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池塘散文

时间:2022-08-10 10:08:31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远去的池塘散文(精选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远去的池塘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远去的池塘散文(精选10篇)

  远去的池塘散文 篇1

  关于故乡的记忆里﹐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村庄那口碧波荡漾的池塘。

  村庄地处陕南丘陵地带,每到夏日多雨时节,从山林里,坡地上,大地深处纵横交错的皱褶里,奔涌出无数细小的溪流。勤劳聪慧的先辈们,便把它们截住。给它们修堤建坝,让它们“欢聚一堂”。于是﹐一池微波,荡起缕缕清风。几株白杨﹐撑起片片浓荫。一口碧莹莹的池塘﹐便在乡亲们的辛勤汗水里﹐鲜活起来。有了池塘的村庄﹐便有了妩媚,也多了滋润。

  春天,当盈盈暖风掠过,沉寂了整个冬天的池塘,会渐渐柔情起来。时不时会有小鱼,在水面探头晃脑。那顽皮的模样﹐仿佛也在尽享春的气息。池塘边的堤坝上,枯了一冬的小草,也开始缓缓冒出娇嫩的叶芽。就连岸边挺拔的白杨,也不甘示弱地长出无数新绿。几只鸭子,拖着肥硕的身体﹐慢吞吞地溜进池塘,颇有几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味。不知名的小鸟,在池塘边的电线上,叽叽喳喳唱个不停,像是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池塘旁的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缀满花苞的油菜,像是在为春天铺开舒缓的地毯。当明媚的阳光,被均匀地撒在水面,平静的池塘,便成了无比明亮的“镜子”。里面映照着的,是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青翠的树木。

  夏天,在知了高亢的歌声里欣然到来。每到此时,往日波澜不惊的池塘,会变得多情起来。当热辣辣的太阳,毫无遮拦地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塘中的鱼儿,便不安份起来。它们时而无忧地畅游,时而调皮地吹着泡泡。那逍遥自在的模样﹐让儿时的我们颇为羡慕。池塘岸边的出水口,是几块用来泄洪的正方形台阶。一到夏天,这些水泥台阶,便成了村里大姑娘小媳妇们洗衣服的最佳去处。乡村人勤快,夏日清晨﹐得早早下地干活。洗衣服这样的琐事﹐就只好利用午休时间来完成。夏天中午,池塘岸边,总能听到有节奏的棒槌声。在塘坝绿茵茵的草地上,晾晒着花花绿绿的'床单﹐各式各样的衣服。池塘边的白杨树下,洗完衣服的村姑们,在树下边乘凉边等着同伴。此时的白杨树上,活像一群活力少年,一有风吹﹐便扬起树叶做就的“巴掌”,哗啦啦拍个不停。

  秋天,当天气渐渐转凉﹐池塘边的白杨树,便开始有叶儿飘零。它们在用柔曼的舞姿﹐低语着对季节的依恋。晨间﹐岸边枯黄的草叶上﹐开始有了浅浅的薄霜。高而阔的天空,几行雁影依稀可辩。田野里,到处是忙着劳作的人们。少了庄稼的陪衬,池塘显得寂寥起来。许是怕池塘孤单,乡亲们总爱把收割后的稻草和玉米杆,摆放在池塘岸边晾晒。偶尔会有水鸟,斜插着水面飞快地掠过。白扬树飘完最后一片黄叶时,秋,也就接近了尾声。此时的池塘,像个安静少女,氤氲着雾岚的眼眸,在辽远天幕下,写满了落寞。偶尔,塘边也会来几个垂钓者。用一根根长长的鱼杆,垂几分悠然,钓几份自得。

  冬天,池塘边的白杨树,光秃秃地伫立着。似在回首往事﹐又像在憧憬未来。田野里,被收割后的大地,裸露出原始的底色。冬小麦刚钻出的小芽,在铺天盖地的苍凉里,被稀释得无影无踪。几只麻雀﹐闲庭信步般漫步在田埂上。它们时而抬头远眺﹐时而低头呢喃。言行举止中,皆是让人怜爱的灵动。池塘岸边,枯黄的芦苇旁,几只黄牛在悠然自得地啃草。不远处,荷锄而归的农人,炊烟升腾的屋舍,和隐隐约约的犬吠,将村庄衬托得温馨而宁静。清风拂过,寂静的塘面,泛起细碎的微波。冬天的池塘﹐是清冷的。唯有映在水中央的云朵﹐洁白如初。

  那时的池塘,是我心底最柔美的画卷。因了池塘,偏乡僻壤的村庄,多了江南水乡的清婉。因了池塘,村前屋后的梯田,成了稻浪翻滚的良田。池塘,是那时村人的骄傲。当邻村人因无水灌溉,不得不在梯田里种上耐旱的农作物时,我们村却因有塘水灌溉,插上了绿油油的秧苗。当夏风轻荡,站在村后山坡上极目远眺,微风拂面中,梯田里涌起的层层浓绿,让人有置身绿海之感。稻田上纷飞的白蝶,似隐现在碧海中的点点白帆。除了白蝶﹐还有蜻蜓在绿波上翩跹。

  每当想起这些画面,我的心底,总会衍生出对池塘深藏的敬意。因了池塘的灌溉﹐我们的村庄,总有荡不完的“青波”。而邻村的田地﹐却因无水灌溉,只能在收割完小麦和油菜后﹐种上玉米或大豆。那时的乡亲们,谁不向往稻花香?可因无水,也只能望地兴叹。其实,村庄的池塘,也是昔日乡亲们将平时所收集的雨水汇聚而成。平时的点滴辛苦,皆只为来年能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尽管那时池塘蓄水量丰沛,但每到插秧时,邻里之间也常因抢水而发生争执。后来,村里才安排了专人放水。儿时乡亲们争水的画面,在我心里烙下的很深印记,也让我知道了水对农业的重要性。

