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24-03-19 08:38:00 春鹏 班会教案 我要投稿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1

  一、班会主题:

  三爱三节,争做文明学生

  二、班会时间:

  18日下午第三节

  三、班会地点:

  高一1班教室

  四、班会背景:

  开学以来,学校和老师积极响应国家发出的号召,培养学生“三爱三节”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到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节水,节粮,节电。特此举办以“三爱三节”为主题的班会,强化学生的观念以及对“三爱三节”的理解与重视。

  五、班会目标:

  1.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三爱三节”的具体含义。

  2.教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三节”。

  3.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4.利用主题班会普及“三节”小知识。

  六、班会准备:

  1.班干部负责班会黑板装饰,主要体现“三爱三节”的主题。

  2.提前通知学生通过询问、上、看书等i,收集节水,节粮,节电小妙招。

  3.将班级划分成小组,选出发言人,便于班会进行过程中汇总小组意见发言。

  4.准备“三爱三节”相关材料,制作PPT,在班会进行过程中展开分析讨论。

  七、班会过程:

  1.主持人致辞,班会开始。

  2.分析讲解何为“三爱三节”以及其意义。

  3.分析讨论“三爱三节”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4.汇总小组意见,分析,突出“三爱三节”的重要性。

  5.举例分析“三爱“: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

  6.展示“三节“:节水、节点、节粮小妙招,汇总小组手机成果。

  7.班主任发言。

  8.学生代表发言。

  9.主持人做主题班会。

  八、关于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的.举行,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但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和困惑,更深入的让同学们了解到“三爱三节“的意义,并且通过具体事例来强化同学们对于”三爱三节“的观念,使其真正融入到未来的学习生活当中。通过小组展开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交换了意见,并相互补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接触范围,真正是学生了解到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三爱三节“,为培养良好为习惯打下解释的基础。践行”三爱三节“,争做文明学生,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其中来,为共同的目标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2

  一、班会目的:

  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二、班会过程:

  1、请大家谈谈对“三爱三节”的认识

  2、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3、名人爱学习的小故事

  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4、节俭的事例

  (1)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

  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2)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4、讨论: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三爱三节”的?

  5、倡议书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建议家长使用节水型马桶,减少用水量

  将过去没用完的练习本打草稿,节约用纸

  家用电器不使用时将插头拔掉,节约用电

  尽量少用塑料袋,提倡用菜篮子或纸袋购物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3

  一、活动目的:

  1、学生学习“三爱三节”的内容。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二、活动内容:

  1、内容:三爱三节”其中“三爱”指的是“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节”指的是“节水、节电、节粮”。

  三爱:

  “爱学习”: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劳动”:“劳动”两个字最光荣,“劳动”二字最热烈。

  “爱祖国”:祖国在我心中。

  三节:

  “节水”:水的浪费是惊人的。关紧的`水龙头,一年要节省上亿立方米的水。

  “节电”:节电即节约用电,科学用电。采取技术和经济合理的措施,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

  “节粮”:盛饭适量,碗里的饭要吃干净,不随便剩饭剩菜。

  2、联系现实,自我教育

  师:A、一张纸才写几个字就扔掉了。

  B、在饭店吃饭要把剩菜带回家。

  生: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师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向陈嘉庚学习,生活节俭,不浪费财物,把钱用在应该用的地方。

  活动结果:班干部发起勤俭节约倡议书。

  《勤俭节约倡议书》节约就象大海中的水滴,点点滴滴的节约行动会回报给我们一片浩瀚的海洋。在资源短缺的今天,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节约用水,适量使用;节约用电,随手关灯;节约粮食,合理饮食;适度消费,精打细算;爱护图书,循环使用;资源再生,随手环保;减少垃圾,分类存放;互相督促,形成风气。

  让我们同心协力,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节约成为习惯,传遍校园、家庭、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4

  一、班会目标:

  1.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三爱三节”的具体含义。

  2.教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三节”。

  3.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二、学生自由说说“三爱三节”指哪些内容?

  三、“三爱三节”含义;

  三爱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1、爱学习”:每天早晨,我们精神饱满地来到校园,我们坐在教室里,我们爱学习,因为我们懂得一个道理,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在读书中快乐成长,我们在读书中不断的成长。

  2、“爱劳动”:“劳动”两个字最光荣,在我们的心中,“劳动”两个字最热烈。劳动者应该受到尊敬,劳动者更应该获得生活的酬谢。

  3、“爱祖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

  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祖国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我们大家心中!

