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时间:2024-06-11 19:15:58 海洁 外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精选24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精选24篇)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1

  我喜欢吃可口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连包粽子的过程也全然不知,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一有粽子,我就吃个精光。姑妈看了,总是说“就知道吃,不知道自己做。”今天我要拜师学艺——包粽子。我头一回这么专心致志!我乖乖地在姑妈身旁耳染目睹,看了看这包粽子根本难不住我吧。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能包得漂亮而结实真的非常不容易。

  姑妈瞧我这么认真。让我动手包粽子,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姑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鲜嫩的猪肉,再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不让儒米宝宝溜走。我得意极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淘气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十分生气哦!姑妈看了,说‘遇到事情要有恒心,要有耐心,方法。姑妈来替你“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我接过长长的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姑妈的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吃奶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

  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味道就是不一样,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十分高兴。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2

  粽子非常好吃,我最喜欢吃了,可是,裹粽子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我裹过,所以我可以这么说。

  上个星期天的上午,奶奶准备给我们裹粽子吃。我非常高兴。

  奶奶准备了肉,放了调料浸着;糯米,也放在水中浸着,后来滤去了水,也放上调料拌好;粽叶,清洗干净。奶奶开始裹粽子了,我在旁边看着。看着看着,我对奶奶说:“奶奶,让我也来裹粽子,好吗?”“好!”我就跟着奶奶学着她的样子裹起来。我把两张笠叶折了一下,然后,又折了一下。接着,我往里面放米,中间放了一块肉,上面再放了一些米。最后一步是把笠叶折过来,再折向下面,把米全部裹住。可是,这一步把我给难倒了。我把笠叶折向下面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笠叶弄了一个大洞,米立刻从破洞里面往外面流。这时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后来,我灵机一动,又拿了一张笠叶裹在外面堵住漏洞。可是没有用,米还是照漏不误。我只好请教奶奶。奶奶说:“还是重新裹吧。”我只得拆了重裹。

  第二次我用了好长时间才裹成了一只不象样子的粽子。可是,我想这是我裹的,总归也算它是粽子。这时,我看到奶奶一折一折放米放肉放米,再折再折,用线一捆,一只粽子又裹好了。而且,奶奶裹的是那样好看,美观。我心里暗暗想:以后要向奶奶多学习,多做一些事。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3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奶奶包粽子的样子,不知怎么回事,我的手也情不自禁地痒起来,也想包粽子。经过奶奶的同意,我开始了“包粽子行动”!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粽子。一开始以为这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可麻烦来了;由于我包粽子的.时候放太多糯米,一扎线,糯米从上头冒了出来,唉,第一个粽子以失败告终。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并不灰心,又再次拿起箬叶重新包起来。这次,奶奶教给我一些要领。这次真是上帝保佑,终于包好一个粽子,可是跟奶奶比起来,Mygod!真是天壤之别呀!奶奶包的粽子像一个精神十分的大人,而我包的粽子跟一个无精打采的小学生一样。可怜,第二个粽子又以失败告终。

  我挺了挺身子,还是不灰心,我拿起箬叶,把它弯成一个圆锥型,然后往里面装适量的糯米,再压结实,把箬叶往下一盖,正好遮住里面的糯米,最后用线扎紧。就这样,一个粽子包好了。我照着这种方法,一连包了好几个,终于掌握了要领,越包越好。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4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选取上好的芦苇叶,老嫩适宜,宽4—5厘米,长30厘米以上,放在锅里,水要超过叶面。先大火烧开,再文火闷大约45分钟。使之软化增加弹性,同时也起到消毒杀菌作用,起早了叶子脆,起晚了浪费。

  起锅后放在冷水里洗净,剪去叶柄备用。捆扎以蓑草(要和芦苇叶同煮)为上,现在大多用尼龙线或者蛇皮袋拆成单股。

  包时取3-4片苇叶,在大头窝成漏斗状。大头尽量往前推,使之严密,不漏米。上米(可依个人口味加枣子、咸肉、葡萄干等)后右手中指、无名指分开将其夹住,大拇指从后往前推压,使其紧、平。左手拇指、食指顺势将漏斗口朝里推成等边三角形,再将大拇指推过来的叶面盖在三角形上,并以左手拇指、食指顺势将漏斗口集合处捏紧,再将余下的尾把顺拐角贴折。再取线捆扎,松紧要适度,太紧,粽子硬,口感差,甚至会夹生;太松,没口劲,甚至会散。最后,把多余的叶尾剪掉就可以了。

