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练习题

时间:2023-04-19 03:29:23 桃花源记 我要投稿

《桃花源记》练习题

  《桃花源记》围绕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到,找桃花源一一写来,使文章的整个故事显的精密完整。

《桃花源记》练习题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晋太元中()

  2、缘溪行()

  3、便舍船()

  4、豁然开朗()

  5、屋舍俨然()

  6、阡陌()

  7、黄发垂髫()

  8、便要还家()

  9、遂与外人间隔()

  10、不足为外人道()

  11、及郡下()

  12、诣太守()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划线的词语

  1、渔人甚异之。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问所从来。

  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三、解释划线字的含义,并指出它们的词性

  1、便舍船

  2、屋舍俨然

  3、处处志之

  4、寻向所志

  四、区别下边几个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2、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3、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4、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五、选用原文句子,概括渔人在桃花源所见的景和人

  景:

  人:

  六、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结尾处写道:“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说明什么?

  2、课文按照渔人行动的顺序,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分析说明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举例说明文章的前后呼应之处。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请改正

  1、“落英缤纷”指的是秋天草木凋零。

  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指的是与世人的衣着有很大的差异,仿佛另一个国度,另一个民族的服饰。

  3、“皆叹惋”说明村人是因为听渔人叙述自汉至晋的历史变化而叹惋。

  4、文章结尾没讲清“遂迷”是怎样发生的,是作者的失误。

  〖参考答案〗

  一、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jìn

  2、yuán xī

  3、shě

  4、huò

  5、shè yǎn

  6、qiān mò

  7、tiáo

  8、yāo huán

  9、suì jiàn

  10、wèi

  11、jùn

  12、yì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划线的词语

  1、捕鱼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异:对……感到诧异。

  2、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豁:开阔。

  3、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问(渔人)从哪里来。所:处所。

  5、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咸:都。

  6、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邑人:同乡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7、这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知道的事。具言:详细地说出。

  三、解释划线字的含义,并指出它们的词性

  1、舍弃、离开。动词

  2、房屋。名词

  3、做记号。动词

  4、标记。名词

  四、区别下边几个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交错相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妻子和孩子。专指妻子。

  3、不要说,更不必说。不论,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五、选用原文句子,概括渔人在桃花源所见的景和人

  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人:衣:悉如外人貌:黄发垂髻行:往来种作神:(见人)大惊情:怡然自乐。

  六、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带有传奇色彩,而非实事实记。作者生活于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动乱不安,民不聊生。文章中描绘的桃花源景象,只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社会。课文结尾的几句话,说明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2、文章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形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3、举例说明文章的前后呼应之处。

  ⑴“忘路之远近”跟下文的“处处志之”是相互照应的,说明渔人此前没有到过这个地方。

  ⑵从“问所从来”可以看出,通向桃源的路一向不为“外人”所知;从下文“遂与外人间隔”也可以看出,在此之前的确没有“外人”来过。

  ⑶渔人离开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下文重寻桃源的行动埋下伏笔。“处处志之”是指做了记号,“寻向所志”,寻的正是这些标记。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请改正

  1、错。“落英”指落花,写的是暮春季节。

  2、错。“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3、正确。

  4、错。作者的意图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所以用模糊语言来叙述渔人复寻而不可见的原因。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的艺术特色

  一、文质兼美 情境俱佳

  《桃花源记》虽不是诗作,但也表现了一个诗人明朗清新、朴实自然的文笔。《桃花源记》就文字而言,可谓精矣,笔墨不多,着实让人百读不厌。文章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美景——世外桃源。究其醉人的艺术魅力在于:

  1、动人的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把强烈的感情倾注在描写的对象上,创造出可见可闻而又使人感动的那种境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创造的意境,便是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其中,我们可以饱览恬静优美的生活图景,欣赏到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所见的一片地广物丰、和平宁静的景象,藉以感知桃源中的人们不仅生活愉快,而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没有 封建君主的统治,没有如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动乱和灾难。作者把自己的进步理想寄托在桃花源的社会里,从而形象化地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农村生活境界。

  2、明晰的线索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园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可以说本文是既按空间顺序又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按空间顺序,即由桃花源外写到内,又从桃花源的内写到外;按时间顺序,即由发现桃花源,写到访问桃花源,写到离开桃花源,写到再寻桃花源。纵观全篇思路:发现桃花源——叙写桃花源——议论桃花源——不能再入桃花源,内容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变幻奇妙,又让人觉得入情入理。

  3、虚拟的情节

  第一,渔人来来往往,从不交代确切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姓名。第二,行踪曲曲折折,走到哪里算哪里,忘路之远近,又竟然忽逢桃林。第三,所见缥缥缈缈,山险口狭,仿佛若有光。第四,际遇闪闪烁烁,衣着悉如外人,却又不知历史时事;千言万语,却只写了一句话,那就是嘱咐渔人千万不要泄密;最后,无论民间或官方,无论个人或群体,都“不复得路”。完整的故事精彩纷呈,自然而然地引人入胜。

  4、迭起的悬念

  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 “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 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 “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

