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赠汪伦教学实录

时间:2020-11-14 10:27:18 赠汪伦 我要投稿

小学赠汪伦教学实录

  赠汪伦 李白

小学赠汪伦教学实录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江伦送我情。
 

  从一年级上学期拼音教学结束之日起,学生们就在我的牵引下开始了日见其深、日见其广的课外阅读。仿佛山泉总要流经秀谷——刚上三年级,他们中的佼佼者就把小小触角探进古典文学的广袤空间:方思佩、夏璇读完了《红楼梦》《三国演义》;周楠、江嘉辉、晋申诸男生比赛似地读完了《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少儿版);汇报课上,沈冠楠声情并茂的《爱莲说》,震住了全班,令一帮要强的小家伙大受刺激!孙添于是不甘示弱,打擂似地诵起了“关关雎鸠”,就连程度较差的郑丹东,也在摇头晃脑地唱读《三字经》。所以——这节课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

  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赠汪伦》原本浅显,背诵、理解1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剩下的大半节课干什么呢?我当然可以接着往后上,可是,既然课时宽松,既然学生不求甚解、率性而为的阅读需要提升和引导,那么——在“家里”,在自己孩子中间,我且以“完成任务”为起点,和他们一道,乘着李白的扁舟,踏着汪伦的歌声:驶出去,飞起来。

  为此,在后面的30分钟,我们——

  现场

  一、为彰显《赠汪伦》的与众不同,回顾读过的同题材唐诗(课文及《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为讨论做准备。

  师:人生自古伤离别。对于健康幸福的人生而言,友情、亲情和爱情,一个都不能少!(笑声)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是惧怕孤独的。离群索居是孤独;抛亲别故,住在陌生人群中间也是一种孤独。孤独滋味最难熬——所以,自古以来,离愁别恨成了文学创作永恒的话题。这样的作品,唐诗中就有不少,谁能背来听听?

  学生(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孟浩然)

  学生(2):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

  学生(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学生有的记得牢些,有的记不清了,于是,当一个人站起来大声背诵时,其他孩子努力回忆着,轻轻跟着念。是相对低沉的声音使然,更是诗歌不可言传的感染力使然,念着念着,渐渐的——课堂气氛变得有些低回黯然。

  二、讨论:两种人之常情

  师:当我们把这几首送别诗放在一起读时,有什么共同感觉?

  学生(1):凄凉。依依不舍。

  学生(2):悲壮、苍凉。还有些伤感。

  师:对。凄凉,辛酸,依依不舍,淡淡忧愁——这是大多数离别文字的基调,也是人之常情的自然流露。

  大家知道,刘晓辉同学的父母早就要把她转到上海去了,可是刘晓辉呢,拖了又拖,总也不肯走,为什么?

  学生(1):我知道,她不愿意离开这儿的老师和同学,她怕上海的新老师、新同学不喜欢她。

  学生(2):老师,昨天我和刘晓辉通电话了,她说她在那里过得很好。

  师:我也接到她的信了,薛老师很为她高兴!我早就说过:刘晓辉同学勤勉善良,到哪里都不会缺少友谊,到哪里都不会孤独的。可是,这依然不能减少我们对她的牵挂和思念——为什么?

  学生(1):因为她是我们的好朋友。

  学生(2):因为她宽容大度,从不斤斤计较,和她在一起,我们特别开心。

  学生(3):临走的时候,她爷爷请我们去她家玩了一个晚上。看DVD,唱歌,喝饮料,开始还挺高兴的,可是后来,不知怎么的,就都哭了……

  师:多么可爱的同学,多么感人的友谊——谁说独生子女自私冷漠、不懂感情?我觉得我的学生最懂友谊了。但是生活中也不缺乏相反的例子,你们能说说吗?

  学生(1):汪燃下课老打我,这学期他终于转学回老家了,我很开心。

  学生(2):表哥最不懂礼貌了。一到我家就翻箱倒柜找吃的,还霸占电视,拿着遥控器乱按。他一来,我们全家都头痛!

  学生(3):一天晚上,我家来了个客人,是爸爸同事。从6点钟一直坐到10点半,高喉咙大嗓子的,废话那个多!茶喝涨了,上过卫生间,又坐到了沙发上!妈妈恨死啦,警告爸爸:下次再带这种人来家,跟他没完!(笑声)

  师:听听,多丢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好好检讨自己,千万不能像这三位,否则,人见人厌,很可怕,很没面子哦——所以,有这样一个人,如果他的离开使我们感到万分高兴,那说明什么?