  日子就像天上的流云,聚散着轮回。地上的禾苗,也在雨露的润泽里,交替着荣枯。长大后的我,携着斑斓梦想,去了远方。村里眉清目秀的池塘,在岁月泥沙冲刷下,面目模糊了起来。只是,离家越远,思念就越深。在远离故土的日子,村庄成了我的全部牵挂。每个春播秋收里,村庄的琐碎喜悦,田野的细微收获,都是我心底跃动的快乐。现在的村庄,已不再有儿时的沸腾。村中青壮年的大量外出,使昔日丰润的村庄,迅速干瘪了下来。

  村庄的老人,因和土地的相依相偎﹐便注定了无法割舍。但留守的他们,却是孤寂的。忙完家里的薄地,唯一常做的事,就是端坐檐下,默默思念远方的孩子。而我,一到农忙季节,也在挂念。我挂念远方的村庄,村庄中的母亲。春播秋收里,我心疼着她的心疼,我担忧着她的担忧。每晚电话中的问候,是异乡的我唯一能做的。故乡天气的阴晴,气候的旱涝,都成了我心尖上的事。每个夏季,母亲依然会在梯田里插秧。只是如今的村庄,已满目萧瑟。昔日俊秀水灵的池塘,已没了生机。

  曾经的池塘,村里会安排人定期清理淤泥。以此来确保池塘的蓄水量。而自从村中青壮年的大量流失,村中的池塘,再也无人维护。即便村中还有个别壮劳力,也都忙着在附近的工地打工。时间一久,曾碧盈盈的池塘,在淤泥的侵袭中,不断地缩小着,枯萎着。因淤泥的侵占,塘水己无法灌溉太多田地。村人在无奈中,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耕种方式。梯田里绿波翻滚,稻香四溢的景象,己很难看到。那热火朝天的插秧场面,也只能在回忆中重现。偶尔能见到的几块稻田,那也是离池塘近,有劳力人家插的。插秧时,当池塘水位降低,就只能用抽水机抽水。为了插秧,乡亲们不得不大费周折地辛苦着。

  秧苗插到田里﹐不能断水﹐得不定时灌溉。特别是拔节时﹐若离了水,是不会有好收成的。因此,村里没劳力的人家,渐渐都不再插秧。母亲不听劝告,还是固执地插着几分田的秧。一到夏季,我总在默默祈祷,祈祷村庄能风调雨顺。每次电话中,我和母亲聊得最多的,是田地里的庄稼。秧苗长得怎么样?池塘水还能放出来么?虽说家里不缺粮,但作为劳作者,辛辛苦苦种到地里的庄稼,谁又愿颗粒无收呢?今夏老家天气特干旱,母亲和她的稻田,成了我心上的头等大事。我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只能在电话中安慰母亲。让她别担心。就算没收成,还有我们姐弟仨呢。

  我知道,我也深深地理解母亲。她是不想让自己挥洒的汗水,被岁月悄然无声地蒸发。然而,很多时候,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总是微小。曾青碧光鲜的村庄,和波光鳞鳞的池塘,又怎能挣得脱岁月的消磨,烟尘的侵袭。如今的村庄,如阅尽沧桑的老人,无助地望着远去的年华,独自将不舍咽下。村庄,祖辈们跋涉过的地方,往事依然绽着温情。即便乡村的池塘,梯田的秧苗,檐下的母亲,会成为心底挥不去的惆怅。即便生命中有些落魄,会成为抹不去的疼痛。可村庄却依然宽容地接纳着我们,微笑地拥抱着我们。

  尽管有些时光,在回眸中,会悲怆;尽管有些岁月,在跋涉里,会迷茫。但岁月苍老着的,是我们的容颜;掠不去的,是我们心底的眷恋。无数次梦中,村庄依然炊烟袅袅,欢声笑语。池塘依然青波微荡,游鱼欢跳。只是,梦醒后,失落无边。就连心底的怀念,也力不从心。既然时光驮不起疲惫,就放下倦意吧!让心灵回归村庄,把乡愁吟出深情。今世,我也只是个迷路的孩子。而乡村﹐才是我灵魂的安放处。

  我知道,有一天,池塘终将会被淤泥掩埋。但它的层层碧波,它的缕缕涟漪,和它曾带给村庄的无限葱茏,一直会在心底,永不逝去。

  远去的池塘散文 篇2

  有空的时候,很喜欢一个人独自到公园内挖筑的人工湖畔走走。找一个无人的角落坐下,静静地看云朵游过湖面,看微风在水面上画出一朵朵涟漪,看夕阳在微波上点出细碎的金光,看城市霓虹倒映出的鬼魅略影……

  人工湖并不大,和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差不多。因此我宁愿称它为池塘,因为在老家的门前就有一个池塘,和这湖的大小相差无几。

  推开老家的院门,隔着宽约五六米远的一条路就有一个池塘。以前是生产队的鱼塘,每年都会放上一些鱼苗,社员们出工回来,偶尔往里扔点杂草或是什么庄稼的藤、叶什么的。春节的时候,每户人家就会分到三、五条不等的鲤鱼、草鱼或白鳞鱼。让我们这些守了一年的孩子们可以吃到鲜嫩的鱼肉,喝到鲜甜的鱼汤。

  小时候,很喜欢坐在池塘边一棵柳树下的石板上等爸爸、妈妈出工回来。因为在这里,可以通过摇曳的'柳枝看到田野里的风景变化,可以看到晚霞绘出的迷人画卷,可以嗅到田野里传来的最纯真气息,可以大老远就看到父母熟悉的身影。

