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梳理(人教新课标)

发布时间:2016-1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梳理

一、本册教材教学重点及能力培养

本册教材包括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认识时间单位分,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数学广角--搭配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根据情景图列算式以及角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正确书写笔算加法竖式的格式,进位加法、减法退位不算漏的习惯、养成正确书写数字、认真检查、认真看图、认真读题的习惯。

二、学段目标: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三、课标对各领域的要求及本册教材各领域知识点

数与代数

【一】课标要求:

(一)数的认识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 

2、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3、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4、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二)数的运算

1、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三)常见的量

1、 认识钟表,会看分针,知道1时=60分。

2、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四)探索规律

探索简单的变化规律(参见例9,例10)。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或(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或(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5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

二、培养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口算、笔算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

三、养成的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乘法的意义,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编制乘法口诀,熟背口诀,正确计算。

4、会用乘法,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养的能力

(1)、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三、养成的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

3、 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会看半时,能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几分后的时刻。

二、培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估计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模型思想

图形与几何

【一】课标要求:

(一)图形的认识

1、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二)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4、能恰当选择物体的长度单位。

二、培养的能力

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养成的习惯

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锐角、钝角。

二、培养的能力

1、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三、养成的习惯

1、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观察、判断的习惯。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一、教学目标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二、培养的能力

1、借助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养成的习惯

1、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物体,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综合与实践

【一】课标要求:

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

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掌握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

二、培养的能力

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动手能力。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一、教学目标

掌握对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方法。

二、培养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