  学生(1):这人很烦。

  学生(2)?他爱欺负人。

  学生(3):或者我正忙。

  学生(4):或者我有自闭症,根本不好客!(笑声)

  师:大家说得很好,也很全面。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不投缘的两个人之间是绝对不会为离别而伤心的。伤心什么?高兴还来不及呢——这也是一种人之常情。

  三、扣住“踏歌”,真切体会汪伦的心情。

  用事先准备好的磁带播放《小白菜》《红蜻蜓》《中国少年先锋队歌》,它们分别是凄凉、抒缓和激昂欢快的。经过一番令人捧腹的尝试,学生找到了“踏歌”的感觉,发现可以“踏而歌之”的只有《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它是轻松、欢快,令人振奋的。由此可以想见:汪伦所踏之歌必定也是轻松、欢快者;汪伦心情必定也是轻松、欢快的——绝无好友远别“应有”的伤感。

  一片笑声中,三两个学生提前退出“踏歌”激起的浪花,面露困惑。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一等,再等一等!

  四、讨论:从后两句体会李白其人其诗

  师:如果换作我,看到朋友因为自己离开而高兴,我会很伤心的!可咱们瞧瞧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呵,感觉好着呢!在他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谊,又深厚、又真挚——这中间必定是有原因的,否则,我们可以说李白这人自作多情、恬不知耻啦!(笑声)

  学生(1):我觉得李白的感觉是对的。如果汪伦不喜欢李白,就不来送行了。

  学生(2):汪伦仰慕李白,所以才特意请他。能结交鼎鼎大名的诗人,他已经感到很荣幸、很满足了。

  学生(3):在新华书店,我看到签名售书,场面真火爆。爸爸说,那些人都是追星族。汪伦也是追星族——李白来了,大笔一挥,他也跟着出名了!能不高兴吗?

  师:追星族这个比方很有意思。不过我认为汪伦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比起赵薇、谢霆锋的崇拜者,要高明得多,也体面得多。

  学生(4):我同意前一个同学说的。是仰慕,不是追星。送李白的时候,《赠汪伦》还没写呢。

  学生(5): 老师说过,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所以汪伦要用快乐的歌声为他送行、为他祝福。

  学生(6):李白走遍名山大川,朋友遍天下,离别是常有的事。如果分别一回就伤心一回,那他还怎么云游,怎么写《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和……和《望天门山》呢?

  学生(7):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他们谁也不为离别忧伤。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把我原先准备说的许多话都给说了!所以我常讲:给你们上课真轻松、真享福。同时,这也让薛老师感到压力很大,我得用功再用功,否则,你们就不用我教,也不要我教啦!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在离愁别恨之外,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友情在: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说它是——

  学生(1):潇洒。

  学生(2):豪放。

  学生(3):这就是浪漫!

  师:对。这就是李白,这就是浪漫。它可以表现为《夜宿山寺》的奇思妙想,可以表现为《望庐山瀑布》的雄浑壮阔,也表现为《赠汪伦》的洒脱豪放。

  所以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当我们读一首好诗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是在读一颗真诚美丽的心灵,在读一段鲜活生动的世俗人情。世界有多么广阔,人的心灵就有多么广阔——千万不要以为李白只有乐观豪放的一面。这里是李白的两首死别诗,大家可以借助资料或通过讨论来读懂。我相信,前一首会让你们笑破肚皮,而后一首呢——读了就知道啦(出示预先板书好的内容):

  《哭宣城善酿纪叟》

  纪叟黄泉里,也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于何人!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学生记录,朗读,议论。教师巡视,有问才答。)

  铃声响,下课!(根据课后记录整理)

  后记

  这节课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般性学习(本文略去)——深入发掘——向课外拓展。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跳起来摘到果子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教材”出发,进入更深更广境界的过程。钻进去需要力量,飞起来需要激情——教师惟有厚积薄发,预先具备了较深的内功、预先蕴积了真诚的感动,才有可能调动这种力量,唤起这股激情。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大家现在谈得比较多的是方法的探索与改进:教程怎样设计,课件怎样制作,多媒体怎样应用,学生怎样调动……教师的底蕴和学养则少被提及,似乎现代化的教学就是按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似乎教师的作用只剩下了组织和引导——这实在是一种偏颇。

  我们当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当然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但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灵交会,对于那些蕴涵深刻的美文,我们首先要的是知人论世,是动情。因为对于任何人而言,动情的感悟永远比动脑得来的答案更难忘、更真切、更具孕育性和扩张力——那感悟也许是朦胧的,比不上“分析”来得透彻。但其可贵也正在于朦胧——因为“理解”总是局限在有限的知识范围之内,而感悟或莫名激动却将人引向无边的未来和无限广阔的空间。

  有些老师可以从自己的教学预计到学生能考出多少分,那是我所不能及的“硬功夫”。我所可骄傲的是:一再惊喜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他们由此而来的思辨能力。