  再就是煮了,水要没过所有粽子,也是大火烧开,再用文火煮45分钟以上。放在锅里待自然冷却后再起锅。可口的粽子就成功了。可能有人要说:这是娘们的事情,你怎么也——?我就是喜欢动手呢,没办法。

  等我快要打完这文字游戏的时候,已经从厨房飘来淡淡的.香味了,这就是所谓的成就感,最后一句算抒情吧。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5

  今天中午我们的饭碗中多了一道特别的点心——粽子,这粽子是迎接端午,我们年级组织学包的,我包的粽子在别的同学碗里。

  其实包粽子是一门技术活。首先要准备芦苇叶、糯米、红枣和棉线。首先把芦苇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就不容易破裂。把叶子摆好三片,从中间折成螺状,用勺子盛一些米进去,再放一个大大的红枣,接着再次倒米盖住红枣。完成后把卷在后面的叶子往前一折,盖住螺形口,把长出来的叶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线扎紧。为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绕了几圈,线绳纵横交错地五花大绑在那个可怜的小粽子上。说得容易,做起来就不一样了,在包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叶子从中间卷成螺形,但螺形不好看,于是又重卷了几次,终于好看了,可是刚要倒入米时,发现芦叶上破了一条缝,我换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叶子裂了一条缝,我无可奈何,等换了四片叶子后,才勉强卷成了一个螺形,灌入米,放入枣包好,线绳扎好。才扎好,发现叶子又裂开,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个开口粽子。我叹了口气,气愤地将米和枣从缝中挤出来,说:“这真是个粽子开口钱包”!

  还有一次,包的时候还算顺利,可到了后面扎线时,这粽子原来应是锥形的'粽子,变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压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们这次包的粽子还要送给周围帮助过我们的人,为了让每一位老师、护学的警察、孤独的老人……都能吃到,我包了十几个。其中有几个是我独创的袖珍型粽子:用一片叶子包成的,因为蜜枣太大了,只能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尝着同学们的粽子,觉得自己动手包的粽子比妈妈、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这是我永远忘不掉的美好的记忆。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6

  我的家乡是一个江南水乡,水好、土也好,所以盛产的东西都比较好,唯独这个粽子是最特别的。

  关于粽子,在古代还有一个历史典故呢,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河与汨罗江,死后被蛟龙所困,人们纷纷将粽子投入江中来驱赶蛟龙。所以,每当端午节时吃粽子也成了习俗了。

  在我的家乡,村上几乎所有的妇女都会裹粽子,裹的还有模有样的,很好看。还有几个大一点儿的女孩子也会,虽然裹的七零八落的,但也是她们自己的一份儿心意。

  包粽子的方法很简单,用棕叶把糯米裹好,在糯米中间放点儿肉就行了,再用绳子扎起来,一只粽子就完成了。重要的呢,应该是要烧的入味,烧的好吃了。过上一段时间,一只只可口的粽子就出锅了。真是让人直流口水啊!“谢大妈粽子”也是远近闻名的一个品牌了。通常,在卖粽子的地方都有挂着或者写着“谢大妈粽子”这几个字的。

  我家乡的粽子虽然没有“谢大妈粽子”那样出名,但是,我可以保证,我家乡的粽子的味道绝对不会比“谢大妈粽子”差的。

  异乡来的客人到我们那儿,我们也都会拿出我们乡村里出了名的粽子来招待他们的`。他们也会对我们的粽子称赞道:“嗯,很好吃呀,很入味,不愧是出了名的。”每当听到这样的称赞时,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甜蜜蜜的。

  有时候,图个热闹、兴趣,妈妈会在粽子里放入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说:硬币、辣椒、椰果、水果等等,有的是一样也没放的。如果吃到东西的话,无论是什么,就会说是中彩了,但没中彩的比较少。

  家乡的粽子的味道是最独特的,也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7

  我吃过不少粽子,也常看大人们包粽子,可就是没有亲手包过一次。但是我今天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

