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时间:2022-08-25 13:37:16 散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精选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精选10篇)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篇1

  在老家的村口,有一口大水塘,面积约有五、六亩。在我的记忆中,每年夏季水位最深时也只是到水塘的上沿,从来没有溢出过,遇到冬天大旱,甚至有两次大部分见塘底,一般年景,夏季水半槽,水深约两米,塘水从来没彻底干涸过。春秋冬三季,池塘水清澈,唯有夏季,池塘水浑浊,因为夏季雨水多,村庄前两排的雨水要排到水塘里一部分,所以就玷污了池塘。它是全村唯一的一口大水塘,与全村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口大水塘是1958年家乡人挖的,连同我以前曾经写过的两口水井一并挖的,开挖的目的有二:一是作为灌溉周围农田的水源,为农业的丰产提供水利命脉;二是为所建新庄提供生活用水和发展渔业提供养鱼的必要条件。那时挖水塘做土方工程不像现在有挖掘机等农业机械,人工只是辅助,相反,全部是人力畜力,靠人挖肩挑牛拉,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锹一锨一抬筐一架子车土挖出堆积起来的。水塘挖好后,右边是新建的16户人家的村庄,左边堆积成高高的黄土堆,再左边是一条直通南北的宽阔大道,分别连接前后两个村庄,也是全村人外出的唯一出路。靠村庄的水塘岸及南北头栽植有一行杨柳刺槐香椿树等杂木,高高的黄土堆的一岸没栽树,而是经渍实后被社员们各家各户挖一至两口圆圆的红薯地窖,几十口地窖从南至北排开,很是壮观,也是当年我村的一大特色。大集体时代小麦玉米大豆高粱不够人吃,生产队春夏季就大种红薯,因为红薯高产,除晒过红薯干后哪一家,还会有几千斤的晚红薯需要窖起来过冬吃,甚至吃到次年春,下过红薯母子(春红薯就是头年的红薯作母育秧生长出的)才算完毕。那时社会上有几句顺口溜:“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红薯白薯吃全年,大米白面只过年,养鸡喂猪管花钱,年吃年干叫社员”就是当年社员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这口大水塘给我留下了儿时的诸多记忆,成为我对家乡无比怀念的窗口,给我们家乡人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效益。

  春天,在阵阵春风的吹拂下,水塘岸边的一棵棵杨柳吐翠,枝条摇曳婀娜多姿;一束束槐花洁白盛开,芳香四溢温馨扑鼻;一株株香椿树嫩芽绽放,引得乡民们争相攀枝弄叶,采摘回家可以做成香椿炒鸡蛋、也可以做成麻油调香椿的美味佳肴,连同素面拌槐花,都成为农家就地取材待客的可口饭菜,至今回忆起来还让我直流口水!村里姑娘媳妇们,会手拿棒槌,端着脸盆,在春水荡漾的池塘里洗衣服,捶被单,嘻嘻哈哈说说笑笑间把活干完了;也有懒男人牵着老黄牛,让干完活刚卸套的牲口们到池塘边饱饮一肚子,然后,咩咩叫着心满意足地离开啦。为了到过年能吃到鱼,春天社员们还对份子买鱼苗几十万尾,固定专人定期往水塘下饲料,给鱼儿追肥。

  夏天,我和小伙伴在水塘里消暑嬉戏。有时,我们在水里拿自制的水枪你射我、我射你打起了水仗,谁把谁打败了都乐得屁颠屁颠;有时,我们在水里起猛子(头朝下扎到水里)你追我赶,玩起“追逃犯抓凶手”的游戏,谁把谁抓到了,都高兴得手舞足蹈;有时,我们在水里用手摸鱼捉泥鳅,逮点水的蜻蜓扑鸣叫的青蛙,真是童趣盎然,其乐无穷!每到夜晚,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也会在水塘里洗澡,一般是男人们在水塘的这头,女人们在水塘的那头,高兴的时候还有人像狗刨式,打起砰砰,整个水塘都喧闹起来了!

  秋天,在飒飒金风吹拂下,沿岸的树木纷纷落下了黄叶,漂浮于池塘,构树叶像莲蓬,杨树叶像浮萍,柳树叶像杂草,污染了水塘。大集体时,生产队为了净化水塘,年年都指派专人清塘,站在岸边用漏水的网兜搓水面,捞杂草,中间的够不着,还会找会泅水的到水塘中央打捞,尽量保持池塘水质清洁,经过霜打的池水更清彻见底。爱水的动物除了鱼儿等水生物外,老乡们家养的鸭、鹅成群,白天几乎都泅浮于水塘,来来往往,白色的羽毛在秋阳映照下,银光闪闪,一遇到调皮的孩子追赶,或用小瓦片扔到水面驱赶它们,就会下得“嘎嘎嘎”一阵乱叫,惊恐万状,这才急忙上岸,慌不择路往自家赶。每当看到这样场面,儿时的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觉得很有意思。

  冬天,假如是初冬时分,老乡们会用池塘水淘红薯两遍,再用井水洗最后一遍,然后开始打红薯粉,用罗缸盛粉面,晒干后一部分卖到市场里换钞票花,一部分在冬季下红薯粉条,除自己吃外,也可以卖掉换钱花。假如是干冬塘水少,在快要见底时会有人自觉地甩塘泥,把沤制一年或多年的污泥从塘底甩上岸,再拉回家,掺上麦糠树叶杂草等,合水勾兑再沤制,那流油的农家肥肥力更强,上到地里,改良土壤结构,庄稼苗儿会茁壮成长,胜过化肥,所以,塘泥是庄稼人的好朋友,不用花钱只要稍费力气就可旺长庄稼,甩塘泥、拉塘泥在冬天既干活取暖又能当肥料施用,还拓深拓宽了水塘,一举三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只要不是冰封雪冻,年年冬季水塘里就会有人抢着挖塘泥,主要是为来年庄稼大丰收啊!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老家的水塘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先是看到水塘东岸的红薯窖不见了,因为当下种红薯的实在太少了,过去的高高的土堆也被拓宽水塘而消失了;后是水塘变得更深水质坏透了,因为没人保护反而村庄的污水都往里面流,过去清澈见底清洁卫生的池塘水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竟然有三分之一的水塘面积被外地拉来的泥土填平了,因为有个临塘住的小伙子把水塘的所有权占据为己有,变成他家的收购粮食的交易场地了,在家的人敢怒不敢言,外出打工的人见惯不怪,所以,昔日的家乡人围坐水塘观景的场面不见了,剩余的臭水熏天玷污了水塘,鱼儿早已销声匿迹了,鸭儿鹅儿不见了,连水塘岸边的各种树木也少了许多,过去那富有生气的水塘再也见不到了,每当我回老家见到一次水塘,心里就不由自主地难受一阵子,这还是我心目中憧憬的水塘吗?这还是我做梦都想跳进去自由自在地洗澡玩耍的水塘吗?短短几年的功夫,生我养我的村庄在走向进步迈向文明的今天,生态环境遭到如此的破坏,到什么时候还能恢复往日的热闹与欢乐呢?

