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塌杂记》读后感

时间:2020-09-30 11:44:37 季羡林 我要投稿

《病塌杂记》读后感

  引导语:《病榻杂记》是季羡林的作品,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以来、特别是自2003年住院至今撰写的90多篇文章,计20多万字。书中有他的人生各阶段回忆,也有回忆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文章。

《病塌杂记》读后感

  《病塌杂记》读后感一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拜读了季羡林老先生的《病榻杂记》.这本杂记是季老对青年时代的回忆以及对世事的感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季老对母亲的追忆.

  季老六岁时便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母亲,在他在外求学的生涯中,只回过两次家乡,每一次都是为亲人奔丧,其中第二次就是为自己的母亲.在季老的很多著作中都有提到过自己的母亲,《病榻杂记》也不例外,虽然笔墨不多,但是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一个九十五岁高龄的老人,躺在病榻上,心里却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至于灵魂震荡,想追母亲于地下,那是怎样一种超越生死的感恩之情啊!几十年的光阴悄然逝去,却怎么都磨灭不了季老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一个耄耋老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却依然日夜思念已过世了半个多世纪的母亲,一个个儿时生活中的细节依然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有人说伟人是可以抛弃一切的,甚至是亲情,但是我却不以为然.伟人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伟人,正是由于他有血有肉,有丰富的情感,当然最不可缺乏的就是一颗感恩之心.毛主席在长沙求学时,不辞劳苦的将自己重病的`母亲接到长沙就医;建国后,陈毅将军的公务繁忙,回家时还亲手为病重的母亲洗尿裤.由此可见,伟人的感恩之心不仅不逊色于普通人,还胜于普通人.我们不一定可以成为伟人,但是我们一定需要的是学会感恩,乌鸦都知道反哺报恩,何况我们是有感情的人.我们成长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感恩,季老在文章中写到: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是母亲给予我们身体,指引我们前进,前进,永不满足于已有的一切.所以母亲给予我们的影响之巨大,是一生的,是指导我们成长的.

  我们每天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每天沐浴在母爱的呵护之中,但是不一定就会成长,因为我们若是对母亲没有感恩之心,那么我们的思想就不能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境界,若一个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懂得感恩,又怎么会学着去爱别人?这个世界最需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所以只有心怀感恩才能学会关爱,才能使世界更加的和谐,更加的融洽,更加的温暖.成长是个一生的课题,人类就是一代一代心怀感恩,才逐渐成长起来的,在感恩中成长,让心灵抛弃一切的无视与冷漠,让感恩的种子在心灵的净土上生根发芽,长出种子以后,随风飘落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恩情,可能是亲人、朋友给予的,也可能是大自然给予的,或许是国家给予的,但是无论是谁给予的,我们都要心怀感恩,从身边的母亲做起,从看到银丝的那一刻起,就回想起往昔的点点滴滴,用一颗虔诚的心,面对每天为我们辛劳的母亲,学着自己成长,不再让母亲操心.对待他人对自己的恩情,我们也应报一颗感恩之心,那样可以省去很多人性的纷争,也可以净化你的心灵.

  拜读完季老的《病榻杂记》,我真的有醍醐灌顶之感,我真的懂得了感恩的真正含义所在.为了成长我们要感恩,因为感恩,所以我们成长.在感恩中成长,真的是人生的一大哲理所在啊!

  《病塌杂记》读后感二

  《病榻杂记》是季羡林在301住院期间也就是自2002年生病自今撰写的90多篇文章。杂感合成的一个文集。这是季羡林最近的一个文集,也是95岁高龄的季老的最新大作。内容丰富生动,有回忆小学,中学,少年的生活的,有回忆父母,老师,亲友的文章,、但更多的是季老平时所十分关注的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社会公德问题、爱国主义与奉献精神、人生观、生死观和人生感悟。文笔十分朴实,真挚,而且幽默,风趣,积极向上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已经95岁高龄的老者所写的文章,季老笔耕不辍的精神很另人叹服。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季老的为人,他的人格和品格,他的大家风范,他的长者之态,他的上善若水,大仁大智。他象历久弥新的老酒,越品越觉得香醇。季老的谦逊,虽然成就斐然,但仍保持着淡然,笃定的心态。在杂记中他写到了医生对他的关心使他感觉很愧疚,他甚至瞒着大夫,不想大夫过于关心自己的病情,只是为了“相安无事”,“让他们心中有底,免得以后另生枝节。”

  因为别人的关心只会使他更加愧疚。他说“我算一个什么重要的人物!竟让他们这样惊师动众。我从内心深处感到愧疚。”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

  季老还说到自己觉得太受宠若禁了,别人给他的那些虚名他觉得不对,什么“国学大师”,“国宝”他都觉得不合适。他就说道把那些别人强加给他的虚名全都取消,好让他自由和轻松,这又是怎样的境界呢?

  这让我想起了央视评选"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季老位列其中,当记者手捧鲜花来到301医院,准备向季老祝贺时,季老确是一脸的茫然,天真地像小孩,当记者告诉他获奖时,他还不相信,只是一直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那种坦然和真诚让人看了很感动,要是连季老都受之有愧,那谁还受之无愧呢?

  这个文集我还没看完,我想季老的文章是很耐读的,而且是越读越觉得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前进的勇气。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毕竟还有个季羡林.

【《病塌杂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礼记杂记下原文欣赏12-14

边城读后感-读后感-高三01-11

《边城》读后感-读后感-高三01-11

边城读后感550字-读后感06-18

边城读后感850字-读后感06-18

《弟子规读后感》读后感07-09

暑假读后感作文范文:背影读后感06-29

红楼梦读后感-读后感800字_高一读后感09-29

《李清照》读后感11-12

李白读后感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