用市电视台“行风大家谈”、市广播电台“百姓热线”等平台,召集有关科室进行纠风热线解答。各级教育纪检监察机关设立了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各级中小学建立了师德记录档案、从社会上聘请了监督员。五是聘用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人事局、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工作的通知》(晋市人字【2015】56号),全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推行。高平市教育局对原有的请销假制度进行了修订,对危重病人和其他无法继续执教的教师,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予以妥善安置。对聘任困难的教师进行再培训,仍无法返回教学岗位的实行转岗安置;六是教师补充机制进一步形成。各县(市、区)采取有效措施,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择优招聘各类具有教师资格的青年教师充实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2003年以来,全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389人,其中充实到农村中小学973人。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从总体上看,我市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处于超编状态。但实际情况是: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短缺。调研中发现,我市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体育教师紧缺现象比较突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也出现短缺。因国家没有明确标准,全市430所寄宿制学校普遍缺少生活教师,生活教师配备工作已成为寄宿制学校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目前全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性缺编情况是:农村小学1398人,农村初中376人,农村高中64人,合计1838人。

  2. 教师年龄偏大,缺乏新鲜血液。年龄偏大问题在我市农村中小学较为普遍,尤其以小学更为突出。在农村教育工作实际中,年龄偏大并没有体现出经验丰富的优势,却更多地表现出对教育改革的淡漠、知

  识的老化和教学质量的下滑。这种不合理的师资结构状况直接损害着农村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表现出我市农村与城市在教育发展方面的不均衡。同时,农村小学教师新生力量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我市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出现断层,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3. 代课教师在岗不在编较多,正式教师在编不在岗的不少。在我市,目前农村中小学存在着两大倾向:一是在编不在岗教师487人,二是在岗不在编的雇用代课教师数1704人。

  为数不少的在编不在岗教师的客观存在,不仅降低不了财政负担,而且加重了在岗教师的工作量,对在职教师队伍稳定还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较多的在岗不在编的雇用代课教师的客观存在,是我市农村教育现实发展中的无奈之举,这一现象的长期存在直接关系着民生问题,关系到我市农村改革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严重影响着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

  4. 培训经费缺口较大,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全市教育投入不断增长,但从结构上看仅仅是一种维持性的投入,发展性的投入水平还不高。省教育厅、财政厅(晋教计字【1998】40号文件)规定:“每年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不少于当地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总额的2.5%,由财政部门在教育经费中专项安排,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使用。”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稳定的、制度化的教师培训经费拨付机制,除了个别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能补充部分培训经费外,绝大部分县(市、区)还没有专门的教师培训经费,许多应该开展的培训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严重制约了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5. “民转公”教师成为“主力军”,队伍缺乏生机活力。调研中发现“民转公”教师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约有5000余人,占三分之一,成为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的“主力军”。客观地说,这部分教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我市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今天仍在支撑着我市农村教育事业的大厦。但是,他们中只有极少数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大多起点学历偏低、达标学历是通过后期进修培训取得,因此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的缺憾。在强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他们中的大多数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为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育技术缺乏,甚至出现了上不了课的现象,学生不喜欢、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可。可见,目前的“民转公”教师基础差、人数多、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已成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形成及原因分析

  1. “账面超编,实际缺编”的原因。

  (1)编制标准不合理。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是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编制办于2001年联合制定的。制定于2001年的教师编制标准,因当时没有考虑到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和工勤人员编制的客观需求。另外,本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增部分学科,对专业教师的需求也有所增加,还有小学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企业学校移交地方等,较早制定的教师编制标准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因而,现行编制标准已经过时。表现为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过于强调规模效益、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2)教师岗位编制挤占严重。在教师整体缺编的同时,学校实际缺编问题就更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实际在岗教师的编制被非教学工作人员挤占。在我市农村教师队伍中,在编不在岗的人数不少,调研中发现,虽然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可归纳为以下三类:一是长期重病、进修、产假;二是下海做生意;三是被有关部门借调或抽调。因此,教师编制岗位实际挤占严重,加剧了学校实际教师编制的短缺。

  (3)教育投资短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新体制实行以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投资短缺并没有

  得到有效缓解。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实际上是教育投资主体责任由乡镇向县级政府的一次转移。对于我市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县(区)而言,教师的工资始终是占据全县财政支出的最主要部分,有的更是“吃财政饭”,除了依靠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本身并无力负担全县的教育支出,农村教育投资因此处于短缺状态。由于县(区)级财力的紧张,地方政府尽可能地压缩教师编制,不少学校长期处于缺编难补的状态,教育部门依据实际需要提交的教师进编申请往往遭到财政部门的否决。经费短缺问题成为制约教师缺编问题的根本原因。

  2. 小学教师知识老化的原因。

  (1)“民转公”教师大多知识老化。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时,要求必须是1986年以前任教的民办教师,年轻教师多被辞退,留下来的教师普遍知识老化。

  (2)中学的选拔抽调。农村初中教师紧缺,很多乡镇是从小学抽调-教师,其中大多是年轻和高学历的教师,这使得小学教师知识老化问题更显突出。

  (3)小学教师停止补充。“民转公”教师知识老化,小学教师总体超编,堵塞了招聘毕业生充实小学教师队伍的进口,使得小学教师队伍引不入源头活水。

  3. 代教人数多的原因。

  (1)农村中小学在刚性的教师编制约束下,学校的教师数量无法满足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为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校只好雇用代课教师。

  (2)“民转公”教师知识老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课程要求,也无法让家长满意,加长疏于管理、市场的诱惑力、财政拨款的工资保障,一些“民转公”教师干脆选择了自费雇用代课教师“顶岗”。

  (3)尽管在我市严格执行了教师资格制度,包括各类学校聘用临时代课教师也把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作为前提条件之一,但我市目前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已有34 747名,也就是说我市教育系统以外有12 310名的教师储备资源,他们迫于就业压力,一些人把先步入代课教师行列作为一种临时选择。

  4. 队伍缺乏活力的原因。

  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实行的是“一人、一编、一卡”的刚性编制管理。这一制度堵塞了教师正常流动的渠道,影响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行政部门无法根据教育发展情况和教师水平发展情况合理配置教师。学校缺乏自主用人权力,学校管理教师职能弱化,想引进的没有办法引进,想淘汰的没有办法淘汰。教师的紧迫感和进取心逐渐淡漠,加上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终身学习体系尚不够完善,正常流动渠道又不畅通,队伍必然缺乏生机和活力。