  炎热的夏夜里,邻居们也会在晚饭后聚到池塘边上,各自抬出家里的小木凳坐下,或是直接坐在堤坝上。虽然蚊子比较多,大家必须不时用手驱赶着蚊虫的侵扰,但乡邻们还是很享受从池塘吹过来的、略带凉意的和风,然后家长里短地聊着闲话。我们小孩就在道路上玩捉迷藏、老鹰叼小鸡、跳大海、丢手绢、跳绳、拿用黄土塑的枪打战、扎一把臭叶子树来踢毽子,直到劳累了一天的家长们困意渐浓,才把我们抓回去睡觉。

  有好多次,我问过爸爸,为什么池塘里不种些荷花?那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漂亮的荷花装点咱家的门前,那满塘的荷香肯定会溢满咱家的小院。我早已不记得爸爸给我的答案,但我曾想过,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承包下门前的池塘。在里面种上一半荷花,一半睡莲,为我们的小村子增添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很多时候,我会在月光如水的月夜一个人悄悄地推开院门,独自来到池塘边,在杨柳稀疏的月影下,默默地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成长中碰到的困惑以及青春岁月里的那些喜与乐、哀与愁。后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池塘包给了村里的赵二叔。他仍在池塘里养鱼,但我们不再会分到一条半尾的了,这多少令我对池塘的情感有了些许失落。他还砍去了堤坝上的杨柳,种上了桃树和石榴,还在树下套种一些蔬菜。为防止牲口破坏他还用篱笆围了起来,我也再不能随意到池塘边逛了。不过,每年桃花如烟地倒映在池塘平静的水面,满树的石榴花如繁星般缀满枝头,还有枝头果实诱人的香味随风飘散时,我总会倚在门口,出神地看着池塘不断变换的风景,心思却早已不知游离去了何方。

  如今,人工湖是我常去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我可以嗅到家乡的味道,可以从湖水里看到家乡的池塘,看到池塘边熟悉的农家小院,看到小院里亲人温暖的脸庞。

  远去的池塘散文 篇3

  山清水秀的小镇上,唯独少了水的灵秀。杨柳青青,婀娜多姿的枝条迎着朝阳在翩翩起舞。古老的皂角树像一枚巨大的伞,覆盖在池塘的一隅。池塘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盛夏季节傍晚时分,成了男孩子游泳的场所。那时的蝌蚪在水里欢快的游动。夜幕降临下青蛙们的叫声,此起彼伏。月光下仿佛是一场音乐会,孩子们最喜欢坐在岸边听蛙鸣。洗衣服的时候,人们随手从皂角树上扯下一把皂荚,有点像豆荚的形状。那时的衣物基本以手工纯棉布为主,用棒槌在搓板上砸开。也有丰富的泡沫,不过取代不了洗衣粉和肥皂。

  池塘边隐藏了多少故事,邻居家的小侄儿在池塘玩,一不小心滑下去了。幸好有一个村民来挑水浇灌家里的菜园子,送到家里。没有要任何的报酬。

  我们家的孩子,大约三四岁时。有一次满身是泥巴的回来,据他讲在池塘玩没有水,他陷入淤泥中,正在哭泣时,有人把他拉上岸送到家门口。至今都不知道他是谁。

  雨后天晴,曾经拿上搓板去洗衣服。找了两块砖头刚把搓板放上,岸边的土很松软,鞋底比较滑,一只脚就不由自主的滑到水里。整个池塘就有一个洗衣服的女的,她先用砖头使劲固定地面,然后伸出一双手,把我拉上来了。虽然是一个村的,因为常年在外,彼此其实素昧平生。

  父母都是师范毕业,虽然户口是城镇,人一直在农村长大。父老乡亲们的宽厚无私,善良淳朴一直像无字的天书一样,让我受益终生。

  池塘在每个村庄承载的功能不尽相同,曾经有的村庄有两个池塘。一口是专门喝水的,不允许洗衣服的。有一个学校教育质量很高,十里八村落榜的考生都慕名前往。有的孩子去了就腹泻,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们一直在坚持。他的故事尤为特殊,复读了五六次,后来的班主任就是他以前的同班同学。每一次都是差一星半点,有一年居然差八厘,无奈回来务农。他的一双儿女,纷纷鲤鱼跳龙门,总算圆了他的'夙愿。

  池塘是九十年代初,乡亲们洗涤衣服,浇灌家庭菜园子的唯一选择。遇到老天爷不下雨,也是地里禾苗的最后指望。同时也是下雨的最佳泄洪地。

  从去年开始,池塘旧貌换新颜。可以永久的休息啦!它的腹部安装了好多管子,听乡亲们说,这是下水道的管子。一直通到村里的深沟里,水啊水,你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期盼与希望。如今梦想照进现实,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也可以有贴瓷砖的浴室和洗手间。田间地头也打了机井,联合收割机解放了生产力,愿他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远去的池塘散文 篇4

  虽然离开故乡多年了,但故乡的景物却一直深印在我的脑海里,那般清晰、那般美丽。童年的故乡,到处都是水的世界,一年四季无不显示水的娇娆,水的妩媚。尤其是老家屋后的那个池塘,给了我无尽的快乐和回忆。

  记得老家屋后的池塘成狭长形,积水很深,终年不竭。春天到来的时候,池塘边的桃花、梨花、杏花、李花等竞相斗艳,开满枝头,清香扑鼻。吸引我目光的不仅是池塘岸边争先开放的鲜花,青青翠翠的绿地和天上展翅翱翔的飞鸟,更甚的是池塘以及周围刚萌发嫩芽的杨柳。一只只杨柳笛,在柔柔的春风中悠悠扬扬,飘飘荡荡,吹破了故乡的宁静平和,吹皱了一池的春水。

