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8-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33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前任老师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力争使我班的合格率得到100%。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尚未形成,学优生和学差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均大有文章可做。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分数乘法;(2)长方体(一);(3)分数除法;(4)长方体(二);(5)分数混合运算;(6)百分数;(7)统计;(8)总复习。

 总目标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 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 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 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一)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 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 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参见 例2和例3]

  (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 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 最大公因数。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2.数的运算

  (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 过三步)。

  (4)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 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参见例4 至例6]

  (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参见例7]

  3.式与方程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4.正比例、反比例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 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5.探索规律

  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本册教材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展开图的形状,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4)使学生认识理解物体体积概念,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5)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6)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并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7)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设想

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学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保证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 

1、如何保证数量? 

① 选准一本与教材同步的辅导书或练习册。 

② 做完一节的全部练习后,对照答案进行批改。千万别做一道对一道的答案,因为这样会造成思维中断和对答案的依赖心理;先易后难,遇到不会的题一定要先跳过去,以平稳的速度过一遍所有题目,先彻底解决会做的题;不会的题过多时,千万别急躁、泄气,其实你认为困难的题,对其他人来讲也是如此,只不过需要点时间和耐心;对于例题,有两种处理方式:“先做后看”与“先看后测”。 

③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题,与同学、老师交流,并把心得记在自习本上。 

④每天保证1小时左右的练习时间。 

2、如何保证质量? 

①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学会“解剖麻雀”。充分理解题意,注意对整个问题的转译,深化对题中某个条件的认识;看看与哪些数学基础知识相联系,有没有出现一些新的功能或用途?再现思维活动经过,分析想法的产生及错因的由来,要求用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地叙述自己的做题经过和感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以便挖掘出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元归一。 

②落实:不仅要落实思维过程,而且要落实解答过程。 

③复习:“温故而知新”,把一些比较“经典”的题重做几遍,把做错的题当作一面“镜子”进行自我反思,也是一种高效率的、针对性较强的学习方法。

五年级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把图形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实际上,本套教材非常重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从多种角度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其中,图形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通过直观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提供了直观表象,还可以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灵感,同时它也往往成为创造的源泉。

    根据课程标准和整套教材的整体编写思路,本单元仍然没有将分数应用题单列,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分数乘法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

第二单元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和要求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二(整数除以分数)

教学目标和要求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三(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目标和要求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    长方体(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2、  认识、容积的计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3、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一些不规则的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5、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认识、容积的计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运算。

2.能结合具体情景,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的应用。

3.通过观察、比较、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4.结合具体情景,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律;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利用方程解决有关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    百分数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经历从时间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百分数,会正确的读、写 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能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4.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体会百分数的必要性

第七单元  统计

教学目标和要求

1.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2. 通过实例,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3. 通过实例,理解并会计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

4.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体中的数据或统计图表获得的有用信息。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理解并会计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

五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2009年3月

周次 日期 教学计划进度 课时 实际进度

1 3.2--6 分数乘法(一)2---6页 4 分数乘法(一)

2 9--13 分数乘法(三)7---12页 4 分数乘法(三)

3 16-20 长方体(一)13---19页 4 长方体(一)

4 23-27 露在外面的面20---23页 4 露在外面的面

5 30-4.3 分数除法24---28页 4 分数除法

6 6-10 分数除法(三)29---35页 3 分数除法

7 13-17 数学与生活36---42页 4 数学与生活

8 20-24 体积单位43---49页 4 体积单位

9 27-5.1 体积单位的换算50---5页5 3 体积单位的换算

10 4-8 分数混合运算56---59页 4 分数混合运算

11 11--15 分数混合运算(三)60----63页 4 分数混合运算

12 18--22 百分数的认识64----68页 4 百分数的认识

13 25--29 蛋白质含量69----72页 3 蛋白质含量

14 6.1--5 练习六73----78 4 练习六

15 8--12 数学与购物79----83 4

16 15-19 统计84---92页 4

17 22-26 总复习93---96页

18 29-7.3

19

20

备注      清明节一天   五一节一天   端午节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