  家乡的水塘,和家乡的村庄一样,曾经给过我无数次欢乐,曾经让我魂牵梦绕;而今这场面,令我几分遗憾,带着几分忧愁离开了。我盼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速度,我盼望我的家乡还是那鱼米之乡,我爱家乡的水塘,我更爱生我养我的故乡!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篇2

  丰腴的水塘里储满了故事。大集体的时候,冬天了,塘水干涸,大家一起挖塘泥。一方面加大塘的面积和深度,来年可以存储更多的水;一方面,塘泥是非常肥沃的农家肥料,它们被挑到田地里,再被犁翻到土壤深处,一个冬天之后,就能把这块地养得壮壮的。在这样热热闹闹的集体劳动中,东家长西家短的信息很快被揭露和传递,磨合不了的接触也变得更加尖锐,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是一根导火索,突然的事情突然暴发。

  寻死觅活的人在水塘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方式。曾经有一个媳妇,不知因为什么和家里人闹上了别扭,哭着喊着“我不活了,我不活了”,向门口的大塘奔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并不是真的活够了,她不想死,她希望有人出来拉,给她一个台阶,并能因此获得更多的观众,她可以更加广泛地展示她的冤屈生活。

  大船翻在池塘里的情况还是有的。我亲眼看见过淹死在门口塘里的人被打捞的过程,那是一个比我大很多而且会游泳的孩子,消息不知道怎么被传开的,人们都拥到塘里,很多男人下到塘里,一个猛下去,再一个猛子下去。到了傍晚时分,那个人的尸体打捞上来了,他的父母和姐姐哭得背过气去,大塘里面和四周布满了潮湿的雾气,大塘上空是阴森森的恐怖气息。

  从那以后,很长时间,没有人敢下塘洗澡,住在大塘边上的人家也不再到里面淘米洗菜。农村人的忌讳很多,淹死过人的水当然不干净的,我们必须回避。

  在我的记忆中,与水塘有关的故事大都灰暗着。一个夜晚,小学五年级的我,上完晚自习回家,途经一个大塘。这个大塘曾经淹死过一个人,很多人都说在那儿遇见过什么,被迷住了路,一缠就是一夜。我也害怕。我感觉到后脑勺上有风,仿佛听到在人在什么地方喁喁私语。老人曾经告诫过我,一个人走黑路,一定不要东张西望的,如果和那小东西对上了眼光,你的魂就会被它们带走的。我更害怕,不由得加快脚步。风在耳朵边上“呼呼”作响,我是一阵凉一阵汗。

  我们村子里的水塘很多。大土方,南头大塘,北头大塘,藕塘,圪土达塘,小土方,老齁塘,等等。在村民依靠农业生存的时代,这些水塘都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是很好的水利设施,可以说是“为塘一处,保田一方”。同时,水塘里的丰富水产也能偶尔地改善一下村民的生活。每到冬天起鱼的时候,村里请来了专门捕鱼的人来下网,网一般在傍晚时分下去,第二天上午,水塘的周围围满了人。网起来了,网上爬满蹦蹦跳跳的鱼,水塘周围的人顿时欢呼雀跃。现在因大坝拦水成库,也可能是气候的变化,水塘储水很少,不少的水塘已经被平整为田地,种上了庄稼;还存在的水塘,面积也大大地缩小,像躲在某个角落的人,我回家的时候如果不专门留心一下,一般是看不到的。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篇3

  在黔阳古城的二〇九国道旁边,有两棵树龄百年以上,枝繁叶茂的香檀树,树下有一眼冬暖夏凉的泉水,这就是在黔城远近闻名的清水塘。据当地的老一辈人说,这一眼泉水,是舞水河从倒水湾那个地方,经过地下暗河流过来的。因为以前有人从那里倒了一筐空谷壳,过不了多长时间,空谷壳就从清水塘流了出来。

  记得那年我第一次乘班车从怀化来到黔城的时候,是一个炎热的夏季。刚下班车走出车站大门,眩目的太阳光刺的我眼睛都睁不开。湛蓝的天空上没有一点云,站前的小广场,除了有几个在太阳伞下卖冷饮的姑娘外,没看到其他人,空空荡荡的。卖冷饮的姑娘,看到我们出来,就争着喊“冰棒”“冰水”“冰淇淋”,一边不停地用小纸板扇风,并不时用手捋一下被汗水浸湿的刘海。风儿也不知躲到哪儿去了,连夏天爱吵闹的知了,也不知道跑去哪里歇息了。我走在如一个烤箱一般的大街上,只想碰到几棵大树,大树下有一口清泉,用双手捧上清凉的泉水,洗一洗满是汗渍的脸,再喝上几口甘甜的泉水,滋润一下我那早已干渴得直冒烟的嗓子。