  包粽子分以下几个步骤:“一、将粽叶展开,在粽叶的中心倒上一些米。二、在米的上面放上一小勺绿豆、花生等作料。三、在作料上放上一块上好的五花肉,在倒上一些米把作料覆盖。四、把粽叶包起来再扎上线。”我按照步骤做了起来。开头那几步并不怎么难,比我想象中还要顺利,可到了最后一步的时候却让我无地自容,因为包粽子也是一门技术。由于我还没有一点经验,所以我包得非常差,不是包成了圆包,就是成了五、六个角的畸形粽子。看看妈妈面前的粽子像小山一样高,一个个有棱有角,再看看自己包的粽子别提心里有多难受了。可是我没有放弃,骨子里的那股牛劲上来了。于是我赶紧向奶奶讨教,之后又继续做下去,虽然做出来的还是不如妈妈的,可是比之前好了很多并给那几个不大美观的粽子做了“整容手术”,包好了之后,我就把所有的'粽子拿到一个大锅里慢慢煮。那会时间非常的漫长,我不时打开盖子看粽子好了没有,四、五个小时之后粽子终于好了。我找出了我包的超迷你粽子,大口的咬了一口。哗,太香了!我差点也把粽叶一块咬下来。

  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当我吃上了自己亲手包的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和高兴。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8

  我家乡的端午有许多风俗和外地一样:裹粽子,把一张张粽叶里放上馅,有的放肉、有的放豆沙、还有的放蛋黄;挂艾草,把一株株晒干了的艾草挂在门上,可以“辟邪去妖”;喝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孩子们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些都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端午,我最爱吃奶奶裹的粽子了。我们嘉兴五芳斋的粽子是出了名的,只要外地的人一谈起嘉兴自然而然的就就会说到嘉兴五芳斋的粽子。

  虽然五芳斋的粽子名气很大,也很好吃,但是我奶奶裹的粽子也不赖,选用的都是上好的糯米,又白又香,连粽叶也都是最好的,还带有竹子的清香。

  说到了粽子,就不得不提提我们这儿特有的迷你型的一口粽了,这一口粽就如同这名字,咬一口就没了,放在餐桌上,大家一直喝酒饿了,就每人一个,垫垫肚子。我们这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裹粽子,裹粽子的程序非常复杂,而且裹粽子的手法、技巧都非常难,我就简略的'介绍一下:先把糯米洗干净,把粽子在水中浸一夜,把洗净的糯米倒些酱油(包括白抽和老抽),再放些盐和味精,把糯米搅拌均匀,切一些肉,要切成块状,也放些白抽和老抽,接着把肉和糯米裹到粽叶里(具体手法较难,我就不解说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粽子!我一想到我的家乡就会想起我家乡的粽子。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9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我们高兴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不,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呢!我们家也不甘示弱,包了好多粽子,我也不愿落队,就跟奶奶学包粽子了。

  别看这粽子小,包起来可麻烦了。如果粗心,说不定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造成重包的后果呢!先要准备粽叶,糯米,红枣。准备完毕后,先拿起粽叶,拿起一个角,裹一个像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放进去,不要放的太满了,也不要放的太少了,在糯米中间放入我最爱吃的红枣,再把粽叶一卷一裹,最后用线绕几个圈再打个结,就ok了,可没想到,由于线扎的太松,一下就散了,唉,没办法,只好重新开始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弄好了。我一共包了3个粽子,而且,其中一个粽子里,我放了一根红通通的辣椒,看看谁是那个中彩的.人。左等等,右等等,粽子好像和我作对似的,一直不肯熟呢。我真觉得度秒如年呢。3小时过去终于过去了,看着芳香四溢的粽子,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准备尝一尝。拨开粽叶,只见白花花的糯米像一粒粒糖果,散发出它那诱人的气味,我不顾一切使劲咬上一口解馋,“哎哟”,我被辣到了,是我包的那个放了辣椒的粽子,“水,水……”我轻微的喊道。幸好有水的解救,要不我那粉嘟嘟的小巧嘴早被辣冒烟了,这可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呀!

