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的意思岑参的读音

时间:2024-03-16 14:10:45 炜玲 岑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逢入京使的意思岑参的读音

  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岑参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边塞诗,在盛唐时代,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逢入京使的意思岑参的读音,欢迎阅读与收藏。

  逢入京使

  解释:

  诗篇名。唐代岑参作。写于公元749年作者离长安赴西域途中。全文为:“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出了远行者的复杂心理,语言自然而含蓄动人。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拼音解读:

  gù yuán dōng wàng lù màn màn ,shuāng xiù lóng zhōng lèi bú gàn 。

  mǎ shàng xiàng féng wú zhǐ bǐ ,píng jun1 chuán yǔ bào píng ān 。

  翻译: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岑参的读音:

  岑参(cénshēn):岑(cén)新华词典解释有两个意思,第一是小而高的山,有岑寂,岑岑等词语。第二个解释就是姓氏,姓岑,就是岑参的姓。参,在字典里是个多音词,有cān,shēn,cēn,sān四种读音。岑参的参是读shēn,词典解释是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有参商,参辰卯酉等词。参shēn也是一种中药名字,如人参,党参。

  岑参生卒年约为公元715-公元770年。中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代表。南阳人,是大唐宰相岑文本的曾孙。与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并称高岑。现存的代表作约有四百零三首,其中有七十多首是边塞诗。另外还作又《感旧赋》、《招北客文》两篇墓铭。

  岑参幼年丧父,所以岑参幼年过得很是孤苦。五岁跟随他的兄长读书,天资聪颖,九岁便能吟诗作赋。二十岁的时候考取进士,仕途坎坷,两度前往边塞施展自己的报国之志。可是现实总是不如人意,岑参的边塞诗大多都是在那段时期完成的。晚年的岑参罢官后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公元755年12月至公元763年2月,安史之乱爆发,蜀中战火纷飞,路不能行,岑参最终也未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最终卒于成都。

  岑参的作品极其赋有浪漫主义色彩,用词雄伟,想象比较丰富奇特,诗歌基调热情奔放。

  岑参的作品涉猎很多领域,山水,边塞,赠答等等。《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西征》是岑参边塞诗的杰出之作。

  创作背景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三十四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岑参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诗人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名家点评

  明代敖英、凌云《唐诗绝句类选》:丘文庄公尝言:眼前景致、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间,以上三诗(按指本诗与贺知章《回乡偶书》、贾岛《渡桑乾》)良然。

  明代凌宏宪《唐诗广选》:直不着意。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卷十三:谭云: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

  明末清初唐汝询《唐诗解》:叙事真切,自是客中绝唱。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家常话,人人却说不来,妙处只是真。

  清代王尧衢《古唐诗合解》:此诗以真率人情。

  清代吴瑞荣《唐诗笺要》:俚情真语,都极老横。

  清代徐增《而庵说唐诗》:“马上相逢无纸笔”,此句人人道好,惟在玉关故妙,若在近处则不为妙矣。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不必用意,只写得情景真耳。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逢入京使的意思岑参的读音】相关文章:

《逢入京使》岑参02-23

逢入京使岑参朗读08-29

岑参《逢入京使》唐诗鉴赏09-27

《逢入京使》岑参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2

岑参的读音05-25

唐代诗人岑参的读音03-22

岑参的读音最佳答案05-26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赏析08-10

逢入京使 拼音03-24

《逢入京使》阅读答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