  记得老家屋后池塘里的青蛙多,叫得也最响。雨过天晴的时候,常见池塘岸边水面上露出一大片青蛙的小脑袋,密密麻麻的,花花绿绿的,个个瞪着大大的眼睛。特别是在夏天的夜里,其它地方的青蛙都已歇息了,而老家屋后池塘的青蛙却仍在奋力地叫个不停,绵远而悠长,在故乡的上空回荡。这样的蛙群,这样的蛙鸣,曾经深深地震撼了我整个童年。

  记得老家屋后的池塘最热闹的时候是在夏天。夏季炎热的.中午,童年的我们背着午睡的父母,扑腾扑腾地跳进池塘的浅水里,把大人们的嘱咐溅成一片片水花。我们嘻笑着,拍打着,追逐着,把池塘变成了童年的乐园。而在早晨或傍晚,村里的婆姨们在池塘边的石块上堆满花花绿绿浆洗的衣服,手拿着棒槌一声声地把衣服连同日子捣得舒展而干净。她们说着女人间的心事和乐事,不时地从池塘边传来爽朗的笑声。

  还记得在秋雨绵绵的日子里,我喜欢独自一人打着一把雨伞站在池塘边,看着连绵不断的雨珠落入屋后的池塘里,默默地发呆。那些如线的雨点在池塘的水面上溅起千万朵的水花,只一瞬间的绽放,便融入水中无迹可寻,而新的水花又会再次溅起,瞬间绽放,又瞬间消逝。

  而我们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吗?那些逝去了的岁月不也曾象水花一样美丽,转眼即逝?可我们必须不断地溅起新的水花,这样生命才会始终灿烂而精彩!

  远去的池塘散文 篇5

  村子不大,三四十户人家。村后是山,村子横在山坡上,不规则的排列着。

  村子前面早年的几幢房子,已经破败,看上去还有些气派,青砖瓦房,通堂对过的方条石砌的角门,细雕过,已经有些岁月的痕迹。中间一条老旧的巷子,铺着石板,巷子两旁的房子排列得还算规整,颇有些古老的神韵。据说,那是村子上当年一大户人家修下的附近最气派的房子。

  村前一口池塘,塘坝都用雕凿的石块砌筑。看得出花过心血,也需要实力。临村的一方高,外放的一方低,都是顺应了山坡的走势。

  附近的每一座村子,村前都有一口这样的池塘。据说不是为了灌溉,而是为了蓄水防火,护着村子。

  池塘的不远处有一口井,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眼泉,让村里人用石块一围,便叫井了,村里人取水用水,都在这里。雨水多的季节,井里也会有水溢出。村前井下是一片水田。偶尔,塘干涸时,也会把井里溢出的水拦进池塘。大雨时,村子坡上流泻而下的洪水便都灌进池塘里。池塘水涨,便开坝泄洪,流出塘外,流进夹杂在水田和池塘中间的一条不算太深的水沟里。平常时候,水沟排泄着村子里的生活污水。天雨时,水沟让洪水一冲,平时的黑脏污水便被冲涮得干干净净。

  这些,我已描述得够详尽的了。你如果是一位画家,你看着这些文字,也许就能勾画出一幅画来。但你勾画不出的,是我孩时留下的那些回味。

  孩时太多的记忆,都留在了村前的'池塘。

  夏天,你慵懒地睡在自己的房间里,天还未亮,你也未醒,村前池塘的蛙鸣,就一声一声传出来,将你唤醒。你打个哈欠翻起身,披了衣服推开门,往天边一看,才看到东方露出一点点鱼肚白。你听着蛙鸣像是从池塘的水底、又像是从塘坝的石隙里传出来。这时候你一愣怔,听着那蛙鸣声忽然就停了。你这才觉得,天真的是亮了。

  中午的阳光正好,青蜓在池塘中央飞来窜去,偶尔飞近塘岸边,被举着树枝条等在岸上的孩子迎头一枝条击落水里。孩子连忙用树枝条挑起击落的青蜓一看,青蜓已经死了,孩子看着没趣就扔了。于是换一种方式,把树枝条插在塘堤上,然后远远地瞅着,等蜻蜓往枝条上一落,便悄悄地走过去,伸出两个手指头,轻轻地往蜻蜓的翅翼上一夹,青蜓便活活的被捕获。这时候孩子就乐了,两个手指夹了蜻蜓背上的两片翅翼在手中玩,任由它下面的两个翅膀不停地扑腾。

  村前的池塘也养鱼。每年春暖,有那不知从哪里来的养鱼苗的用两个浅而大、底宽口窄的鱼桶挑了鱼苗来村子里卖。队长见了,便邀了村子里懂行的一起去看了鱼苗谈好价钱,然后买下一桶放入池塘。村里人管鱼苗叫鱼花,于是用一只敞口大碗,一碗碗舀了鱼花数了倒进池塘里。到了年前,鱼苗长成大鱼,便网了大家分了过年。

  小时候,我们常常用一根细竹竿拴上线,线的一头挂上渔钩,鱼钩上挂上蚯蚓,然后偷偷的跑到村前的池塘边上去钓鱼。偶尔让人看见,便不让钓。但毕竟是孩子,有时候也会宽松些,如果钓着野鱼或小鱼,比如鲤鱼、鲫鱼或鱼仔,便允许拿回家去。但如果钓着草鱼或鲢鱼,便从钩上取下来,放回池塘。因为草鱼和鲢鱼,那鱼苗是队上花钱买的,而其它鱼都是野生的。

  春夏季节,村子里有人家养有鸭子的,鸭子大了便都赶进村前的池塘。鸭子喜水,赶进池塘后上不了岸,便不用看管。于是用一捆柴禾堵了塘岸的出口,鸭子便不能跑出塘外。

  当然,如果是鱼苗刚放入池塘的那段时间,池塘里是不准放进鸭子的,怕鸭子会钻进水里叼吃鱼苗。

  池塘的另一头,有一片浅水滩,长着一堆石头,许是那石头打不掉,便高出池塘的塘底,水浅的时候露着,水深的时候淹着。石隙处覆盖着泥,便长着昌蒲。端午节的时候,村子里会有人上那儿割了昌蒲插在门上,据说能避邪。那儿也长辣蓼草,偶尔被人割了制成酿酒的饼药。

