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上海的散文

时间:2022-09-16 15:34:42 散文 我要投稿

描写上海的散文(精选2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上海的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上海的散文(精选23篇)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1

  六年级毕业了,终于解放了,妈妈趁着这个空闲的时间带我出去玩玩。

  带着好奇心来到了上海,最先奔向亚洲之最——东方明珠塔,它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高楼。高467.9米。是上海的地标之一。我与妈妈乘着观光电梯来到了第二个观光球。这里面有一个观光望远镜。可以用它观赏到上海滩的夜景,这里有许许多多的纪念品,我随便挑了两个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一个自己留作纪念,另一个给弟弟带回去。

  第二天,我们出去逛街,一栋栋高楼大厦映入眼帘,仿佛沿海的士兵保护着上海。走着走着来到了上海蜡像馆,在里面有很多蜡像,在入口出,我看见了姚明的蜡像,开始我还以为是姚明做好事到蜡像馆来买票呐,走近一看才发现是姚明的蜡像,2米29的姚明蜡像,就像真的一样。走进去一看,世界名人统统被我收入眼里。心中起了个疑问:“制作者是怎么做的啊,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

  走出蜡像馆,来到了黄浦江,我们坐上观光船,在观光船上拍下了一张张美丽的照片,录下了一部部录像。看着江面,江水打着浪花,仿佛许许多多的人在玩人浪。

  第三天,来到浦西,这里的景色更加美丽,鳞次栉比的楼房,有好的上海人。浦西是上海的核心地区,有许多景点,比如说:外滩、陆家嘴、老城隍庙、人民广场、淮海路商业街等等著名景点。到了晚上,我走在人民广场上,万家灯火带领星光拼出个晚上,绚烂的欲望涌进了街巷,广场音箱兀自播放某个排行榜,美丽的歌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在这几天的旅游中,心中萌发了一个愿望,张大再到上海来看上海美景。

  我爱上海,爱在这美丽的上海。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2

  上海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繁华城市。它虽然没有北京一样的宏伟和云南一样的恬静,可是它有一种特别的神秘感,把我引向了这个美丽的城市。

  上海是神秘的。因为它的神秘正在一点一点地吸引着我的好奇心,使我的心中永远也猜不透上海的神秘颜色,还使它又穿上了一件无形无边的纱裙。

  上海是神圣的。它举办了全国第41届万众瞩目的世界博览会——世博会。有许多国家的人们都来到了这里,无一不赞叹它的美丽。使上海变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城市。

  上海,你的魂牵动着万众人民的心。海宝,你是上海的蓝色使者,你是保卫上海的纯洁天使。

  你说,上海是不是很美。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3

  上海的繁华在于上海本身的气质与经历过沧桑,辉煌所沉淀下来的修持。

  凌晨三四点的上海隐约透露出繁华的烟火。我因坐错车,下错站,而误闯入上海。突然觉得连上海的空气都那么令人厌恶。车牌,路标等无一不在向我倾吐着——上海。在脚步声,交流声和窸窸窣窣的忙碌中,上海的天空渐渐亮了,明了。映入眼中的并不是露出暖意的天空,而是新型的光洁的建筑材料,以及抽象和理性的楼体线条。就像现时代剧的一面巨大的天幕。听人说,上海人总爱过着具体而仔细的生活。于是我整理整理心情就准备出发。目的地:无。

  如果你想要了解,认识一座城市。请准备好硬币。只有公共汽车才会向陌生人介绍,认识这座城市。

  八月的上海,就好似王安忆笔下的《长恨歌》,道尽了上海痴男怨女的爱恨情长。还有的便是那妖娆不俗的上海小女人,如同精致的上海生活一般。王安忆道《长恨歌》不重在王琦瑶。而是想通过王琦瑶曲折而不乏浪漫一生来写尽上海的繁华,而那些散漫的繁华则镶嵌在王琦瑶散漫而多情的一生中。她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印证上海的繁华与精致。不管外面的大世界如何繁纷变换,王琦瑶们有着在自己小小世界聊天的雅致,还有品茶的淡定兴致。

  上海的繁华在于上海本身的气质与经历过沧桑,辉煌所沉淀下来的修持。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4

  上海对我来说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夜晚,霓虹灯闪烁,映着外滩得水,颇像一段令人惊异的摇滚了。这是我对上海的印象,它总是最繁华,最想一个色彩奔放的童话。只是,它是个高贵的童话,视乎显得傲慢了。