  三节即:节水、节电、节粮。

  三、学生畅所欲言,举出身边的实例。

  四、班主任总结:

  本次班会的'举行,使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了“三爱三节”的意义,并且通过具体事例来强化同学们对于“三爱三节”的思想观念,在同学们积极的发言和讨论中,扩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与接触范围,真正使同学们了解到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三爱三节”,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结实的基础。践行“三爱三节”,争做文明外事人,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其中来,为共同的目标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5

  一、班会思想:

  为提高我班学生对“三爱”内涵的认识,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二、班会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总结前期班级建设中的实际不足,计划提高后期班级建设,使班委及同学们明确“三爱”的深刻含义,建设有强烈“三爱”意识的班级。

  三、班会主题:

  “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三爱”

  四、班会方案:

  (一)班会时间:xx年11月17日pm4:00

  (二)班会地点:新校B座414教室

  (三)班会人员:交通13级工程试验班全体同学

  (四)班会主持:侯成刚(班长)

  (五)班会记录:张子煜(副班长)

  五、班会步骤:

  1、班长发言:宣布班会正式开始

  2、班长带领大家宣誓:我承诺,我将用心体会“三爱”的深刻含义,努力使自己完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使命,从梦的源泉,插上梦的翅膀,飞向梦的家园!宣誓完毕。

  3、团支书发言:主要围绕“三爱”的`深刻含义来谈谈大学生如何践行“三爱”

  4、组宣委员发言:把今后进行“三爱”的宣传活动对大家进行简单的介绍

  5、学习委员发言:多角度强调学习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

  6、文体委员发言:将劳动与运动结合,谈“爱劳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7、心理委员发言:谈谈最自己近期工作的认识,明确对同学有关“三爱”的思想辅导方向。由6位同学上台摆出“三爱”的三个心形,并说说对“三爱”的看法

  8、全体合唱国歌。

  9、副班长发言:对所记录的会议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说明。

  10、班长发言:

  (1)强调同学们和班干部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2)强调借助本次班会进一步认识“三爱”。

  (3)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践行“三爱”内涵。

  11、班长宣布班会结束。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6

  活动目标:

  1。认识十二生肖的动物。

  2。知道十二生肖的顺序及循环的意义。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十二生肖的动物。

  2、难点:知道十二生肖的顺序及循环的`意义。

  活动准备:

  1、挂图34号;《小朋友的书·快乐的一年》;

  2、当年生肖形象的小玩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十二生肖、引出话题。

  师:新年到了,我收到了礼物虎宝宝,你们猜猜朋友为什么送这个礼物给我?(因为是虎龙年)生肖一共有多少种?十二生肖又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二、欣赏故事,理解生肖的顺序与循环。

  1、你们知道十二生肖谁排在第一位吗?它怎么会排在第一的?一起听听故事里面是怎么说的。

  2、结合挂图,讲述《十二生肖的故事》。

  3、理解十二生肖顺序。

  提问:一共有几个生肖?它们的顺序是怎样排列的?幼儿在《小朋友的书·快乐的一年》“十二生肖的来历”中按顺序标出序号。

  4、理解生肖的作用。

  提问:为什么要设立十二生肖?每个生肖代表什么意思?

  5、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进一步理解故事。

  6、了解生肖和自己的关系。

  提问:你是属什么的?好朋友和你的生肖一样吗?为什么有的人和你的生肖不一样呢?今年是什么生肖?

  三、根据儿歌总结十二生肖的顺序,幼儿复述并背诵儿歌。

  四、布置任务。

  回家调查家人及周围人的属相,并记录下来,然后再日常生活中与大家分享。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欣赏故事,知道十二生肖的由来,因为是大班的孩子,都知道十二生肖是哪几个,也为这个活动做好了前期经验的铺垫。知道自己的生肖和别人生肖为什么不同,小朋友会通过年龄的比较,知道区别。最后活动的记录也是让幼儿能了解家人。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7

  活动时间:

  20xx.xx.xx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活动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有一首古诗,我们代代传唱,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2、朗诵古诗《悯农》

  3、学生谈感受。

  4、这首诗告诉我们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节约每一粒粮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要节约的何止一粒米,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从古到今,就有许多勤俭节约的感人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三节三爱主题班会教案二、明理

  师:假如我们向阳小学只有XX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角钱,一天下来就可以节约多少钱?如果这些钱给你,你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学生交流。

  师:假如我们中国只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也都节约一角钱,一天就可以节约——(生计算后回答1.3亿)这1.3亿元,对国家来讲,可以做哪些事?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都想得很周到。这一天节约下来的钱就可以做这么多的事。做了这统计后,你有何感想?