  不知不觉,突然感觉有一股阴凉的空气迎面吹来。抬头一看,原来是两棵巨大的香檀树,像伞一样立在路的旁边。头上那灼人的阳光,此时通过香檀树的罅隙,变成地面颤恍的驳影,似乎没有一点热的感觉。香檀树下的青石板台阶上,坐着几个年岁比较大的老人家,他们在这里乘凉。我也在这里停了下来,乘一下凉再走。我抬头仰望那茂密的香檀树叶,清晰中似乎又有些模糊,暗淡中又透出着一些亮光。沿着水渍斑斑的青石板往下走,青石板上那一道道锉刀留下来的刀痕,如那流逝的岁月,缓慢地向下面的清水塘延伸而去。

  清水塘的岩崖下有一眼很大的泉水,汩汩的泉水吐纳着这里的天真地秀,流动的泉水意蕴着生命的脉动。泉水上的石崖缝里有一棵苍劲却又不高的香檀树,遮盖了整个清水塘,香檀树上垂着一串串细碎的小花,就像一串串风铃,微风一吹,就如雨一样,飘落在静如处子一样的水面上。他们就如一对相爱的恋人般,日日夜夜地厮守终于迎来今日暖融融的相拥,从此就只等天老地荒。

  在水塘边的几块青石板上,坐着几个嬉戏的年轻人,满脸的水珠,湿透的汗衫,正在享受着这难得的清凉。站在丝丝凉气的水边,仿佛置身于那条雪域下的蓝色多瑙河边,让心再一次的放飞着。我不禁把一双脚伸入池塘里,一股冷气顿时从脚跟往上涌入全身,脸上的汗滴被倒逼得不见踪影,旅途的疲惫和燥热的心灵也慢慢地融化在这凉凉的泉水中。

  远处的天边泛出淡淡的白云,一个晚上的风雪把整个黔城渲染得银妆素裹。清水塘的泉水冒着轻烟一样的水气。崖石上的香樟树依然还守候在这有点温柔的泉水边,独自承受着肆掠的风雪。树下水边的崖石上的地衣,如一张将要掉色的毯子。冬天的泉水十分的温暖,不时有早起的姑娘来到清水塘洗衣裳。飘着秀发的姑娘,在这水雾轻袅的清水塘,涴纱弄碧水,自与清水闲。

  清水塘的旁边已经被附近的村民,修起了一座简单的庙宇,有许多信士来这里打坐念佛,焚香打卦,祈求观世音菩萨保佑他们。保佑黔城的老百姓。或者请来当地的戏班子,免费为大家唱几天的戏。这样既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又把本地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滚滚红尘向来都是匆匆来,悠悠去。多少风花雪月的故事,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都化作了那天边变化着的云彩。而清水塘的崖石旁那棵上百年的香檀树,就像《神话》里的秦国统兵大将蒙毅,而那秀气的清水塘就是眼含幽怨的玉漱。不知他们为了一句什么样的承诺,使他们一直地厮守在一起。多少绝美的爱情故事,都比不过他们平淡了几百年的守候。而正在水塘里嬉戏的我们,是否会跟他们一样,在余生中能守着这一份平淡而又凄美的承诺呢?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篇4

  每当我站在大运河森林公园的荷塘旁边,总会想起田堡村的水塘。

  田堡村坐落于滏阳河西岸,我的姥娘家就在这个村。记得小时候,在村的西边和南边有好几个大坑,村西的那个大坑距离姥娘家不远,站在西院门口就能见到。这个大坑是村里最深的坑,居住在附近的村民纷纷在里面开垦了自家的小园子,种着小葱、萝卜、韭菜、菠菜等时令蔬菜。大舅也在坑里找了块地方撒上几把高粱籽,到了秋天,熟透的红高粱格外引人瞩目,大舅去收高粱的时候,就在高粱杆当中挑些有甜味的,一人一根分给在附近玩耍的孩子们,孩子们如获至宝,用小肩膀扛着拿到家里,当做甜甘蔗慢慢吃。还有的村民在坑里种了点小黄棒子,小黄棒子只能长到一米多高,金黄色的玉米粒比黄豆大点,虽说产量不高,但是玉米很香,特别是把刚刚掰下来的小黄棒子放进灶堂里烤着吃,老远就能闻到那馋人的香味,细细的小黄棒子杆也全都带着甜味,比高粱杆还好吃。生产队是不种小黄棒子的,地里种的是产量高的白棒子,后来有了产量更高的杂交棒子。在孩子们的眼里,最喜欢的还是小黄棒子,喜欢它的香,喜欢它的甜。

  1963年八月初,姥娘把我从北京接到了田堡村,路过那些大坑的时候,只见那些大坑里都积满了水。后来听姥娘说:“村里从农历六月初三开始下大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村北边的滏阳河水都溢了出来,村里的大坑小沟都让水灌满了。”从此,这些大坑都变成了水塘。自从有了这些水塘,赶上下大雨的时候,村民的院子里和过道不再积水,雨水都流进了水塘。

  村西这个水塘的面积有半个足球场大,南北长,东西宽,东侧和北侧都挨着土道,西侧是五队的场院。水塘南侧还有一个长条状浅水塘,这个浅水塘紧挨着村里最高的土台,在土台上有口水井,几乎大半个村的人都喜欢吃这口井的水。在村东也有井,大舅曾经告诉我说:“村东那口井不如村西这口井的水好喝,有点苦味,村东的人也常常来这里挑水。”夏天最热的时候,大舅和表哥他们用扁担和黑铁桶挑水回来,就把水到进院里的大水缸,水缸上面盖着木盖,木盖上面放着舀水用的葫芦瓢。刚挑来的水凉嗖嗖的带着甜味,不亚于如今的冷藏矿泉水,大舅和表哥他们挑水回来,先让我的姥娘和妗子喝,然后才自己喝,再把水桶里的水倒进大缸里。姥娘每次用大海碗端来井水都舍不得喝,先让我喝,大热的天,喝上几大口井水,心里立马就凉爽了,那个痛快劲儿就别提多美了。