  对于一个并未到过上海的人来说,也许并不能感受上海的风情种种,特别是在我感觉里上海略微潮湿的空气。这些只是感觉上,我崇拜上海,向往上海,可我只能把它供奉为一个高贵的童话,上海的气息俨然不适合我。可我却是如此的迷恋都市的气息。

  我想我大概是属于城市的,我甚至喜欢喧嚣,喜欢聒噪不堪的汽笛,还有华灯初上的傍晚的柔情,车水马龙更是让城市更添一丝繁忙。我想人应该向城市一样,忙碌着充实着,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和时间一起马不停蹄。生活的充实才能让我们有更远大的理想。也许上海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马不停蹄去争取的理想,也许我与上海无缘,也许上海与我无份……也许会有更多的也许,但这高贵的童话却冒冒失失的产生了。这冒失大概就是我脑海中的突发奇想,这冒失是我抬头仰望天空的一是沉醉,就像我似乎是一个无知的人对梦想的奢求。

  上海,一个高贵的童话,它会永远和钢琴协奏,而我只是沉醉而已,因为我不堪想象无知的我将如何踏上这片高贵的土地。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5

  暑假的一天,晚上8:30我和姐姐。大姨。小姨。姥爷们四人一起坐着卧铺火车前往上海,一晚上我没有睡意,因为心里太激动了这是我头一次去上海,我一路上拿这照相机拍下许多景色!

  早上10:00来到上海,这里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我们坐车来到宾馆“警红饭店”在来宾馆的路上高速公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进了宾馆我们放下旅行包便出去了。上海不愧是一座商业城市,也是一座时代城市,中午睡过午觉,我们一行人便上了上海的主要景点“东方明珠”,东方明珠可真是高呀,和别的国家的景点比起来也毫不逊色!这是我想起了一首歌叫《上海滩》,和一个电影《旧上海》,还有一个动画片《三毛的故事》,上海的变化可真大呀!不禁让人发出赞叹。晚上我和姐姐出去玩,没走远怕找不到地方了,晚上的上海可真是美呀!晚上人来人往。不停息,我上傍边的一个24小时营业的商店买了点东西,结帐时我问那个阿姨:“阿姨,您好请问一下这里每天都这样热闹吗”?阿姨说:“这里每天晚上都很热闹,尤其是这条鲁迅街,更是热闹非凡”。第二天早上我们四人去了著名的复旦大学,这可是上海的名牌大学,也是中国响当当的大学。我们进去后照了许许多多的校园景色,真是雄伟而有高雅,我们同时还看见了一些家长,可能是等孩子吧。此时我想到了我和姐姐,我和姐姐都想考上复旦大学,姐姐离复旦大学不远了,她现在在山东泰安的泰安一中上高一,而我才上初二,还须好好努力!

  我们从上海待一个星期,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可是我在上海待的这一个星期我受到了许多启发,在上海我还看见了一个东西那是穷人和富人的住的房子的区别,穷人的房子晾衣服用一根竹竿从窗口伸出来晾衣服;而富人则是在自己的家里用升降的晾衣秤来晾衣服。我想要好好学习才能出人头地。才能顶天立地。才能立足与社会之中!在这里我忠心祝愿全世界的学生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哪里跌到从哪里站起来,希望大家记住!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6

  一小时四百三十公里,七分半钟急驰三十公里,从浦东机场到上海市区,只有磁浮列车才有这样惊人的速度。如今,上海终于拥有了磁浮列车。我真想亲自去感受一下磁浮的神奇速度,今天,妈妈终于答应带我去了,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这可是中国第一,世界少有的啊。

  爱睡懒觉的我今天一大早就起床了,我们一家人乘上汽车,来到磁浮列车站。高高架起的轨道梁。巨大椭圆形的车站入口。幽蓝的冷光嗖嗖直射极点,我感觉像是游浮在天穹。上海磁浮列车,流线形,通体白色,仿佛天外来客。茶色车窗,让人有了几分温馨。走进车厢,地上铺着舒适的地毯,走道十分宽敞,过了几分钟,列车如“离弦之箭”般地向前方行驶,神奇的磁浮没有司机,没有轮子,靠电滋力就能行驶,从龙阳路站前往终点站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三十一公里,七分钟。人类骄傲的数字。这不禁让我感叹起上海科技的发达,上海真了不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海的高科技成果也越来越多,短短几年时间,从南浦、杨浦大桥、地铁线,到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到如今的磁浮列车……上海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的开通,更好比为上海的发展再加上了一个动力引擎,正在创造而且即将创造更多奇迹般的“上海速度”。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7

