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时间:2022-08-18 15:23:27 宝典 我要投稿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通用9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穷查理宝典》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通用9篇)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篇1

  第一遍通读后随笔,仅以此文献给30岁生日的自己。对自己的书架进行了一遍遍整理,灰尘落下又扫去,2017年买的书大部分的书封都没有拆开,买书如“排山倒海”,读书如“抽丝剥茧”大抵就是我的状态了。

  我一直想读完《穷查理宝典》,18年5月第一次翻开书,就觉得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究的书,然而读着读着就被自己放下了。今年再次开始重新翻阅,总算是在2月一口气看完了。

  从书的排版上来说,文字与图片完美搭配,书虽然颇具分量,但是读起来不会沉闷枯燥,趣味性、启发性很大。每读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没有专业书籍的深奥,也不会如小白文一样浅薄,没有故弄玄虚,亦或者是自吹自擂的让你烦躁不安。唯一的缺憾,是自己的学识浅薄,金融相关专业知识缺乏太多,有时不免有些云里雾里。准备3月看完《聪明投资人》,4月再次学习曼昆的宏观、微观经济学后,再次开卷。读出来的韵味,可能会更深一些吧。虽然见解浅薄,但也不妨记录,给自己一个进步的空间。

  “关键是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已经拥有的客户照顾好,其他的自然会来找你。”摘自《穷查理宝典》

  通读全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者不断的在进行劝学,学无止境!无论是作者,还是其搭档巴菲克都是花大量时间学习的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期待走出校门,脱离学习这片苦海,而学校教育不时也有让我们忍耐忍耐,走出校门后,就可以脱离了。

  然而现实却是很残酷,如果你停止学习,你的生活将可能四面楚歌,“人到中年不如狗”。时代发展,顺者昌,逆者亡。而要保持顺应时代发展,永无止境的学习已然是安身立命的一项选择。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摘自《穷查理宝典》

  全文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笑话是“把葡萄干和屎搅在一起,你得到的只有屎”。听着觉得挺恶心,然而却是一个可以让你时刻拿出来警醒自己的笑话。与我们的俗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和后一句话相比,前一句不是形象的多,也更让人直观的感受到了,哪怕是一点点的作恶的危害?

  “如果我知道我将会死在哪里,我就一定不会去那儿”也是全文经常提到的内容,这不断的在告诫我们进行逆向思维。我们常常思考如何成功,如何快乐,如何财富自由。反过来想,也许我们会更容易发现自己的行为与成功、快乐、财富自由相去甚远了。最起码,我自己就是经常在干着与自己的目标所背离的事情,比方说沉迷游戏、沉迷小说、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等等……这些习惯成就了在三十而立的年龄,依然茫然四顾的我。

  如何获得失败?那就是满足你现在的状态,坚持你现在的自己不要改变。太让人扎心了,内容过于真实,让人无所适从。所以,在奔向四十不惑的路上,先从改变开始吧。

  最后引用一段大文豪苏轼的话,共勉吧!“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篇2

  有些经典书籍是值得重复反复阅读的,而随着你自己阅读能力、阅历的提升,重读经典书籍都能不断有收获。《穷查理宝典》就是这么一本值得多次阅读的经典书籍,当再次阅读的时候,又有了一番新的收获。

  跨学科知识联动运用。芒格在书中多次提到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视角。在谈到规模效应的那篇演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过规模效应,也都大致都能理解规模效应指的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的成本下降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但是芒格却把规模效应的理解进一步运用,结合到各种商业生活之中。和不知名品牌相比绿箭口香糖更有知名度所以就具有规模效应,从而使得人们倾向于选择绿箭即使绿箭的价格略高;羊群效应是规模效应的一种展现方式,因为人们不喜欢跟周围的人不一样;报纸传媒中的头部效应也是规模效应,人们会倾向于选择知名度高的报纸(今天报纸的作用已被互联网公司所取代)……我们每个人都要去学习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书中芒格提到了基础学科基础知识有哪些),如此才有可能带来思维方式的改变。

  不断运用学到的知识。芒格提到了数学的核心知识概率论和排列组合,也正是因为他深刻理解所以他才提到了坚决不去赌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到此都充满着概率论,因为世界是不确定的,没有人能准备的预测未来,因此我们的每项决策都是一种评估概率的过程,我们评估选择对我们有利却概率最高的局面作为我们的选择,而不是一时冲动之下就去做决策。