  这次在姥娘家里,我一直住了近三年,不仅学会了用拐杖走路,还到大表姐任教的田堡村小学读书。每次去上学,来回总要经过那个水塘。其实,从姥娘家东门口的过道也能去学校,还可以少走几十步路,但是,我还是喜欢走水塘边的那条路。在那条路上,可以看到水塘、蜻蜓,可以听到鸟叫、蛙鸣。冬天还可以看到被白雪覆盖的水塘,每次下雪,水塘上面就像铺盖着平平整整的、刚刚弹好的棉花。那时的雪很干净,大人们常把房上的雪搓起来,倒进水桶和大水缸中。我和三表哥在上学的路上,口渴了,也喜欢在路边抓把雪吃,可我们从来没有闹过肚子。

  水塘北岸有条东西走向的土道,能走大马车,直通西边的南沿村,路的两侧都是庄稼地。从村西水渠上过去,往西走四里多地就到了南沿村,穿过南沿村,走不多远就到了姥娘的娘家西王庄村。每当我的姥娘有事回娘家的时候,我就会到那个水塘附近玩儿,一边玩儿,一边等候老娘,盼望着姥娘早点儿从那条大道走来。

  西岸长着几十棵垂杨柳和槐树,还有几棵老榆树。春暖花开的时候,姥娘常带着我到水塘边玩耍,姥娘和妗子她们在水塘边的树底下一边纳鞋底、做鞋,一边聊天,我和小伙伴就在附近玩儿摔泥盆儿,玩儿法是用水塘的水把胶泥和好,再捏成盆儿状,口儿朝下使劲往地下摔,只听“砰”的一声,泥盆儿中间会出现窟窿,这样反复玩儿也玩儿不腻。姥娘曾经用柳树枝给我做柳笛,就是把筷子粗细的柳树枝从树上撅下来,用剪子把一头弄齐了,再选择两寸多长,用剪子在树皮上转圈划出口子,双手再反复碾搓,退下完整的青皮管后,用剪子把青皮管一头两侧的绿皮轻轻刮下来,柳笛就做好了,这种做法至今没忘,曾经给自己的孩子做过这种柳笛。到了槐树开花的季节,会攀树的孩子们就窜到树上捋槐花吃,还有的拿着竹竿子,顶端绑着铁丝沟,站在树下勾槐花吃。那几棵老榆树长了榆钱的时候,表哥他们就挎着篮子去捋榆钱,回来先给我的姥娘一大堆,姥娘把榆钱洗干净后,抓几把棒子面和榆钱拌均匀,放到蒸锅里蒸,蒸熟后再撒上盐,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着蒜汁吃。

  在水塘畔那黑灰色的塘泥上长着苇子、蒲草和稗子草,靠近大道的土埂上还长着当地人俗称的茅草,茅草的根是白色的,比火柴棍粗,一节又一节,洗干净了嚼着吃很甜,孩子们都把它叫小甜甘蔗。塘泥上还稀稀拉拉长着一种半尺多高,叶子就像大韭菜的叶那样宽,根部是白色的类似小独头蒜的植物,挖出来,就近用水塘的水洗干净,吃起来又脆又甜。

  水塘里有小蝌蚪、青蛙,还有鲶鱼、泥鳅、鳝鱼和小虾。大舅一家和不少邻居从不吃鱼,尤其是海鱼。后来问起表哥,他说:“鱼有腥气,不好吃。”实际上,村里的人过年、盖房子或者遇到了红白喜事才能吃上一次肉,到现在还保留着这种习惯。那个时候,村民的生活条件差,常常吃糠咽菜就着咸菜。平时从不炒菜,也不吃肉,不吃鱼。前些年的春节,去看二表哥的时候,他给我端上来酥鲫鱼和酥带鱼,他说:“这些酥鱼都是俺跟别人学炖的,要多放醋,炖一宿,鱼没有了腥气,就连鱼骨头都是酥的。”现如今,酥鱼已经成了永年县的特产,广府城里就有真空包装的酥鱼专卖门市。

  男孩子们似乎从小就喜欢玩水,水塘也成了我们快乐玩耍的地方。我们常去那里捉蚂蚱,抓蝈蝈,粘蜘蟟,逮蛐蛐。还捡来瓦片碗片在水面比赛打水漂,看谁打得远。有劲儿的,熟练的孩子一次能打几十个水漂,有的才打一两个,瓦片就掉进水里了。

  炎热的夏天,邻居家的福义这些会游泳的男孩子经常去水塘游泳,他们去的时候,都找我一起去,还有的女孩也跟着去。每次和小伙伴们去水塘那里玩儿的时候,姥娘都叮嘱我:“你腿脚不好,记着就在边上玩儿。”到了水塘边,他们让女孩背过身去,然后脱了衣服,一个个跳进水中,一会儿潜泳,一会儿浮游,一会又打起水仗来,还爬到水塘边一棵歪倒在水面的大柳树上,往下跳扎猛子。他们的水性都很棒,这里从没有发生过溺水的事儿。福义水性最好,能从水塘这边一个猛子扎到那边。他摸鱼也是好手,再狡猾的鲶鱼,他也能钻进水里摸到,摸到鱼后,他高高举起来,高兴地让我们看,然后,他就把手里的鱼放回水里。水塘的水面上,经常可以看到身长半寸,长着细长腿的水虱子,它们在水面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旦跑起来就跑的飞快,眨眼就不见了踪影。非常羡慕这些水虱子,更羡慕身边游泳扎猛子的小伙伴们。

  天气好的时候,蜻蜓常在水塘附近的树丛、草丛、场院、土道上空飞舞或停留,还有的在水塘的水面点水嬉戏。有大点儿的蓝蜻蜓,更多的是小点儿的黄蜻蜓。快要下雨的时候,蜻蜓就在低空成群地飞舞,我和小伙伴们常到水塘边的苇叶上、草上捉蜻蜓。姥娘不让我捉蜻蜓,说“蜻蜓是好虫,专门吃害虫。”可一到水塘就忘记了姥娘说的话,兴奋地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蜻蜓。

  从前,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棉花,棉花收获后,村民常常把棉花杆的枝杈用镰刀消掉,再打成捆放到水塘里,上面再压上砖,浸泡几天后捞出来,把棉花杆的外皮剥下来搓绳子,搓好的绳子有两米多长,用于捆大蒜辫子,剩下的绳子就用手推车或排子车运送到南沿村集市和广府城卖,换点零花钱。