  孩时,我没少在村前的池塘边上拦过鸭子、捉过蜻蜓、或钓过鱼。有时候晚上经过池塘,听着那声声蛙鸣,我忍不住拾起石子丢进池塘,那青蛙听到一声水响,立刻就不叫了。我便感到特别得意。但停了一会,那蛙鸣声又一声一声响起来……

  后来稍大些,我也学着跟父母下地。插秧或薅田,有时候从田里上来,我便下到池塘边上洗去两脚的泥。一次不注意,我正站在塘坝上,不想被一头牛经过时掀翻在池塘里。我湿漉漉的爬上岸,回到家里,母亲一再问我有没有被吓着。我一再表示没有,但母亲还是不放心,便为我喊了三天的魂。我不知这是迷信还是一种精神安慰。但母亲似乎比我更安慰些。

  这些,都是池塘留给我的孩时的回味。虽已不是很新鲜,但有村子在时,这池塘一直就在。

  后来,池塘的一方,有人家修房子,把池塘填掉了小半截。再后来,池塘的另一方,有池塘边上的另一户人家,挖来了泥土,填掉了池塘的又小半截。池塘便只剩了小半截了,看起来便不再像池塘。

  我于是想,如果按我村里先民们的思维,这村子失火了咋办?但据说,这池塘边上的房子,就曾经失过火,只是又重修了一次。

  但我总觉得,那池塘,应该成为这村子整体存在的一部分。不知是我忘不了那些孩时的过往呢?还是没了这池塘,这村子便丧失了整体的完整。总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

  前些年回家,看到进村的那条乡道正修了从池塘边上的塘坝上通过。但池塘已经没有了痕迹。

  那村道没有占用池塘,也没有填塞过池塘该有的空间。只是池塘已经不见。

  哦,我的村子,我的池塘,我池塘里的鸭们和青蛙们!

  远去的池塘散文 篇6

  清涟塘是我家乡的一口很普通的池塘,我的家乡位于皖西著名的丘陵地,这里有绵绵的青山,有池池的绿水,有无垠的层层梯田,有座座如画的村落,家家养白鹅,户户种水稻,文明的皖西农村,祥和的鱼米之乡。

  清涟塘属西桥华严庵队管辖,它的名称的由来因水质清澈而得名吧,名称赋予池塘的含义是最重要的。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不通电,我家邻近清涟塘,使用的水就在此处,清涟塘的水是天然的雨水,经过水草、鱼、虾、鹅、鸭这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平衡后完全可以使用了。

  池塘保护尤其重要,农闲时分兴修水利,生产队宋队长一声令下,每家都派出一个劳力,挑着筐从前山上取土往塘埂上填,乡亲们用铁锹平整着,用石锤夯实着,修缮一新的堤坝插有槐树、柳树,种的有大豆、芝麻,堤坝道路宽阔,成了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堤坝上繁花似锦、绿树成荫、芝麻飘香。

  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清涟塘都在不断积攒着雨水,水平面不断上升,春天池水满塘,这是为灌溉蓄势准备着,插在田里的秧苗,等待塘堤的开口,放出的水倾泻而出,清涟之水一路高歌流向了这层层梯田,田间的秧苗接受这哗哗的润泽。

  秋天里,清涟塘水滋润下的禾苗长成了腰沉甸甸的稻子,收获颗粒归仓,留下稻茬泥田,迎来一头春牛,这是二伯正在为翻耕忙碌,二伯大高个,头顶草帽,赤着脚,挽着裤腿,赶着牛,牛在他的吆喝下老老实实又慢条斯理地耕作,一会功夫,泥田被耕作成条条道道的螺旋状。

  女人们用竹篮挎着衣服,来到塘边,清洗起鲜艳的衣服,芒锤演绎出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在这清涟塘的水面上飘荡着、欢笑着;清莲塘南边的山上下来一个小伙子,弯下腰、打满水、挑起担,上山轻快劲,小步似流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水面飘来一群白鹅,有无忧无虑地叫着的,有在掏吃泥巴和小鱼的,有在惊叫扑腾水面的,这是孩子们在玩捉鹅游戏,他们一会打起了水仗,一会又各自展现水性,清涟塘一会热闹起来,俨然一个水上的童话世界。

  这时打渔人老李扛着渔网过来了,他熟练地摔网、撒网、收网,最后的战果颇丰的,渔网里有鱼呀、虾呀、乌龟呀、它们使劲地又是蹦又是跳,滚的滚爬的爬的,老李手急眼快,几秒功夫,水产一族都进入他的背篓里,只留下清理了的战场——水草、枯树枝、落叶和小黑石子,他打鱼功夫非常吸引我们小孩子,有时还能得到他的一两只螃蟹的奖赏。

  如果把这种打鱼比作是游击战争的话,那么用黄桶打鱼则更像是大规模的围歼战,打鱼人将黄桶推下水,人坐了黄桶上去,一划,桶游开了,两只小划水木板把粘网放到水面上,粘网随着他慢慢移动,有序被布成了一字长蛇阵,一番请君入瓮的忙活后,撒下了天罗地网,我们小孩子干着急直跺脚,是不是该收网了,打鱼人不紧不慢任然还在池塘四周吆喝拍水,当我们实在等不住了,也是他最后收网的时机,一个个大鱼挂住了腮,被他一个个都收到了桶里,他演的神通广大收鱼精这出戏让岸上的`人大饱眼福,网眼的大小,决定了鱼的大小,小鱼全钻跑了,留着明年再收了,因为乡亲们知道不菏泽而鱼,不焚林而猎的道理!最后所有的鱼被黄桶载到岸上过秤后分了下去,公平又公正。