  3、小结:同学们,从刚才的统计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小的一角钱竟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从中,我们可以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还应该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二、导行

  (一)说说关于勤俭节约我最欣赏敬佩的一个人、一件事、一首古诗、一句格言。 要求:人: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事:用一两句话介绍。

  诗:背一背

  格言:诵一诵

  (二)联系现实,自我教育

  1、谈一谈你对下面三件事的看法。课件出示:

  a、小丽常常浪费纸,一张纸才写几个字就扔掉了。小英批评她,她说:“一张纸才几分钱,用完了再买。” b、小全与妈妈到饭店吃饭。饭后,妈妈要把剩菜带回家。小全说:“别这样!让同学知道了,会笑话我们的。” c、小明 与小刚给同学过生日,小明送的是自己做的小礼品,小刚却叫爸爸花钱买贵重的礼品。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小丽、小全、小刚他们的做法都是错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向焦裕禄、陈嘉庚学习,生活节俭,不浪费财物,把钱用在应该用的地方。

  2、、让我们静下来,回顾一下过去,以前,我在勤俭节约方面做的怎么样?再展望一下未来,今后,我该怎样做?

  3、同学们回答得真不错,但是在我们的周围,仍然存在着浪费现象,请看:(多媒体出示有关浪费的照片),这些,都是老师在课间拍摄到的,这些行为,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有的就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你看了后,有什么感想?

  4、教师小结

  三、升华

  1、班干部发勤俭节约倡议书。

  《勤俭节约倡议书》

  节约就象大海中的水滴,点点滴滴的节约行动会回报给我们一片浩瀚的海洋。在资源短缺的今天,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节约用水,适量使用;节约用电,随手关灯;节约粮食,合理饮食;适度消费,精打细算;爱护图书,循环使用;资源再生,随手环保;减少垃圾,分类存放;互相督促,形成风气。

  让我们同心协力,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节约成为习惯,传遍校园、家庭、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2、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在下课之前,老师有一首歌与大家共勉。多媒体播放歌曲《悯农》。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8

  第三节 硝酸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2、了解实验室制NO2、NO的反应原理

  3、使学生了解硝酸的用途。

  二、重点、难点

  重点:硝酸的氧化性

  难点:硝酸的氧化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问题框架:

  1、硝酸的物理性质:(直接给出)

  2、从硫酸得到启示,硝酸有什么化学性质?(引导发现)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引入】我们学习了氮元素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接下来我们学习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硝酸。我们首先学习它的物理性质。

  【板书】第四节硝酸

  一、物理性质

  【展示】63%浓硝酸。

  【展示】发烟硝酸。

  【讲述】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里由于硝酸的挥发而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做发烟硝酸。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是69%。

  【指导阅读】查硝酸的密度,熔、沸点。查常用浓硝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发烟硝酸”

  【导入】比较一下硝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找出其不同点:

  【观察】色、态、气味、掂轻重、打开瓶塞,观察。得出结论: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比水重,能溶于水。

  【观察】空气里挥发而产生“发烟”现象。

  挥发性(沸点)

  物理的量浓度

  常用浓硝酸

  易(低)

  18mol/L

  常用硫硫酸

  难(高)

  12 mol/L

  【导入】在化学性质上,浓硫酸的特点是具有强氧化性,硝酸是否也如此呢?下面我们学习硝酸的化学性质。根据硫酸的化学性质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研究硝酸的化学性质。

  【提示】注意与浓硫酸进行比较。哪一个剧烈。

  【指导学生实验】

  【总结】初中我们已经学过硝酸的具有酸的通性,硝酸没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我们今天主要从氧化性来学习硝酸的特性。

  【板书】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1)与不活泼金属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回答】酸性、氧化性(与铜、与碳)、吸水性、脱水性,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中钝化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浓硝酸的氧化性】

  【实验:铜与浓硝酸反应】

  现象: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铜在不断溶解。结论:铜和浓硝酸常温下反应剧烈,比铜与浓硫酸反应剧烈,铜与浓硫酸需要加热,铜与浓硝酸反应不需要加热。

  推测产物,试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推导】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设疑】我们知道稀硫酸不能与不活泼的金属铜反应,稀硝酸能不能与不活动的金属铜反应呢?并与稀硫酸与铜反应进行比较。