  由于我的“漫谈”(也有同行斥为“散扯”),学生由《北京的四合院》读到《穆斯林的葬礼》;由《秋天的怀念》读到了《我与地坛》——当然,能这样做的,总是“一些人”,这就足够了,社会的前进总是要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整个集体读书境界的提升,也必定要依赖于一部分人的捷足先登。

  佛说:自度度人。

  这也是我的远航和飞扬。

  点评

  窦桂梅(北京清华附小语文特级教师)

  这是一节有些“另类”的语文课。

  我们已经不能从“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方法是否先进”的技术层面审视它。我想,这节课给予我的启发就是——教师的素质永远是最重要的。

  正如教者所说:“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大家仍然陷在方法技巧的探索与改进上。教程怎样设计,课件怎样制作,多媒体怎样应用,学生怎样调动……教师的底蕴和学养则少被提及,似乎现代化的教学就是按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似乎教师的作用只剩下了组织和引导——这实在是一种偏颇。”

  不是吗,技术的先进并不代表理念的先进。从很大程度上讲,就人文教育而言,推动其前进的不是手段,而是思想;不是那些精于弄巧、疏于深思的“新星”,而是那些认准方向、劳作不息的普通教师。

  从背景介绍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薛老师是一位底蕴深厚、谙熟规律的“老农”,她在用文化经营自己的“庄稼地”。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就这样,在四季的轮回中,伴随着学习、鉴赏、思维、表达的快乐,学生成长着,幸福着。这种经历和感受,必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

  薛老师的教学是在传递文化,也是在传递激情。尽管她的力量还很单薄,尽管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都缺乏薛老师这样的内功,但我们在追赶她的时候,已经和她一起去远航,去飞扬了。

  最后的整合——薛瑞萍与陈莲根共同备课

  李白诗歌《赠汪伦》

  一、为彰显《赠汪伦》的与众不同,回顾读过的同题材唐诗(课文及《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为讨论做准备。(看云设计)

  二、 “飞出去”想象,“沉下去”咀嚼。(陈莲根设计)

  (一) 备课思考:

  仅举一例,“忽”字:

  作为符号语言,“忽”字的词典意义是“突然”、“迅速”等;作为情感语言,“忽”字的含义是伤感中的惊喜。

  “忽”的惊喜是瞬时情态,但它连接着前后的情态变化:从“将欲行”的伤感、依依不舍到“忽闻”的惊喜到看到“深千尺”之潭水的欣慰到“不及”的感叹,诗人的心情由低落到高升到平缓,“将欲行”、“忽闻”、“深千尺”、“不及”之诗歌语言涌动的是诗人起伏不平的心绪。

  教师要重视诗歌的语言张力之特征,如诗歌的表层语言显示,诗中只有“离去者”,但诗歌的语言张力已经暗示了“送行者”的存在;如诗歌语言平白如话,但诗歌语言的张力已经蕴涵了深情厚意。

  (二、)教学操作: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心理特征,可以从艺术想象入手进入语言咀嚼,先让学生反复吟诵诗歌,感知“将欲行”、“忽闻”、“深千尺”、“不及”。

  1、想象指导:语言表达训练,让学生通过想象再现诗人与汪伦别离的画面,具体指导要紧扣“将欲行”、“忽闻”、“深千尺”、“不及”来进行,描写短文(或句子),要求语言具有诗歌语言的美感。

  把“踏歌声”与“桃花潭”作为别离的背景,写一段描写,以烘托渲染别离的气氛,写出“踏歌声”的轻快,以烘托村民淳朴真挚的感情;写出“深千尺”的徐缓的涌动,以烘托“不及”的深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只要求分别写一个描写句。

  把李白与汪伦别离作为特写镜头,写一段描写,以具体生动地再现挚友别离的画面。重点描写李白在“将欲行”、“忽闻”与临桃花潭时的神情、心理,以生动地演绎诗人情感的流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只要求分别写一个描写句。

  把回忆汪伦用美酒款待李白的描写插进去,以具体生动地演绎“不及”的深层含义。

  2、咀嚼指导:

  在想象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诵诗歌(或者教师范读),要求用准确的语调表现诗人情感的起伏涌动。

  以“忽”字为例,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

  平常我们对“忽”的理解是什么?(词典义)

  在本诗中,“忽”字除了“突然”之外,还包含着怎样的心情?

  把“忽闻”换成“遥闻”好不好?

  “忽”字在诗歌中起什么作用?