  清涟塘呈反写的“L”状,南靠的是老陈家的大山,北临的是几户乡亲们的菜地,菜地由篱笆扎起来,并留有菜园门,如果说菜园地是乡亲们的作品,乡亲们的作品永远也离不了清涟塘水的浇灌,一到收获季节,成筐的瓜果素菜从一个个菜园地出园,一份辛劳一份收获。

  我家的菜园在往北的清涟塘坎,这里是妈妈辛勤耕作的地方,菜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菜,黄瓜、茄子、韭菜、柿子、辣椒、黄心乌菜……

  这里汇聚着妈妈的汗水和智慧,每天傍晚时分她都要来这里,对满园的菜浇水,妈妈将清涟塘水装到桶里,然后用瓢舀起清水洒向菜园的每一个角落,菜园里的菜苗在妈妈的浇灌与精心呵护下,慢慢长起来了,清涟塘的水是清澈甘甜的,它是种菜的基础,当菜园地里结出黄瓜、柿子、茄子、辣椒的时候,我们全家都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哥哥把一根根辣椒装得满满两大菜篮子的时候,他兴高采烈找来了扁担挑了起来,“明天一早上城卖去……”这是哥哥到家第一个念头和表达,我们全家都一致赞成哥哥的主意,傍晚时分他回来了,这是他第一次上城卖辣椒买了一支和队里陈会计一样的新农村牌崭新的钢笔。

  清涟塘的面积不大,但塘深容量大,清涟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与生产队每年组织维护是分不开的,一年一小修,二年一大修,加固堤坝、清理淤泥、净化水质等,它是生产队水源,是生活、生产、环境至关重要的池塘,遇到干旱的年成,周围村庄旁的小池塘全干涸了,唯有清涟塘水依然幸存,全生产队几十户的人组成挑水的队伍来挑水,这仅使得清涟塘的水位下降,当山上五斗田缺水的时候,“必须南水北调”这是生产队宋队长和社员商议后的决定,6名壮汉子光着膀子抬来12匹马力的柴油内燃机,紧跟着内燃机来的是机油、柴油、皮带、大扳手、大螺母以及一些瓶瓶罐罐设备,柴油机运到了打水机台处,巨大的铁水管从打水机台上斜卧下来,一头扎进清涟塘水渠里,在乡村里,这是件新奇的庞然大物,经过多次调试后,柴油机通通通地发动起来了,乡村的宁静被这奇特的大家伙闹翻了天,成功了!清涟塘的水也被这条大铁疙瘩从山底下给吸了上来,清涟塘水救了五斗田,也救了全村子的秧苗,全体社员无不一起欢腾,提前庆祝这即将的大丰收!

  家乡的那口塘——清涟塘,其实并不普通。

  远去的池塘散文 篇7

  傍晚时分,一阵阵恬躁的知了鸣唱,时而激昂,时而热烈,在一片茂密的小树林间回荡。它穿过草地,穿过水面如镜的学校门前的荷塘,将我的思绪带回记忆中的家乡。

  老家门口有一个不算大的半月形水塘,水色清澈、和缓,流动的塘面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波光。村里的老老少少经常会去捕捞些小鱼小虾,打闹声、欢笑声汇成一幅乡关农闲的动漫场景,久久地印在我幼小的心房。

  春天,经过三冬的洗炼,池塘边开满了蒲公英,有白的、有粉红的、风一吹,花絮纷飞,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幽香。妈妈就像这蒲公英,从嫁到我们这不出名的村庄开始,一年四季,辛勤老作,养儿育女。虽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从无怨言,我们不富裕的家在她悉心打理下时时也充满和熙的阳光。妈妈常年在池塘边洗衣服,我们就围着妈妈的身边捉迷藏,和村里其它小孩子一起追着彩云跑,在风中轻快地唱着妈妈教给我们的儿歌。这时,妈妈就会放下手上的衣服,抬起头来,看着我们会心一笑。有月亮的晚上,妈妈就会带着我们绕着池塘散步,并且给我们讲很多重复的外婆教给她的故事,虽然我们分不清真假,但也听得津津有味。妈妈的讲述就像池塘里轻快的流水,从遥远的地方一直来到我们的跟前,她柔和的话语、爽朗的.笑声也早已融入池塘的水中,融入我们的心田。

  夏天,池塘边开满了好多木槿花,洁白而芬芳。我们在木槿树下嬉戏、追逐,这时候妈妈便扯着高亮的嗓子喊我回家吃饭,而我正在惊叹一簇簇花瓣怒放的壮美,它开在空中,少许又会掉落在池塘里,池水荡起一丝丝涟漪。跌落在水面的花瓣随风慢慢地飘散开来,入水的声音至今还在我少年的记忆中留下莫名的感动。

  秋天,池塘里可以看到肥硕的鱼、虾、黄鳝,最多的还是泥鳅。妈妈俨然就是一个捕鱼高手,一抓一大把。秋蝉久不久地在木槿树上哼唧几声,似乎为妈妈鼓掌加油。黄昏,妈妈会把我们家的各种罐子和小缸全部放进池塘里,等待第二天的收获。这些个东西象征着我们家的“富裕”和幸福,对我来说,它们带给我的印象,连同妈妈擦拭汗水的微笑,别样的美。多少年后,这份难忘的情怀又化作成无尽的凄凉。

  冬天,妈妈经常一个人在池塘边散步,可爱的小黄会一直跟在她的身旁。池塘里的水不再流动,塘面也结下一层薄薄的霜。妈妈坐在池塘边,向着远方凝望,似乎在寻找什么,更像探求夕阳的入口。她那安然自若、宁静的神态,给我留下了一生无法破解的神秘。

