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追求散文

时间:2020-10-01 16:21:55 散文 我要投稿

人生追求散文

  不知从何时起,置身在外的我已经不想家了。

人生追求散文

  我以前曾对一位朋友说起过这件事,却没有想到被这位朋友给驳了回来。他并且义正言辞地告诉我:一个人背井离乡,常年在外,如果说他不想家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的安全感常在;这与想家正好是相对的,如果一个人在外的工作生活中常常受挫,牵挂亲人朋友,甚至工作生活窘迫……就自然而然会想家。而我自从离开家乡踏入社会生活后,似乎就没有想过家,我感觉这点与朋友的驳论有点矛盾,因为我不是一个安全感常在的人。

  小时候妈妈帮我洗脚时,总会对着我那双小脚丫儿唠叨:“二拇指长得比大拇指长,小孩儿长大不疼娘……”那时候我的小脚丫儿长得还算匀称,没有给妈妈落下什么把柄。可那时候的我也是会想家的,而且经常会想。最想家的时候就是我去离家三十公里外的县城读六年级的时候,而且那时候的我并不是一个人,有好多同乡伙伴也和我在一个学校。那时,每当周末的时候妈妈会骑着自行车到学校来看望我,我会拉着妈妈坐在食堂里听着她对我嘘寒问暖。而且还只要我一个人坐在妈妈面前,甚至我同村的伙伴走向前向妈妈打招呼,我都极不乐意,因为我不想让任何人带走妈妈身上的温暖和家的气息。或许我本身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孩子,就像那位朋友所说的,一直缺乏安全感。

  妈妈也只是陪了我片刻便骑着自行车离去了,可我总觉得这三十公里的脚程并不像妈妈说的那么容易,第一天早上出发在临近傍晚的时候去邻村阿嫂的小商铺里歇息一晚,第二天早上再赶到我学校来。因为邻村阿嫂的丈夫在县城里经营小生意。让我对妈妈说的这点起疑的原因还是在食堂和她聊天的那会,隔在餐桌对面的妈妈,身上偶有一股烟草掺杂着泡面的味道触撞着我的鼻孔。显然妈妈不会抽烟,而至于那股泡面味似乎也有蹊跷。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是从不逛小商铺的,即使偶尔去一次也是逢我不在家的时候,没有人帮她去买食盐和火柴了。显然妈妈那次在撒谎,她没有去邻村阿嫂的小商铺里借宿,而是跑到郊区车站里呆了一宿。

  我躲在墙角里盯着妈妈和我告别的背影,心中跌宕起伏,不禁泪下。我当时不知道那泪水的意义是什么,只觉得望着妈妈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知被什么东西堵得难受,堵得我不禁泪流满面。显然那时的我心中没有安全感,唯一的安全感就是家,就是妈妈。

  这不禁让我想起初入学园的时候,由于我年龄弱小,妈妈把我送到外婆家附近的学堂里读学前班。当时的我不知道妈妈为什么把我整天圈在一座离家很远的院子里。让我和一些陌生的小朋友整天呆在一起。我自然不情愿,一开始便要妈妈陪着我,妈妈蹲在学堂的大门前盯着我说:飞儿,别怕,妈妈在这等着你下学。妈妈的'一句等着我,让我鼓足了勇气向学堂迈进。然而当我带着满怀的期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冲出学堂时,却发现妈妈早已消失在门前。等待我的却是鬓发灰白的外婆推着她的三角架子车冲着我笑:飞飞,快来,我拉着你回家……

  记忆中的童年生活多是孤独的,我常提起笔把它们记在日记本里。虽然那些都不是我童年的快乐时光,甚至恰恰相反,但我还是喜欢用笔把它们写下来。因为我本身喜欢写字,喜欢记录,我想如果我说我喜欢写作,喜欢文学,是不是会觉得太假。当然,只是我自己觉得太假,在这里没有指定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这样说过我,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至于我喜欢记录往事,我觉得这不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无奈。因为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向往的事,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喜好。有人说作家通常是孤独沉默的,喜欢安静的环境,我觉得我很具备这点优势。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一位哲人的名言时,我觉得我真的完全具备当一个作家的优势。那句名言的大意是:通常一个好作家,都有一个悲伤的童年。