  【指导学生实验】

  【总结并板书】

  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

  【引导总结】浓硝酸与稀硝酸与铜的作用有何不同;硝酸与硫酸氧化性哪一个较强,从哪几个方面表现。

  【学生实验探究】铜和稀硝酸的反应。

  现象: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铜在不断的溶解。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结论:此无色气体是NO。因为:此气体遇空气变为了红棕色。

  【推导】

  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

  【总结】浓硝酸生成NO2、稀硝酸生成NO气体。浓硝酸反应速率快,不需加热,稀硝酸反应速率慢,有时需要加热。

  浓硫酸与铜反应需要加热,浓硝酸不需加热。稀硫酸与铜不反应,稀硝酸可以反应。

  可见,硝酸的氧化性比硫酸强。

  【引导探究】冷浓硝酸与铝、铁活泼金属反应的情况怎样呢?

  【引导探究】大家回忆,实验室能否用稀硝酸制取氢气?为什么呢?

  【板书总结】(2)与活泼金属反应

  在不生成稀硝酸中不生成H2、在浓硝酸中铝、铁钝化。

  【讲述】除金、铂以外,其余金属全可被其氧化而溶解。

  【介绍】王水的成分: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3。氧化能力极强,可溶解金和铂。

  【实验探究】与浓硫酸一样,铝和铁都浓硝酸中钝化,即浓硝酸把它们的表面氧化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膜,常温下可以用铝槽车装运浓硝酸。

  【回答】不能,因为硝酸的'氧化性很强, NO3-起氧化作用。而不是H+起氧化作用。

  【倾听理解】

  【引入】请大家用已学知识,推测浓硝酸能否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引导】推测碳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试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2、与非金属反应

  【总结】规律:一般生成最高价酸或氧化物、NO2和H2O。

  【讨论】结论:可以。原因是:硫酸可以氧化单质碳等,所以浓硝酸也应该能氧化碳单质等。

  【推导】C+4HNO3(浓)4NO2↑+CO2↑+2H2O

  【讲述】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对皮肤、衣物、纸强等都有腐蚀作用,所以使用硝酸时,一定要格外小心,注意安全。万一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NaHCO3)水或肥皂洗涤。

  【听讲、理解】

  【展示】利用一瓶久置而发黄的浓硝酸的样品,进行提问为什么发黄。

  【启发】可能有NO2产生,由于NO2溶于硝酸而变黄。

  【启发】如果是有NO2生成,那么硝酸的分解产物还必应有什么物质生成?

  【引导】推测产物,试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不稳定性:

  【提问】硝酸应如何贮存?

  【分析,讨论】发黄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为硝酸分解。

  【探究】在HNO3中,由于氢元素和氮元素都处于最高价,又因NO2的生成,是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所以只能是HN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因此,可能有氧气生成。

  【推导】

  C+4HNO3=CO2 ↑+2NO2↑+2H2O↑

  【回答】避光、阴凉处。

  【小结】硝酸的特性是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共同的特点是由于+5价氮元素得电子,被还原为低价态氮的化合物的缘故。

  【课堂练习】

  1、工业上如何贮存和运输大量的浓硝酸

  2、如何洗净一支内壁镀银的试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从节约原料,保护环境的角度来分析,要制取一定量的Cu(NO3)2晶体,下列实验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1)Cu+浓HNO3─

  (2)Cu+稀HNO3─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9

  一、重力:

  1、定义:地球上或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吸引力不是重力。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重力的符号:G

  二、重力的大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不能说物体的质量跟重力成正比),G/m=g

  2、比值为物理常量g=9.8N/Kg

  读作9.8牛顿每千克

  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顿。

  3、公式:G=mg

  注意:

  (1)g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在地球上随纬度升高,g略微增大

  (3)在计算题中,不做任何说明时,g取值9.8N/kg,如有粗略、大约、估算等词时,g取值10N/kg。

  三、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2、重力方向的应用:重垂线(又叫铅垂线)

  3、重垂线的作用:

  (1)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2)检查台面是否水平。

  四、重心:

  1、定义:重力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确定重心的方法:

  (1)对于规则形的几何体,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2)对于不规则形的物体,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

  3、重心不一定总在物体上。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10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大意。

  2、掌握单词:slow tied的意思及发音。

  3、理解会用句子;(1) The tortoise is so slow!

  (2) Let me have a rest!

  (3) Hold on!

  4、生活化:

  (1)….is slow.

  (2) Let me/us have a rest!

  (3)Hold on!

  活动准备:

  小动物头饰活动过程:

  1、问候、律动。Hello!Boys and Girls. It’s time to have English class now.

