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冬夜书怀》古诗原文赏析

时间:2022-11-19 11:55:25 王维 我要投稿

王维《冬夜书怀》古诗原文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维《冬夜书怀》古诗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维《冬夜书怀》古诗原文赏析

  古诗《冬夜书怀》

  年代:唐

  作者王维

  冬宵寒且永。

  夜漏宫中发。

  草白霭繁霜。

  木衰澄清月。

  丽服映颓颜。

  朱灯照华发。

  汉家方尚少。

  顾影惭朝谒。

  翻译

  冬天夜晚冷又长,宫中传出更鼓响。

  白草茫茫蒙浓霜,木叶萧疏冷月朗。

  华服映我衰颓容,红灯照我白发苍。

  正当朝廷尚年少,上朝不禁顾影伤。

  注释

  永:长。

  夜漏:漏,漏壶,古计时器。此处夜漏是指报更的鼓声,即漏鼓。

  霭:霜雾迷茫的样子。澄,澄清明朗的样子。

  尚少:用汉代颜驷不遇的典故。谓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前后。李林甫当政时,王维作为张九龄起用之人,因而在政治上受到压抑,眼见年华流逝,老之将至,却依然位居人下,而那些投靠李林甫的年轻无行文人却青云直上,心中不胜感慨,而作此诗。

  赏析

  王维中年奉佛,诗多禅意。这诗题曰“秋夜独坐”,就像僧徒坐禅。而诗中写时迈人老,感慨人生,斥神仙虚妄,悟佛义根本,是诗人现身说法的禅意哲理之作,情理都无可取,但在艺术表现上较为真切细微,传神如化,历来受到赞赏。

  前二联写沉思和悲哀。这是一个秋天雨夜,更深人寂,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这情境仿佛就是佛徒坐禅,然而诗人却是陷于人生的悲哀。他看到自己两鬓花白,人一天天老了,不能长生;此夜又将二更,时光一点点消逝,无法挽留。一个人就是这样地在岁月无情流逝中走向老病去世。这冷酷的事实使他自觉无力而陷于深刻的`悲哀。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越发感到孤独空虚,需要同情勉励,启发诱导。然而除了诗人自己,堂上只有灯烛,屋外听见雨声。于是他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像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诗人的沉思,从人生转到草木昆虫的生存,虽属异类,却获同情,但更觉得悲哀,发现这无知的草木昆虫同有知的人一样,都在无情的时光、岁月的消逝中零落哀鸣。诗人由此得到启发诱导,自以为觉悟了。

  后二联便是写觉悟和学佛。诗人觉悟到的真理是万物有生必有灭,大自然是永存的,而人及万物都是短暂的。人,从出生到老死的过程不可改变。诗人从自己嗟老的忧伤,想到了宣扬神仙长生不老的道教。诗人感叹“黄金不可成”,就是否定神仙方术之事,指明炼丹服药祈求长生的虚妄,而认为只有信奉佛教,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佛教讲灭寂,要求人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谓“无生”。倘使果真如此,当然不仅根除老病的痛苦,一切人生苦恼也都不再觉得了。诗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去皈依佛门的。

  整首诗写出一个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从情入理,以情证理。诗的前半篇表现诗人沉思而悲哀的神情和意境,形象生动,感受真切,情思细微,艺术上是颇为出色的;而后半篇则纯属说教,归纳推理,枯燥无味,缺陷也是比较明显的。

  古诗《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人》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了观四大因。

  根性何所有。

  妄计苟不生。

  是身孰休咎。

  色声何谓客。

  阴界复谁守。

  徒言莲花目。

  岂恶杨枝肘。

  既饱香积饭。

  不醉声闻酒。

  有无断常见。

  生灭幻梦受。

  即病即实相。

  趋空定狂走。

  无有一法真。

  无有一法垢。

  居士素通达。

  随宜善抖擞。

  床上无毡卧。

  镉中有粥否。

  斋时不乞食。

  定应空漱口。

  聊持数斗米。

  且救浮生取。

【王维《冬夜书怀》古诗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冬夜书怀_王维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王维《送别》古诗原文及赏析04-13

王维古诗原文意思赏析10-06

王维《新晴野望》古诗原文赏析10-05

王维《鸟鸣涧》古诗原文赏析及注释11-02

王维《田家》古诗原文10-18

王维《鹿柴》古诗原文意思赏析介绍10-05

王维《鸟鸣涧》古诗原文赏析及注释翻译11-23

《天末怀李白》古诗原文阅读及赏析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