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时节如何运动养生

时间:2022-11-24 11:25:21 节日常识 我要投稿

小雪时节如何运动养生

  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小雪时节如何运动养生,希望有所帮助!

小雪时节如何运动养生

  1、小雪节气如何养生

  小雪节气饮食养生

  肺喜润恶燥,润肺有助肺气肃降,相火收敛。饮食上要多以清淡滋润的汤水、食物和水果为主,避免刺激辛辣。适宜的食材、汤料和水果主要包括:百合、沙参、玉竹、杏仁、海底椰、银耳、麦冬、阿胶、蜂蜜、鸭梨、柚子、苹果、香蕉、蔬菜等。如果很忙没时间煲汤和糖水的话,有个好建议,每天两杯蜂蜜柚子茶,方便管用。

  小雪节气作息养生

  小雪之后,自然界气温即不断下降,尤其早晚温差显著加大,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也必须逐渐转入冬季模式,即早睡晚起。这里值得说明的是何谓早与晚,子时(23:00—1:00)肝经司职,辰时(7:00—9:00)胃经当值,相信大部分人对此已经很熟悉了,所以,人们最佳的作息时间应是晚上十点至第二天早上六点,冬季早睡晚起也只是在此基础上微调而已。冬季作息可在上述标准基础上提前半小时就寝,推迟半小时起床。

  小雪节气运动养生

  有研究表明,平日里活动量少的人,患感冒的几率比活动正常的人要高出2~3倍。这是因为户外活动时间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缺乏阳光照射,会致使身体血液循环减慢,机体抗病免疫力降低,再加上对室外环境的不适应,所以很容易感冒。要预防感冒就要走向大自然,积极运动,强健体质。

  慢跑、快步走、跳绳、跳迪斯科、打太极拳等,都会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但不可运动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

  小雪节气防寒养生

  从这个节气开始,东北风刮得多了,由于气候虽冷却还没到严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围巾,这样往往容易遭遇受风寒,因此,一定要戴帽子,一定要注意防寒。

  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只是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冷为准。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脱勤着”,因此应多备几件冬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在干燥季节,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必要时可用加湿器。

  2、小雪养生食疗方法

  鱼汤健脾开胃

  鱼有健脾开胃、止咳平喘等功能,将它和冬瓜、葱白煮汤服食,可以减轻水肿。鱼汤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还能缓解压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导致的皱纹。

  猪蹄汤养气血

  猪蹄性平味甘,入脾、胃、肾经,能强健腰腿、补血润燥、填肾益精。加入一些花生和猪蹄煲汤,尤其适合女性,民间还用于妇女产后阴血不足、乳汁缺少。

  山药排骨汤健脾益肾

  备好排骨和山药、生姜、汤粉,汤粉稍稍泡一会。排骨洗净,搽干水分;生姜切片。山药去皮、切段备用。锅中油热,爆香姜片;下排骨炒至无血水。加入适量冷水,煮开。将排骨移入沙煲中,大火煮开,小火慢炖1小时;下入山药,炖煮20分钟。下入汤粉,煮15分钟。离火焖一会即可。

  鸡汤抗感冒

  鸡汤特别是老母鸡汤有很好的补虚功效。它能缓解感冒的症状以及改善人体的免疫机能。秋冬季多喝些鸡汤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将流感病毒拒之门外。但鸡汤有温补作用,有炎症的人要少喝。

  3、冬季养生的禁忌有哪些

  忌蒙头睡觉

  冬令天寒,一般盖厚被睡觉,因此,被窝内空气不流畅,再加上人体散发出来的体臭汗臭味、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肠道排出的有害气体,致使被窝内空气混浊。如果蒙头睡觉,会使体内氧饱和度下降,严重则会影响大肠生理功能,于次晨起床时会出现头昏脑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记忆衰退等症状。

  注意肌肤保湿润燥

  在寒冬,由于干冷的气候,人体的表皮层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但也造成皮肤层血液循环减慢,皮脂腺与汗腺功能降低,导致皮表的水分与脂肪含量大减,若再加上冷风吹拂,更大大减弱了皮肤的抵抗力,因此,冬天的皮肤容易变干糙、敏感、甚至皲裂。

  注意关节保暖

  由于关节附近多是肌腱、韧带等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温度本来就比较低,而且四肢较常暴露在外,更易散失温度,使关节僵硬,血液循环差,因而疼痛不止。因此,关节炎患者在寒冬须加强保暖。若能在冬季临睡前温水泡足,不但可以活血通络有益关节,并可安神宁志,促进睡眠。