  五、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 做好编制的重新核定工作。建议、市政府对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重新核定,实行动态管理的对策。重新核定编制,要充分考虑我市许多农村学校地处丘陵山区、教学点分散、教学班较多但每班学生少的实际,以教学班数量、课程设置和寄宿制学校实际为依据,以师生比为参照,科学、合理地核定教师编制,制定出台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定编办法。

  2. 采用定向招录教师的办法。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把复合型教师作为今后农村小学阶段招录教师的重点;要实行定向招录,多招录一些愿意在农村长期工作的教师;要减少单向的行政措施,多采取双向承诺的招录措施,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年龄、性别、学科上的布局结构不合理问题。建议、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我市农村教育实际,出台我市农村学校教师补充办法,形成在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前对农村学校补充一次新教师的制度,促进我市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的逐步改善。

  3. 建立农村教师的退出机制。要高度重视当前农村中小学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代课教师这一突出问题,尽快建立不合格教师离开教育行业的退出机制。从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经费预算中,安排“农村教师分流安置专项经费”,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及必要的医疗服务,让那些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而且难以提高自身水平的教师退出教师岗位,形成农村教师队伍的退出机制,为农村教师的补充和交流提供人员编制空间。落实(晋教人【2003】41号五部委文件)精神,对在职教职工中因身体原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按文件要求实行内部退养,不再占用编制。对因长期有病不能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按国家规定办理病退手续。

  4. 加大教师培训和民办教育工作的力度。建议、市政府督促各县(市、区)政府落实责任,逐步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并建立起相应的拨付、落实、监察制度,确保足额用于教师培训;要加强培训机构力量的整合,转变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积极组织实施以“新理念、新技术、新课程”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农村中小学要建立完善教师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考评制度和教师师德档案,将思想品德和教书育人实绩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和评优奖励的主要依据。要构建开放的办学制度和运行机制,大力提倡社会办学,发展民办教育,加强教师交流,全面规范社会力量办学活动,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社会力量办学事业健康发展。

  5. 严格教师队伍管理。要加强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推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杜绝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借调、顶岗等现象,刹住教师队伍超编进人和在编不在岗等不正之风;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考核管理。建立科学的农村教师考核淘汰机制;对德、智、体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年纪大、体弱多病、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出台相应政策,尽快让其离岗或转岗,加快农村教师队伍更新步伐,尽快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6. 建立长效支教体制。要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中小学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促进中小学校长、教师在城市(乡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定期交流,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要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建立农村学校教师的良性补充机制,有效推进长效支教体制的建立健全。

  7. 加强对临时代课教师的管理。建议、市政府对各地在当前教师短缺情况下探索出的一些临时性措施加以规范,原则上,不缺编的任何学校不得聘用临时代课教师,缺编学校聘用临时代课教师必须保障临时代课教师的最低待遇,临时代课教师的招聘、管理、工资统一划归县(市、区)教育局管理,待时机成熟要逐步、彻底清退临时代课教师。

  8. 改革现行校长队伍建设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因此,要进一步为农村教育发展打造一支“领头羊”队伍,必须改革现行校长队伍建设机制。推行“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聘任机制,让我们的校长能够真正担负起领导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任。

  9. 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建议、市政府制定、出台我市统一的中小学教师工

  资标准,尽快缩小和消除不同地域之间教师工资待遇的差别,实现“三个同酬”:城乡教师同酬、中小学教师同酬、教师与公务员同酬。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将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责任主体由县(市、区)政府提升到市政府。同时,要全面落实农村边远贫困山区和山区村镇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认真解决并不断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中小学艰苦工作岗位对于优质教师的吸引力,解除农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后顾之忧,鼓励教师终身从事农村教育事业。

  10. 大力加强教育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坚决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各种现行教育法规,并要大力加强教育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县(市、区)政府全面履行对义务教育投入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的法定责任,实行教育财政经费“三个单列”。还要逐步建立健全各县(市、区)政府的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目标责任制度,把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作为考核各县(市、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推进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推动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2

  根据教体局工作安排,12月6日,白河中心校组成了以周金凡主任为组长、马明林书记为副组长、中心校其他人员为成员的调研组,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召开了教师代表、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汇报,广泛征求意见,基本掌握了白河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白河中心校辖区共有中学2所,27 个教学班,在校生 1968 人,现有在编教职工 145人;小学12所,96个教学班,在校生5215人,教职工261人。

  近年来, 白河中心校始终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挖掘教师队伍潜力,教师队伍建设不断进步。

  一是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从中学教师年龄结构分析:35岁以下教师66人,占教师总数的45.52%;36至45岁教师55人,占教师总数的37.93%;46—60岁教师30人,占教师总数的20.69%;一中、二中中青年教师占主体,并形成了合理的梯度。从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分析:35岁以下教师139人,占教师总数的53.26%;36至45岁教师77人,占教师总数的28.50%;46—60岁教师45人,占教师总数的17.24%;教师年龄梯度不明显。

  从教师职称结构分析:有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178人,初级职称190人,员级职称5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98%、44.39%、47.38%,1.25%,职称比例比较合理。

  二是制度建设不断强化。近年来,白河中心校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意见》、《白河中心校教师队伍管理暂行规定》等10余项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规定,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教育,坚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规模培训现有教师,形成了继续教育、学历提高教育、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培训工作机制,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三是师德创建活动成效显著。近年来,白河中心校以“师德标兵”评选为抓手,以师德报告会为主要形式,狠抓了师德培训、师德考核工作,并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各类评先树优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中小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业务骨干和师德标兵。目前,中小学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6人,市级骨干教师28人。

  二、存在的问题

  从教师队伍来看,有四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1岁,30岁以下教师只占

  14.2%,46岁以上教师占19%。自2015年至今,小学教师队伍中离退休人员已达72人。55周岁以上的男教师和50周岁以上的女教师已达6人。如果根据省里规定的师生比例核编,农村小学教师超编,但由于农村小学教学点分散,任课教师年龄偏大,不能在教学第一线的人员较多,因此,小学实际缺教师36名。为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教师的缺口只好由代课教师来补充。

  二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工作量过大。按省里规定的“开齐课程,开足课”的要求,小学各个年级必须开齐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小学三年级以上必须开设英语、计算机课,这些学科都需要专业对口的教师执教。由于教师缺乏,教非所学、学非所教以及一人代多科的现象不同程度上存在。

  三是教师职称福利待遇较低。一是专业技术职务不合理:共有小学教师261名,没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使长期工作在艰苦环境下的教师们很难接受。二是教师工资福利低。仅在工资表上看,同样学历、教龄和职称的教师,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就比市直中小学教师低四五百元,这给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三、建议