  勤快的女人们,忙完地里的活计,伺候好大人孩子,就挎着篮子,带着棒槌和“别头”(一种灰绿色的石头,使用前放在碗里,用水泡软,洗衣裳用)到水塘边洗衣裳。水塘边有不少地方都铺着砖头,人们来水塘洗衣裳都要用这些砖。女人们在水塘边一边洗衣裳,一边用棒槌捶打衣裳,边洗边捶打,棒槌声、说笑声在水塘回荡着。许多人还把已经洗干净的衣裳放到草地上、苇子上晾晒,衣裳都洗完了,她们收拾起衣裳和棒槌,挎着篮子回到各自的家。冬天的时候,她们也会凿开冰层洗衣裳。记得十多年前的春节期间,我带着妻儿从北京来看望表哥表嫂,路过水塘的时候,看到三表哥年轻的儿媳还在水塘边洗衣裳。

  乡亲们喜爱这些水塘,水塘也甘愿为村民们奉献,好像谁也离不开谁似的。村里有谁家盖房子,打花秸墙,浇地,就用扁担、水桶从水塘挑水。可奇怪的是,水塘就好像连接上了泉眼,水总是满满当当的。几十年过去了,水塘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

  四十年前的春天,中学毕业在家待业的我,回到了想念的姥娘家。那天,天空格外晴朗,几朵如纱如烟的白云在天空缓缓散步,温暖的春风轻轻吹拂着,水塘清澈怡人。坐在水塘边的柳树下,只见风儿在水面飘荡,层层碧波闪动着金色光芒。春风拂动起的涟漪和水塘里的鱼儿追逐着,玩儿耍着。不断有大鱼在水面绘出大大的厚厚的水箭头,那水箭头在水面忽而直行,忽而转弯,追逐着碧波,荡漾着细浪。还有大胆的鱼跃出水面瞭望,身后带起白色的水柱,随着哗啦的水响后,还没等人看仔细,鱼就羞涩地迅速潜入到水的深处。

  那年秋季的一天,我在表哥家吃完晚饭,到村外那铺满童年足迹的熟悉的路上散步,不由自主地来到了水塘边。月亮明晃晃地挂在高空,皎洁的月光洒满庄稼地、土路、村庄和水塘。水塘里看不到高贵的荷花,没有那“荷塘月色”的意境,只有那看似不起眼儿,却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苇子、蒲草和稗子草,还有轻柔的月光从树的枝叶间隙投射下来的斑驳光影,这光影整夜陪伴着它们,陪伴着水塘。水下一定还有正要睡觉的鱼儿吧,也许知道了老朋友要来看它们,故意在水下弄出了声响,是在和我打招呼吧?不知疲倦的青蛙,亮起清脆的、此起彼伏的歌喉,唱着祖祖辈辈流传的歌谣,美妙的集体大合唱从水塘向四周漫延,弥漫在月光里,弥漫到整个村子,成了乡村最美的乐章。

  坐在水塘边的土埂上,眼前又浮现出从水塘边走向小学校和玩耍时的情景。水塘里忽然又传来哗啦的响声,在寂静的夜晚,声响显得很重,很沉,也许是鱼儿?也许是青蛙吧?这响声猛然唤起我深深的思念,仿佛又见到了姥娘和妗子在水塘边上洗衣裳的场景,看到了姥娘那慈祥善良的脸庞。想想长眠在家乡沃土的姥娘,我的双眼不由自主地溢满了泪水,思念的风儿轻轻掠过心头,眼泪止不住地涌了出来……

  现在,田堡村的水塘都已经消失了,那口不知供养了村里多少代人的水井也不见了踪迹,那里已经盖起了房子,留下的只有深深的回忆和无奈的叹息。

  常常想起给了我童年欢乐的田堡水塘,那口甜甜的老井,还有勤劳、善良和慈祥的姥娘,我都精心保存在内心岁月的硬盘中,永久的珍藏。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篇5

  我找到扁担和水桶,准备去水塘挑水。其实,自来水龙头就在天井里,但母亲除了做饭,从不拧开它!她说,自来水是花钱买来的,干净又清澈,用来洗衣和给生灵们饮水,实在是浪费,怪心疼人的!母亲从年轻受穷,她一辈子勤俭节约,到老也是如此!

  这样想着,我走向水塘。两支水桶一前一后,在扁担钩上有节奏地晃悠,吱呦吱呦的,像在诉说,似在弹奏,乡村的时光岁月总是这样悠闲、自然,熨帖人的心灵和水一般的情感两个人一样高,一出门就飘脚这是我幼时猜过的谜语

  一亩多地大小的水塘,将一个二百来口人的小村庄一分为二。一队在塘南,二队在塘北,三十多年后,村庄化零为整统一规划,机械盛行、牲畜几乎绝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奔向都市,一去不回此情此景,令人恍若隔世!水塘原地未动,似乎没有多大变化,就像天上的月亮,没有引起人间的注意我家属于一队,紧靠着水塘,不出十五米。如今,咫尺变天涯,少说也得二百米!

  水塘在我们的土语中叫:湾。现在想想,湾这种叫法是多么形象而贴切!最初的水塘就是那么一块,说长不长说方不方说圆不圆的水域。每年春天,水塘都会被蓄得满满的,供村民一年的饮用;另外,雨季里,胡同里混合着枯枝败叶、牲畜粪便及各种杂物的污水也会汇流进水塘。水塘因此浑浊不堪,两三天之后,水才能重新清澈起来!但不管什么时候,人们总是到水塘挑了水来,烧火做饭!这样的水,怎么能吃?也许你会这样问,可是,就是这样的水,养活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临水而居现代人梦寐以求,与水为伍似乎是孩子的天性!

