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更辉煌》教学反思之二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7-6-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明天更辉煌》是献给香港回归之日的一首赞歌,全诗充溢着为香港回归祖国而无比兴奋、鼓舞的浓浓深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作者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陈德兴,男,汉族,1963年3月出生,甘肃武威人。原民勤县委书记。)1977年正是这群孩子出生年份,对这份沉痛的香港的过去血泪史,没多大感受,所以了解、收集香港的过去,在课前和课中都显得很有必要。我对本文的设计是这样的:

第一,课前,录音机播放了《七子之歌--澳门》(教学本单元“爱我中华”的主题课文时已经教学生学唱了这支歌),教学时根据教材特点朗读了《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属他人》,谨以此文献给香港回归十周年,国人牢记百年之耻!

  一八九八年六月九日(光绪二十四年)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迫于英国的淫威之下,由总理大臣李鸿章签署了继《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之后的又一丧权辱国的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这也使得整个儿香港彻底割离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去就是百年也给中华民族蒙上了百年的耻辱!!!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我们伟大的祖国、饱经沧桑的母亲终于展开双臂迎回了她离散了百年的儿子--香港

  百年之耻今朝得血!

  九亿神州皆尽欢腾!

我自己倾情融入了诗歌情境,所以语言饱含深情,对作者的描写充盈着赞美与敬佩,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气息,让学生也产生了阅读的强烈愿望,进而入情入境地去阅读课文,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第二,鼓励大胆诵读、张扬个性。学习本文当以诵读为主,自读自悟,老师要大胆放手,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从容地读上几遍课文,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自由朗读中一个声音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坐在最后排的小康同学发出来的,很特别。他是这样的,当小组的其他同学读完了一句,比如“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滚滚黄河为之怒号,”他就在后面紧接一句“为之怒号”。所以诗句就成了 :

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

滚滚黄河为之怒号(为之怒号)

不尽长江为你悲伤(为你悲伤)

自强不息的华夏子孙(自强不息的华夏子孙)

企盼着你的归航(企盼着你的归航)

这不就是诗歌朗诵里面的轮诵和叠诵吗?我为这发现兴奋不已,一经鼓励,全班同学顿时兴致盎然,纷纷要求改变形式,多样化地朗读诗歌。我结合诗歌特点把独诵、合诵、轮诵、叠诵等基本技巧加以揉合运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情感和谐统一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愉悦感,这种愉悦感不仅会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提高思维的深刻性,而且可以使学生将读书视为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追求,继而帮助学生养成不断读书,终身读书的习惯。

第三,在全班交流环节,应营造宽松愉悦的的交流氛围,激励学生乐于畅谈自己的读书所得,老师则要认真倾听,及时捕捉“鲜活信息,或点拨指导,或引发讨论,或归纳学法,更要以一种平和的的姿态和课堂期望去保护、期望和珍惜每一位发言人,让其得到长久的终极关怀。(一位新转学来的小杰同学在课堂里小心翼翼地两次举起了手,我为他喝彩)

[《明天更辉煌》教学反思之二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语文S版《神鸟》教学课件

2.语文s版下册教学计划

3.s版程门立雪教学课件

4.美术教学反思论文

5.教学反思与评语

6.教学反思或随笔

7.论文的教学反思

8.语言故事教学反思

9.成语教学的反思

10.成语教学反思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