  2、教师讲述故事。复习对话、单词(先复习几个小动物的名称)并带领幼儿一块学说对话。

  师:上次我们讲故事的时候介绍了故事中小动物的英文名字叫什么呢?

  乌龟:tortoise兔子:bunny猴子:monkey小松鼠:squirrel熊:bear3、学习新内容:

  咱们看看他们这次到终点了吗?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教师讲述故事)兔子在干吗呢?What is the bunny doing?----休息。

  他在想:Let me have a rest。

  领读:Let me have a rest。

  他在比赛,可为什么敢休息呢?----跑得快。

  他想;The tortoise is so slow。

  领读:The tortoise is so slow。

  Let me have a rest。哪位小朋友可以来学一学bunny说这句花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T:那乌龟呢?还在走。他累不累呀?

  C:累。(领读单词:tied)那小朋友们猜猜看其他小动物这个时候有可能在干什么呢?(幼儿自由猜测)T:对呀,其他小动物在给乌龟加油呢。他们说Hold on!(坚持住!)我们也来给tortoise加油Hold on!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让幼儿注意小动物的对话,重复讲述对话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跟读对话,教师读旁白,幼儿说对话。

  讲了这么久的故事小朋友们想来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

  分角色表演现在我找5个小朋友来演故事中的5个小动物,教师说旁白(用英语解说,幼儿不理解的地方用动作来解释)。

  幼儿根据故事进行表演。

  4、生活化:---….is slow.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什么时候也可以说is slow呢?

  --- Let me/us have a rest!是什么意思呢?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也可以用到呢?

  什么时候可以用--- Hold on! 呢?

  讨论什么时候还可以用到以上句子.(鼓励幼儿想象,也可进行情节表演)。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11

  第三节新加坡教学目的

  1、了解新加坡的位置特点,领土组成及居民构成。掌握新加坡经济特点及发展原因。

  2、通过对新加坡发展经济的基本条件分析,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的事实,联系我国国情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新加坡的经济特点及发展原因。

  教学方法谈话法与讲述法结合。

  教学用具《东南亚地形图》、《新加坡图》、热带经济作物及新加坡城市风光景观图。

  教学提纲

  第三节新加坡

  一、位置、领土和居民

  1、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

  2、东南亚面积最小的岛国

  3、世界上人口稠密国家

  二、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

  1、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主要经济

  三、花园城市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面通过第一二节的学习,我们对东南亚的位置、居民特点,自然环境及经济状况有了一个整体了解,但各国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讲东南亚的国家地理。

  学习新教材

  [指导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38页《东南亚国家概况》表,使学生对东南亚国家有一概括的认识。

  [教师讲授]在上述国家中各国都有自己的特色,尤以新加坡更为突出,本节我们重点分析新加坡。

  第三节新加坡(板书)

  一、位置、领土和居民(板书)

  读《东南亚地形图》

  [提问]新加坡的位置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位于马来半岛南面,把守着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处在赤道附近。)位置特点非常突出。

  1、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

  [读新加坡地图]

  [提问]新加坡领土、人口有什么特点?(新加坡是由新加坡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属世界人口稠密区。)

  [教师补充]新加坡为一城市岛国,面积狭小,约600多平方千米,但人口达到260万,平均每平方千米4000人以上,属人口高度密集区。居民以华人为主,约占四分之三。

  2、东南亚面积最小的岛国

  3、世界上人口稠密国家

  上述地理特征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条件。

  二、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板书)

  1、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提问]新加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提示从所在位置、领土、自然资源等方面考虑。

  [教师讲授]新加坡国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境内几乎没有矿藏,又无重要的经济作物。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南亚中心,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还是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亚欧非和澳大利亚之间海、空航线交汇处。加上新加坡沿海水深浪静,暗礁较少,拥有天然良港。新加坡正是从本国具体情况出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迅速发展了本国经济,成为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

  2、主要经济

  新加坡是怎样利用这一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阅读思考]新加坡的经济以哪些方面为主?

  [教师讲授]新加坡利用位置的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和航运业。利用引进的资金、技术及进口原料,发展了许多新兴工业,如炼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还积极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优美的城市环境发展了旅游业。

  对外贸易、航运、新兴工业、旅游业(板书)

  新加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很注意环境保护和城市的美化,并在城市建设中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阅读课文]第137页“花园城市”。

  [提问]新加坡市政建设如何布局的?(可按课本归纳,并配合新加坡城市风光景观图,做简单介绍。故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三、花园城市

  [读一读]指定学生朗读第137页“读一读”。

  [提问]从上述新加坡经济发展特点中,可以吸取哪些对我们有益的经验?