  这个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10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比如:挂艾草、菖蒲;吃五黄;赛龙舟……还有我最喜欢的粽子。

  别小看这小小的粽子,它有着大大的历史呢。传说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他的躯体,就将装有米的竹筒扔进江中,喂鱼喂虾。后来,屈原托梦告诉人们,说江里的蛟龙偷走了米,让人们改用蛟龙最怕的粽叶和五色线捆绑。慢慢的,就有了在屈原投江自杀的那一天,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根据不同的馅料,有莲子粽、豆沙粽、火腿粽、蛋黄粽、肉松粽……这些用糯米做成的粽子口感细腻,却不粘口,吃的时候会有一股粽叶的清香。这美味的`粽子,配上气味清新的粽叶,真是美妙极了,那味道让人一辈子铭记在心。

  粽子不仅口味多样,而且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呢!上海的一些饭店的粽子才手指这么大,50克糯米可做4只粽子;而广东一带的粽子以大闻名,最平常的1只粽子4个年轻人也吃不下。粽子在不同的地方所呈现的样子也不同。浙江宁波有四角形的粽子;湖州有有趣的枕头粽;嘉兴的三角粽;上海的五角粽……不同形态的粽子个个讨人喜爱,令人垂涎欲滴。

  端午节的时候,很多家庭都会自己包粽子,一家人齐动手,其乐融融。粽子,已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11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妈妈准备开始包粽子了。

  只见妈妈拿起粽叶,用她那灵活的双手抓了一把泡好的糯米,快速地放入她已经铺好的粽叶里,又塞进两颗蜜枣手脚麻利地包好了一个粽子。我在旁边看着,心里痒痒了,便洗洗手坐到妈妈的旁边开始包了。

  看着妈妈娴熟的动作,我也想赶紧试试看,先拿起一片妈妈已经煮好的粽叶,把折成圆锥形,再用我那胖胖的小手,抓了一把糯米,放了进去,也塞进一颗蜜枣。又按照妈妈教我的方法,把我那小粽子包上了,并且还缠了一根白色的细细的线,妈妈笑眯眯地表扬了我。

  我又开始包第二个了,这次我包了一个黑米的粽子。但这次我包的不一样,我少装了些米,然后把包起来,往下按一按,做成一个扁三角形粽子。

  过了好长的`时间,粽子终于出锅了。妈妈把粽子全都放到了盘子里,我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包的两个粽子——一个线上绑了一个蝴蝶结,一个是扁三角形的。

  我小心翼翼的拿起了扁三角形的粽子,拿到手上后,不停地吹,因为实在太烫了。我把它放到桌上,然后把线剪开,把粽子叶撕开,用嘴吹了吹,轻轻地咬了一小口,一口糯米的香气再加上蜜枣的甜味,真是美味极了!接着,等稍稍放凉之后,我狼吞虎咽的把它吃完了。

  虽然我包的不是那么好看,但是吃起来却是非常美味。所以,外表并不是评判事物的唯一标准,做人一定要做到内外兼修才行呀!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12

  端午节到了,我们去粽子之乡——嘉兴游玩。一到嘉兴,大街上卖粽子的比比皆是,火车站台上还有人在叫卖呢,远远地就闻到粽子味,真香!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可多了,佩戴香袋驱赶蚊蝇,吃粽子,门上贴艾草,撒雄黄酒,赛龙舟……一大早,我们就跑到百年老店——五芳斋。一进门,“一个人”挑着扁担,前面有粽子和咸鸭蛋,后面的炉子里“烧”着许多粽子。一股股诱人的粽子味直冲着我的鼻子,馋得我直流口水。热情的扬扬姐又带我到了月河老街的粽子博物馆。我好奇怪啊,粽子也有博物馆,进去看看吧。玻璃内,许多大人在包粽子,孩子们在一旁嬉戏,一群人在开心地品着粽子。往前走,这些蜡像可逼真了,向我们讲述了百年前的人们如何用一团粘糊糊的白米和粽叶包粽子、用大锅煮粽子、卖粽子的情形。粽子的历史据说有几千年了。嘉兴粽子的品种可多了,有豆沙的、肉的.,足足有十几种,有甜的、咸的,你吃了一定还要吃。我的胸前早已带上了香袋,里面放着中药,用来驱赶蚊蝇。我属马儿,妈妈为我挑了一个小马,红红的,可漂亮了。

