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教学教案之三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8-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2)“我决心复制祖辈的青花……”

  我的心情此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句子中的哪些词可以感受到呢?

  (3)“复制的青花……”

  ①从父亲的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②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此时你会有何想法?

  3. 请学生交流“创作青花”这部分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1)“在梦想中,祖辈的青花……”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

  (一)通过人物对比走进人物内心;(二)抓关键语句的朗读、理解、品味,培养学生语感。

  透过句式和标点,体会出“我”此时的心情,让学生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样说的”,符合高段语文学习规律。

  语文(S)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1 青花

  此时,“我”心中会想些什么呢?透过“凝视”这个词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2)“在绚烂的青花中,……”

  ①请学生联系上文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我”站在古人肩膀上找到的青花呢?

  ②你认为这青花仅仅是我“找到”的吗?

  (3)“我也终于窥破了当初……”

  ①读了这句话,请学生试着提出几个问题。

  ②请学生谈谈对“修复和复制都不是……”这句话的理解。

  ③请学生联系全文思考:父亲的祖传秘方究竟是什么?

  三、总结回顾,升华主题

  (一)(展示课件第七屏)练习。

  (二)请学生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文中的“我”和“父亲”。(展示课件第八屏)

  (三)通过学习本文,请学生谈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资料,了解关于青花的知识。

  2.搜集关于锲而不舍付出努力,追求理想的故事、名言,制成卡片。

  让学生明白此处的“找到”深层的含义是“创新”,由此体会出“我”成功创作青花的艰辛。

  使整个教学按“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顺序进行回归,目的明确,环节清晰。用积累的词语形容文中的人物,既巩固了学过的词语,又深化了对文章人物的认识

[《青花》教学教案之三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青花盘教学教案及反思

2.青花教学课件

3.六年级下册s版教学计划

4.语文S版《神鸟》教学课件

5.张籍秋思教学教案设计

6.剪纸教学教案设计

7.青花教学优秀课件

8.语文s版下册教学计划

9.s版程门立雪教学课件

10.《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