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五年级)

发布时间:2017-2-2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引领者、服务者,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指导者。班主任的责任心、爱心和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班级孩子一生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关系到全部孩子一生的发展和许多家庭的幸福与成就。

关键词:

爱心 、责任心 培养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形成良好的班风

    我1997年师范毕业至今,一直从事着教育教学工作,也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几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看着学生的成长,想想自己工作的成果,心头就有说不出的喜悦。以往的艰辛、烦恼都抛在了脑后。为自己是一位老师而自豪。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是我们为他们打开了知识之窗,领着他们迈着稚嫩的脚步走上了人生之旅。通过十几年的切身体会,我懂得了: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引领者、服务者,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指导者。班主任的责任心、爱心和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班级孩子一生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关系到全部孩子一生的发展和许多家庭的幸福与成就。所以作为班主任,我认为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爱心 。班主任的爱心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与技能。爱是教育的灵魂,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懂得学生的教师,会用学生所需要的方式去爱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让他们知道老师的爱,理解老师的爱,乃至接受老师的爱,自觉回应老师的爱,甘心报答老师的爱。这样,教育才会有效果,才会长久。参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发现:当一个学生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她)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                         

记得我刚工作不久,碰到这样一个孩子,叫赵焕,她从一进入五年级就厌学,学习习惯不好,经常不做作业,怕老师批评,又怕不做,于是她一到学校就说作业丢在家里了,再问就哭,一哭就是半天,老师拿她没办法。我确准她有心理障碍,便对她关怀备至。首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她。我中午陪她一块回家,放学后陪她做作业,拉下的功课我帮她补上。当她有了点滴进步,我当众表扬她,对于这样因不完成作业而产生心理负担心理障碍的学生,必须从源头上治理,先让她每天完成应该完成的作业。她完成作业后便没有了心理压力,就不会有厌学情绪,也就不会不做作业了。于是,我就指定班干部帮助她,在双休日陪她一起做作业。作业完成了,她就能高高兴兴地来上学,再也不哭了。可是毕竟是孩子,经常反复,一个阶段好,一个阶段又不行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也不急,一方面对她进行耐心教育,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另一方面尊重她的人格,不当众批评她而是通过家访与联系,争取家长的协助配合,让家长给她辅导,把脱节的功课补上。知识缺陷补上后,她上课能听懂了,就主动做作业了。帮学生树立自信心这一点很重要,孩子毕竟小,今后的人生道路还很长,班主任教育的职责是培养和塑造,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用心灵的爱抚来医治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来涤疗精神的污染。 在我的耐心教育帮助下,孩子懂事了,进步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总之,班主任工作只要自己充满爱心,关心和爱护他们,并严格地要求和教育他们,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严结合,细致入微,一定会到达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要有责任心。责任心是当好班主任的前提。有了责任心,班主任就会淡薄名利,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用自己的爱和热去照亮和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绝对不会让一个学生掉队。有了责任心,班主任在工作的过程中就会想方设法克服一切困难,干出可喜的业绩,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成功的班主任,深得领导的信耐,同行的佩服、学生的敬仰、家长的敬重和社会的赞许。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项活动,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环境、对社会负责。从而达到学校和学生双方都满意。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 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替他人家庭做嫁衣裳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性的工作。用毛泽东的词来说就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关键的主观因素。习惯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一个过程和需要细心、耐心及教师指导和示范的教育。  班主任的教育就是细节教育,细节无小事,处处皆习惯。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学生感受和得到教育的过程。记得在我接上一届一年级学生的时候,我发现班里大部分学生不会整理自己的书包,每次上课时不是找不到这,就是找不到那,每次上课时总是东翻西找,上课好一阵了,教室里还是乱糟糟的。于是,我就给他们做示范,给学生指导:一个学科的书放在一起,一个学科的本子放在一起。预备铃响过之后抓紧准备第一节课的书本。第一节课结束后,赶紧准备第二节课的书本……经过半学期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习惯。有时候,班级卫生角不干净,劳动工具摆放不整齐,我亲自把它打扫干净,摆放整齐,结果是卫生角保持了干净整洁;有时候,教室地面有纸屑,我弯下腰把它拾起来放到桶里,结果是,我什么也没有说,学生都自觉的把自己周围的纸屑拾起来,教室一直保证了随时都干净与整洁。尽管事情小,可学生确实缺乏方法,不知道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我的示范,培养了学生讲求方法而又认真负责的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我想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我班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象设立“学习标兵”、“劳动之星”、“文艺之星”‘“体育之星”“卫生之星”等。使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进行竞争。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使比、学、赶、帮在班级蔚然成风。我还提出班荣我荣,班耻我愧的集体总体观念;提出班级事情大家事;做到多向说学生感谢你们,谢谢你们的付出与合作;敢于在班级管理失误或误解同学时向全班学生道歉;一切的思想与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更多的,优点和长处,不断树立自己的自信,在成长中不断反思,改正自己的缺点,逐步完善提高自己,享受做人和学习的快乐。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得主动的发展。由此才能形成从自发到自觉、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名师为楷模,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争取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尽快提高,努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2003-5

           (2)《毛泽东文选》2010-8 

[关爱学生,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五年级)]相关文章:

1.优秀的班主任开场白

2.关爱学生的师德论文

3.关爱学生经典演讲稿

4.小学生关于关爱的诗歌

5.教师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6.关爱学生的心得体会

7.关爱他人五年级手抄报作文资料

8.有关爱情说说

9.形容优秀的成语

10.五年级班主任年初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