  年少时,我喜欢围着水塘消磨时光。对我而言,水塘并非水塘,它更像天堂和乐园,充满新奇和惊喜!让孩子的心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记得那时,我挽着裤管和袖管,在水塘边逮鱼。在罐头瓶子里放上捏碎的玉米面窝头,然后把瓶子按在水塘边浅水的淤泥里,静等一会儿,再准确、麻利地将瓶子从水中取出,担心是多余的,总有贪吃的鱼儿会成为俘虏。为了逮到大鱼,便将瓶子换成母亲盛干粮的竹篮,诱饵自然也是窝头的碎末,但要多些,再在篮子上系一根结实的长绳,然后将篮子投到深水里去估摸大鱼正大吃的时候,迅速拉绳——收网,慢一点都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再后来,改用鱼钩。市镇上的鱼钩、双头鱼钩都买不起。于是,便偷了母亲的缝衣针,就着煤油灯的火,用父亲的钳子自己弯鱼钩!下雨时,无法下地干活,大人们借此在炕上呼呼大睡,而孩子们正好垂钓,据说雨天鱼儿最容易上钩!有例为证:塘北有个李姓的孩子,每逢雨天总能钓到不少半尺来长的——大鱼!这样的鱼是满可以下锅,咕嘟出一顿味美鲜嫩的鱼汤的因而,李家孩子很自豪!我们则羡慕加嫉妒,眼睛都红了!

  但有一年,全村老少的眼睛都红了,简直是冒火了!

  那年秋天一个明亮的下午,不知从哪里来了三个骑摩托的人,他们都带着渔网,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渔网!当时,水塘的水不多了,最深处也没不了人。一尺多长的鱼经常打着响亮的水花窜出水面,这很多人都看见过!但是,没人一个敢下到水塘里逮鱼,水塘是用来吃水的,如果人下去了,水还怎么吃?即便是孩子,也不行!那是伤天理的事!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那三个陌生人二话没说,就下到水塘,蹚着齐腰深的水,一网一网地抡开了一开始,有人围在水塘边看热闹,但消息不胫而走,不多时塘边便围满了人!三张网不停地撒、收,大得惊人的鱼在网里乱窜,其中一个人的网都被鱼撞破了!眼见着一条条大鱼进别人腰间的网袋,人们在惊讶的同时,不免愤怒起来,他们是哪来的?干什么的?湾里的鱼怎么能让别人打呢?赶走他们!怎么也没人管?大队里是干啥吃的?三个打鱼人是被撵走的还是自己走的,不记得了,但他们走的时候,网袋里肯定装满鱼!放到现在,这怎么可能?

  还有一年,好像也是秋天,水塘的水所剩不多,浅得也就刚能没人的膝盖!有一天,不知谁先下到水塘里逮开了鱼。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不多时,全村的男女老幼就都聚到水塘里,惊叫着、欢笑着、呼喊着,展开了逮鱼大赛!那次,水塘出了多少鱼,无法统一,但人们都是成桶成盆地往家送鱼!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飘出鲜鱼汤的香味!这鱼汤的香味好几天不散

  几年后,为了解决村民吃水和水质的问题,水塘扩建。几辆突突冒着黑烟的链轨车,在水塘的基础上东推西拱,将窄小而不规则的水塘,推整成一个深而宽的长方形。塘底与四面的斜坡都打了坚硬、耐冲刷的灰土,而且围着水塘一周砌上半米多高的砖墙,防止污水流入!扩建后,水塘蓄一次水,够村里吃两年!自此,水塘好像再没干涸过!

  后来,政府在水塘中安装了水塔,在水塘边建起了泵站,把自来水管埋到了每家每户的院子里,而且村里还有专人负责,定时供水。从此,扁担挑水的日子宣告结束!在规定供水的时间,人们只需在家里等就可以了!再后来,政府又把县城的供水系统延伸到村里,给人们装上了真正的自来水——随时随刻,只要一拧水龙头,清澈、透明的水便哗哗地流出!自此,水塘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每年的春季,水塘照旧要蓄水一次,似乎是以备不时只需,但它角色转换,主要供人们打农药、浇菜园和洗洗涮涮之用!

  其实,水塘的变迁我并没有见证!它扩建时,我正在乡中学读书,接着是县城高中,接着远离故乡的大学岁月,接着是忙碌的城市生活除了那有限的岁月,关于水塘、村庄的很多事情,都是我后来听说的

  水塘的周遭和四面斜坡,早已被丛生的野草杂树覆盖,倒塌的砖墙、面目全非的砖块散落其间;芦苇、蒲草、三棱草葱茏茂盛,在水塘三分之一的水面上摇曳、飘摇;塘水浑浊、发黄,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似有若无的油渍;塘底水草丛生、浮荡,成群的小鱼在水边游来游去;水泥石阶破烂不堪,上面落满草芥、碎砖瓦片和彩色的泡泡糖纸在我走下台阶的时候,一只灰色的鸟扑棱棱地展开翅膀,飞到对面的草丛里去了

  伫立水边,举目四望,有不知身处何处之感;低头之时,水中人影却似曾相识!此情此景,禁不住令人怅然,而又莫名地感动!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篇6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老爸领我回了趟老家。爸爸的老家在乡下,听爸爸说那是个很美的小山村,爷爷家的屋后有个小水塘,那里有爸爸美好的童年。春天,水塘里的冰融化了,河水清澈透底,小鱼儿欢快地游着,好像在庆祝春天的到来,水草也抽出新叶,随着流水摆动着身姿,像跳舞的小姑娘,夜晚,那弯弯的月牙倒映在清澈透明的水面上,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温柔。夏天,爸爸说在清凉的河水里游泳,可比游泳馆的水泥池舒服多了。秋天,爷爷带他到河边垂钓,每次总有收获。冬天老河结冰了,没风的时候,爸爸就到那儿溜冰,可比溜旱冰好玩,爸爸用木板和铁丝做了一个滑冰车,坐在上面,速度可快了,特别过瘾。

  终于到了老爸的家乡,我迫不及待的下了车,可眼前的情景却让我惊呆了:怎么,这就是爸爸说的那个风景如画的水塘?黑黑的河水,浑浊不堪,又脏又臭,满身狼籍。水塘里的水似乎已经快干了,我仿佛听到水塘在哭泣着,大声地呼喊着:“救救我吧,救救我吧!”而我们是那样的无辜和无奈。

