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散文

时间:2022-10-10 08:46:25 散文 我要投稿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散文(通用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散文(通用6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散文 篇1

  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

  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远古的传说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 晋;从16国至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止。

  5000年中华历史不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故事,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企业历史文献资料,犹如银河繁星。无论是精美别致、美轮美奂的青铜器、玉器,还是博大精深的书法绘画艺术品,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

  ‘字’的发现,是中华文化与历史的瑰宝,古人的智慧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汉字是古人仓颉所造。仓颉看到地上的鸟兽脚印,很受启发,他想为什么不用各种东西的图案来编程符号,以便于认识呢?于是,他依据从民间收集来的素材,潜心钻研。为了叫起来方便,他给这些符号取了名字,称为‘字’。仓颉就是这样细心观察万事万物,辛辛苦苦造字。一天天过去,仓颉造出了我们今天用的汉字,并将他们传授给后人。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散文 篇2

  没有明星的节目却是最火的节目,被人们关注的明星所演的节目却被停播或延缓播出,这样的一个现状引发了我们无限的思考。2013年逆袭而来的文化盛宴充实了我们的内心,指出了我们的文化缺陷,让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让国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传承中华文化,我们需领会古典文化的精髓。

  儒家的仁义思想,从古至今影响着无数人,为统治者作为治国思想,为作为臣子的人为官之道,更甚者,在封建传统的学堂之中,孔子语录被编为课本,是每个读书人的必修之课。正因为如此,儒家思想才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为我们所认知,而不是被淹没在历史的鸿沟之中。领会儒家思想,教会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古人有为官者每天熟读孔子语录,做官做官节节攀升,而当他逝世之后,人们都想知道他以何为桥梁,让自己在为官之路上走得那么顺利。结果,家人只找到了一套孔子语录,正因他领会了古典文化的精粹,才做到高官的位置。

  传承中国文化,我们需学习古人的精神品质。

  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也常常被用来交易那些不努力学习且贪玩的人。闻鸡起舞常用来表扬那些坚持不懈的人。坚持,在现代灯红酒绿的年代,是最难做到的.精神品质,如果他或她做到了,那他或她便是胜者,他们能得到自己所想到的。因为他们坚持。反之,如果他们是一曝十寒的性格,那他就如植物般不能生长,不能成熟,只能停留在原地或倒退,永远也不能驾上风帆到达成功之彼岸。

  传承中华文化,我们需让中华文化逆袭而来。

  2013年最受欢迎的节目不是那些明星所饰演的节目,而是逆袭而来的中华文化节目,汉字拼写大会、汉字英雄、中国好诗词这些节目都带着中华文化的基础,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文化基础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一个“天才”竟然写不出一个小学生会写的汉字,这不正反应一个问题:中华文化需要逆袭而来。

  传承中华文化,不要让文化成为一种摆设,要让文化成为一种时尚,让传承文化成为每一个人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承中华文化,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散文 篇3

  “今且生如夏花,莞尔韶华,奕奕容光。弱冠既加,如之栋梁。道义不辞,大任始承。”

  8月8日上午,在山东曲阜孔庙雄伟的大成殿月台上,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的周力身着汉服,头戴乌冠,与近百名学子齐诵成人礼誓词。夏日炎炎的曲阜激情似火,古柏深深的孔庙乐声悠扬,孔子故里为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济南等10余个城市的近百名学子举行隆重的成人礼仪式。参加仪式的还有一路携手伴行的老师和家长,共计300余人。这是“2009曲阜孔子修学旅游节”迎来的第一个大型成人礼修学团队。

  虽然天气有些闷热,但第一次穿着中国古代传统服装的周力还是有些兴奋,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按照左襟压右襟的穿法把衣服穿好,在腰部系上一个蝴蝶结。按照传统礼仪,学子们首先在孔庙泮桥参加入泮仪式。在古代,普通人进孔庙要绕泮池和泮桥而行,唯有状元才能踏上泮水桥进入孔庙,泮水桥因此亦名状元桥。如今,身着汉服的学子在悠扬的古乐声中列队走过泮水桥,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汲取尊师重学的思想精华,开启智慧灵光。随后,由一位家长携手一个学生,穿过圣时门,象征着学子在家长的呵护下走上成人之路。在祭孔大典专用的斋戒沐浴场所——孔庙东斋宿,众学子重新整理衣冠、列齐队伍,登上大成殿月台。