  [教师讲授]只有结合本国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才是发展经济的正确方向。我们在发展经济时,一方面要借鉴外国的经验,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12

<title>  教案示例</title>

  一、设计理念

  1、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与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使课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

  2、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电阻》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由“电阻”、“变阻器”组成。本节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探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电阻,通过实践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打开探究之门情境——探究与发现——认知与实践——拓展与创新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部分电学知识,能够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也掌握了一些研究物理的方法,建立学生易于观察的模型,初步培养学生建模意识,解决实际困扰学生的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科技发展事例的内容真实、与所讲授的内容联系密切;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建模的能力,逐步养成能通过简单模型来学习物理,体会物理的乐趣;通过学生活动的参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1)了解影响电阻的大小的因素

  ( 2)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了解其构造,学会使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创造出滑动变阻器这一过程,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器材

  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自制电阻比较装置、铅笔芯、滑动变阻器、自制滑动变阻器模型、“探究卷”及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语)请同学们观察所带来的各式电线,谈谈你们的“发现”并提出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1、一般电线内部是金属丝,外部包有一层塑料。

  2、为什么普通电线内部的导线多用铜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见金属材料来代替铜。

  (师)结合 1再联系旧知及实物重新加深学生对导体、绝缘体概念的理解,并指出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结合 2引思;能用铁或普通不锈钢材料来代替铜吗?从而打开课堂探究之门。

  (“情境创设”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

  (二)、探究与发现

  1、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不锈钢丝的导电情况。

  过程:

  ① 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 1);

  ②教师补充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碳钢丝、康铜丝及镍铬合金丝的导电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灯泡的明暗去推断电流强弱,并发表见解。

  发现小结:粗细、长短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丝导电能力不一定相同,换言之它们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意义概述:①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金属丝导电能力跟导体的种类有关;②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

  (此步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从而初步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

  2、研讨与发现。

  目的:了解电阻。

  过程:组织学生研读“电阻”框,并积极鼓励合作探究和对有效信息进行收集。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①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 R,电路图中的符号“ ”,单位:欧姆(Ω);

  ②对第 13页框表中所列的几种导体在一定条件下的阻值数据提出猜想:导体电阻除与材料有关外,是否可能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此种教学安排的目的有二,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二是引导学生步入新的'探究之门。)

  3、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限它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过程;

  ①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 2);

  ②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学生)发现:导体长度越长则电阻越大。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①某段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做法之一就是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

  ②可根据导体的这一特性制作“可变电阻器件”。

  (三)、认知与实践

  创新课题:设计一种可以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器件。

  设计依据:上述实验的发现。(原则上应由学生给出)

  设计选材:师生互动探讨材料选择。

  主要材料选择:

  1、可选择金属电阻丝,因为它的韧性和可塑性好;

  2、为便于使用,又不影响导体电阻,需用绝缘体制作配套的固定装置。

  设计过程:师生合作“制作”变阻器模型(见图 3)。

  1、绕线(目的:减小空间范围)

  2、抽头。(目的:取不同阻值)

  3、设滑片。(目的:可任取相应阻值)

  4、装固定架。(目的:便于操作)

  (师)组织学生观察实际的“滑动变阻器”并探究有效接法与变阻情况。

  学生讨论得出:

  1、接“A、B阻值最大,接C、D阻值几乎为零,且均无法变阻。应接A(B)和C(D);

  2、若接A和C(D),则P向A移动阻值减小……

  (师)提醒学生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操作实践;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

  注:实验过程由学生完成(略)。

  (师语)由于选材和变阻方式不同,变阻器会有很多种类,课后请同学们也试着设计一种变阻器,并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变阻器件的应用。

  (师)组织讨论本次创新的意义:

  1、学会了设计制作滑动变阻器,并为了解其他变阻设备的原理打下了基础。

  2、应用滑动变阻器可(根据需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探究——设计——实践”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玻“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充分体现了本课的设计理念: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七、小结与延展

  师生共同构建多维度课堂小结,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设想。

  附:补充介绍“半导体”的有关知识以开阔学生视野;“超导现象”由学生课后了解。

  八、板书设计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13

  一、教学内容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即可;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就是从本质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已掌握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中特殊例子,通过分初中概念的逐步分析,使学习能从初中的特殊例子转移到高中扩大的概念的实质上,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深刻理解,一定会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一定会理解许多反应的进行的实质,对电化学知识也一定会达到一定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理解一定会使学生的能力提高,也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理论水平有很大提高,对学生的今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会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3、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2过程和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3.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提

  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四、教学重难点:

  4.1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4.2难点: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五、教学策略及方法: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六、教学流程图:

  思考与交流

  分组讨论

  思考、讨论

  讨论、归纳

  练习、归纳、总结

  七、教学过程:

  7.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思考,自主探究:

  [问题1]铁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下

  列与铁有关的问题你知道多少?

