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的诞生读书心得

时间:2021-06-12 13:50:0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造型的诞生读书心得

  导读:《造型的诞生:图像宇宙论》是日本设计界巨人--杉浦康平宇宙学的结晶,用"万物照应剧场"这个称谓,在浩瀚的时间之流中搜寻人类文明起源的线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造型的诞生读书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造型的诞生读书心得

  造型的诞生》读书心得

  第一次知道杉浦康平是在课上听到同学对于他以及他的作品和设计理念的介绍,而后去查阅了一些资料,对杉浦康平有了一些更为详细的了解,他创立了以视觉传达论、曼荼罗为中心对于亚洲图像、知觉论和音乐论的研究。而他独创的视觉信息图表提出崭新的传媒概念,更为今天的数码载体信息传播作了重要铺垫。他的“自我增值”、“微尘与噪音”、“流动、渗透、循环的视线流”、“书之脸相”等设计理念和“宇宙万物照应剧场”、“汉字的天圆地方说”等理论构成了他的设计学说,形成了杉浦康平的设计世界。

  我偶然在图书馆发现了杉浦康平的著作《造型的诞生》之图像宇宙论,简单翻看了几页,无论是从书的封面还是书中的图文内容,都很吸引我,于是便借来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慢慢走近杉浦康平的宇宙世界,对于这位大师更加钦佩。下面是我对书中内容的一些复述,和读这本书的一些所得所感。

  全书分为十二个章节,在进入主题之前分别有杉浦康平先生自己的前言和学生吕敬人写的序,以及其他人的一些评论。其中谈到了杉浦先生的一些著名理论、学术思想以及品质精神等,让我在进入杉浦先生的“造型的世界”之前对于杉浦先生眼中的造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杉浦先生说:“我认为,美的造型,感人的造型建立在源远流长的‘生命记忆’的基础上,她超越其主题和国界,相互‘连锁’相互‘照应’......”我认为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杉浦康平对于造型的几点理解:首先,关于造型,杉浦先生强调是“美的”、“感人的”造型,说明历史和人类社会对于造型是有筛选性的,也印证了一个事实:那些经过历史时间的淘洗,能留下来的并且呈现在现代人的眼前的造型是经典的,是被认可的具有美感的造型。

  其次,杉浦先生认为“生命记忆”是造型产生之基础,并且各造型之间相互“连锁”、“照应”,这点会在文章后面详细叙述。最后,可以看出杉浦先生对于造型有着无比深厚与执着的热爱,因为在他心里,造型是富有情感与生命力的“她”,而不是仅仅为表达事物形态和意义的“它”她是人类实践与经验的沉积物。我觉得本书的译者也是理解了杉浦康平用词的用意。

  全书十二章内容阐述了诸多传统的造型,与人文社会及宇宙之间的联系,全都是围绕“造型”进行阐述,杉浦康平先生眼中的造型是蕴含着人类随时间的推移而积蓄下的种种体验和丰厚的实践,这种沉积物被杉浦康平称作“生命记忆”。他认为一个流传下来的造型或是是一件被人认可的作品,必然蕴含着“生命记忆”带来的巨大的力量,甚至超越了时间的概念。杉浦康平将十二章之中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是“与身体结构共鸣的造型”。她对称,统一,同时还产生漩涡,抓住宇宙的根本原理。在这个部分中,杉浦先生先是论述了人的眼睛与宇宙中两个天体:太阳与月亮的联系。用亚洲绘画中对太阳和月亮的描绘来揭示两者不同的属性和象征,太阳以红色和金色表现,相争永生不变,而月亮则以二十八天为一个周期,反复“圆缺”象征死亡与再生的循环变化,太阳象征男性和火,而月亮象征女性和水。二者相互对立,又与人类产生绝非偶然的联系。书中举出中国神话中的盘古左眼为日,右眼为月的形象和和日本“记纪神话”中的伊奘诺尊生出天照大神和月读尊的传说,以及古印度,古埃及神话中的创世神的形象来证明传统神祗眼睛的造型与日、月和宇宙的联系。又以日本的不动明王像中的“青不动”像眼睛的造型联系日本歌舞伎演员的“睥睨”眼相,赋予日月眼相以降魔的咒力。他认为会放射出对周围不可视物的透射力,亚洲各种图像中出现的眼睛都渗透着一种降魔驱邪的灵力。而日月眼是以两个眼球为主题,使“视”和“内在灵力”相结合表现出来的巧妙的造型。