  要解决乡镇中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政府一是要建立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坚持新进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和相应的学历条件,所有教师必须持有相应层次教师资格证书上岗;要优化教师队伍,逐步解决师资在年龄、来源、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尽快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二是要建立新教师年补充机制,为保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根据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结构情况,在计划内,通过考试的形式公开招聘新教师,逐步解决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和部分学科教师缺额现象。三是要加大优秀师范毕业生的储备,对学校核定编制时另外增加5%—10%的后备师资储备编制。四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为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当称职的教师,在教师职务评聘、评先树优、年度考核等活动中,要向农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农村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3

  一、调研目的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打造xx学区教育品牌,需要高水平的教育,而高水平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日前,结合第三批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安排,学区党支部开展了以《如何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主题的调研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调研活动,了解我学区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进一步提高我学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探讨,为我学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科学发展服务。

  二、基本状况

  (一)在调研中,受访者普遍认为,我学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高,队伍构成也较合理,基本上能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

  1、政治思想素质较好,师德水平较高。

  我学区历来重视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借助暑期教师学习和平时的教师例会,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心组织好党内活动和教职工的政治学习。尤其是通过开展“学习阮文发同志的先进事迹”等活动,各类先进的评选,以及在党员教师中开展“向我看,跟我干,我的岗位是模范岗”的主题实践活动,使教师经常不断地接受来自身边的先进人物的教育,从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对待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全学区绝大多数教师都在“用心、用力、用爱”努力践行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成才,让每位教师成功,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教育教学业务素质较高

  我学区教师计92人,35周岁以下38人,占39%,女教师13人,占14%。学区历来重视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和函授、进修学习等,促使我学区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目前我学区教师基本上都是合格学历,初中教师专科率以上达到了93.5%,全学区教师专科率以上80%,较好地提升了我学区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同时,我学区历来重视课堂教学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学区中考在生源不是较理想的情况下能长时间保持全县的较好领先地位,这与初中教师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业务素质是分不开的。

  (二)我学区教师队伍建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矛盾。

  陇西县,县政府提出教育作为一项事关陇西人民福祉和未来发展的先导性和全区性事业,必须坚持优先发展,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陇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用战略的前瞻的眼光看待陇西教育事业的发展,要着眼打造 “陇西强县”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和要求,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保证。目前,我学区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少数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淡漠,进取精神不强,业务水平较不适应新课改要求。他们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都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这些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授课方法,机械呆板,不够形象生动,影响了教育的整体水平。

  2、部分教师业务水平提升不快,个别学科(如英语)教师超工作量工作,多数教师平日忙于教学工作,较少参加学习进修提高培训或自我“充电”,影响了教师队伍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师压力较大。不少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超负荷地工作,身心压力很大。

  (4)骨干教师队伍现状与学区教育实现“领先”目标还有距离。各级骨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与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三、成因分析

  1、少数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不足,未能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受社会上不良思想影响,盲目攀比,心理不平衡,导致对教育工作缺乏激情,缺乏高度的责任心。

  2、部分教师思想观念较落后。

  我们不少教师有当个好教师思想,却很少有当“家”的想法,他们除了上好课外,很少进行研究和学习,对新思想、新观念常常持怀疑、观望的态度,而不是学习、思考和选择,教学缺少创新。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以及有效的管理未能完全到位,教学研究基本上处于较低状态。不少教师单兵作战,团队精神不足,没有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缺乏争取当科研型的骨干教师、老师的进取心,认为难度大,力不从心,而且没有大的突破,能代表学校拿得出手的示范课题还很少。

  3、由于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和兄弟校的日趋激烈的竞争,少数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4、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够强,影响了培训效果。

  四、对策探讨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确保我学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抓师德教育,激励教师爱岗敬业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新课程需要全新的教师,但更需要“师德高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师。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既教书又育人。教师的立场观点、政治态度、思想境界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和发展。因此,始终要把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放在首要的位置,多途径、多渠道地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1、要提高师德水平,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5年修订)》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将师德教育活动贯穿于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并纳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作风建设。通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两种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扬两种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每一位教师要强化学校整体意识和工作规范意识,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赢得学校的肯定、同事的信赖、社会和家长的好评、学生的爱戴,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实现学校教育环境的最优化。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用电化教育,介绍交流等多种形式,宣传先进教师的感人事迹,表扬教师为了做好教育工作敬业奉献、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先进事迹和闪光点,树立学习榜样,激励上进。

  3、在全体教师中大力开展“爱我母校、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做学生喜爱的老师”等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以做“母校人”为荣,加强教师集体主义教育,增强教师归属感,深入开展“热心爱教、文明执教、优质施教、廉洁从教”四项承诺活动,以学为人师、行为师范为准则,全面关心学生成长,为学生的发展尽心尽力。

  (二)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创建学习型学校,要求教师要树终身学习的理念,走专业化成长之路,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汲取新知识增长新才干,这也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应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全员继续教育工作,鼓励教师积极自主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提高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能力,提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高适应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能力。

  2、加大教师“走出去”教研交流学习力度。

  近年来,我学区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观摩课教学合作平台,取得很好的成效。骨干教师如教研组长、到友校参加教研、交流等活动,普遍反映收获不小,看到与名校骨干教师的差距,学到了先进理念,弥补了不足。但多数老师出外交流机会偏少,学校应充分运用教研室搭建的平台,每年都有计划逐步增加选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加学术交流研讨会,让教师开阔视野,吸纳新知,增强科研意识。

  3、加强教研力度,成立由专人负责的“教研组”,组织开展教研工作。如通过业务学习,集体备课说课,上研究课,个人反思,开展“最满意的一节课”和优秀论文评选等,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广阔、多层次平台,实现专业发展。

  4、认真实施“优师工程”和“名师工程”,全面打造优质教师队伍。要分别利用讲授示范课、观摩课、教研、座谈等方式,开展了学科培训和业务辅导工作,让新教师早入门,早日提高教学能力,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建立新老教师结队帮助等操作机制,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强化传帮带,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督查与指导,实现共同提高,积极引领广大教师和新课程共同成长。青年教师要虚心向名师、骨干教师学习,诚恳接受意见,勇于反思,积极探索,认真学习课标、研读教材、

  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考核和管理工作,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师德表率、育人模范、业务骨干”的作用。骨干教师要严于律己,积极进取,向名师学习,勇于改革,勤于反思,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名师,成为学科带头人。

  5、要鼓励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夯实基础。积极开展教师读书学习活动,有重点地认真学习教育书,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开展“读好书、学名师、做高素质教师”的活动。还要更多地学习使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经常上网,了解教学信息,向同行和名师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要积极支持教师学历达标。支持和鼓励未学历达标的教师通过多种形式进修,鼓励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研究生课程。

