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被贬的真实原因

时间:2020-11-02 10:01:29 韩愈 我要投稿

韩愈被贬的真实原因

  历史上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第一人,非韩愈莫属,堪当不愧的No.1,小妞对他作死程度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绵延不觉。

  话说,当时的大Boss是唐宪宗,也算勤勉政事,让国家从安史之乱中缓过劲来,并重振中央政府。

  朕干出了点成绩,总得想办法好好犒劳下自己:

  1、朕要妹子?朕是正经人,后宫佳丽已三千,雨露均沾都得累死朕,此路不通;

  2、微服出巡?走访走访民情,舟车劳顿,哪还是犒赏自己,此路不通;

  琢磨来琢磨去,终于灵光一闪,计上心头。

  搞点精神文明建设—

  迎佛骨!

  迎佛骨!

  迎佛骨!

  迎佛骨在唐朝其实是个传统项目,唐宪宗之前的各个皇帝大大小小都举办过五次,从来没人提出过异议。

  朕真是太聪明了,竟想出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的好idea。

  礼部一听,心里惶恐,Boss干了这么多大事,都没张罗给开个表彰大会,竟然让Boss自己开了金口,会不会治我工作失职之罪啊?

  担心都是白费的,刑部侍郎韩愈,表示不服。

  照理说,这事儿归礼部管,跟刑部屁关系没有。但韩夫子大义凛然,坚决要背这锅,给Boss洗洗澡治治病,把这种不正之风赶出朝廷。

  于是就有了那篇著名的奏章,名叫《谏迎佛骨表》。

  文章大致意思是说,Boss你别瞎折腾了,干过迎佛骨这种事儿的Boss,基本都没有好下场,就没一个长寿的,总而言之,这就是个坑爹的玩意儿!

  大Boss的这点小热情,被韩夫子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拔凉拔凉。

  看完奏章后,Boss勃然大怒,当场撕逼,险些要了韩夫子小命。多方劝阻才放出一句话:你侮辱我智商也就算了,竟然还咒我早死,你小子真不是个东西。

  韩夫子最后申诉:“我是爱你的,你怎么就不明白呢”,然而卵并没有什么用,最终被贬,发配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一代思想家 、政治家就此落寞。

  拓展阅读: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早春呈⑴水部张十八员外⑵

  其一

  天街⑶小雨润如酥⑷,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⑸一年春好处⑹,绝胜⑺烟柳满皇都⑻。

  【注释】

  ⑴呈:恭敬地送给。

  ⑵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⑶天街:京城街道。

  ⑷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⑸最是:正是。

  ⑹处:时。

  ⑺绝胜:远远胜过。

  ⑻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白话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赏析】

  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早春二月,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作者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接下来的第三、四句是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作者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