  我觉得这部分对我启发最大的是杉浦康平先生对于对称造型的研究。这章他通过对日本和整个亚洲的具有特色的对称造型进行深入的探讨,揭示对称和漩涡造型蕴含的生命意义,在中国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寻找到很多对称的字形。如左与右,均是由左右手型演化而成,而两手在空中呈漩涡状又产生了“灵力”。书中提到日本注连绳,是一种净化神域,降魔驱邪的物品。其中的鹤和龟造型象征着长寿和繁荣。

  而鹤与龟是两种不同属性的生物,白鹤在天空中轻盈明快,乌龟在地上爬行厚重混沌,形成阴与阳的互补相结合具有流动性,其实也是形成了生命的漩涡,阴阳在中国是对立统一的且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双方互相吸纳,产生循环往复的漩涡,对于阴阳的看法即是中国人对于世界的看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割的,人的体内也有两种相对的力量在旋转生长,所以人和世界和宇宙都拥有共同的原理。这种“不是分割,而是合一”的思想与中国传统太极阴阳相契合,在其他亚洲地区应该也会有这种对立统一的造型出现,我觉得这也说明亚洲不同地区文化是有相通性的。而这种思想对于一个设计者有很大的启发,可以思考在设计中如何运用两种相互对立而需要相互依存的元素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我觉得这也是从设计上反应东方哲学的内涵。

  杉浦康平先生通过对日本佛教中的两界曼荼罗的造型研究进一步发掘对称型,“两界曼荼罗”是密教用语。系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的诸尊配置图。共有胎藏界与金刚界二种,故称两界曼荼罗。于唐代中国佛教完成,有真言宗密教的开祖——弘法大师空海请到日本。这两个曼荼罗的布局蕴含了各种形式的对称原理。如胎藏界曼荼罗是“鲜红的莲华”代表“太阳的活力”和“女性智慧”;而金刚界曼荼罗是“白色的光环”代表“寂静的月光”和“男性的行动力”。

  两界曼荼罗布局中的“方圆”关系也具有象征性,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以天的球体和地的平面形成对比,相互关联。以圆形为构成原理的金刚界曼荼罗表示天理,而胎藏界表示大地的丰饶。杉浦先生又以“智拳印”造型为例阐释了“二即一,一即二”的密教根本原理。世界合二为一,活跃的流动。由对称产生演变的漩涡纹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纹饰,中国古代的象征闪电的雷文就是直角漩涡相互联结。还有“龙纹”、“蛇纹”、“凤纹”等圣兽纹样,还有日本照应中国漩涡纹产生的“巴纹”。

  这种图形在印度,日本,中国甚至中世纪的欧洲都曾很盛行。涡纹在设计中见于椅腿、栏杆扶手、棚壁等家具和建筑物末端反转位置的造型上。这种流畅的线条,旋转的姿态,是一种孕育生命,富有生机的造型。而在杉浦康平看来,这种漩涡造型之所以会使人产生陶醉感是因为人的内部结构也有与之相似的漩涡造型,例如包裹心脏的肌肉,人的消化器官的扭曲,指纹与DNA的双螺旋结构。所以从某种层面上讲,这种漩涡纹的造型与人类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是人体结构的一个映射。她唤醒着人的生命记忆。

  第二个部分是以汉字为首的“文字”的诞生。杉浦先生认为人的身体跃动从而产生线的形态,变成文字。其节奏投影在文字结构上,又经回归产生新造型。这一部分是对中国汉字的造型意义进行深刻的`解读,去探寻汉字中的生命力。在举了许多文字案例后,杉浦先生阐述了文字的力量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去发挥作用。