  6、倡导教育研究之风,教育科研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培养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学校应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基础,科研促进教研,教研促质量的原则,大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应该采取激励举措让教师们勇于、乐于承担研究任务,给他们压担子,使他们在研究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自我。实施鼓励措施,在有条件的任课教师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自选一项研究课题、写一份实验研究方案、上交一篇教改研究论文,对评选出的优秀成果,在总结大会上给予奖励。以研究促发展,有助于使教师不断学习、反思、实践、改进、提高,逐渐从原来的墨守成规、凭经验教学的教书匠转变成积极开拓、勇于创新的科研型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多关注教师的生活。

  1、部分教师有的偏颇教育言行往往反映教师的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师急功近利的思想日益严重,精神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学校必须关注教师的精神健康。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缓解教师身上的压力。

  2、以人为本,关怀激励。在工作安排上,学校任人唯贤,用人之“长”,发挥教师的优势,让教师们感到学校对他们负责任,帮助他们进步。在生活上,对教师体贴入微,对生病的教师,学校领导亲自探望,捎去大家的问候,学校要为教师排优解难,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关心、爱护方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适应新形势要求,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开展“教师素质提高年”活动,着力提升xx学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开创xx学区教育事业新局面。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4

  中河小学一所6个班级的农村完小,全校12名教师,其中一名长代教师,三名临代教师,一名民师转正教师,一名高师预备班毕业,三名社会招聘教师,三名师范毕业教师,师资情况差强人意,但是,中河小学要想立足,就必须抓好学校的教学质量,要办好一所学校,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这是中河小学治校的根本。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开展教师队伍建设。

  一、行政领导率先垂范,深入第一线。

  身教胜于言传,学校工作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校长必须身先士卒,深入教学工作第一线,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这样学校管理的各项措施才能顺利实施。一方面在教研活动中要勇作领头雁。除平日经常听教师们的课外,每学年我都为教师们上几节公开课,每次公开课我都认真备课,切实达到示范课的目的,使教师们听后心服口服,学有所得。校长率先垂范,行政领导自然不甘落后,都纷纷勇挑重担:总务应老师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教导董老师担任五年级的语文和2班音乐教学工作。大队辅导员诸建斌甚至担任2班(不是平衡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行政领导都这样肯挑重担,教师们还会有意见吗?他们对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也都能毫无怨言地接受。

  二、关心教师,以情感人。

  这是我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又一方案。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校长只有关心教师,设身处地为教师着想,帮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上的难题,才能更好地稳定教师队伍,调动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比如:我校的劳欣欣老师,由于她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经常会因为要照顾身体垂危的父亲而不能来校上课,学校并不因此给她工作上的压力,教导处帮她解决课务问题,使她能安心处理好家务事,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比如:王平柏老师,其妻子生病住院,学校专程前往探望。

  过重的工作压力让老师们常常累得喘不过气来。看到这一情况,校总务处与行政领导商议,带老师们外出学习考察,既开拓了眼界,也缓解了压力。

  心系教师,全心全意为教师着想,是我校行政领导一贯的工作目标与工作作风。

  三、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拓教师视界。

  行政领导非常重视教师的学历进修,鼓励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到目前为止,已有两位教师获得本科学历,四位教师即将完成本科的学历进修。其他年轻教师都已达到大专学历水平。

  作为一所农村完小,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小,但我们积极为全体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通过“请进来”“送出去”“集中培训”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如上学期与本学期,我们除了积极参加市镇级教研活动外,还主动送各科教师到慈溪、宁波参加宁波大市级与全国级别的教学研讨课,鼓励教师多方取经,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虽然我校的在职教师只有八位,其中包括两位即将退修的老教师,但老师们参加各类镇、市级的竞赛积极性较高,比如:上学期镇级论坛,我校有两名教师参加,超额完成了上级分派的任务,分获二、三等奖;学科设计比赛,我校一名教师代表本镇参加市级英语学科设计;近几年来,余姚市论文案例评比,我校教师踊跃参加,每年都有教师获奖。

  四、建立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注重过程管理,将教学常规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

  学校重视对每位教师教学工作的不定期检查。期初、期中与期末,由教导处做好教学五认真工作的检查与反馈工作;平时,行政领导进行不定期的推门听课,翻看备课本与所上课是否一致,并将检查与听课情况作为期末教师考核内容之一。由此,使每位教师都能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上无准备之课,不做无批改之作业,使我校的教学质量在全镇处于领先地位。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是一所规模甚小的农村完小,但所有的工作却一样都不能少,一样都马虎不得。要想小学校能有立足之地,抓好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关键。与那些比较优秀、先进的学校相比,我校在抓教师队伍建设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学校课题开发与研究的氛围不够浓厚。老师们更热衷于自己的学科教学,搞课研的经验相对薄弱,行政处在这方面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也不够。

  2、至今还无一人参加余姚市教坛新秀的评比。除了个人心理素质较差之外,还与老师们无参加市级公开课的经验有一定关系。

  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将校本研修工作进一步落实到每位老师,鼓励老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好学习成长的平台,使年轻教师能“走出去”。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5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临埠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农村初中,学校创办于1977年,现共有34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1502人,学校占地面积63936㎡,绿化面积22378㎡。近年来,学校秉承“忠信明德、笃敬厚学”的办学理念,走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充分挖掘学校地处孝河岸畔,王羲之故里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孝文化为载体,以书法文化和体育文化为特色,为学生的人生奠基,形成了“正气、阳光、和谐、健康”的育人氛围。如今,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是“xx省规范化学校”,“xx省绿色学校”,“xx市健康校园”。

  二、教师队伍建设具体做法

  建设一支政治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师德修养好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多年来,我校在区教体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师德建设为重点,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我校教师队伍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

  1、严格教师考勤制度

  任何一项工作的落实,首先从教师工作纪律开始,这是我校多年来积攒起来的一项治校法宝。《xx临埠中学教师考勤制度》每年一修订,严格执行上级关于上班时间的基础上,全校实行刷脸考勤,每周进行张榜公示,并严格落实考勤结果在教师评优树先、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合理运用,大大激发和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的紧迫性。

  2、严格教师综合量化考评

  教师业务综合量化考评,是对教师全方位评价的一个最合理途径。多年来,我校逐步摸索和积攒了一整套全方位衡量教师个人工作的“一把尺子”,从教师考勤、教师师德、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批、教师理论学习听评课记录到教师业务成绩等各方面对教师进行千分制量化。既大大消除了个别教师的侥幸心理,认为我只要成绩好其余各项再孬也不在乎,又大大激发了全体教师比学赶帮超的劲头。