  主宾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祝辞毕,音乐声响起,主宾和家长按照传统礼仪为学子举行冠笄礼。学子正座受冠,在主持人的引导中默默回忆儿时在父母身边嬉戏的情景,体味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受冠后,学子起身,用青少年时代最后的话语,真诚地对父母道谢:“谢谢您,最疼爱我的爸爸妈妈。我发誓,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养育之恩”。一位家长在发言中说:“今天这个成人礼是在告诉孩子们,你们成年了;也是在告诉我们家长,孩子们成年了。我们虽然有很多理由担心,但我们还是应该学会相信、放心和放手。亲爱的女儿,我想告诉你,无论是你欢乐还是你流泪,任何时候你回头,爸爸、妈妈就在你身后,微笑地看着你。”听到家长发自肺腑的言语,有的孩子眼眶湿润了……

  所谓冠笄之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成人礼仪,男子加冠,女子加笄。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提示行冠笄礼者从此将由毫无责任的“孺子”成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担当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古人的冠笄之礼比较复杂,今人自然不必照搬,而是按照“礼”的内涵,讲究“恰如其分”,并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激励青年们爱国、进步、理性等应有的精神品格。在孔庙的成人礼仪式上,学子们宣读成人誓词,向孔子像献鲜花,向父母、师长、来宾行四拜礼,向孔子像行五拜礼。谈到参加成人礼的最大感受,周力说,就是责任感增加了,感受到父母、师长对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对于家庭、社会乃至国家所肩负的那种责任。仪式的最后,众学子在主宾的带领下齐诵《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丝竹声声,管乐飘渺,学子们身着汉服,口诵《论语》。刚才还顽皮嬉戏的孩子,一瞬间奕奕然庄重肃穆,举手投足间已是成人。这似乎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成人仪式,伴随着朗朗的诵读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学子的血脉里传承、奔涌。学子们在完成成长的仪式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中华文化和传统的洗礼,肩负起中华文化传承的大任。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散文 篇4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为孝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好好孝敬他们;在父母死后,以礼制厚葬,之后每年都要去祭奠,这就是孝了。古往今来,世人大多是按照圣人之言来行孝的。

  但是,还是句话是这样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好好尽孝,去世之后为时已晚,再怎么祭奠父母都看不到了。可如今的人们,又有多少是因为父母的离去,才会真正明白亲人的重要。

  我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有王祥卧冰求鲤,也有吴猛为了不让蚊子叮咬入睡的父亲,每晚赤身坐在父亲床前让蚊虫叮咬。古代的孝传到今天,已经淡化了许多。现在有些孩子娇生惯养,不尊敬父母,甚至还打骂爷爷奶奶。严重缺少孝心教育,孝文化也亟待传承。

  那么,孝文化要如何传承呢?要从孩子做起!据专家研究,孩子在儿童时期是品格形成的敏感期。所以,想让孝文化传承下去,就要从娃娃抓起。

  父母要以身作则。对自己的父母要孝顺,要陪伴照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孩子才会明白孝道的重要性,亲情的重要性。

  孝,不是以前,而是现在;传承,不靠成人,而靠孩子。让儿童传承孝道,让孝文化发扬光大。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散文 篇5

  乙未初夏,古典文学网启动首届诗词大赛,征文出,群贤响应,佳作俱出,叹庸言数年之不懈,换得今朝的鸿儒相聚。甚是欣慰,予心澎湃,乃作此文以记之。

  予观夫网站,每日之更新。编辑勤,作者辛,文笔滔滔,谈古论今。描大好山川者,不及其数,道真情实感人,情词恳切。集古之典籍书卷,群贤观阅,收今朝名人轶事,众友学习。此则网站之盛况也,

  下辖交流之群,高谈阔论,少长恰谈。诗词歌赋,古今中外,无所不及也。若夫辩论之时,众友畅言,虽是论争,绝无狂妄之语,长幼互尊,共同学习交流进步矣。群主管理,包容兼并,礼贤下士,共创大家之净地也。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志,孤身从文近八载,读文史,叹古今。甚是迷茫。闲暇之时,舞文弄墨,却不见经传,苦恼至极也,无名家学者之指导,自学无门,哀叹出生白丁之家。