  如今,我们老家的池塘已不复存在,妈妈也早就鹤发苍苍。步入中年的我们,记忆中的家乡,记忆中的池塘,也许会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不再彷徨、不再忧伤。

  远去的池塘散文 篇8

  三九天,天寒地冻。村子西头的小池塘,微微荡漾的清波,被冰封了个严严实实,好像一面偌大的麻花镜子,静静地躺在午后淡淡的阳光下。天冷,好久没有下过透雨,水泥路面泛着灰白的光。池子西岸的青菜、萝卜,一棵棵蔫头耷脑,干瘪枯萎,没有了丝丝毫毫的生机。

  我担起一副水桶,拎了一把长柄舀水勺子,来到小池塘的西岸,准备挑水浇菜。这里,是我老伴的`菜地,种着青菜、莴苣、荠菜,也有从田岸头移植过来的正宗野菜——马来头。种菜管园地,是老伴的嗜好。可是,日前医生下了命令:好好休息,绝对不能再拿重物!老伴的腰间盘明显突出,这实在不是小事。因为乡下就住着我们老俩口,我必须挺身而出——接班挑水。在池塘边放下水桶扁担,我举勺敲冰。啪,勺子砸下,冰层毫发无损,纹丝不动,我的手,却被震得痒痒的;加把力,啪嗒,冰面上开了白花,可是塑料勺子崩裂,开了个窟窿,哎,倒是冰击碎了勺子。我十多年不事稼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感觉惭愧,就扛起破勺,打道回府。刚走几步,迎面驶来一辆孩子操纵的电动玩具小汽车。“老爷爷好。”坐在小车子上的孩子才三四岁,长得秀气,懂礼貌,在我面前停车,招呼我。小车后面,气喘吁吁跟着一位老爷爷,唷,儿时的玩伴阿林!“老兄弟,浇水去呢?”阿林招呼我,发现了情况,“哎哟喂,你的勺子坏了。”

  玩伴熟稔,热情,噔噔噔赶回家,扛来勺子,还拎个木榔头。说起木榔头,三十多年前的江南水乡,有两种木榔头是户户必备:一种么,是木柄一尺来长的大木榔头。它咚咚咚地把硬得扎手的稻草,捣去枯叶,捣得柔软,然后用柔软的稻草,沙沙沙,搓成草绳。那时候草绳的用处大着呢,盖草房,搭菜棚,乃至拉绳莳秧,处处得用上草绳子。因此村里规定,“四类分子”得每天上交一百庹草绳。超额者表扬,完不成么,那就没有好果子吃啰。另一种呢,是小木榔头,装个一庹多长的竹柄。冬季里用它拍实麦垄,镇压麦苗,当时推行大寒里要拍麦。书记冲着大喇叭,总结高产经验,这么说:“那麦苗啊,拍得紧煞,才长得愈发。”

  在池塘边,阿林举起大木榔头,咚的一声砸着冰面,冰层崩塌,显现了一个冰窟窿。于是,池水晃动,波及一塘冰层吱吱有声。阿林的孙子站在池塘边,“耶——”,蹦跳欢呼。我说:“小弟弟,看好了。”随手舀起一勺碎冰块,泌去水,泼向冰面。冰块在冰层上嗤嗤嗤溜动,池塘奏响了悠扬的乐曲,抒情曼妙,乐得小孩子拍着小手欢呼,而后,闹着要爷爷给他冰块。阿林接过勺子,舀冰,举起,停在孙子了的胸前。 “佳佳——回家,要冻死啊?”路头传来了孩子妈妈的呼叫。阿林赶忙扯孩子,上车,孩子嘟着小嘴,悻悻地开动玩具电动车回家了。

  玩伴知情,怜惜我体弱又十多年没有压过扁担了,在送走孙子以后,阿林急匆匆回来,抢过了我手里的勺子,舀水,挑担,泼浇,唰唰唰几下子,浇透几畦菜地,宣告大工告罄。夕阳里,我俩点上一支烟,坐在了小池塘边,我们颠三倒四地说着一个花甲子以前故事,重温着孩提时代,在小池塘戗水溜溜、扔冰块吮冰凌的快乐。

  远去的池塘散文 篇9

  每天早晨我去学校上班,步行10分钟后,就到了那口小池塘旁边。

  晨雾笼罩着池塘,周围的青草悠悠,几棵小树倒映在水里,真像一幅水墨画。

  以前池塘的水是准备灌溉庄稼的,现在这里的农民不种地,池塘的水四季闲置,供来来往往的人欣赏。

  这口塘堰估计是前辈们用手挖出来的,用途是装水浇灌地里的禾苗。

  极普通的小池塘,现在我无比喜欢它,因我在其它地方再也看不见这样的池塘了。家乡7年前划为开发区,到处用推土机把农田变成了平地,陆续建造了各式各样的工业园。如华工科技园,深圳工业园,上海工业园,温州工业园等。

  会种地的`乡亲们“下岗”了,自谋职业,去外地打工。有干泥工的,给人家做苦力;有当清洁工的,给养路段打扫公路;有去公园扯杂草的,给游客营造美丽的环境;有做点小买卖的,给买东西的人提供一点方便。农民靠打工赚钱过日子。