  3、注重教师培养和班主任培训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位老教师曾经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过“你刚参加工作,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工作你就是什么样的人。”言外之意,如果我这个办公室的人大多都非常上进、能干,潜移默化之中我也这样了,否则也会和他们一个样。这句话一直陪伴我工作至今,主持政务处工作以来,对这句话的理解倍感亲切。所以,每年除了教师远程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外,我都要瞅准机会安排很多教师外出培训,北京、上海、济南,莒南、费县、罗庄,朱保、红旗、南坊等等;除此之外,每年都要邀请专家到校现场指导,兰山区教体局的殷朝芹主任,xx九中的伊永贵校长、洪善理主任,xx十六中的咸慧校长等,都为我们在教师培养、班主任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4、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

  家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为了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在逐步探索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和形成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的诸多经验。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班级家访以班主任为主,其他任课教师参加,覆盖全部学生家庭。本镇学生家庭采用实地家访的形式,区域外的学生家庭,鼓励和提倡实地走访,也可以利用网络、电话、信函、短信等辅助形式进行。通过家访,增进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育人意识、责任意识,促进了教育和谐发展。同时也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快速成长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5、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开展高效愉悦课堂活动。

  我校的教研组从最初建立就采用了所谓的“师傅带徒弟”式的新老传承机制和办法去做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具体做法是由老教师积极向下传授自己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经验,而年轻教师积极承接老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措施卓有成效。结合我校比较成熟的“高效愉悦课堂”活动,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上好展示课、观摩课是每学期必备的公开课。以老带新,传帮带作用在我校发挥的淋漓尽致。

  6、扎实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青年教师是主力军,青年教师才是未来的骨干,如何引领和发挥好青年教师的带头作用,他们成长的速度有多快,将直接决定着这支队伍的生命力有多旺盛。多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并逐步积累起了一些经验。

  (1)新教师的入格培训。

  主要指刚进入教师行列的青年教师。一是引导他们做好角色的转换,对他们加强工作责任心教育,以及组织能力的培训。二是狠抓教学常规,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着重指导。三是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我们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了一位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为师傅,在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工作、校外工作中进行“知、能、操、行”的传、帮、带。四是建立学校考核制度,考核项目有写一份合格的教案、上一堂教学汇报课、写一份教学体会、设计一份活动方案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6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几年来我校本着“以改革促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质量要效益”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突出的优秀教师。现把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西丰县城南端,东临西丰高中,南依西丰火车站,北靠小南路。学校创建于1970年,占地面积16146m2,建筑面积5460m2,现共有教学班20个,其中七年八年各7个班,九年6个班;学生1270名,其中七年426名,八年414名,九年430名;教职职工112名,其中领导班子成员10人,专任教师105人,45周岁以上的专任教师有25人,30周岁以下的专任教师17人。高级教师38人,中级教师53人,男教师42人。编制数102人,不缺编,无代课教师。学历都已到达大专以上学历,本科教师为64人。现到农村支教9人,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8名,县级骨干教师10名,校级骨干教师13名。县以上优秀教师18名,县以上优秀班主任13名。

  二、主要做法

  1、精心组织,加强管理,确保教师素质提高有效落实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刘学仁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工作中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工作主动,全局观念强,经常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认真解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建立了标准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考核细则和评估标准,在实施上做到“三保证、三落实”,即保证人员、保证内容、保证时间;落实计划、落实考核、落实奖惩。

  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教育教学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命运”,我们始终要求领导和教师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基本信念,改变教师中心观,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全体观。学校邀请市县专家学者到校讲学,派领导到洋思、衡水、杜郎口、许衡等中学“盗取真经”,派教师到外县市学校学习,举办校本研训。领导和教师们耳濡目染,经常被教育新理念、新思想不停地冲击,切身感受到了先进教育思想的力量,很快转型,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佼佼者。

  3、强化学习,不断汲取,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基本知识

  学校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和教师论坛、骨干教师及名师讲座等方法,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各科教材教法、本学科的有关知识、基本方法和发展前沿理论知识,使广阔教师能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事教育实践,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教育改革的脉搏,以新课改崭新的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转化为自己的具体教学行为,进而形成在新的教育观念下的教学风格。

  4、增强师德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努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学校经常采取会议、学习和活动等教育形式,积极开展家长评教评校,学生评教,校长热线、“做学生喜爱的教师”等活动,狠抓热点,消除疑点,解决难点,杜绝乱补课、乱发行、乱收费的现象。我们还注重加强教师间的和谐发展,每个班级教师的安排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经验缺乏的教师结合,知名度高的教师和知名度相对低的教师结合,精力充分的和精力不足的结合,老教师和新教师结合,对教师业绩考核中有一项是年级所有教师集体的成绩。目前,我校教师已到达以事业心为基础,以热爱学生为核心,以虚心为动力,以为人师表为准则的良好师德,并形成一股积极、进取、创新的合力,营造出“爱岗敬业、爱生乐业、献身勤业”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二中人精神〔即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和谐发展的协作精神〕。

  5、以校本培训为载体,进行岗位大练兵,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校本培训是教师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四会三课”、“红烛工程”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形式,突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培训特点,开展“铸师德、练师功、磨师艺”的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到达具有使学生“一讲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能力。

  6、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发展的长远之计。我们一是实施“青蓝工程”,加强完善拜师带徒工作,充分发挥师带徒作用,跟踪听课、评课。二是开展“青年教师教育基本功大赛”活动〔内容包括:上好一堂好课、设计一份经典教案、说课、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典型个案、主题班会、展示一次专业特长等〕、“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活动,尽最大可能提供展示教学水平的舞台和给予优秀的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时机,让他们尽快脱颖而出,担当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任。

  三、存在问题

  1、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业务能力不高,敬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只教书不育人。有些教师全局观念不强,不够团结,不注意自身修养、形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多科的能力弱,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2、师资结构不合理。中青教师缺乏,男教师严重偏少。

  3、管理体制制约学校发展。校长没有用人权,教师干多干少一个样,聘用制流于形式。

  4、办学经费明显不足。近几年,由于一费制的实施,教育经费没有及时到位,学校资金明显不足,教学设备的改善跟不上课程改革的需要,严重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几年来,经过努力,我校逐步形成了一支有学识、有能力、合作力极强,“攻无不破,战无不胜”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校先后获得省课改工作先进集体、市精神文明单位和县控辍保学先进校等多项荣誉,学校教学成绩年年都排在全县第一名,在县里的各项比赛中我们均进入前三名,2007的中考我们也取得了全县个人成绩最好、考取总人数最多、团体平均分最高、升学率第一的骄人战绩。成绩只代表过去,今后我们还将乘着素质教育的东风,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大胆探索,勇于拼搏,锐意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我校逐步向校风优良、教风严谨、学风端正、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育人摇篮迈进!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7

  xx区总面积7.33平方公里,市政府派出机构,所辖4个行政村,总人口7万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所,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单办小学3所,现有义务教育学校在编教师213人,学生5070人。近几年来,为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重点强化了教师交流、公开选调、岗位聘任、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工作,推进教育的均衡、持续发展。