  提升阅读能力、增加阅读范围的重要性。这次阅读《穷查理宝典》能读懂更多的东西,主要是由于我比与当年第一次阅读此书的我相比,我看了很多书。以前也看到芒格说到心理学的重要性,可那个时候不明所以。而现在我读了大量的行为经济方面的书籍,深刻理解到我们人是多么不靠谱,我们会在不知不觉做出不理性的行为。这个时候再看到芒格说的,就彻底理解也彻底认可;因此看到芒格说到学校里的心理学教授都不专业的时候,也就能理解了,因为他们都只懂得心理学而不懂得将心理学与日常行为联系起来。所以,这也坚定了我给自己立的每日阅读1个半小时的flag,坚信以后再读《穷查理宝典》又将有新的收获。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篇3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搭档,他们共同带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之一。《穷查理宝典》收录了芒格近20年间的所有讲话,从这里可以了解他如何处理事情:

  我们要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并把它做好。一个人只要做好准备,抓住人生中仅有的几个机会就够了。在这样的机会到来之前,不断地寻找和等待,并且对世界充满热情。激情比头脑的能力更加重要。

  做事之前,先注意应该避免什么。从前人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并且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要用跨学科的方式思考,他常用的几个模型:冗余备份模型、复利模型、临界点倾覆模型、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认知误判模型。重要的学科有数学、会计学、硬科学和工程学、生物学、心理学、微观经济学,必须熟练掌握这几门学科最重要的内容,并且对更基础的学科更多的关注。

  年轻人在工作中的原则:别兜售你自己不会买的东西、别为你不尊敬和钦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欢的人同事。

  简化任务的最佳方法就是先解决答案显而易见的大问题。

  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篇4

  今天家里客人吃过饭有事情去了,春节的一贯活动打牌取消了,没事看看书,玩玩手机,刚刚看到这一句伯克希尔就是通过把赌注押在有把握的事情上而赚钱的。

  这也是我们一直提到的类似想法,这一点格雷厄姆巴菲特的书中都有类似的说法,投资就是去寻找那些大概率成功的公司。只有这样我们的成功概率要远远超过失败的概率,长此以往,我们终将大概率战胜市场,战胜大多数人。

  我们很多人往往幻想去寻找黑马,因为黑马能给我们带来超额的收益,希望一朝暴富,这种想法我也曾经有过。我们也曾经幻想持有的股票能够赚三倍五倍来实现财富的自由,但往往最终的结果是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一次两次三次,不断失败,现在我们终将抛却幻想,回归现实去寻找大概率的获胜的公司。

  我们给一家企业定100分,我们能够发现其中80分以上我们能够理解,能够判断出公司可以挣的清楚的利润,对应目前的市值和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地位,我们给其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入一定比例的股份,如果哪一天出现更低估的价格我们不是懊悔买入公司的股份,而是特别欣喜,因为我们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多。那么剩下20分不确定,那未来我们面临的危险要小很多。

  如果一家企业有50分以上的不确定因素,只要其中有很少的发生改变,未来企业的盈利会发生很大的偏差,不达预期的结果可能是非常可怕的。

  而往往在人们期盼抓牛股的时候,5分10分的有利因数便会成为公司未来成长的关键因数,而此时投资者已经深深的陷入沼泽中,无法自拔,因为以小博大让投资者已经迷失了自我。

  所以牢牢记住投资需要概率,而且是大概率,及时我们无法抓到黑马,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保住本金,获得公司成长的收入和估值提升的收入,还有公司分红的收入。

  时间长了,复利的力量就会体现出来。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篇5

  最近有时纠结,有限的时间是该多读一篇研报还是多读一本看似无关的书,综合考虑之下那就再读一本看起来和投资相关的书吧,大名鼎鼎的《穷查理宝典》。“手里只要有一本书,我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完美地安抚了我近期的纠结。