  74岁的我可怜的难比我孙子幸福。我孙子孔繁翔才8岁,就胜我74岁,随同全家五口人,今年五一,到苏州上海杭州三日游。自然,我和孙子都是第一次下江南。

  我们一家,我和老伴,儿子儿媳和孙子,报的南京旅行社组团山东旅客从济南发车,我们早五点在曲阜百意商场等候。上车后直奔京福高速。

  别再提跟人家小青年换位的事。单说到上海,直奔黄浦江岸。儿子儿媳忙着留影照相,而我呢,背着提包,手拄拐杖,随手瓶子里拿出自己特制的水写地书笔头,套在拐棍下边,用拐杖当笔杆,蘸着杯子里水,在地上写起字来。一时围观之人多多,写了三次,均被维持秩序的劝停。为外出展示自己五年来搞地书的成果,为方便书写,我把自己首创的代用毛笔套在钢管上,做成能套上主棍的大笔,随时备用。可黄浦江边人太多,不让乱为,只得作罢。再说,出门是团队旅游,由不得自己,到各景点我总是腿脚不便落在后头。其后,离速回南京路集合地点还有20分钟,只得回走。

  可就在回走时,我却落了个迷失大上海。说起来我因前几天骑车摔伤腿还没全好,尽管有拐杖助力,仍走不快。还是孙子能跑,从不掉队。我因成分不好,难找媳妇,当年要了个差心眼的老婆,而今成了有福人,她的腿也比我快,她也没掉队。大概是她怕掉队,才不掉以轻心,不图观景,紧跟同伙人。也怨五一那天街上人特多,也怨我一时粗心,竟没跟上队,看不到我老婆和孙子了。我一个人紧往前赶,仍不见同车人,于是慌了神。当时我上前走到路口一看,怎么也不像集合路口,幸亏我还明智点,是迷途知返救了我,马上往回走。一路走着,我一路喊着,有山东的否,曲阜的……

  离集合时间还有几分钟,我得马上找着同车人。找到集合路口。我恨我怎么忘了带手机,若有手机在手,也不致于一时闹得慌神。幸好,我回走到一路口,正是集合路口,我的心才平静下来,一车人都在焦急地等着就差我,导游更单等着我这最后到的独特的拄棍人,全车年龄最高的人。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8

  迎着扑面而来的风,点点星光,以及街道两边那道无限往外延伸延至天边的光,我们来到了上海外滩。

  打车来到黄浦江边,整条街到处人山人海,除了我们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国友人,真是热闹极了。我多想拥有哆啦a梦的竹蜻蜓,能够穿越人潮,去欣赏那繁华而美丽的外滩夜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逃”出了人群。

  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美丽的东方明珠,我们就跟随人潮来到了南京步行街。真是热闹呀,卖小吃的,卖玩具的,卖特产的,各种玩意儿,样样不少。

  再往前走,人群越来越热闹,建筑也越来越透露出了上海的繁华气息。不远处有许多人围成了一圈儿,中间传来了一阵干净的歌声和美妙的琴声。走近一瞧,原来是一个背着吉他的叔叔在唱歌。

  欢快的小曲儿伴随着热闹的都市,让人的心情瞬间快活了起来。

  在上海这座快节奏的城市,人人都在努力,生怕落后。他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他们。

  落花无声,只藏一朵花开的幸福在心中。回忆时,暗香弥漫。

  夜色中繁华而美丽的上海,我深深地爱上了它。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9

  燕子低飞天有雨。这在小时候见到也就不为奇怪了,记得春天泥土新翻的时候,成群的燕子在田地里打转,那种场景也是蔚为壮观的。但是,现在在上海的小巷子里还能见到低飞的燕子,就很稀奇的了,至少在于我,是感到奇怪的。它们大概在凌晨四五点钟的时候,在大街上低飞、在怀旧版的屋檐的翘角上歇息。它们丝毫的不怕人,有时候,你的前脚快要踏着它了,她才“唧”的一声飞走,站在胡同两边窗户上搭出来的晾衣架上,似乎低着头嘲弄的对着你笑呢?心情好的时候,我也常和它们追逐着玩。