  1、工业生产中是利用怎样的反应来得到铁的?

  2、窗户上的铁栏杆常刷上油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一些容易变质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往包装袋中装入一小包铁粉,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什么?

  [针对学生回答情况予以点评]

  [讲解]以上三个问题都涉及今天要学习研究的内容——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2]请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取铁的化学反应式。

  [投影]实验课件,反应原理。

  [问题3]该化学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种?

  [点评]通过分析可知,该反应不属于任何一种。由此可见,采用仅仅是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

  的种类和数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来对所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是不可行的。

  [问题4]你们能各用一个反应来描述四种基本反应的反应特征吗?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

  式,并标出各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

  [巡视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点评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情况]

  [问题5]针对你们所标的化合价,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针对学生回答点评]

  指出在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的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而有反应的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因此,可以把化学反应分成类型:一种是有元素变价,另一种是没有元素变价的。

  [小结并投影]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升降)的化学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升降)的化学反应;

  [练习与思考]

  Fe+

  CuSO4=FeSO4+Cu

  2Na+Cl2=2NaCl

  H2+Cl2=2HCl

  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练习、思考、交流]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及判断依据,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形成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能力。

  [总结并投影]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思考与交流]根据我们之前书写的的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以及反应物与生成物组成元素在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你能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吗?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点评,并归纳总结,投影]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类型之间的关系:

  [问题6]根据化合价变化可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那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会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呢?

  [讲述]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那么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微观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三部分内容:从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阅读时请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NaCl形成过程中,Na是如何失去电子而Cl又是怎样得到电子的?

  (2)HCl的形成过程是不是也和NaCl的形成过程一样存在电子得失问题?为什么?

  [巡视以了解学生阅读情况][与学生一道完成下列表格]

  化合物形成过程电子得失(偏移)化合价变化情况发生的反应NaClNa失去1个电子转移给氯化合价升氧化反应Cl从钠中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降还原反应HClH电子对共用,发生偏移(偏向氯)化合价升氧化反应

  Cl电子对共用,发生偏移(偏向氯)化合价降还原反应

  [讲解并投影]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得失或偏移)。

  口诀:失-升-氧;得-降-还

  7.2课堂反思,归纳总结:

  [课堂练习]

  1、工业冶铁的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被(填“氧化”或“还原”),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被(填“氧化”或“还原”),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2、在一个化学反应中,能否只发生氧化反应而无还原反应或者只发生还原反应而无氧化反应?

  3、窗户上的铁栏杆常刷上油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4、一些容易变质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往包装袋中装入一小包铁粉,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为啥?

  5、(挑战性题目)既然氧化还原反应中既有物质得电子,又有物质失电子,那么物质间得失电子数目上有怎样的关系?

  6、通过上述问题,你是如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之间有何应用?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讲解并投影]

  1、碳,被氧化,氧化;铁,还原,还原

  2、不可能。在一个反应中既然有物质失去电子,就必然有物质得到电子。因此,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一对矛盾,总是同时发生的。

  3、铁刷上油漆后,油漆层阻碍了铁与氧气等的接触。因此,铁腐蚀的氧化还原反应无法发生而起到保护作用。

  4、采用真空包装,避免易氧化变质的食物与空气(氧气)接触,从而有效地避免食物氧化变质;装入铁粉后,铁粉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有效减缓食物与氧气的接触,也起到保护作用。

  5、得失电子总数应该相等。

  6、略

  八、板书设计:

  一、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2、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3、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以NaCl、HCl为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14

  第三节西亚

  [教学目的]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熟悉主要国家、五海三洲,主要海峡、运河的位置

  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条件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取得的巨大成就

  4、了解西亚的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及与宗教有密切相关的两个城市

  5、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的地位,分布特点及主要的产油国,了解西亚石油的运输路线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难点: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及石油外云路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西亚图(板图)、西亚石油海上运输线路图、世界图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指世界图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南亚,如果从南亚继续西行。我们会来到一个弥漫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的地区,这里到处可见身披白色长袍、头带头巾的阿拉伯人,还可以看到圆顶的清真寺。那大家猜猜,会是哪一个地理区域呢?