  曾几何时,欲弃之,却于心不忍,爱好文学,绝不放弃。时逢加入此网,豁然开朗,观众人之佳作,学网站之文章,流派之多,深表欣慰,文化后继有人,时代传承,吾辈之责也。并不若二三子之力可为之,吾辈尚需努力。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散文 篇6

  许多讨论或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大概都承认一桩事实:中国文化的基调,是倾向于人间,是关心人生,参与人生,反映人生的。我们的圣贤才智,历代著述,大多围绕着一个主题——治乱兴废与世道人心。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各家的传经事业,韩柳欧苏的道德文章,程朱陆王的心性义理;无论是贵族屈原的忧患独叹,樵夫慧能的顿悟人生;无论是先民传唱的诗歌、戏曲;村里讲坛的平话小说……等等种种。随时都洋溢着那样强烈的平民性格,乡土芬芳,以及它那无所不备的人伦大爱。一种对平凡事物的尊敬,对社会家国的情怀,对苍生万物的期待,激荡交融,相互辉耀,缤纷灿烂的造就了中国——平易近人,博大久远的中国。

  可是,生为这一个文化传承者的现代中国人,对于这样一个亲民爱人,胸怀天下的文明;这样一个塑造了我们,呵护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母体,可有多少认识?多少理解?又有多少接触的机会?把握的可能呢?

  一般社会大众暂且不提,就是我们的莘莘学习的读书人,受了十几年的现代教育以后,究竟读过几部历代的经典古籍?了解几许先人的经验智慧?当年林语堂先生就曾感叹过,现在的大学生,连“中国几种重要丛书都未曾见过”,遑论其他?

  特别是近年以来,升学主义的压力耗损了广大学子的精神、体力;美西文明的风行导引了智识之士的思虑、习尚;电视电影和一般大众媒体的普遍流通更造成了一个官能文化当道,社会价值浮动的生活形态。美国学者雷文孙所说的当代世界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固然鲜明了这一现象,但真正的问题却在于我们的根性尚未扎稳,就已目迷五色的跌入了传播学者所批评的“优势文化”的辐射圈内,失去了自我的特质与创造的能力。

  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同样在这个几近疯狂的社会里把青年男女镀上了形形色色的光彩,也许为了活得精彩而以致把原本具有的中国特质埋藏,不单是外表的异化,生活习性的颠覆,更甚者把中国母体的血缘烙印都不惜痛毁。中国人的指纹——汉字、书法……中国人的符号——汉语、史籍……等等对于当代手拥“苹果”的青年才俊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隔阂。创造和努力尽在欧美,尽在西化,尽在不中不洋的夹生里肆意扩张——

  我看了几个宣扬沸腾的书画展,真想躲在没有中国人的阴暗里痛哭一场,西装革履的背后是如何糟蹋祖先文化的,践踏中国文明的。我无从得知,什么传统传承?什么走进去,闯出来? 年纪轻轻就白纸黑字醒目的打出了二十几岁的年龄,二十几岁的攻读临写,在母亲肚子里就深入传统了,是不是在玷污民族血统里本该具有的质朴和纯真?是不是在把中国几千年传承的实事求是钉在了耻辱柱上?

  当下刮起的“汉字听写大会”“中华经典诵读”“中华好诗词”,无疑是国人醒悟拯救中国文化的好举措。但是现场衣着耀眼夺目的观众们,听写正确率总在百分之几——是否心跳脸红?何时才是国人整体醒悟而切实珍视自己民族精粹和民族精神的时刻?何时才是国人振兴民族文化和民族文明的时刻?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散文】相关文章:

携手共筑绿色家园散文08-27

赋古吟月,共筑美好散文08-27

学习传统文明,共筑完满人生散文10-23

青春共筑中国梦诗歌09-17

诗歌赏析共筑中国梦11-23

守住精神家园的散文10-21

诗歌我的精神家园散文07-13

家乡是我的精神家园散文08-11

爱心筑人墙散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