  喜欢清晨里的胡同,一切都还在睡意朦胧中,夜晚中那种看似繁华的、喧闹的、歌舞升平的、灯红酒绿的,这时候一切都消停了,都沉浸在睡梦中,只有燕子和我是清醒的,于是这一片天地倒像是我们的了。偶尔有几个宿醉的梦游人经过,但是,他们是不妨碍我们的清净的。

  夜里下过雨的清晨最好,古老的屋瓦泛着青光,朱红的木门更红,乌黑的木门更乌,就是门上的油腻也显得青光泽泽,也不觉得难看了。青石街面泛着水光,湿润、柔和,似乎踏上去有一种柔软的感觉,带着弹性,走着走着,脚步就被弹起来,不由得轻快了许多,像是心里贯穿的音乐似的。如果还下着雨,撑着把翠绿的雨伞,走在小巷里,那感觉也是很美妙的。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10

  在烈日的照射下,随着虫鸣叫声,我踏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

  起初,心中百般不情愿,因为团中没有与我同龄的孩子,未到火车站,我便感受到了一阵孤独的凉意,然而一切都并未像我想的那么凄凉。我很快便与吴正曦相识,因为年龄相仿,所以住在一起,我们一起玩耍,使这次游学活动增添了很多乐趣,我也学会了许多他身上的长处。

  到达浦东,我们首先前往亚洲第一的电视塔——东方明珠。它由三个大球和数个小球组成,我们在上面领略了浦东开发区的全景,欣赏了伟大祖国最为繁荣的疆土;登上第二层之后,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升起。当我还沉醉于美景时,无奈时间不足,我们只好挥一挥衣袖,与之告别。

  第三天,我们前往了上海科技馆,在机器人馆中,我了解了每种机器人的运作原理,在兴奋于眼前景象之余,我不得不感慨祖国的科技发展之迅速。我也更加坚信创新型国家的实现,必将指日可待。

  第四天是最激动,也是最累的一天。我们伴随阳光前往上海欢乐谷,我们感受了许多刺激的游戏项目。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大摆锤了,它高41米,最大倾角可达145度,最高时速为120公里每小时,我体验到了失重、超重、加速、减速的刺激,那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下地后,我的双腿有些发软。此时回忆起来,仍然有些后怕,但也让我增加了不少勇气。

  这次游学使我学会了团结和坚强,同时我也领略了上海的繁荣与昌盛,上海的每一寸土地都将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激励我在未来的一天考入复旦大学……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11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涌入这个飞快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宏伟蓝图,或者肥皂泡一样的白日梦;每一天,也有无数的人离开这个生硬冷漠的城市,留下他们的眼泪,或者不尽的遗憾。

  出于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带着一丝期待,一丝紧张和一丝茫然,我来到了这座叫“上海”的城市。

  初到上海,已是凌晨。可别忘了,上海又称“不夜城”。虽然天空已是灰蒙蒙的一片,但街边五颜六色的灯光却闪烁着我的眼睛。行走在外滩上,目之所及是各种各样的欧式建筑,和成群结队进进出出的洋人。透过玻璃,跃入眼帘的是一片灯红酒绿,和穿着豪华礼服的扭动着的身姿。这大概就是上海的夜店吧。多少有钱却孤独的人在这里醉生梦死,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为的只是想在这座冷漠的城市里寻求一丝温暖。

  黄浦江的夜让人如痴如醉,站在江边,微风轻轻的吹拂着我的发丝,以东方明珠为中心的陆家嘴像画一般展现在我的眼前。美,很美,非常美,美得让人窒息,美得让人觉得好不真实,美得让人禁不住感叹“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

  清晨的上海,才让人看的清楚,看的彻底。走在南京路上,穿梭在人民广场中,我看到的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一群群着急着赶路的人们。仿佛,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不赶就会被淘汰,被抛弃,被遗忘。

  来到新天地,满满的都是民国风。在这条著名的“民国街”上。我仿佛看到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张爱玲,“是爱,是暖,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以及“晚来偏无事,坐看天边红”的萧红等等民国红粉……民国的点点滴滴就这样活生生的浮现在我的眼前,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些历史的痕迹,我竟然感动的想落泪。

  在我看来,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是一座现代与传统融合的恰当好的城市。无论是华灯璀璨的陆家嘴,富丽堂皇的人民广场还是红墙绿瓦的城隍庙,举世闻名的多伦路,都为上海平添了一丝生机,一丝美丽,一丝动人。