  芒格认为“投资领域的学习方法要糅合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论,包括历史、心理、生理、数学、工程、生物、物理、化学、统计和经济等。几乎每个系统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若要理解就必须熟练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方式。”这倒让我想起了大名同样震慑江湖的另一位大家彼得林奇的一句话,“投资要从最简单的逻辑出发”。个人理解芒格所谓的分析工具与方法论并非真的是各个学科的理论模型,而是对各个领域的基本常识有所理解和认知,我们大部分人很难有芒格的智慧对数学、物理、工程、法学和经济学都造诣颇深,但却不难通过阅读来辨别出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把自己训练的更加客观。通过阅读来拥有更多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如果还可以有助于把投资做的更好,那阅读的这项“投资收益”就更加客观了。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搜索到我们想要的信息,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很难体系化的被我们自己所吸收和理解,寻找一本相关的著作串联这些来自互联网的细碎信息和观点也是一种推升效率的方式。

  投资就是对未来的预测,芒格认为应该把尝试限制在自己能力许可的领域中,“看明白这个领域到底是什么,才能看到其出现错误定价的机会,而这种机会不会经常出现。”我们常常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恨自己错过了一支又一支的大牛股、暴涨股,但事实是,如果我们花费力气想要预测每一个领域的事情,那么分散的精力就太多了,这会因为缺乏限制而走向平庸甚至失败。专注自己熟悉的领域本身也需要自控力,自控本身也是一件耗费体力的事情,每一天都有无数封的邮件、新闻提醒我们哪个版块迎来了新的利好、哪个版块获得了资金的青睐、而你关注的领域则进入了调整期,这时很容易陷入芒格提出的第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反复无常,“如果我们不能虔诚地做正在做的事情,它们就能绰绰有余地吞噬我们的时间。”

  最后以我全书最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简短的感悟,“要反复无常。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只要养成这个习惯,你就能绰绰有余地抵消你所有优点共同产生的效应,不管那种效应有多巨大。如果你喜欢不受信任并被排除在对人类贡献最杰出的人群之外,那这味药最适合你。养成这个习惯,你将永远扮演寓言里那只兔子的角色,只不过跑得比你更快的不再是一只优秀的乌龟,而是一群又一群平庸的乌龟,甚至还有些拄拐杖的平庸乌龟。如果不采纳这味药,即使你最初的条件并不好,你也可能会难以过上痛苦的日子。”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篇6

  终于把《穷查理宝典》这本书看完了,陆陆续续加上从头看竟然看了两个多月。

  整本书都是查理的问答或者演讲。是回答问题和演讲,而不是讲座,但是尽管这样,拥有及其丰富跨学科知识的查理芒格也让我觉得很是难懂。当然,有些篇章他自己也说很难懂,那是对专业人士说的,对于我这么一个大学四年没有学过数学,高中函数基本忘光的人来说,更是难懂。所以我是硬着头皮看完的,比看研究生时候的专业书还痛苦。但是,作为一个一旦开始,不结束就很难放下的处女座来说,我是一定会看完的。

  这种很难半途放下不然就心心念念的执着劲儿也在昨天晚上贴衣柜上显示出来了,新租的房子比较旧,衣柜就是非常简单的木板钉成的,外面看着还行,里面就是原木,还不是很光滑的那种,我就在万能的淘宝买了那种翻新木头的纸,昨天收到货后就迫不及待的贴起来,因为实在是看着不舒服,也怕好好的衣服被划。所以张先生忍着我扔了满床的衣服无处坐的痛苦,各种找别的事情来做,等着我把自己的衣柜贴完,从七点贴到了九点半,基本上就洗洗睡了。

  作为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整本书大部分都是在讲投资的,尽管有些不是完全在讲投资,也是影响投资的方方面面。如果说我看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些理财知识,那么看完之后我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了,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任何一个领域隔行如隔山的论断是没有错的,所以很多专业人士讲得我们不懂,不懂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题,专业不等于正确。所以,能够相信的仍然是自己的判断力,而正确的判断力来自于方方面面综合性知识基础。

  那么,这就仍然要回归到查理所说的普世智慧了。只有掌握了更多跨学科的知识,掌握了各个学科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底层理论和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判断,做出正确决策的概率才会增加。所以,我可能只能接受风险较小的理财方式,或者就是所有人都能学会的傻瓜方式——储蓄。

  查理还特别强调了心理学的重要性,虽然他一直在强调自己除了看过一本发展心理学的教材外,就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或者看过其他心理学著作了,他甚至花了50个小时修改最后一篇《误判心理学》的讲稿,可见心理学在他所讲的跨学科知识领域的重要性了。在他看来,心理学几乎可以解释大部分正确或错误的决定、事件、结果的原因,但是他又批判了学院派心理学的`混乱和不足,尽管他人为学院派心理学是有用的,但是这不影响它的缺陷,它本可以做得更好。

