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不穿裙子的阅读答案

时间:2020-09-04 17:44:56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她从不穿裙子的阅读答案

  她从不穿裙子,全班皆知。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全班女孩都欣喜地换上了亮闪闪的七彩裙,准备上台参加合唱比赛,唯独她依旧一套运动装,坚决不换。

她从不穿裙子的阅读答案

  她站在我的面前,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慵懒地靠着教室的后门,不发一言。她比我高了,头微低着,依然能直接对上我的目光。不知怎么,我突然有点懊恼:早饭后把高跟鞋落办公室了,要不至少在气势上还能有一些优势。

  “找我有事吗?”她的言语有点漫不经心。我有点恼火,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暗自盘算着:离正式比赛还有半个小时,无论如何30分钟内一定要“拿下”。

  “你的裙子呢?”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柔和一些。

  “抽屉里。”她的头撇开了,不再看我,回答却很干脆。我心里暗自一喜,还好,没把裙子放家里,说明她还是犹豫过到底要不要穿的。

  “那为什么不穿呢?”

  “不喜欢。”这么直接的回答虽让我有点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她的“个性”。

  “同学们不都挺喜欢的吗?你看,大家穿上后多漂亮。”讲台前一群打扮得俏丽动人的女孩正围坐着嘻嘻哈哈地笑着,不知何时,她们开始有了少女的模样,不少人边笑还边害羞地掩着嘴。她瞥了一眼,顺口冒出个“幼稚”。

  平日里我便不爱听她说“幼稚”,此刻听来更觉得刺耳,不由得一股怒气冲了上来。

  “什么叫幼稚?穿裙子就是幼稚?参加学校活动是幼稚?”我的音调越来越高,所有的学生都安静下来,看着我们。显然,她对我的突然发作有点愕然,投过来的目光里居然还有些悲天悯人。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在她心目中犹如一个滑稽的小丑,终于无法控制地完全爆发了:“我看,浪费时间和你说话,才是我的幼稚!”

  我一甩头,怒气冲冲地准备回办公室,忽然想到大赛当前,当务之急是让她穿上裙子,便调转回头,疾步走进教室,来到她的课桌前。她似乎想拦着我,也跟了进来。我以最快的速度从她的'抽屉里抽出裙子,然后拽着她,不由分说地走出教室。她比我高,但毕竟是孩子,加上太瘦,居然也就被我拉扯着出来了。

  办公室一个人也没有,我们俩面面相觑。

  “就在这里换。”我一边说一边拉上了窗帘。

  她头低着,一动也没动,我早料想到了。

  可能是感觉自己脸上挂不住,也可能刚才的一番火释放完了,想着反正此刻只有我们两个人在,我又开始了“柔性政策”。

  “老师刚才失态了,不应该那样对你。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比赛了,同学们都想给童年的美好时光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因为你的固执,造成大家的遗憾,那该多么令人难过呢?”

  她终于有点反应了,身体微微晃了一下,又立刻站直了,头依然低着。

  “我知道,你没有穿裙子的习惯,可是只需要你穿一会儿啊,——就一会儿,老师保证合唱一结束你就可以把裙子换掉,好吗?”说到最后,我感觉自己是在恳求。

  她依然没动,身子却在微微颤抖,随即又抬头望向我,眼神非常复杂,几次欲言又止。我疑惑地看着她,不知她此刻演的是哪一出。

  “老师,我换。”她的语气很坚定,声音却是颤抖的。看她拿起裙子,我慢慢走出了办公室,心里却有着说不出的酸涩,对自己的苛求和计较感到愧疚。

  再次走进办公室她已经换好裙子了。原本就高瘦的她,穿上裙子后似乎更显得亭亭玉立,她是个这么秀气又漂亮的女孩啊!我的眼前不禁一亮。刚想开口称赞她,目光却不经意地落在了她的腿上:那纤细白嫩的小腿上居然有一大块黑色的胎记!她小声地说:

  “这是胎记。”然后再也没有抬起头,身体在颤抖。

  歌声响起时,她 ▲ ,虽然站在最后一排,然而她的脸上却有难得的笑容。

  (选自《一盏一盏的灯》(江苏教育出版社),有删减)

  14.联系全文,说说标题“她从不穿裙子”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

  15.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赏析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她站在我的面前,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慵懒地靠着教室的后门,不发一言。

  ▲

  (2)加点词语“拿下”具体指什么?(2分)

  ▲

  16.文章开头强调“唯独她依旧一套运动装,坚决不换”在文中有何用意?(3分)

  17.在原文结尾画线处为文章补齐一个合理的结尾,并说说补写的理由。(4分)

  结尾: ▲ (1分)

  理由: ▲ (3分)

  参考答案

  14.(2分)是全文的线索,也是全文的中心事件。(每点1分)

  15.(5分)(1)通过动作(1分)、神态描写(1分),表现了“她”叛逆的性格(1分)。(2)必须让“她”穿上裙子。(2分)

  16.(3分)与标题照应;为下文的叙述设置悬念。(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3分)

  17.(4分)补写:依然穿着那条运动裤(1分)。理由:老师虽然脾气有些急躁,但还是个善于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的好老师(1分);学生最后的表情是难得的“笑容”(1分);照应了文题(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