  和上海告别时,我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和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不禁感叹道,株洲真是太平凡了!可比起上海的金光闪闪,我想我还是更爱那个平凡的株洲。没有璀璨的灯光照耀,没有密密麻麻的车辆穿梭,但有着温暖,和一直陪伴我的那个人。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12

  小时候,我的理解能力似乎很强,我把“上海”理解成一个动词,即到海上去,这似乎很可笑。长大后,我虽然没有继续保持这个想法,但我仍然觉得上海就像一片海,一片孤孤独独的海。

  父亲谈及上海,总要提到他孩童时因在外滩追看外宾而被打了个嘴巴的故事,每每谈起,眼里还带着孩童时的好奇和无知。父亲说,到上海看外国人在那时是很稀奇的事。其实我认为应该是上海这个城市很稀奇;父亲说,上海让他带有恐惧感(至少在那时),其实这没什么,就像你站在波涛汹涌的海边,看着对面的那一边,当然恐惧,那种恐惧既浪漫又可爱又孤独。因为大海给人孤独、恐惧和神秘感。

  上海是由千千万万个孤独的人组成的。因为没有人能理解他们,他们似乎也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

  我想问的是,做上海人是不是很压抑?我真的不知道,上海拥挤的大巴告诉我上海人很累,上海的咖啡馆告诉我上海人很闲。我的一个上海朋友告诉我,他经常挤一辆大巴去喝一杯没有什么意义的咖啡。他说上海人“家”的意识很淡薄,24小时里,“路”的概念很强。是啊,我想,每天肯定会有一个所有上海人都走在路上的时刻,那时,上海的城市里要有多少裤腿擦出的风啊。

  尽管每次去上海,都要被亲戚亲切地称为“乡下人”,心里纵然有点儿不舒服,但也接受了。那或许是一种居高临下,但更多的是一种习惯和遗传,连孩子也学会这样叫了,但有时他们多多少少不明白这样叫的理由。其实上海人自己也知道这样叫难免伤感情的,伤了感情,乡下人也就难得“进城”拜访了。而认为待在上海就哪里也不需要上海人,则更不会主动“下乡”拜访了。在这方面,上海人的孤独是不被人知晓的。但他们仍然会安慰自己并不孤独,因为拥有上海等于拥有一切。于是更加孤独地守着脚下的土地,独守着家门。

  但令人庆幸的是上海不是封闭的,所以上海人骄傲着自己的孤独,继而演化成孤傲,事实上值得孤傲。

  记得小时候在上海买了一件别致的小旗袍,然后一直穿在身上,走在上海的街头,那是一种很美的感觉,高挑、端庄。那时偶尔还能看见穿旗袍的女人,手挎精致编织的小提包,背对着夕阳的霞光,显现出像是镀金的清晰的身体轮廓———很漂亮的风景,轻盈平衡而又和谐的步伐中,折射出了人们怀旧的感伤。

  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已经逝去,我们这一代永远也无法想象。纸醉、金迷、穷奢极欲孕育出的奇特结晶谁又能复制和效仿?!问一句,你能懂她吗?

  我喜欢在上海隐秘的地方搜索这个城市。流光溢彩的街市背后,是生活在低层的上海人的“鸽子窝”,是暮色降临后,鸽子盘旋低吟后的归宿;还是那些复古的小阁楼,支着木头窗户;窗外交错纵横的晾衣线上紧紧贴贴地晾着男人女人们的衣裤,花花绿绿的,新潮的、前卫的、高档的也包括破旧的,没有人担心它们会被风吹落。巷子很窄很窄,潮湿的、阴暗的;衣服上的水滴滴答答;一些人倚在窗边,用收音机收听着新闻,有幸的话还能听见留声机的声音———这是上海,也似乎不是上海。

  浮华背后总有黯然,这是正常的,也是健康的。也许从这里才能真正走进上海。然而上海的浮华和黯然贯穿得很好,人们无法忽略任何一种,这是公平的。那些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和皱褶正微笑着,并始终微笑着,让上海人有着恍如昨日的感觉。