  一、西亚的范围和国家

  1、教师在世界图上指出西亚的位置,学生说出起海陆位置:亚洲西南部,西接非洲,南临印度洋

  2、学生讨论完成P46活动题,熟悉西亚的国家,并提问: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位于波斯湾沿岸的国家有哪些?

  二、西亚的位置

  1、学生讨论完成P46活动2、3,而后上台指出西亚联系的五海三洲

  (过渡)西亚地处“五海三洲”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2、引导学生阅读图2-18,设问:

  (1)我国的丝绸之路西起我国的哪个城市?向东通过了西亚地区吗?可以到达哪些地区?

  (2)我国的丝绸之路有什么地理意义?

  3、学生齐读P47最后一段文字,了解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学生讨论完成P46活动4、5题,了解西亚的海上交通地位,按如下思路:

  (1)由印度洋通往大西洋,有哪几条海上航线?哪条最近?

  (2)苏伊士运河直接连接了什么海和什么海?间接沟通了哪两大洋?

  (3)本区除了苏伊士运河外,还有哪两个重要的海峡?

  (4)学生完成P46表格

  5、学生自读“霍尔木兹海峡”,了解其在世界的重要性。

  三、气候与农牧业

  1、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西亚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地形图”,提问:西亚的河流多吗?图上的点状图例代表了什么地理事物?由此说明了西亚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干旱)从地形来看,以什么地形为主?

  3、设问:假如你是西亚某国的总理,面对如此的自然环境,你会如何发展本国的经济?

  (过渡)面对如此干旱的自然环境,西亚人民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因地制宜的发展了本国的农业和牧业

  4、结合教材第二段文字,讲述西亚牧业的发展情况

  (过渡)由于西亚气候干旱,西亚人民大力发展本国的节水农业。(结合教材P48-49文字讲述)

  5、提问:我国的西北地区发展农业时,可以向以色列借鉴什么经验?

  [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作业布置]见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三节西亚

  一、范围和国家

  二、地理位置

  1、五海三洲之地

  2、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三、气候与农业

  1、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传统的畜牧业

  3、灌溉农业和节水农业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西亚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重要性?西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西亚是什么人种?信仰什么宗教?说什么语言?引入阿拉伯国家

  三、阿拉伯国家

  1、西亚是哪些宗教的发源地?西亚的两大圣城在哪里?

  2、学生自读材料“耶路撒冷”,了解

  3、引导学生观察“西亚地形图”思考:西亚地区最著名的'矿产是什么?

  四、世界石油宝库

  1、学生自读思考:

  (1)西亚的石油在世界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教师展示自绘的“扇形百分比”图,突出西亚石油在世界的地位

  3、引导学生在“西亚地形图”上观察西亚的集中分布地区及主要的产油国

  4、设问:西亚的石油为什么要出口?

  5、结合P52材料分析:西亚石油生产有什么特点

  (过渡)西亚有如此储量大的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地区呢?

  6、引导学生对照世界图,结合图2-24,理解西亚三条石油运输的海上路线,而后学生上台指图回答

  7、讨论:假如你是西亚某国的政府首脑,当本地石油开采完后,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发展本国的经济?

  [小结]引导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

  五、阿拉伯国家

  1、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2、两大圣城

  六、世界的石油宝库

  1、西亚石油在世界的地位

  2、西亚石油的生产特点

  3、发布及产油国

  4、石油输出路线及地区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 15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课前准备:编写导学提纲,课前发给学生,搜集问题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汽后变成了水汽进入大气中)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板书: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

  (1)什么是降水?

  (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板书:

  二、降水量的测定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8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21已经画得十分清楚。

  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

  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

  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

  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完成活动。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

  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

  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

  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回答:略

  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9页(图3.22)

  板书: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

  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

  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季节差异很大。

  读图3.22回答了书上提出的问题后,让学生完成59页活动题,老师指导绘图步骤、画出一幅水量柱状图,可以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模拟老师的画法练习。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们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是不一样的,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板书:

  四、世界的降水分布

  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课本第60页图3.24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干旱的地区各分布中哪里?

  老师: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板书:

  (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新加坡、印尼)。

  (2)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三节三爱班会主题教案11-25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的教案03-01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12-12

三爱三节的主题班会教案08-30

三节三爱主题班会教案07-21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03-01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01-24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03-11

三节三爱主题班会教案06-01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