  而解决一切心理错误倾向的方案是读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奠基底层理论知识,增加做正确判断的概率,自然就会避免越来越多的错误倾向。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篇7

  有段时间挺厌学的,什么书都不想看,感觉对什么知识都失去了兴趣。幸好读到这本《穷查理宝典》,方知自己的渺小与狭隘,一下子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新世界。

  这本书以查理·芒格十一篇演讲的整理汇编为主,此外还有大量的注释、信件、言论、图片、清单等相关材料,刚开始看不知所谓,接着读下去感到很有意思,再读就越来越深地感受到查理·芒格的理性、勤奋与智慧。

  查理·芒格有积极自律的理性。他提倡自律、诚实、节俭、勤奋、幽默、专注、耐心等良好习惯和品格,反对妒忌、浪费、透支、怨恨、自怜等不良习惯和情绪。

  查理·芒格有删繁就简的智慧。他建议对一些棘手复杂的问题采用逆向思考的方式,反过来思考。比如,在正面行动之前,先想想可能会导致失败的地方,然后远远避开那里。再如,要想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起它。

  查理·芒格有系统全面的知识。他不光懂法律、商业、企业管理、会计、证券、经济学,也对物理、化学、数学、心理学、生物、社会、统计等学科的重要概念广泛涉猎,不断扩充思维模型。他从一名成功的律师转型成为非常成功的投资者,靠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进化。

  《穷查理宝典》可以当成工具书,一方面可以用查理·芒格的各种清单检验投资对象的好坏,检验做出决策的过程是否理性;另一方面可以沿着查理·芒格的道路前进,阅读他的书目,不断扩充思维框架,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

  十年内,希望我也能初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篇8

  整本书读完了,并没有找到什么股票战法,巴菲特说查理成就了更好的巴菲特,查理说没有查理,巴菲特也会一样好,大概是自己吹自己总不大好。

  本书主要编辑汇总了查理的一些演讲,评论,和简单的生活经历。它不像富兰克林的《穷查理年鉴》,本书的作者并不是查理芒格本人,所以整体上内容难免有很多重复的地方。尽管作者很努力得把内容整合得更系统一些,但读起来难免会有些冗长。

  这种冗长有点像你读唐诗宋词,会看到很多相似的意境,甚至一样的山水,而不是我读的公众号里面的一百篇八卦都透露着相似的狗血。

  我从残存的印象中找出那些最震撼的而又苦于当时找不到铅笔不能抄下来的段子,分享给你。

  关于老年

  以前不大喜欢看老人写的东西,总是过于保守或是对过去充满怀念,也可能是对那种生活的抗拒,直到读到下面这段话:

  “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一段被用于追求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的生活;过着这种生活的人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提升他自己,而且将会在晚年收获它们产生的最幸福的果实;这不仅是因为有益的知识、光荣的功绩和高尚的举止将会陪伴他终生,甚至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因为见证了正直的人生的良心和对过往美好功绩的回忆将会给灵魂带来无上的安慰。”

  来自查理推崇的西塞罗的《论老年》。读完之后,关于这个话题,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了。

  关于锤子

  在查理的大半生,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罗永浩的锤科,所以这里是指真的锤子。

  “对于拿着锤子的人来说,每个问题看起来都像一只钉子。”

  查理给这种病起了个名字叫“拿锤综合症”。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这个世界的进化像达尔文或者亚当斯密的描述一样,每个领域越来越专业,适者生存。别说经济学家对物理学家的理解了,就是经济学家自己对于自己不研究的经济问题的理解很可能知之甚少。对整个文明来说,这是好事,每个维度都在往前飞速,而对个体来说,我们渐渐会丧失对钉子以外的问题的处理能力。

  举一个栗子,既然是芒格的书,股票吧。一个刚刚毕业的经济学博士,读过很多经典,可能也写了不少文章,甚至发表了几篇不错的论文。他踌躇满志得走进证券交易所,翻出倒背如流的模型,甚至高深莫测的数学定理,开始计算出收益最大的股票组合。你猜结果会怎么样?可以用反证法来猜,假设经济学和数学能让这位博士赚一大笔钱,比如20%的收益。那是巴菲特都到不了的年均收益。在开户几乎没有任何门槛的今天,如果可以并且我猜他们也很期待这么做,那么经济学和数学的研究院里应该人满为患了,不对,没有人教书了。得出矛盾,证明结束。