  我认为处于信息时代的人类对于文字多是在计算机中看到的承载信息的符号字体,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但却失去了对于文字的解读与思考,尤其是中国人于中国汉字之间缺少沟通,汉字造型其实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她是一个会生长的生命体,产生于生命的跃动,自身也富有活力。简单的一个寿字就有无数种造型,而中国传统纹样与造型有种类繁多,是不是可以将其组合变化,形成新的造型,注入新的意义呢?我们缺乏的并不是灵感的来源和设计元素的资源,而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元素利用的创意和概念。

  第三部分是观察“书”和“地图”这些传媒的时间、空间中造型是如何变化、编织故事的。一张纸或许人们看不到它的空间感和生命力,但是将它反复对折,产生厚度,那么一张纸就富有了生命力和体积。这是一种戏剧性的变化,而由多张对开的书页组成的一本书也具有戏剧性的变化,纸面连接的空间由文字和图画描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开端,发展和高潮。情节不断深入展开,书籍,电影电视都属于包含着时间的媒介。书中可以包含很多东西,甚至装进整个宇宙。

  杉浦康平认为书的封面即是“书的脸”。是书的本身。需要富有生机,引人注目,栩栩如生。杉浦先生以他自己的设计实践为例讲述了书籍装帧的知识,书的各个部分的作用和意义。他提出:阴阳的对立、融合使书产生漩涡。一本书的空间含有对比、对称的因素。封底与封面,左页与右页,书的天头与地脚,纸张的白底与油墨的黑字,白底与图的部分等等,围绕一本书会形成各种对比的因素。

  其中他又提到之前讲的两界曼荼罗的对称造型,日月眼的造型相呼应。之前自己做过电子杂志,在封面的选择上也曾经有过很多的考虑和纠结,通过阅读这段文字我对书籍的封面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书的封面要展现书中的内容,通过造型的运用使书充满生机让读者有翻看的兴趣。同时书的封面也要展现更深层次的东西即是文化与文明。向东西方的书籍装帧形式。书的封面设计是在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下形成的。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决定的,书籍的设计一定要赋予文化的内涵,书籍才能有生命力,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四是造型重新回归人体,作为小宇宙的身体扩张到吞掉大宇宙。最后的部分,开头又是通过对佛教手的造型进行分析从人的身体部位的造型来观察宇宙与人类的联系。他从亚洲宗教的角度,尤其是佛教的一些造型来探讨人的造型与宇宙的大造型的同一性。“大宇宙”与“小宇宙”在本质上是相互照应的。

  杉浦康平一直在向人们阐述“造型”与“灵力”的关系,人与宇宙中的力量相结合,产生出具有灵力的造型,个各造型之间又相互照应,产生新的造型。杉浦康平说:“我们将以亚洲的人们流传至今的丰富多彩的造型为核心,进一步探讨当今现代派设计往往忽视的“造型”和“生命”的联系。“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发现我们生活中很多造型都是可以也很有必要去追根溯源的,因为在现在看来不起眼的一个造型,就蕴含着深层的哲理,和复杂的演变过程,而这种演变过程正是我们可以去研究学习的,虽然现代设计强调创新,但是我觉得以本土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创新要比凭空的创造再赋予新的意义更能深入人心,就如杉浦康平指出:现代人一只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现在与未来上,将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事物,不懂得去回首,反思过去,重新审视自己,去探寻自身内部所蕴含的生命的力量。因而在现代设计中我们所运用的符号、造型、文字,其实都是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的,”造型的诞生“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是经过繁复演变的过程,她潜存于民族文化深层意象中, 难以用语言表述,却折射出社会历史文化演进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杉浦先生通过对某一造型或现象的反复观察,引证,从中映射出古老的文明,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系联系起来形成一张记录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关系网。杉浦先生对于古老文明尤其是对亚洲文明与东方哲学的热忱,丰富的联想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细致严谨的学术研究精神,还有他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探究问题的方法,都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知识,我想这也是杉浦康平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宇宙观以及设计理念的原因吧。

【造型的诞生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精彩观念的诞生》读书随笔06-12

《精彩观念的诞生》读书笔记07-08

《精彩观念的诞生》读书笔记范文07-09

《所有权的诞生》经典读书笔记10-14

诞生的诗歌07-01

诞生诗歌06-26

诞生的近义词04-11

造型的素描11-26

造型表现的教学心得体会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