  嘉兴的端午节可真热闹。南湖上举行了龙舟赛,赛龙舟是端午的又一个风俗,是纪念屈原的。昨天,我去南湖时,看到了五个赛道,龙舟上的人们喊着号儿,一个人在船头敲着大鼓指挥,大家使劲地划着浆。回到家,楼下的阿公已在门上贴了艾草。

  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13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撒白糖……”又到了苇叶青葱,粽香飘溢的时节,妈妈又开始忙活开了。

  妈妈先把采来的苇叶放在清水里,一片一片洗干净,挂着水珠的苇叶,青翠欲滴,散发着来自河滩的清香。接着把糯米、蜜枣、红枣洗干净,放在一个盆里,一颗颗蜜枣在糯米的映衬下像一颗颗耀眼的红宝石。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左手拿两片苇叶并排放在一起,右手灵巧地一折,一个精致的“宝船”就做好了。捞起一把糯米,不多不少,正好装满“宝船”,用力压实,再放上一个大蜜枣,铺上一层白色的糯米,你看,红红的蜜枣藏在厚实的“糯米被”中偷偷地笑呢。苇叶在妈妈手中上下左右快速翻转,最后用丝线紧紧地缠绕,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多像一个裹着羽绒服的小胖墩儿啊。

  粽子下锅喽,刚煮几分钟,厨房里就飘出浓浓的苇叶的香味儿,我围着锅转个不停,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我这只小馋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粽子熟了,苇叶不再那么翠绿,我拿起一个,顾不得烫手,剥开它的外套,整个房间里飘荡着苇叶和糯米的清香,咬上一口,糯米和蜜枣夹杂着苇叶的清香,充斥了整个口腔,嚼一嚼,香味顺着牙齿,舌头,喉咙,一泻而下,到达胃里,每个细胞似乎都张开嘴巴贪婪地吮吸,整个身体都被粽香紧紧地包围着。

  “插艾叶,戴香囊,龙舟下水喜洋洋……”远处又传来孩子欢快的童谣声。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14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晚上,我们全家都聚在一起吃粽子。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妈妈说,这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大诗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一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煎饼等食品,“扑通,扑通”地投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罐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就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方法。渐渐地,就发展成了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天长地久一碗米,吉祥如意一颗枣,幸福美满一片叶,缠缠绵绵一条线,开开心心包成粽,欢欢喜喜送给你,愿你天天都欣喜!

  叶叶层叠,好运不绝;米米紧粘,幸福绵绵;线线缠绕,快乐拥抱;水水相融,情意浓浓;粽粽连结,祝福不竭!

  在这平静祥和的夜晚,手拿剥了叶的糯米粽快乐地吃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叨叨家常,说说心事,送送祝福,庆庆端午。我想,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吧······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15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包粽子吃,有一些不会包的就会买来吃。

  粽子有甜的、咸的两种口味。包法也很简单,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粽叶、糯米、火腿、花生、葡萄干、大枣和糖。在包粽子之前先要把糯米放在一个盆子里泡上四个小时,粽叶要挑新鲜的,没有经过人工处理的。把挑好的粽叶在水里煮上几分钟,然后把煮好的粽叶在清水中反复洗上两次,然后挑选好自己喜欢的口味就可以开始包了。如果喜欢吃甜的`里面就放上大枣、葡萄干和糖。如果喜欢吃咸的就放上火腿和花生。

  一切准备就绪就可以开工了。首先我们要挑选两片粽叶,把它们重叠在一起,再折成一个漏斗形状,接着,在里面放入一半糯米,在中间挖一个小坑,在中间放入自己喜欢的口味材料,最后把上面剩下的粽叶折下来,用细绳绑住就好了。绑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绳子绑在粽子最下面的那个角上,那样的话粽子里的糯米有可能会被挤出来的。

  粽子包好了,开始煮了,先是大火煮上两小时,然后小火煮上半小时,最后在锅里蒸半个小时,放凉了就可以吃了。

  粽子吃起来黏黏的,糯糯的,咬一口下去有点粘牙。我喜欢吃甜味的糯米,甜甜的味道经过嘴里一直甜到心里,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这真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16

  以前我们到作文班都是写作文的,你知道今天我们作文班在干什么吗?想知道的话,请往下看吧!

