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活在民间音乐路上的阿炳散文

时间:2020-07-16 13:50:59 散文 我要投稿

始终活在民间音乐路上的阿炳散文

  中国民间音乐由来已久,从民间歌谣到诗词曲赋,无不闪烁着民间音乐的光芒,它来自民间,与草根紧紧相连,带有浓重的原生态气息,但绝不会流于庸俗,民间音乐在表达生活的同时同样记录着情感的变化,轻与重,缓与急,每一个音律的旋转都会扣人心弦。民间音乐是流动在岁月轮廓上的美丽,无论是喜或乐,哀或悲,真正感人肺腑的音乐,是可以乐到不能自抑,哀到悲天悯人的感觉。而想到民间音乐,听到那首“悲从中来,不能断绝”的《二泉映月》,盲人阿炳的轮廓便会不自觉地出现。

始终活在民间音乐路上的阿炳散文

  阿炳,只是一个名字,抑或一个代号,但他是一种音乐的代表,来自民间最悲苦的声音,悟者感同身受,行人亦觉悲伤。所有的情感来源于生活,所有的生活受事实限制。从小被父亲送人,到不公正的待遇,被歧视的生活填满了阿炳的童年。后来阿炳突然失明,这对他音乐创作的风格造成了一个重大的影响,从此,他的世界,没有光亮,只有音乐。他的音乐不同于陕北的山丹丹,关中的石榴花,或者陕南的映山红,没有毫无修饰的直白,也没有色彩的浓烈,他的音乐充满了悲伤的气息,虽是一种黑色的情感,同样透露着其倔强着的勇敢,不得不说,他的真实,是民间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是一位数十年如一日地在音乐的道路上辛勤耕作的人,也是一个用音乐诉说苦与乐的歌者。他的一生,没有太多灿烂的`光环,他只是一个背着音乐用心行走的人,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他,记住了他的《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也有人记住了他的二胡,他的琵琶,他给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带来了一抹最浓重的色彩,也带来了一曲最厚重的声音。

  一个民间艺人的创作,总与其生活环境形影相随,民间音乐艺术是对生活最真实的描述。情感是生活赋予的,情绪是自身投掷的,对于阿炳而言,一生走下来的点点滴滴,前后左右的指摘或褒贬都会影响其对音乐的创作风格。从阿炳的苦乐交织的经历便可洞察一二。阿炳的父亲是当家道士,四岁那年母亲去世,他被寄养在叔叔家中,他背负着私生子的包袱在生活,自幼遭人白眼看人脸色,阿炳从小就随他父亲学习音乐与器乐,十三岁时已经学会琵琶、二胡.笛子等多种乐器。父亲的去世让他的生活措手不及,毫无规律,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了人间的五味瓶。后来因双目失明而流落街头,最后沦落为以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所以在阿炳的民间音乐中多苍凉悲壮而少浓烈奔放的风格,这就是自身经历对音乐的影响,但也形成了他倔强无畏的性格。

  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上的压力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风格的转变。而民间音乐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剂良药,它在实现很多人梦想的同时,其本身也离不开生活的影响。

  生活环境可以影响民间音乐的创作,而反过来,音乐一样可以影响人的生活。总有一首歌与某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不谋而合,总有一首歌是为陌生人而作。特别是民间音乐,它取于生活,是对生活最真实贴切的描述。有多少音乐可以唤起一个想要放弃的人重拾心情,好好生活。

  对于阿炳来说,苦难的生活并没有剥削掉他的岁月,他同样以一种面对苦难的方式骄傲地活着。民间音乐可能不像流行乐或者摇滚乐那样调动气场与情趣,也不像说唱音乐那样迎合年轻人的需求,它是一种发自心灵的最真实的东西,能够给懂得生活的人震撼与快乐。越真实越贴近情感深处的音乐越能打动人心,给懂它的人以心灵的慰藉,给消沉的人以勇气。生活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音乐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它给予每一个平凡的人以伟大的梦想。阿炳的世界没有阳光,而音乐给了他活着的理由,因为要音乐,所以要活着。他自己创作,自己书写自己的苦乐生活,当面对音乐时,相信他是幸福的。他的音乐之路,幸福的感觉只有他自己可以真正的体会。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追求,不断地创作,最后,他成了著名的民间音乐家,他感动我们的除了音乐,最重要的还有他对音乐的坚持与热爱,还有他有音乐就要好好活着的坚强的精神。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如此执着,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阿炳这样的苦难经历,无论如何,我们是幸福的,阿炳的音乐可能会让我们想起我们不愿提起的痛楚,阿炳的经历与意志却把消沉中的我们紧紧的拉起,这是民间音乐的力量,也是阿炳给予我们最珍贵的东西。民间音乐填充了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但有些最珍贵的记忆永远值得保留。

  民间音乐需要经典,经典里的储存量同样离不开民间音乐。长达二十多年之久的流浪卖艺生涯,给了阿炳品尝人间百态的机会,同样让他的曲子越走越带有浓厚的生活韵味。面对如今多不可数的民间音乐至今还没有哪一首曲子可以代替阿炳《二泉映月》的地位,没有多少音乐人经历过阿炳这样的哀与悲,即使他们用最优越的器乐演奏,也比不上阿炳贴近生活的真实,用泪与汗浇灌出来的曲子,永远注入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民间音乐经典的力量更能表现一种对生活的讴歌或者对自身的感慨。经典是历久不衰的,是可以打败时间的文字或者声音,这中间不掺杂任何空洞的成分,民间音乐也走在不断趋向经典的路上。当然,在如今这个快餐文化的社会里,民间音乐必须要受得住舆论以及时间的考验,这是每一个趋向经典的事物必经的过程。很多人对民间音乐或者别的存在质疑,说民间音乐流于庸俗,下里巴人,太过口语化,说民间秧歌太过野性,说二人转太过流俗。这些都是对民间音乐太过于片面的非议,民间音乐是人民大众的代表,虽不像阳春白雪般高雅,一样有摄人心弦的力量。

  面对这个被快速填充的时代,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看看民间的艺术表达形式,同样是一种享受。音乐的路上需要真正为生活而歌的人,需要像阿炳这样来自民间,表达民间的力量,需要用新的眼光看待民间艺术,更需要感谢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为生活而歌的人,民间音乐不会消失,它仍会迈着坚定的脚步走在旋律的路上,纯而不作,真而不张,这就是民间音乐的力量,也是阿炳带给我们的力量,始终是不可忽视对民间音乐的坚持,既是对那些始终执着的人的尊重,也是对民间音乐的敬仰,正如阿炳,始终活在民间音乐的路上。

【始终活在民间音乐路上的阿炳散文】相关文章:

路上的风光散文10-04

人,当潇洒的活在当下哲理散文11-20

时代的音乐散文11-12

平凡路上的王勃与我们散文随笔08-29

林清玄路上的情书06-20

中秋的民间故事06-01

韩愈的自信民间故事08-30

关于韩愈与民间的传说03-19

韩愈的民间传说故事03-19

关于辛弃疾的民间故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