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复习课 导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9-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课题:方程复习课

学案 教案

一自学导航

活动一 回顾正、反比例的意义

1 举例两个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例子

(在小组内说一说为什么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活动二:通过多种方式来描述成正比例的关系

1 完成书83页2题

(1)书中通过哪几种方法来描述汽车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表格中的2时的路程是200千米,对应于图中的哪个点?怎样用关系式表示?

(3)每增加1时,路程的变化在表格中如何看出?在图中如何看出?

(4)路程和时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2 举出生活中或数学中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变化的例子

活动三 找出实际生活中成正反比例的量

1 书85页3题

(1)看图填表

(2)从图中可以看出谁是变化的量?

(1) (3)你能从图中看出这两个变化的量有什么关系吗? 在组内说一说你的方法

2 书85页4题

(1)在书上完成4题的1、2题

(2)列车运行2分半时,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先独立完成吗,然后在组内交流

列式解答

3 书86页5题

写在书上,并在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二 检测与反馈

1 书84页1题

(1)(      )比例,理由

关键点

(2)(      )比例,理由

易错点

(3)(      )比例,理由

2(1)(      )比例,理由

关键点

(2)(      )比例,理由

易错点

(3)(      )比例,理由

(4)(      )比例,理由

易错点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能找出生活中成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①可以让学生课前进行复习,并收集相关信息,课上展示。

②以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反思,然后组织汇报。

③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

教材创设了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表格、图、关系式、自然语言等方式来描述这一关系,使学生体会刻画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多种形式,并促使学生在几种方式之间进行转化。教学时,教师可以再举出一些实际问题或鼓励学生提供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再次经历多种方式表示的过程;教师应通过语言、板书等形式将几种方式进行对应。

举出生活中数学中一量虽另一量变化的例子。将学生的视野由正比例、反比例拓展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也体现了教材的特点,学生只要举出例子就行了,教师可以让学生说清楚谁随谁变化,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表格、兔等大致的刻画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

课题:探索规律复习课

学案 教案

一 自学导航

活动一 体会数在图形中的变化规律

1 书87页1题

(1)把乘法表填完整 写在书上

(2)把你发现的规律和同学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发现的规律多。用简单的语言总结你的方法。

2 找一找生活中存在的数学规律。在小组内说一说。

活动二 利用找出的规律解决问题

1 完成书88页3题

(1)你发现气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第2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列式解答

(3)第27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列式解答

2 完成书89页4题

1 书89页4题

(1)绿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

(1) 再找出一组满足(1)题要求的数

(2)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关系。                       答

新课标第一网

二 检测与反馈

1 书88页1、2题。独立完成在书上,点名质疑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尽可能多地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尝试用语言、表格、图、关系式或其中的几种方式刻画所发现的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索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和变化趋势

一  预习,质疑

完成学案活动,教师下组指导,了解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选择小组展示

二 交流展示

重点交流不会的知识点

展示: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听、评,老师相机补充

教学注意

学生可能会发现:

(1)横着看,每一行都是一个数的倍数。

(2)竖着看,每一列都是一个数的倍数。

(3)找出积相等的数,这些数所对应的两个数成反比例关系。学生可能发现其他规律,只要合理都应鼓励。

三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