  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投粽子到河里,让鱼虾吃饱粽子,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了。

  今天我们作文班就来包粽子。材料有:粽叶、糯米、绳子。鲍老师还给我们做了示范:先把粽叶包成漏斗状,再把糯米用勺子勺进去,接着用勺子压实,然后用剩余的粽叶把上面盖住,最后用绳子扎起来。看完示范后,有的同学跃跃欲试,胸有成竹地说:包粽子对我来说,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有的同学却垂头丧气地说:老爷爷绣花难!还有人心里忐忑不安,像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开始包粽子了,我选了一张较小的粽叶,就开始包起粽子来。我飞快地把粽子包成漏斗状,再把糯米放进去,却发现糯米从下面一个小洞洞里漏了出来,洒得满地都是。我赶紧把那个洞口捏紧,果然,糯米就漏不出来了。然后我把粽叶折过来,盖住漏斗口。我正得意着,另一个难题又来了,我给粽子五花大绑后,打结的时候总打不紧。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结打紧了。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做好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又开始做第二个

  我再去看同学们,发现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正手忙脚乱地绑绳子,有的已经包了两、三个,还有的一事无成,让老师帮忙包粽子

  今天的包粽子活动可真有趣!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懂得了一个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收获!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17

  农历龙年脚步悄悄走近了,我家的年味越来越浓了。奶奶忙着做腊肠、打年糕、晒鱼干……那真叫一个不亦说乎。

  今天奶奶要包粽子了,这是家里一道必不可少的年味,我自告奋勇地去帮奶奶包粽子。奶奶把准备好的材料一一放在桌子上:那碧绿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粽叶;那小精灵似的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糯米;那一颗颗香甜可口的红枣;那一块块被酱油浸得红扑扑又香喷喷的五花肉。光看着这些材料就让我垂涎欲滴。

  开始包粽子了,我有模有样地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两张粽叶,把两张粽叶叠起来,卷成一个漏斗形,抓一小把糯米放进去,因为我喜欢吃肉粽,所以我挑了一块五花肉放进去,又在肉上面盖上糯米,这时奶奶告诉我包粽子要把里面的糯米压实,这样包出来的粽子味道更好。听了奶奶的话我伸出小拳头使劲地压,奶奶告诉我差不多可以包起来了,我顺手拿起一根棉线,准备扎粽子了。这扎粽子可没那么容易,如果扎的松了,煮时粽子会散开来,那可就前功尽弃了。可说说容易,做做难,我扎了好几次,奶奶都说我扎得太松了,奶奶说要扎的紧可得有一定的技巧。我照着奶奶说的方法:用牙齿咬住棉线的一头,另一头使劲地捆在粽子上面,终于大功告成了。

  从自己包的粽子里,我吃出了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的新年味道。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18

  每当到了新年,奶奶就会忙碌起来,给全家包粽子。

  早晨,我和奶奶去市场买粽叶、糯米、绳子。奶奶先把糯米、粽叶洗干净,再把粽叶和绳子煮一煮,这样才能使粽叶和绳子变柔软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来。

  开始包粽子啦!奶奶先拿出一张粽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形,把糯米放满在圆锥形的粽叶里,然后拿筷子搅匀、折好,最后用绳子捆住了。奶奶的动作真熟练,我也想包粽子了,就对奶奶说:“奶奶,我想学包粽子!”“好好,你看好我的示范,然后学着做。”奶奶爽快地答应了。

  我看完奶奶的示范后,就小心翼翼地开始学包粽子。我照奶奶教我的方法去做,可是我用力太猛,叶子碎了,但是糯米没漏出来。之后我想用绳子把粽子捆紧,结果叶子全碎了,米也漏了。在这练习中,我没把粽子包好,却把糯米洒了一地。但是我并不灰心,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两回熟。我又细心地包起了粽子。在奶奶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我把它叫做“矮冬瓜”,因为它很小,也很矮。

  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了,过一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找出我的“矮冬瓜”,咬上一口,真香!这种味道我到一辈子都会忘不了的,真是让我回味无穷!