  抬眼望去,当我们头顶的天空不再明净,不再蔚蓝时,当我们脚下的土地变成黄沙变成荒漠时,我们是否才后悔没有珍惜我们的大自然!面对曾经美丽的一切,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道:谁来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朋友们,让我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共同来关心我们的大自然,共同来关注环境保护,共同来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让地球变成一个洁净,清新,永远年轻的蓝色星球!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篇7

  在我老家前面,有一个水塘。那里的水,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

  水塘旁边是茂密的竹林。春天的时候,竹子刚刚长出一些嫩叶,两旁的花和草也都纷纷从泥土里钻出来了,像给水塘编了一个朴素的.花环。一下起春雨来,竹子啊,花草啊,全都舒舒服服地冲了个“澡”!嫩绿的竹叶倒映在水里,水塘变得更绿了,绿得可以挤出水来。

  乡的水塘虽然比不上连绵不决的长江,比不上波涛汹涌的黄河,但是我很爱家乡的水塘。塘里的水很清很清,清得连在水里游动的鱼、在水底“潜伏”的小石子都看得一清二楚;塘里的水很冰很冰,冰得都能让你的手成为“冰块”呢;塘里的水很绿很绿,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清、冰、绿就是水塘的特点,如果你用心去看,就会发现更多奥秘的。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篇8

  我的家乡有一个水塘,面积不大,但作用不小。

  春天水塘的冰还没完全融化,冰片有大有小,被风儿一吹,相互打闹,追逐嬉戏,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夏天,水塘四周被不知名的小树和野草包围着,从一侧进到水塘边,会感到一种凉凉的惬意,中午时分,周边的孩子们会结伴来到这里,有的游泳、有的抓鱼、有的捉虾、有的戏水,好像是个水上乐园。

  秋天来了,北方的天大多是干旱,人们会吧塘水抽到水渠里,再引流到每一块田地,久旱的禾苗像个婴儿一样大口大口的吮吸着乳汁,喝足后被风一吹,它们兴奋地摇头大笑。

  冬天来了,温度骤降,塘面不几日就会结出厚厚的冰,等冰结实了,周边的孩子们又会三五成群的结伴来到冰面上追逐嬉戏,有的滚、有的爬、有的滑、有的相互拉着,个个累的满头大汗,有的干脆把帽子脱掉扔在冰面上,头发湿湿的贴在头上,冒着热气的脑袋像个刚出锅的大窝窝头,摔倒了,爬起来,重复着刚才的动作,好不热闹。

  我家乡的水塘美吧,有机会来我家乡玩吧!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篇9

  在我的家乡和团,有一个叫做“周家埠”的小村庄,那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塘和水库,而且每一处都有专属的名称,诸如“杨树塘”、“菱角塘”、“井坝塘”、“李家垅水库”等等。儿时,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场所:抓鱼、摘菱角、滑冰……到处都留下了我们快乐的身影和笑声。时光荏苒,许多的记忆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行渐远,逐渐模糊,但是,关于“井坝塘”的记忆却经年不变,历久弥新。

  我们村子是个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群山连绵,小河连接着上游的水库蜿蜒而下,与太泊湖息息相通;河水清澈,常年不断流。只是小河距离村庄有一、二里路之远,所以村里人很少去小河洗涮,全村人所有的洗涮及人畜用水几户全部集中在离村子最近的井坝塘了。

  井坝塘位于村子不远的村口大路旁,是进村或出村的必经之地。塘边有一口水井,还有一棵大杨树。从井上的碑文记载可知,这是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一口古井。据说水塘也差不多建于同一时期,如此说来也可算是比较古老的遗迹了。这一方水塘,一口古井,是家乡人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他们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民,也承载着许许多多我们童年的快乐和难忘的记忆。

  水塘不过两三亩面积,四周皆是农田,靠北边是进出村口的大路,路的一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另一边靠近水塘有一棵硕大的杨树,整棵树虬枝葱茏,盘根错节。它的根部虽长在路边,但整个身子却慢慢倾斜,横出水面一两米之远。躺在水中粗壮的树干就好像一座横亘水上的木桥。夏天,这“桥”成了游泳的人们最好的跳台,也是我们童年嬉戏的场所:胆大的孩子常常从“桥上”走过去,爬上树杈看风景。我们一些女孩子呢,则喜欢坐在桥上,脱下鞋袜,赤脚吊在水里,随着双脚快节奏地拍打,水面溅起一片欢快的浪花。也有一些孩子干脆就把那当作自己的天然凉床了,躺在这么特别的床上,看水中鱼跃,听树上蝉鸣,享绿水之清凉,那是怎样的惬意!虽然这种行为若是被家里人知晓,定然少不了责骂,甚至还要挨打,但我们的心里依旧念念不忘,依旧贼心不改,趁着大人们去做事了便又偷偷相邀而来。或许,爱玩水就是小孩子的天性吧!真的很庆幸,一直以来,这里从没发生过家里人担心的不幸事情,所以人们都说这塘真好,真干净!说这也是河神和井神庇佑的结果。而人们所说的这个别有深意的“干净”其实就是特指一直以来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所有人的安然无恙。

  在浓密的树荫下,一溜儿排开的是各家各户用石头搭成的洗衣铺位,与之斜对的西面也一样都搭满了这样的石头铺位。从早到晚,塘边都有来来往往的洗着各种物件的人们。夏天,大家喜欢北面浓荫覆盖的铺位;冬天,大家喜欢西面阳光普照的铺位。不管是谁家的铺位,大家都可以随意洗。若是有人选了一个舒适的铺位正洗着,刚好这家的主人也来了,于是便会客气地起身相让,而主人总是会断然拒绝,口里连声说“不碍事,你洗,你洗!”,说着很快就在别的位置上蹲下来了。不管什么季节,大多数人家都是在早上洗,所以早上的塘边是最热闹的,尤其是夏季。当晨曦微露,踢踢踏踏的脚步声便打破了黎明的寂静。男人们担着水桶,女人们或提着篮,或端着盆---洗衣服、洗菜、淘米、洗茶碗……她们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唠嗑着一些家长里短或是头天的见闻。间或有一些挑水的男人们插科打诨,说上那么几句戏谑的玩笑话,立刻会招来那些泼辣婆娘们肆无忌惮的攻击,最后他们不得不甘拜下风,赶紧担着水嬉笑着逃之夭夭。水塘边,棒槌声此起彼伏,欢笑声不绝于耳。小鱼儿也被这热闹所吸引,时时游到人们身边来抢菜叶和米粒吃,这些小家伙可精灵呢,待你伸手去抓或是拿筲箕去捞时,它们倏地一下就不见了踪影。