  唯有这口小池塘闲置下来,它从来没有今天漂亮。

  池塘的水没有鱼儿嬉闹,清澈透底。

  池塘周围的树木没有人砍伐,长得自由自在。

  我拿出数码相机,拍下了它的容颜,记下了它的身姿。

  小池塘给了我无穷的想象。我觉得它像一位婷婷而立的少女,在路旁看着行人的微笑。

  小池塘给了我许多回忆。我记起儿时在池塘玩水捉鱼的惬意场面,仿佛池塘就是我的欢乐童年。

  人是喜欢美的,美的环境让人喜悦。

  人是喜欢静的,静的田野让人听到了青草生长的声音。

  小池塘很美,美得像一汪泉水流进我的心田。

  远去的池塘散文 篇10

  三十年前,出朝阳门往北,依傍护城河东岸,有一片七、八亩水面的小池塘。我的家就住在这小池塘的北岸。

  小池塘里长着睡莲。每逢春天,水面上总是浮出数不清的小荷叶,圆圆的,煞是好看。时至盛夏,荷叶长得碧绿茂盛,一株株荷花从圆叶的缝隙中探出头来,迎风摇动,竞相绽放。深秋,人们把小池塘的水放尽,高卷起裤腿下到塘底,抓泥鳅、采莲蓬,挖出一支支又白又胖的藕宝宝……这妙趣横生的小池塘呀,就连隆冬也给人无穷的快乐。入冬已后,池塘里结了冰,它就成了我和同院小伙伴们终日不离的娱乐场。我们在木板下装上两根铁丝,制成叫作“冰车”的玩艺儿,乘上它们在冰面上飞快地奔驰着、嬉戏着,“冲啊打啊”地好不痛快!我总是把妈妈为我缝制的新棉衣毫不吝惜地弄得满是泥水……

  然而遗憾的是,小池塘呈现给我们的生动有趣的生活只在我的眼前存在了短暂的几年。到了一九六六年,它开始衰退了。

  失去管理的小池塘,在“破四旧”的气氛里日渐残败了。原本清澈见底的水面上被人们泼进了一盆盆污水,倒进了一筐筐垃圾,鱼儿和会唱歌的青蛙不见了,“游”在水中只有残风从远处吹来的红红绿绿的大字报纸……

  在那养“热带鱼”成风的年月里,远道而来的捕捞者们用“鱼抄子”搅动着小池塘的黑水,不用几下便可捞起满满一兜肉麻的“鱼虫”。

  夏天最让人懊丧。污浊发黏的池水成了蚊子的滋生地。每当太阳落山,成群的蚊子便伴着一股股难闻的气味,劈头盖脸地向岸边的人们袭来。我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跟着妈妈,搬着小板凳,去池塘边纳凉了。隔壁王奶奶总是和妈妈一起抱怨:“这臭河坑子,到几儿才能填了它?”

  小池塘果然被人们填平了。一九六八年,在它的遗址上矗立起一座三层高的楼房。这是一所小学的校舍。它的建成,对我那因失去小池塘而不安的心情总算是一种宽慰,它代替着小池塘给我以一种新的鼓励。但是,这所小学,从第一批学生上学那天起,客户上就没有过几块完整的玻璃,校园内传出的,不是朗朗读书声,而是一阵阵嘈杂的吵闹声音,还有刺耳的口哨声……

  晚上,在这所小学遍体鳞伤的围墙外,路灯全部被打碎了,小青年们在黑暗中摇晃,烟头上的火光在暗中一闪一闪。有的人还拎着弹簧锁、小刀子。他们聚在一起,打群架、耍流氓,为所欲为。过去美丽安宁的小池塘啊,竟然变得阴森恐怖,孩子们都早早就躲在家里不敢晚上出来玩的。远近的人们都绕道而行,我的`家也在这时搬走了。

  谁不留恋故乡的泥土,谁能斩断童年的回忆?我的家虽然搬走了,可小池塘那刻在我心头上的烙印依然强烈地吸引着我。我长大了,可它却每每呼唤着我从远处的新家回到故居门前,多少次我独自在小池塘的遗址处流连忘返,多少次我在梦中重见小池塘的莲花重新开放。然而,一年、五年、十年,我的愿望非但未能实现,反而越发渺茫了。昔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都已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为解决住房困难,他们见缝插针,争相在小池塘的遗址旁盖起了规格不拘的屋舍,这里显得更加拥挤杂乱。

  在这片难以同时骑行通过两辆自行车、炒菜味与厕所味同闻的低矮的住宅区里,王奶奶一家也据有一席之地。每每我到她家做客,大家总有一种怀旧之情,总是憧憬着自己家门前这种脏乱差的环境能够早日改变。

  改变,何其艰难,但社会毕竟在变化着。

  近些年,小池塘一带终于又像一位含羞的少女,开始重新打扮起自己的容貌来。

  前年,小池塘一带的居民们开始搬迁了。朝阳门一带要建成许多现代化大厦的消息,给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脸上涂上了一朵朵殷红的彩霞。

  那天,我去帮助王奶奶家搬家,同她家一同分享乔迁之喜。来到她家那栋新建的高层大厦跟前,我看到王奶奶正站在楼底下,手搭凉蓬,颤巍巍地由下往上数着:“十九层、二十层、二十一层……”哈哈,她边数边笑出了泪花。

  我走上前去,想扶王奶奶上电梯,却被老人家谢绝,听她强声倔气地说:“我家住在十二楼,奶奶今天也卖卖老,尝尝这爬大楼的滋味。这是我盼了一辈子才盼来的哟。”

  ……从王奶奶家的窗口望出去,视线开阔极了。太阳正在落山,雄伟的立交桥,宽阔的柏油大道,一幢幢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银行、商场、剧院无不尽收眼底,整个北京城像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我心旷神怡了,脑子里不由得遐想起来,我想,将来,人们会不会在朝阳门一带再重修一片美丽的小池塘呢……

【远去的池塘散文】相关文章:

时光散文:远去的时光01-28

远去的涝池散文(精选6篇)07-18

远去的青春时光(高中生优秀散文)01-27

你不曾远去——怀念我的曾祖母散文12-14

远去的作文04-02

远去的作文09-20

远去的声音09-07

远去的声音02-14

远去的背影作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