  这次学包粽子,不仅仅让我尝到自己做的粽子,我还体会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诚心、细心、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19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我动手包过。直到今日,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我乖乖地在妈妈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十分不容易。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貌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

  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终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明白,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包的样貌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细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细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吃着自我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20

  再过几天就到端午节了,按照习俗,家家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小时候是看着妈妈和奶奶忙活。每到那时都特别兴奋,总想伸手自己也试着包包,可总是散架,包不到一块儿去。惹的妈妈和奶奶大笑。后来奶奶走了,又过了些年妈妈也生病了,端午节总要过,粽子总要包,于是我就学会了。

  每年我都要包许多粽子,各种馅料的都有。糯米要提前泡好,时间越长粘性越高。一般泡六七个小时就可以了。北方人爱吃甜的,所以大枣是必不可缺的',再加上些煮好的红小豆、泡好的花生、葡萄干、果脯,于是香甜可口的粽子料就备齐了。

  粽子叶要买新鲜的,干的竹叶虽然叶片大,但味道比苇叶差些。好在家旁边的超市每年都有新鲜的苇叶卖,很是方便。叶子买好先要清洗干净,然后放到锅里加水煮,开锅后七八分钟就可以了。取出,换水晾凉。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开始包吧!

  苇叶小,一般要用两、三个叶片,铺开,中间对着一折,成个斗型,把糯米、大枣等依次填进去,再将页稍对折过来包上,用线绳捆好。一个四角菱形的粽子就做好了。

  取一口大锅,将粽子密密实实的码好,加足水,上面最好压上点儿重东西,一般我是用几个大盘子摞起来,压在上面。目的是为了让粽子不随着开水翻动而煮破了。火候也有讲究,大火开锅后,就转为小火,慢慢的煮。两个小时后就可以关火了。

  满屋飘着苇叶和糯米、枣的清香,香喷喷、甜腻腻的大粽子出锅了!无须再加糖就已很甜了。快来尝尝,好吃吗?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21

  在我的食品集里,我最喜欢的就是粽子了。往年都是买现成的吃,今年端午节我要自己来包粽子啦。

  一大早,我和妈妈就到市场买材料:芦叶,糯米,猪肉接着我们就赶忙去奶奶家包粽子了。

  一进奶奶家,我就飞奔到厨房准备第一次包粽子。奶奶拿着芦叶:和和,端午节为什么我们要包粽子呀?我高声道:我知道,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奶奶笑着说:我们开始包粽子吧。包这个粽子,我们得先搞清楚正反面。光滑的那面就是正面,粗糙的'那面就是反面。我顿时明白了点。接着奶奶把芦叶卷成一个圆锥,然后再往里面放米。我也照着做,果真样子出来了。最后是封口,但是米像调皮的小孩老是从漏斗里露出来,不管我怎么试都没有成功,我越做越泄气。

  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下面我们来做帐门粽吧!我一听到帐门粽这三个字:帐门粽是什么呢?奶奶拿起一片芦叶:帐门粽是用来喂蚊子的。我脱口而出:蚊子吃了粽子就不会叮人了呀,真是好办法。奶奶用手指夹起芦叶根部,卷起一个小圆锥,绕过来做一个对称的圆锥,然后用芦叶的另一头插入圆锥收紧,这样半个帐门粽就做好。再按同样的方法做另一半,接着把两半都装满米,这回米宝宝们一点也没跟我作对,最后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用第三片芦叶把这两半合起来,这样就做好。

  就这样,我一口气包了五个帐门粽,奶奶夸我:真是熟能生巧,越包越好了。粽子下锅时,我守在厨房,一会儿,一股清香就装满了整个厨房。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22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格外高兴。因为那天我就要在作文课上体验一回包粽子了。

  上课时,老师便抱着大大小小的盆走进教室,原来那些盆中装的正是粽叶、箬叶、糯米,绿豆等做粽子的材料。

  刚开始,我们都跃跃欲试地尝试着包粽子,但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步卷箬叶在老师的示范下看似十分简单,但操作起来却非常难,我学着老师的动作,先将一片完好无损的箬叶平放在手掌上。左手在小心翼翼地将箬叶的一头折叠卷起来,卷成漏斗状后再观察,箬叶最下面的尖头是否有小孔,发现有小孔后,我便将“漏斗”里面的一头慢慢旋转到没有小孔为止。当我快要完成时,不小心用手用力过猛,只听“嚓”的一声,若叶被撕碎了一小块,我大惊失色,赶忙松手。好不容易完成的漏斗又恢复了原样。之后老师帮助我,我才完成了第一步。