  等等。

  “忽闻”、“深千尺”、“不及”不再详细介绍。

  三、讨论:从后两句体会李白其人其诗(看云设计)

  四、课堂审美活动。(陈莲根设计)

  我的初步设想是,搞一个诗句、音乐、美术的组合活动:

  1、设计三种不同心境的别离情境(用语言表述);

  2、选三个分别与上述心境相统一的画面;

  3、选三首分别与上述心境相统一的音乐歌曲(一首古典民乐、一首现代音乐、一首通俗音乐);

  4、选三组分别与上述心境相统一的语言材料(三组审美短语、三组诗句、三组朗诵)。

  用多媒体的形式,分别展示上述的活动材料,并让学生欣赏感悟上述艺术形式:美术形象、音乐形象、文学形象,然后让学生把这三种不同的艺术形象按照心境有机地组合起来,并适当地引导学生简单地说明组合的理由,素质高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课外做一个有关友情、亲情、乡情等的“诗+画+乐”的幻灯片。

  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熏陶,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的审美境界,实际上就是审美比较活动。

  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

  1 同意“沉”之说。可是陈老师在本诗的沉,例如对“忽”“不及”等字的揣摩,似乎超越了小学生的兴趣范围。在教学中实行起来,可能会使孩子们觉得兴味索然。而兴趣,对小学生而言,是第一重要的。

  2 同意陈老师重生活轻诗意的批评。在本诗教学里,我的轻浅既是出于对诗本身的理解,也和读过的《李白传》关系很大。从那里我知道,在没有稿费的年代,只会作诗的李白,其实生活得一点不潇洒,经常是听说某对朋友将别,代写离别诗,从而蹭一杯酒喝——估计“万言不值一杯水”就有这个意思。所以,陈老师品出来的别愁,被我个人的、主观的认识给滤掉了。这固然有损于教学的`“客观性”,可是若干年后,当大家看到:薛的学生有薛的习气,陈的弟子有陈的风范,那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知人论世有助鉴赏。生活是我们不能超越的艺术之母亲。“春来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这是艾青作品,革命的战斗的诗。少年读之,几乎没有感觉,可是当我做了母亲之后,再读此篇,泪落如雨!还有孟郊的《游子吟》,想到写此诗的时候,也就是孟郊远赴微官的时候,诗人已经50岁了,心中的酸楚,何可言哉。有了这样的了解,对于“郊寒”之讥,自然有了公允的看法。

  如果是在中学,“生活部分”肯定要简缩;有关诗鉴赏本身的“艺术部分”将增加。

  3关于朗读。很高兴,大家的讨论常常“离题”,于是我们从中得到有关诗歌教学和鉴赏的许多教益。干干的意见偏颇得甚。不仅是诗,一切好的文字,都应当是悦耳的;小学的诗歌教学,尤其需要从诵读中培养兴趣和对韵律的感觉。

  美国伦比亚大学有一门“大书”课,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在那里修习从荷马到《圣经》到《共产党宣言》的所有影响和历史进程和人类精神的“伟大的书”。学到《神曲》时候,老师一再强调:在人们精神枯闭的中世纪,这是一部世俗的、“甜美”的诗。和座中学生一样,我大惑不解——因为太多有关地狱、炼狱的描述,其实是恐怖和令人毛骨耸然的。老师请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学生用诗“自己的”语言朗读,于是,大家知道了:她确实是甜美、温柔——因为它的声音。原来。对于种种恐怖景象的描述,是透出但丁对不幸受苦的人们的无限悲悯。

  其实表达思想也好、抒发感情也好,大多数情况下,诗歌能做到的,其他文学类型也能做到,可是惟有“声音之美”是诗歌能做得最好的。大家都喜欢的海子的诗,吸引很多人的,不是内容本身,而是他的文字、他的声音。《面朝大海》,祝福也好、批判也好,其意义去新鲜远矣,可是普通的意义,经他的语言传达出来,就透着近乎死亡的宁静了!这是声音的魔力使然。不好听,绝对不是好诗。是好诗,就须反复诵读。干干可以因为他的特殊经历而拒绝,可是他也因此而失去了很多的乐趣。

  4在讨论中,关于这首诗值不值得细品,大家谈到各自的看法。我的意见是不必把唐诗神化,不必像梁山好汉见了宋江似的,纳头就拜。作为整体,它是美伦美焕、丰赡渊深的,可是作为具体作品,自有高下优劣之分。使我明白这一点的,是多年前《名作欣赏》上一篇文章《张旭<桃花溪>——坏诗的榜样》。它的作者,是一位西方的汉学家。当然,理性的批评,绝对不是“炮轰**”似的撒泼谩骂,只要批评得对,古人也当惊知己与地下,不胜快乐。

【小学赠汪伦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赠汪伦》的教学实录06-28

赠汪伦教案教学实录12-29

赠汪伦诗词教学实录12-20

最新《赠汪伦》教学实录12-18

语文《赠汪伦》教学实录12-18

关于《赠汪伦》教学实录12-16

诗词《赠汪伦》教学实录12-14

《赠汪伦》古诗教学实录12-13

古诗《赠汪伦》教学实录12-28

《赠汪伦》小学语文教学实录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