  布局调整重新整合后学校的校长岗位,采取教育系统公开竞聘的方式,公开任职条件、公开报名竞选,人选岗、岗挑人,竞聘上岗。2008年以来从火炬中学选聘2名中青年优秀骨干分别到史家庄、化家庄学校担任校长,城乡学校校长的交流任职,很快把城市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带到农村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为进一步深化我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城乡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城乡教师素质的提高,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及会议精神,制定出台《xx区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双向交流工作方案》,实施城乡中小学教师“双向交流”工作。原则上,凡我区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且具有中小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城乡中小学在职在岗的教师,均属双向交流的对象。其中,从未有农村教育工作经历的城区教师首批到农村学校支教;近五年来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每年火炬中学中学派8人分别到农村学校支教一学年;农村各中小学相应选派教师到火炬中学跟班培训一学年。城乡中小学教师双向交流实行互动,即城乡中小学互派交流人员的学校应结成对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探讨,以促进城乡学校的共同发展。3年来共计有32名城乡教师参加了双向交流,效果良好。

  按照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对“3050人员”实行提前离岗和内部退养,整理编制13人,为新招年轻教师空出了编制和岗位。通过公开考试招聘的方式,补充录用新教师。2008年以来累计有35名优秀大学生走上教师岗位,极大地改善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此外,连续3余年每学期接收忻州师院等15名在校大学生到各学校实习支教。

  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签订聘约”的要求,各中小学校全面执行岗位结构比例管理,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结构比例控制标准按照以编制总数内人事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额为准,核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结构比例控制数额。目前各中小学已全员执行岗位聘任,聘任专技岗位213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16人,中级专业技术岗位69人,助理及以下专业技术岗位128人。

  成立xx区原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区民办代课教师发放教龄补助的组织实施工作。在对人员身份和教龄认定时,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审核和公示程序,经认定符合条件74人,区人社障部门及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认定结果,负责教龄补助发放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筹措和保障工作,xx年落实资金4万元,确保教龄补助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8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海城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精神,重点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着力加快教育现代化,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人力支撑和队伍保障。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019年海城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制定《北海市海城区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学习新时代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落实《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公办学校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有偿补课。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统筹协调,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教师培训工作。一是着力推进海城教育大讲堂工程、校本研修工程等培训项目,分层分类有序推进全员培训;二是打造高端培训平台,开展“双名工程”比较学习研修活动,提升校长、教师的培训层次。三是开展“职初教师启航工程——专业引领”培训、20xx年新入职教师师徒结对研修等活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四是加强异地交流,把专家“请进来”,开展课题研究指导、教师成长引领等专项培训。上半年,组织参加市级以上教师培训653人次,开展区本级教师培训5477人次。

  三、加强师资队伍管理

  (一)及时补充紧缺师资。落实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及时用活用好空余编制,避免编制资源闲置,及时补充紧缺师资。2019年上半年计划实施“绿色通道”方式面向国内“双一流”工程师范院校和省重点师范院校招聘引进优秀教育人才200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方式招聘学科教师145名、区外商调引进教师39名、特岗教师转岗7名、军属招聘4人等;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用顶岗教师6名和聘教学人员347名,确保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逐步充实我区教师队伍。

  (二)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2015年起,海城区义务学校积极稳妥地开展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工作,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少于总人数10%的规定,科学合理安排教师交流,促使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均衡义务教育学校阶段师资水平差距。2019年校长、教师113人参加交流轮岗工作。

  (三)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宣传教师楷模,开展北海市“教育拔尖人才”、自治区“特级教师”、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全国“宋庆龄教育儿童教育基金”等各类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推荐各奖项约65人;评选表彰海城区“教育领航人才”20人。表彰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树立标杆,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浓郁氛围。

  (四)完善教师职称制度。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行教师职称评审与聘用相结合,完善教师岗位聘任管理制度。向农村学校教师职称申报条件倾斜,在乡村学校任教满20年教师申报高级职称,不受岗位指标限制,即评即聘。海城区3名任教满20年教师,享受不受岗位指标限制政策,已经顺利评审高级职称和聘任高级岗位。

  (五)落实教师待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和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增量,全区教师参照公务员享受年度绩效奖励工资和午餐补贴,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在待遇、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特岗计划招聘、周转房安置等方面向乡村学校倾斜,共解决安置教师周转房、公租房共98套。落实在职在岗教师每2年安排1次健康体检。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9

  新学期,新气象,20xx年8月,学校迎来了5名新招考教师。他们刚从大学毕业,没有任何从教经历,为了促进5位教师快速成长,早日成为合格教师,学校十分重视新教师的培训工作。

  暑假,在新教师即将走上岗位前就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三天岗前适应性培训。从教学基本功、班级管理、职业理想三个大方面对新教师进行了专题指导,开学又让他们跟岗学习了一个周。9月11日,学校正式启动精准对标工程,选派5位骨干教师担任5位新教师的师傅,对他们开展教学实践指导,为了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新教师教学能力,全面帮助、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检验新教师学习效果,于10月17日—18日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新教师教学实践汇报课活动。

  学校十分重视这次汇报课,校长、副校长亲自带头深入课堂,不同教研组、不同学科组的教师也积极调课到堂听课。课堂上,作为新教师的王蕾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态自然大方,教学方式灵活新颖,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高燕老师执教的《妈妈睡了》,教学环节清晰有序,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在高老师的循循诱导中,学生明白了妈妈的爱和付出,开始懂得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康燕老师更是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设置了猜谜语、拼音变换歌等教学环节,将本就枯燥的拼音教学上得趣味盎然。

  贾艺伟老师的语文课《找骆驼》上,用有趣的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并且创设情景将学生变成一个个小侦探走上寻找骆驼之路,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引导学生明白了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重要性;樊琴老师的体育课《模仿小动物跳》更是上得激情四射、热情奔放,通过“喊数抱团”“红灯停,绿灯行”等游戏,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就将自己融入到这堂“好玩”的体育课中,在本堂课结束时学生还意犹未尽。