  营养健康食品科普

  番茄红素软胶囊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抗老化:番茄红素可增强免疫力,恢复体能,并有助于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改善皮肤老化及老年斑;抑制癌细胞生长:番茄红素可以抑制包括肺癌、胃癌及内皮组织癌细胞的生长;血清中含较高量蕃茄红素的妇女,罹患子宫颈癌的几率较低。

  小雪节气的由来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赤纬-20°16',这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间仅9小时49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仅29°50‘。

  “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您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她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儿了。

  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阴气下降,阳气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小雪节气的养生知识

  1、饮食均衡要温补

  小雪节气,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在平日的菜肴中,可以多加入一些葱、姜、蒜当佐料,每天喝一杯热牛奶,再适当多吃芝麻、花生等有助补肾的食物。水果类可以多吃些橙子和橘子。

  2、多喝水防内热产生

  多饮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缩短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减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此外清晨饮水还能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小雪节气多喝水也可防内热产生,缓解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燥等不适。蜂蜜水可润燥解毒,白萝卜水能清热利尿,梨水可以润肺止咳。

  3、锻炼身体防流感

  锻炼身体可以防止被流感病毒感染。同时,饮食要荤素搭配。蔬菜水果要多吃,如大白菜、萝卜、香蕉、梨和苹果等。喝梨水、煮萝卜水就可以防止天气干燥所致的口干、咽干,又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4、室内工作要通风

  经常在室内工作的市民别忘了适当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和湿度,远离干燥和流感。对有晨练习惯的老年人来说,这段时间里,最好将锻炼安排在日出后或者午后。由于这一阶段室内外温差较大,到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提前做好热身运动。

  5、早睡晚起,睡前泡脚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冬季应该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迟于22点休息。如果超过1点还不休息,人的免疫力容易下降,加之小雪节气后气温下降明显,太晚休息更易生病。

  每晚用热水泡脚,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脚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冻伤,并就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小雪饮食注意事项

  饭前喝碗热粥或热汤

  由于小雪的时候天气很冷了,所以在吃东西的时候不建议大家吃一些很生冷的食物。比如说凉拌黄瓜、凉面以及一些生鱼片等,在这个时候吃点热乎的面条、粥和汤是比较好的了。能让人感觉到温暖,还能提升食欲,补充水分,增强消化能力。

  建议大家多吃一些杂粮粥,与普通的大米粥相比,杂粮粥中的维生素B含量更多,而且还有不少的钾元素,能帮助滋补身体。而且在饭前的时候少量喝点粥或者汤,能缓解饥饿感,防止吃太多,达到保持身材的作用。吃热食虽然好,记得不能超过50度,否则也不健康。

  宜吃温补性的食物

  在进入小雪的时候饮食就是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情,在饮食方面我们是需要多吃一些热量高、有健脑活血功效的食物。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温补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另外,还要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多吃蔬果强体抗病

  在冬季的时候适当的蔬菜和水果也是必备的,因为在冬季的时候我们吃肉会比较多,比较容易出现大便干燥、便秘。要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入。好能做到顿顿蔬菜,天天蔬果。蔬菜可选择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土豆、山药、莲藕、菠菜、油菜、芹菜、香菇、冬笋、娃娃菜等,水果可选择苹果、梨、猕猴桃、香蕉、柚子、柑橘等。

  零食首选坚果

  坚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等矿物质,还有一定量的蛋白质,都能帮助人们抵抗寒冷。坚果的营养素密度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冬天食物种类相对较少的缺陷。因此,天冷的时候,不妨把饼干、点心等零食换成坚果。

  少辛多酸

  秋季的重点是“少辛多酸”,到了冬季重点还是这个重点。冬季是一个收敛的季节,因此所有生发的食物好少吃,尤其是辛辣,如辣椒、胡椒、花椒等,容易引起皮肤干燥缺水。不过冬季适当吃酸性食物却很有益处。因为冬天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时期,酸性食物能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小雪时节如何运动养生】相关文章:

小雪时节应如何养生02-25

小雪时节养生祝福寄语11-16

小雪如何养生11-10

小雪时节如何垂钓11-19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02-24

立秋时节如何养生08-09

大雪时节如何养生11-18

春夏交替时节如何养生02-19

教你谷雨时节如何养生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