  和买股票一样,生活中每一件事都不是你拿着锤子就能搞定的,如果搞定了,一定要看看扶着钉子的手还在不在。

  关于心理学

  “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新思想不被接受,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凯恩斯教授的言下之意,就是人类头脑和人类卵子的运作方式非常相似。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卵子就会自动启动一种封闭机制,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人类头脑强烈地趋向于与此相同的结果。”

  一生都在不停学习,不停思考的查理在第十一讲的时候详细讲述了学到的一些心理学的倾向,包括上面这段,“避免不一致倾向。”

  为什么要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为什么要不停的刷新自己的观念,因为人类太容易自以为是了。学了一招独孤九剑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没想到被龟派气功一波打飞,哪怕你第一了也只是在一个次元的一口井里。

  突然想到荀老先生的一句话,就以此结尾吧。

  “我曾终日卧床抱着ipad思考人生,其实不如我起床看几本书走几条路学学自己学学别人;我曾垫着一块砖偷看隔壁洗澡的姑娘,其实不如我坐电梯上58楼看得远看得多。”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篇9

  大三时,我就听说了这本讲述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的书,2021年抽了几周时间看完了。遗憾看到这本书看到得太晚了。

  这本书有个推荐语是“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读完后确实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言论中汲取很多智慧。

  第一个智慧,是头脑的智慧。芒格从小就显露出高智商。智商是成功的硬件之一,普通人至少不能糟蹋自己的脑子,比如不要熬夜玩手机。

  运用智慧去把手头的主业做好,是非常重要的。记得书中有一句,芒格招聘学生的时候,最看重学生的成绩。

  多说一句学历的事情,芒格最后是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但是第一学历不是那么好的学校。本科毕业后入伍了一段时间,之后申请进入哈佛用了关系。

  可以通过学习增加智慧,芒格喜欢读人物传记,尤其是美国富兰克林总统的人物传记。我记得之前看过,字节跳动张一鸣曾经也喜欢看人物传记。我看过某些人物传记,对人物的美化过分了,学不到多少东西,但是《穷查理宝典》讲芒格就不错,我也准备多读一点人物传记,选择经典的去读。

  第二个智慧,是投资的智慧。鉴于芒格的工作就是投资,工作的智慧也包含在其中。这里面包含非常多的内容。令我印象深刻的,总结起来是,跨学科学习建立自己用于思考的几十个重要模型,重视价值的实现而不要寄希望于低概率事件的发生,热爱你的工作并不断投入。书中的观点我会重看一遍,并梳理总结。

  当然这部分实际上是芒格作为一位杰出的投资人,大家看这本书最想了解的。我挑一些点写:1、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少数几只股票的投资。说明投资要抓大放小。2、芒格写道他们买股票是投资公司,在我看来,从持股比例和估值方法等方面看,他们更像是在做股权投资。很多人浪费了大量生命关心股价波动的白噪声,从绝对收益看不如从价值出发去看公司。3、不好的投资就要及时止损。芒格他们收购某公司后发现行业已然不景气了,但是为了老员工的就业等原因,他们坚持开了下去,最后亏了很多,关厂止损。4、芒格投资关注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不是企业的科技水平。白酒不能兴国,但是白酒厂确实赚钱。同一行业的高科技公司,也优先选盈利能力强的。5、金融行业,以前最重要的是会计能力,会计是人类的一个重要发明,现在数学水平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三个智慧,是生活的智慧。芒格的生活观念是很保守的。我欣赏芒格的生活方式,有以下几点,一是很稳,他的节奏很稳,而且欲望总是保持在能力范围内。二是重视跟人的连结,找靠谱的人合作。三是他关注社会的发展,社会责任感强(主要是对美国的责任感)。

  最后,以一个他的观点结尾,也许不是这本书里的,但是我很受用:找到一位优秀的伴侣,首先自己要是一个优秀的人,因为优秀的伴侣都不是傻瓜。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相关文章: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03-20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04-29

《穷查理宝典》精选读后感12-25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范文06-20

《穷查理宝典》心得感悟07-29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800字08-12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4篇04-29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4篇)04-29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2篇06-09

《穷查理宝典》读后感(2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