  10月19日,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对5节汇报课的情况进行了交流。5位新教师与导师一起阐述了对教材的解读和整堂课的设计意途,听课教师从教学设计、知识传授、能力培训、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给新教师提出了诚肯的建议。副校长张宗学指出:虽然新教师们走上讲台的时间才一个多月,在讲课细节方面还显得有些稚嫩,也还缺乏教学技巧,缺乏处理课堂意外的能力,但在教学形态、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效果上很有特色,可圈可点。这是几位新老师不断努力探索的结果,同时和几位导师的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分不开,希望全体教师高度重视精准对标工作,师徒相携,共同进步,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校长邓均强调:本次教学实践汇报课,是新教师踏入教学岗位的一次大练兵,也是一次考验,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本次汇报课让我们看到新教师的朝气蓬勃,激情四射,同时也暴露了新教师对课标、教材的解读不到位、对课堂的调控不机智等问题,希望各位新老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主动向导师请教,深入课堂,取长补短,全面提升教学技能。

  本次新教师汇报课活动,让我们看到新教师在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教师队伍队伍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本次新教师教学实践指导汇报课活动,让新老师对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我们看到精准对标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让导师们看到自己的指导成果,找到指导差距,谋求指导方法。我们深信,只要我们精准对标工作长抓不懈,老师不断的努力和学习,这些新教师的专业素质一定会不断提高,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成为教学的主力军。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10

  20xx年中心小学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教师”这一主题,努力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开展“关爱教师成长,拒绝有偿补课,做“四有”好老师”活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以xx为组长,xxx为副组长,及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师德教育领导小组。做到职责分明,任务明确,把各项内容的组织安排具体落实到每一位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到人。

  二、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为切实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我校4月16日召开了教职工学习动员会。深入学习了《中心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郝新军同志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会上,全体教师认真领会精神,充分认识了此次师德教育月活动的指导思想,即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线,以规范教师行为和完善师德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转变工作作风。许多教师纷纷在会上表态发言,决心坚持以德施教、依法执教、文明从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扎根农村,勤奋工作,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建立制度,形成监督

  1、完善师德活动月相关制度,依靠制度约束规范教师言行。学校制定完善了《教师业务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教职工考勤请假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严肃教师工作纪律。

  2、建立师德教育群众监督机制。学校在校门口长期设立师德师风征求意见箱和监督举报电话,定期举办家长、学生座谈会等。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师德师风中的问题。

  3、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坚持师德为先、德才兼备的原则,努力打造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对于违背师德规定的予以处罚,对于师德优秀的则大力表彰。

  四、创设有效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我校以培养学生自信、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目的,精心设计了各项活动。

  1、开展“关爱教师成长,拒绝有偿补课,做“四有好老师”师德演讲活动。按照区教育局的《师德活动月实施方案》的要求,4月24日,我校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以“关爱教师成长,拒绝有偿补课,做“四有好老师”为主题的师德演讲活动。在本次比赛活动中,共有八人进入决赛。4月26日放学后,经学校评委组老师认真聆听了八位选手的精彩演讲,最后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王两位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中心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分别获得了获得了三等奖、五等奖。王硕老师字里行间均洋溢着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对于学生无悔的付出与关爱,对于自已教育梦无悔地坚持等高尚情操。

  通过本次活动,使我校全体教职工都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事业任重道远,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肩负的职责与义务之沉重,使我们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2、开展自查自纠活动。4月20日,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根据师德的学习和认识,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师德表现,自己现存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改正方向等写出师德自查报告。我校分文理两组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大讨论。共有40名教师交来师德讨论稿,参与率80%。教师们通过认真的自我反思,查摆问题,剖析根源,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决心克服惰性,并明确了今后工作中的努力方向。这一活动,增强了教师们的师德意识、奉献意识、自律意识,达到自我认识、自我鞭策的目的。

  3、开展“师德承诺”活动。为了进一步“优化师德,端正师风”,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在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认真排查了学校及教职工个人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突出问题的整改,拟订师德承诺的内容。在办公楼前显著位置设立师德师风承诺书公布栏,通过承诺书公示方式开展亮诺活动,并主动接受全校师生及家长的民主监督。我校全体教师在四楼多媒体教室进行师德承诺宣誓,然后在《师德承诺书》上郑重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师德承诺书》的签订,有利于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净化教育环境,从而维护了人民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学校品味,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经过努力,学校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整体有所提高,师德建设的自我意识和要求增强了,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执教,无违法违规现象发生,能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以德治教,无违反师德现象发生。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巨。我们决心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这项工作,努力造就出一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团队精神硬,奉献精神强,师德师风优,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11

  忙忙碌碌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热爱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在我们班二位老师的互相帮助、默契配合下,班务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该学期,我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家长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家长都能积极支持配合。在家园共育下,幼儿在体、智、德、美劳等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懂得礼貌待人,初步会遵守本班的常规纪律,特别是在绘画、英语方面,我班幼儿较感兴趣。在普通话表达能力方面也有明显进步。

  现从以下几方面汇报本班一学期来的班务工作情况。

  一、加强卫生保健工作,预防各种传染疾病,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一学期来,我班老师做好每天晨检以及午睡前的体检工作,每天密切观察幼儿的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跟家长做好沟通工作,提醒家长时刻需要提高幼儿身体的抵抗能力,增强幼儿的体质。同时,我们再加强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自己整理床铺,并通过轮流当“值日生”的形式,让幼儿学习擦桌子等。

  在“手足口病”这个特殊的时期,我班非常注重做好幼儿保健工作,把增强幼儿的体质放在工作的首位,将保健工作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去,提高了幼儿的卫生保健意识和能力。

  二、认真按计划开展班务工作,保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加强常规教育,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习惯。

  幼儿的一日生活都是学习,教育教学也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一天生活是否能有序进行,当然取决于幼儿一日常规的建立。因此,我注重加强常规教育,把建立幼儿的良好常规放在班级管理的首位,在幼儿的一天生活各个环节中都提出具体的要求,并不断地提醒、督促幼儿按要求去做,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幼儿的常规纪律、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有了进步。

  2、认真按计划组织活动,保证教学质量。

  在教学上,我能认真制定各类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准备教玩具,认真实施计划,认真组织好幼儿每天各个环节的活动,使幼儿每天都过得愉快而充实。结合主题活动开展了我班的幼儿画展评比、班级作业评比;在活动评比中,宝宝们都能踊跃参加,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对于宝宝们我们会给予不同的奖励,增加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做好每一件事。在本次的教学抽查中,我班在全园中取得了好的成绩,得到了各位老师的认可。在活动中,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爱动脑筋,积极发言,思维特别活跃。看着他们在一天天的进步,我的心感到甜滋滋的。