  第二步装糯米和绿豆是最简单的'一步,我看向其他同学,他们dou已经快完成第三步了,我便加快速度装完了米。

  第三步是最难的一步啦,在粽子上绑粽叶,虽然不难,但前提是要将粽子上端折成一个三角形,我第一次折的时候,站在旁边的老师忽然说:“你做的这是手榴弹吧!”同学们都哄堂大笑,我听到这句话,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便继续“改装”起来。终于,我在老师的帮助下,包了两个粽子。包好的粽子散发出清香,看上去十分诱人,看着这些我的杰作,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包粽子真辛苦啊,不过我喜欢粽子,也喜欢这个端午节。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23

  “粽王诞生了!粽王诞生了!”当我还在睡梦中时,就被这阵噪声吵醒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时光倒流一小时吧!

  一群人正抬着一座跟小山一样的粽叶,喊着口号走进一个大帐篷里。人群因为好奇心像潮水一样涌进了帐篷。不一会儿,帐篷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人们。

  那群人正式宣布:开始包“粽王”。这时,有人盘起了手:“切!谁信你们能包出粽王呀,肯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粽子!”有的人兴奋地大声:“快点!快点!让我们看看粽王是长什么样的.……”

  那群人不慌不忙地将粽叶浸在水里,给粽叶们洗了一个热水澡。粽叶们直说:“好舒服啊!好舒服啊!”洗完热水澡,人们又将它们挂在绳子上晒太阳。它们在空中懒洋洋地伸了几个懒腰。

  再去看看大锅里,大锅里正有一些糯米大哥在里面游着泳。游完泳,它们也被捞上来,躺在一旁的草席上晒太阳。

  晒完太阳,人们又将它们倒在铺满粽叶的大地上,还依次在它们身上放上烤熟透的乳猪,一个牛头。人们将它包起来,用麻绳绑起来,放到大锅里煮。一分钟、两分钟……一小时过去了,"粽王"终于出世了!

  我赶紧穿上衣服,跑了出去。哈哈!我跑出去不早不晚,正好是品尝时间,我还尝到了一些呢!

  每当我尝到了粽子的时候,就会想到这次吃“粽王”的场景,真是记忆犹新呀!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 24

  端午节快到了,每家每户都在忙着包粽子,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妈妈就带着我去超市买粽叶、糯米、红枣、红豆……我疑惑地问:“妈妈,我们不是要包粽子吗?为什么不去买肉而要买红豆和红枣呢?五芳斋的粽子不都是肉的吗?”妈妈笑着说:“粽子有两种,甜的和咸的。南方人喜欢吃咸的粽子,所以肉粽比较多;北方人喜欢吃甜粽子,妈妈是北方人,当然要包甜的粽子了。”哦,原来如此啊!

  一回到家,妈妈先用盐水把粽叶泡了起来,用清水把糯米、红豆、红枣等也泡好,泡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再用清水把粽叶冲洗干净,晾一会儿,把糯米和红枣里的水倒干净就可以包粽子了。先把粽叶圈成一个喇叭形状,拿住尖角的部分,把泡好的糯米放到喇叭形粽叶的.一半;再放一些红枣、红豆进去;接着,再加些糯米压压平;最后,用粽叶把糯米裹严实,用线一圈一圈地绕紧,在尾端打上一个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如此反复,很快我们就包了一大盆,马上就可以下锅煮了。

  过了一会儿,厨房里就飘来了粽子的香味,我忍不住吞了吞口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等到粽子出锅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一个,被烫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不过,你还别说,这粽子的味道实在棒极了!妈妈说,这里边有家乡的味道!

【描写粽子外貌的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粽子的作文12-05

(经典)描写外貌的作文10-08

描写外貌的作文[经典]01-06

描写外貌的作文(精选)11-28

(经典)描写外貌作文11-22

描写外貌作文05-12

描写外貌的作文02-06

描写外貌的作文【经典】03-29

(经典)描写外貌的作文08-23

描写外貌的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