  5、突出的形象

  写桃花林,仅抓住最为醒目的林中之花、地上之草;绘花不采静态的枝蕾,而取动态的落英;绘草不列草类高矮,而重色泽形态。写桃花源,仅抓住农耕生活中人们赖以休养生息的土地、屋舍、桑竹等。写桃源人,仅抓住无自养能力且易受伤害的老人和小孩着墨,老老小小尚且“怡然自乐”,青壮年便不消说了。对于使之“大惊”的“外人”,一是“要”,二又“延”,还“设酒杀鸡作食”,淳厚好客之风迎面拂来。从“鸡犬相闻”的闹声中反映出桃花源社会的和平宁静;从“皆叹惋” 中则可见桃花源人内心中的自我庆幸与满足。

  6、客观的评价

  本文写于兵连祸结的晋宋交替期间,社会战乱频繁,动荡不安,封建剥削残酷,民不聊生,政治黑暗腐败,使作者不能施展抱负,在做过几任小官以后,出于对丑恶官场的厌恶,弃官归田,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活。十多年的田园生活使作者了解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愿望,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出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作者写出了本文。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描绘的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干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当然,这种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空想。我们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7、明畅的语言

  文中所有的叙述和描写,尽管是文言,却晓畅易读。譬如写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层次丰富;譬如写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象鲜明;譬如写行:“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活动具体;譬如写言:“不足为外人道也”,色彩近乎神秘,令人遐想联翩。

  8、深厚的功底

  南阳刘敬叔《异苑》(卷一)有一则记载,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极为相似。原文如下:

  元嘉初,武陵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蛮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为怪。此蛮于路砍树为记,其后茫然,无复仿佛。

  蛮人射鹿之入石穴与陶渊明的渔人寻源之入桃源,虽有记叙详略之分,其情节与行文却大致相仿。可以推断,刘之蛮人射鹿之入穴与陶之渔人寻源之入境可能源于同一传闻,或则源于浙江龙游县发现的龙游石窟的不同故事。作为文学作品的《桃花源记》,是作者依据当时的这些传闻、结合自己的经历、渗入自己的理想化而玉成的佳作。他不仅在艺术给这个传闻以加工润色,同时把自己熟知的避乱故事(如;三国时期人田之泰之避乱于徐无山,晋人庾衮之避乱于禹山,康王之避乱于楚王谷等等……)史实信手揉入,似行云流水,无斧凿之痕迹,恰到妙处。全文仅三、四百字就能把发现桃源的始末,桃源中的景物、环境、风土、民情、来历、交往描写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既有生活的对话,又有曲折的情节,写景明丽如画,叙事委婉得体。

  这虚无的“桃源”一旦经如此艺术高手加工润色,便会深入人心,永享美名。由此可见,陶渊明非常深厚的文学功力。这也正是《桃花源记》之所以鹤立鸡群,独留芬芳的原因所在。

  二、亦真亦幻 神秘曲折

  因文章近似小说,曾被收入志怪小说集《搜神后记》中。文章为我们虚构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引发了读者无限的遐想,使得读者无不为之神往。

  综合唐传奇和明清传奇文学来看,文章是否具有传奇色彩要看其是否具备了三个重要的因素:1、奇特、神异、精密完整的故事情节。2、丰富具体的环境描写。3、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桃花源记》则完全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要素,而且作者在写作中运用的浪漫主义手法更是贯穿了文章的始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缥缈动人的美丽画卷。

  1、神奇而美丽的环境。

  不论是桃源之外还是桃源之内,作者笔下的景色总是那么的神奇与美丽。“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夹岸桃花逐流水”的美丽景色。在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溪谷之内有桃树并不奇怪,可令人惊异的是这片桃林竟然“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片桃林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呢?面对此景不仅渔人,就连读者也为之深感神奇,也想一寻究竟了。当“林尽水源”之时,我们便发现一座小山,此山也是奇异,山有小口,先窄后宽。当行数十步时,眼前“豁然开朗”,读者的眼前便又出现了一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美好的田园风光。其中人们的生活也是让人羡慕,“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更令人诧异的是,在这与隔绝数百年的地方,人们的穿着竟然和“外人”的一样!这些美丽的环境描写无疑为桃花源披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轻纱。

  2、奇特、神异的故事情节。

  文章围绕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到,找桃花源一一写来,使文章的整个故事显的精密完整,使得每一个情节都那么奇特、神异,环环相扣,使得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其一,故事的开端,渔人发现桃花源。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已经忘了路程的远近,为什么不停棹而返还要一直走下去呢?一定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渔人!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诗句“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桃源行》)仿佛这一天渔人是为了欣赏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觉之间来到了这片桃林的。对于这一事件,南宋诗人谢枋则说:“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就是说,渔人是划舟沿溪而行,恰好在溪流的下游,看到了顺流而下的缤纷落英而感觉诧异,于是逆流而上到达了桃花林的。渔人到底是怎样到达桃花源的呢?文章起笔便为读者设下了一个疑障,虽然我们不必为此进行辨别是非,但是这样除此之外,作者还挥洒自如地“设伏”“照应”,使整篇文章以“神秘”贯穿始终。如:村人对渔人的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使下文复寻“遂迷”成为必然。如此,桃花源确乎让人可望不可即了。

  文章结尾再次为“世外桃源”抹上神秘色彩。南阳刘之骥之为更使人觉得仙源难辨,如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求。

【《桃花源记》练习题】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的练习题02-15

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06-23

《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题及答案06-14

2017年桃花源记练习题及答案06-16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精选06-16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的内容06-20

桃花源记10-19

游桃花源记02-19

桃花源记翻译12-31

桃花源记作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