  我想成为一个作家,已经不是一时的意愿,应该说是我多年的梦想,我至今仍然为之而奋斗。可我一个朋友却说我不是当作家的料,因为在他认为,作家是那种非常会讲故事的人,就像安徒生、格林那样,世人皆知,会讲童话故事的天才。可我知道我不是天才,也做不了天才,我只想凭自己的不断努力,做个笨鸟先飞的普通人。因为我觉得很多作家在刚出道时,不可能一下子就有那么多故事可以跟你讲。天才不是上天生出来的才子,而是凭借后天的勤奋得到的,当然这又是某个哲人说的话。就像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前,自己为了寻求故事源泉还特意开了个茶馆,过路的行人只须向蒲松龄讲述一个关于鬼怪的故事,便可以免费在馆子里饮茶。这正应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和不耻下问。连孔圣人都对求知是那么的勤垦、真诚,我等小辈哪有狂燥的理由。显然知识和真理便是圣贤便是大智,也只有跻身在这圣贤、大智面前的孔子,才有资格挂上圣人的光环。

  我庆幸我还在一直为那份梦想而努力,不管以后还要付出多少,就像儿时的我一直在寻求那份安全感一样,是那样执着坚定。而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白,所谓的安全感,就是生活中的坐标,人生中的导航,而这一切的载体就是梦想。人有了梦想,自然有了前进的方向,就像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一样,中华几千年的文华传承一路有这位孔圣人为我们导航!又如宋代词人朱熹叹曰:天不生仲尼,将万古长夜!显然孔子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领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在这千秋百代的文化传承者都把他作为了精神支柱和力量。而其实我们当代人也一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须要一份支柱和力量来引领着我们向光明迈进。我们所向往的理想对于生活来说它不单单是一个美好的结果,而是我们征途中每一份动力的源泉。就像牛顿当年看到苹果落地后,发现万有引力一样,宇宙一切事物的受力反应,都来自宇宙天体本身的万有引力作用。这个比喻虽有些抽象,但我觉得它在哲学里的唯物主义论中是能站得住脚的。当然我不是什么哲人大家,也许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言论,即使这样冒着被大家骂的风险,但话我还是照样要说的。

  其实我曾经叹息过人生的种种无奈,就如像找不到一种归属感一样。其实“归属感”这个词是个广义词,这至少在我认为。我年少时寻求的那份“安全感”与这种“归属感”似乎非常接近。但也只是接近,因为年少时的我根本不存在归属感的意识,甚至现在我还对它的理解仍然模糊不清。虽然模糊不清,但我觉得已经可以了,就像当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一样,虽然与现在的飞机相比差之甚远,可在当时已经可以载着人类穿越山沟或悬崖了。

  我想他们当年的飞机和我现在对“归属感”的理解是一样的,对它们本质性能的了解和操控能力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如果说归属感是一种意象,那没有归属感的人生就像一个孤独的流浪者,或者直接说是一具行尸走肉,它所存在这个世间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

  说到没有意义,让我想到早年读过的一篇哲文,题目叫:人生没有意义。我想但凡爱好阅读的朋友见到这样一个文章标题时,都会被它的诱惑力折服好不犹豫地读下去。这篇文章的叙述细节我已记不清了,可文章的中心思想我觉得我已经完全领悟。文章的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自己受邀给一所高校的学生演讲,课堂上学生们向他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人生究竟有何意义?在作者未到访这所学校前,学生们常常用这个问题难退了不少讲师。

  学生们对作者的回答自然不抱有很大的期望,显然以前传统教师给予他们的答案,没有让他们心悦诚服。而在作者面对教室里几十双疑惑的眼神时,他仔细思量一番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六个大字:人生没有意义。随即,讲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显然作者的答案在学生们心中引起了共鸣。一个良好的开始,让作者很快与学生们心灵相融。接下来,作者把人生比作一张展新的画纸,在场的任何人都是画笔的操作者,在一个没有考官没有标题的环境下,任笔者自由发挥,自由创造,自由定义……宛如人生的答卷自己添写,自己定义,即人生的意义来自于自己去创造……

  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感触颇深,让我重新审视了一遍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让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不等于成功,不等于幸福,人生应该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创造,不管每个人在这追求与创造中着重的是过程还是结果,那都是人生意义的体现。

【人生追求散文】相关文章:

执着追求散文02-12

人生—成熟散文06-24

出世陆游,入世人生散文09-29

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散文10-23

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的散文11-04

莫言前尘,只道人生如梦散文11-11

人生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散文11-01

人生不易,每一天都不可辜负散文12-15

生活不会总如意人生不会都称心经典散文03-01

优美作文:人生就如一篇散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