  三、密切联系家长,努力做好家园同步教育工作。

  在家长工作方面,我们坚持做到热情接待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家长工作。

  我们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家园栏、校讯通,与家长进行沟通,对个别的孩子我们还会用电话与家长商讨对策。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使我班主题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六一”活动期间,我班也积极参加了我园举办的文艺汇演,配合“六一”文艺汇演圆满成功。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家访工作,向家长们传授一些育儿理论及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及保健知识。通过这些家园互动的活动,让家长更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进而更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达到家园同步教育的目的。

  虽然我们的教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家长的好评,但也存在着不足,需要我们更进一步。

  本学期,在我们班二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班务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幼儿在体、智、德、美、劳等诸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团结协作,争取把本班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我班幼儿能更健康、活泼、快乐地成长。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12

  我叫xx,是xx第二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15年,国家二级裁判员,中学高级教师,现将我的工作向各位专家汇报如下:

  一、体育课的教学工作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阵地,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极大的唤醒、激励和鼓励他们,使他们在各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每年都写好学年计划、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学期有总结,每学期都组织好本组教师的教研活动。课堂中我注重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情感为主线,并贯穿课堂的始终。如:我每学期初引导学生写“本学期我将如何”,引导他们对自己有全面规划。在课堂的开始部分注重队列练习,这不仅是简单的肢体动作的重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我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舞他们,我认为师生互动实在情感基础上的,因为师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的形式存在。教师如若积极向上,学生会更积极向上,教师如若态度冷淡,也就不会愿意参与其中,甚至会扑灭学生求知的愿望。教师的主导作用具有导向性这一功能和学生还未成型、可塑性还很大这一特点,这也就为我们教师提供了空间——以情感为中介为纽带,他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并与学生共鸣。为此我撰写的论文《教师情感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获得区级二等奖。在课的主体部分,我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使用媒体,精讲多练。如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中,我使用乒乓球、弹簧做实验,用乒乓球压弹簧,然后松开手,球会升到一个高度,第二次不太压紧,放开手后球会升到另一个高度,如此反复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用渴望的眼神注视着这个过程,因为他们想从中找到蹲踞式起跑的奥秘,我讲的这节课获得了学区第一名的成绩。在课的结束部分,我会安排“展示自我”活动,我认为课的结束部分不应该是课的结束,相反应该是升华是目标达成的体现,也是下一节课的开端。我利用这一环节给学生创建平台,让学生谈体会与收获,让学生和教师在反思中求方法,在体验中求细节,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提高社会社会适应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为此我撰写了论文《浅谈体育课结构的教学》并获得区级一等奖。可以说学生在愉快中学,在思考中学,在行动中学,这样便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2+1”工作

  2+1活动是在上级领导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又一举措,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我和本组教师积极做好此项工作,制定方案,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照片有记录,有认定结果,在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得到舒缓,身心得到发展,技能得到提高,他们健康的成长着。

  三、运动队及群体活动

  抓好运动队工作可以起到以点面的作用,是展示学校风貌的窗口。因此我和本组教师每年都选好苗子,并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最近的十年间我校向宝坻一中输送了7名运动员,向宝坻四中输送了5名运动员,向大白高中输送了15名体育运动员。在去年的天津市田径运动会中我校学生王帅、商佳宝代表宝坻区参加了运动会,并在比赛中勇夺跨栏项目一项第一名,三项第三名的好成绩,为我区和我校争得了荣誉。

  四、认真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传工作

  根据上级精神,我校认真组织,集中研讨《标准》的检测工作,使学生及时地得到自身发展情况的反馈信息和针对性发展的目标,我校达标率连年上升,11年的达标率为96%,12年的达标率为96.46%。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以上是我的体育工作汇报,为提高我今后的工作能力,为学生能够更好的得到发展,我期待各位专家和领导的指导和纠正。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13

  在县教育局和镇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我校在新课堂改革工作中通过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自修培训、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使新课改工作顺利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就此项活动的开展以下汇报。

  一、加强校本培训工作,增强教师整体素质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新课改领导小组,负责新课改工作的决策、组织、保障和评价工作,并组织教师进行了培训工作,本学期开展了如下培训:

  1.以自学为主的校本培训: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新课改资料的学习,以参与式培训为主,加强新课改思想、理念、方法等的培训。提高了教师新课改革的实效。

  2.以家长学校为载体的家校培训。组织召开各班家长会,注重对新课改的宣传,为实施新课改营造良好的氛围。

  3.以“班班通”工程为楔机的远程教育及信息技术培训。对全校教师定时限期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使所有科任老师能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方法、课件的制作,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化功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实现整合。

  二、努力打造“生态课堂”,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我校始终运用中心学校推广的“三阶六步”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教师在课上讲得少了,站在讲台上或前面的时间少了。教师力图想办法、创机会让学生自主学,多给学生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如对教学方式的操作,教师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积极地探索,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新的学习方式,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从分组、到分工、到合作、到评价,都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规范;优生、弱生互助学习效率较高;另外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建立校本教研体系,推动新课改工作

  1、学校各教研组每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进行新课改思想理念和教材教法的学习,组织教师收看典型课例,收听专题讲座,交流课改经验。。

  2、每学期各教研组组织开展新课改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

  3、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两年来,我校共迎来了的五位大学生教师,她们刚来时,学校就组织了“老手教新手”的活动,活动共进行了一个月,我校三个教研组组长手把手的传授她们“三阶六步教”课堂模式。两年来这五名大学生教师参加了镇中心学校组织的新机制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纷纷获得一至三等奖的好成绩。

  四、高效课堂“磨课”,“晒课”推进“新课改”

  去年学校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校校有精品”活动以来,我校根据学科及年龄特点,成立以何少华、张远芹、高复临、严捷、肖璇、张颖、何小聪、孔小梅等八位教师的“晒课”团队。“晒课”团队组织、辅导其他科任教师网络晒课。截止2015年4月10日,我校共有21名教师在国家平台上注册,占我校全体教师的百分之九十,晒课数量达到将近120篇。并创建了“涢阳小学新教育”网络工作室。我校在本次活动中,不仅仅是注重教师晒课的数量。而是通过此次活动能真正的达到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总之,随着课改实践的逐渐深入,随着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随着社会各界和家长对课改的认同,我们有理由相信,课改必将成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必将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载体,必将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空间,必将成为教育事业腾飞的平台。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报告】相关文章:

乡村之星队伍建设调研报告09-26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通用7篇)11-16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精选6篇)11-16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状况调研报告01-31

乡村教师实习报告06-11

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12-17

有关乡村教师述职报告07-13

如何快速评估“资产评估报告"11-15

怎样快速评估资产评估报告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