  塘里的鱼有一些是放的鱼苗,也有很多野生的。不管是哪种,都是村里公有的。没有人喂饲料,最多就是吃一些菜叶、米粒什么的,全靠天然养殖,竟然也长得膘肥体壮,而且味道特别鲜美。黄鳝也很多、很大,它们又是好动的,总是从石头缝里探出头来张望,一不小心,常常就被逮个正着,成为人们餐桌上难得的饕餮美宴了。平时,大家都很自觉,除了逮逮黄鳝,没有谁去塘里撒网、钓鱼,更不会在这口塘里药鱼了。腊月里,人们忙完了庄稼活儿就开始忙吃的了。干鱼塘便是其中之一。先将塘里的水放掉,到放不出去的时候就用抽水机抽干。一般都是头天开始放水,第二天开始抽水,到半下午的时候,水抽得差不多了,男人们穿着皮裤下塘捉鱼,一些妇女和孩子们就站在岸边或是大杨树上看热闹。嬉笑声、欢叫声、呼儿唤女声,间或夹杂着小孩子的哭闹声,小小的池塘沸腾了。鱼全部捉上来后,用棉花篓装着抬到离塘不远的公家道场上,一家一份,大小搭均匀,先分好再抓阄,抓到哪份是哪份。大家毫无怨言,高高兴兴,和和美美,满意而归。这个晚上,家家的灶台上都散发出同一种香味,家家的餐桌前都是这地地道道的家乡美味,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一样的知足、快乐。

  在水塘的南面,从水塘下面用石头垒上来一面约一米来高的墙,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井台,水井就立在这块场地的正中间,外观呈圆柱形,约一米高,是那种光滑油亮的青石做成。井口不大,一次只能容纳一只水桶打水。井水冬暖夏凉,纯净清澈,一年四季都保持相同的高度,旱不干,涝不溢。打水无需用绳子,水桶倒着放下去,翻过来就有大半桶水,刚好用担水的扁担钩钩住桶的提手,用力摁两下就满了,有力气的人用双手轻而易举地就能把水提上来。若是年老体弱的,就得分两步:先用扁担钩钩住水桶,再把扁担往井沿上一撬,只需稍微用力水桶就离开水面,这时将扁担横穿过水桶提手,扁担的两头横在井沿上,水桶吊在扁担中间很安稳,此时你便可以歇会气,再用胳膊挽起水桶就会轻松很多了。一口水井,经常有几个人差不多同时到井边的,但凡这时候,大家总会互相谦让,但若是碰到年老体弱的,那必定是让他们先打,而且还要将自己的担子放下前去帮忙。那时我父亲在外面工作,母亲身体很差,我刚辍学回家,挑水的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我身上。我就曾经无数次得到过那些拗都拗不过的热心帮助,至今回忆起来心中都是满满的感动。

  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偶尔回乡,看见很多人家在自家院子里打了压水井,再也不用跑那么多路去村口的水井挑水了。而现在,年轻力壮的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只有一些老人带着留守儿童在守候着家园。现在家家都装上了自来水,不仅不用去井边挑水,连家里的压水井也废弃不用了;水塘边杨树已不见了踪影,洗衣服的人也远没有以前那么多了,然而水塘和水井依旧那样安详地守护在村口的路边,不离不弃,唇齿相依,就像像一对默契、慈爱的父母,他们默默地目送着孩子们去远行,又在这里张开双臂等候他们的归来。哦,家乡的水塘、水井——永远不老的风景!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 篇10

  家乡有个小水塘,从小我在小水塘边长大,它见证着我童年的乐趣和无限的欢声笑语。

  春天,我和爸爸在田野中奔跑,总是比谁先跑到对岸的小河边,走回来的时候爸爸也总会给我普及草儿花儿的知识,每次也总会在小水塘边歇一会,小水塘里有好多小鱼儿,它们自由自在的游着,嘴巴一张一合的,仿佛在说:“可儿,你回来了呀!”

  夏天,我和堂哥穿着凉鞋,带上水桶和竹畚斗,挽起裤腿和袖子,走进小水塘(水塘水不深只能没过小腿)弯下身子捉小鱼。可那小鱼太狡猾了,我们一条也没捉着。于是便改变主意开始捉小虾,半天功夫捉了整整一大盘,别提有多高兴啦!

  秋天,各种果实成熟了,我们一家到老家对面的山上去捡板栗,每次都能捡一小筐,回来都要在小水塘边坐一会。塘中漂着几片不知从哪飞来的金黄的树叶,小鱼儿正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躲在这张树叶下一会儿又藏在了那片树叶下,就像几个顽皮的小孩在躲猫猫!

  冬天,妈妈到小水塘去洗被子,奶奶帮我捉小虾玩,看着塘中有那么多有趣的小虾,“奶奶!我也要捉虾!”说着便迫不及待地蹲在了奶奶的屁股后边把手伸向水里,不知怎么的奶奶站了起来,只听“扑咚”一声我被奶奶的屁股顶到了水里,妈妈赶紧把我拉了上来,真是冻死我了呀!可是这多么有趣哇!

  家乡的小水塘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我爱家乡的小水塘!

【家乡的水塘现代散文】相关文章:

南方水塘散文08-24

家乡的美食现代散文08-11

家乡的变迁现代散文08-16

家乡的年味现代散文07-28

家乡的杂粮面现代散文08-16

家乡的老槐树现代散文08-16

戏说家乡话现代散文08-15

难忘家乡的腐乳香现代抒情散文11-02

现代散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