  上海的高楼大厦无论多高,我只把上海分为两层:上为马路,下为地铁。上海的地铁站很温馨,巨幅的广告牌时常让人驻足。地铁站内的风是温和的,是热的,特别是一列地铁从老远处快速驶来时,我真想把脑袋向前伸一伸,感受一下受挤的风如何拂面,可惜那是不允许的,因为地铁的惯性会带倒我。等候地铁是一种惬意,你可以站在台旁,两手插进口袋,竖起你的衣领,待地铁的门打开后,轻快地走进去,站着也好,坐着也好。地铁里的人其实不多,每一节车厢里都零零散散地坐着些人。人们面对面地坐着,漠然地相视无语,想着自己的事,或者发呆,看不到窗外的任何东西,只能凭由前倾的身子感受高科技的速度。坐地铁是浪漫的,或许每天都有一个人和你同时进出地铁,或许就坐在你的对面,然而你终究不知道,唯有无数次的擦肩而过,就像拍电影一样,我信的。所以地铁让人们在车内车外构起了缘分,但当生活的压力在每个人脸上写满疲惫、透着冷漠时,缘分没有了任何表情,所以大家都低着头,仿佛尴尬地坐着。

  所以我更喜欢待在地铁站内,坐在零星的椅子上,手拿一本杂志,让对流的风儿撩起书页,一边翻一边目送着两边朝着不同方向的地铁呼啸而过,看着明亮的车厢内那群人快速地闪过,不知要去何方。那个上海朋友告诉我说,很多人喜欢在地铁站内呆呆地坐着,等待着每一个陌生人。是的,时而空旷、时而拥挤的地铁站让孤独的上海人自己看到了上海给他们带来的崇高的孤独。

  上海确实是孤独、神秘的,她如同波涛起伏的大海,没有多少人能理解她。那些纯粹的字和词只能是对上海印象的素描。人们出海时,海大多是平静的。上海在不停地发展着,体现着这个工业化都市的勃勃生机。新上海已经出现,旧上海一去不复返,回忆和憧憬充实着每一个出海的人。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13

  十月的上海,风和日丽。从踏进的这一刻,就被拥堵的车流占据了眼球。刹那,想起数十年前的清晨,那骑车上班人川流不息的壮观场面,像沸腾的海。一切不可再比从前,此地俨然已是国际大都市。仅仅从林立的大厦,拥挤的街市是无法解读这座城市。不同阶层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仅是过客,悠然地飘过。

  又一次军校同学聚会的地点选择在上海。这儿有几个同学,且又是闻名于世的大都市,似乎这就是不容置疑的理由。几个月前,上微信里,众同学就开始热议起来。同学幼林,杨鵬等地主,花尽心思总想弄出点新意,让聚会的战友在上海美美的度过。这一点所有的战友心里是懂的,言语中表达着对筹备者的万分感激。如同以往,报到、入住,尔后三三两两的围坐交谈。其实相聚就是相见,没有更多的形式。大家从不同的地方汇聚在一起,用一种亲切、激动的心情碰撞着。尽管我们八队不妨也有佼佼者引以为豪,但众多人还是平平之辈。恰恰就是我们平平的人分外怀念曾经朝夕相处的生活,以朴素的常情牵挂着。比如当年的徐昌祥教导员,陆开华副教导员,还有队部炊事班的战友时常进入我们梦中。

  时光毫不留情的改变了我们,年轻已成为过去。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变化,但未来的日子依然充满阳光。我们还需担负起责任,更加娴熟的驾驭着人生。夕阳还在山的背面,期待着几度红。军营磨砺的品性会使我们从生活中拾起不同的欢乐,为人生增光添彩。相聚真的很好,我们依然灿烂相笑。四班副江涛还有小虎同学,不可列举的战友一如当年的豪迈风趣,引发了对往昔深情回忆。别小看我们的见面畅谈,这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斑斓色彩。失去了一次机会就是人生错过了一个驿站,丧失了一道风景。之前我同一些战友聊过,他们因种种原因无法参加聚会,内心却是向往的。特别是炊事班老班长张汉谋已备好车票,却没想到妻子受伤无奈放弃。但也有战友似乎生活在雾霾中,言语表露出灰暗。我感觉这不是一个军人的气质。人生最可怕就是走不出内心的阴暗,因为外面的世界永远会有一片阳光。我鄙视那些懦夫,也会从生活中把这些如同落叶吹去。

  当年入伍参军我就在上海。很想借此机会,看望相处多年的战友。老乡战友海涛和结合专门安排了两桌大餐,让我和他们举杯共饮,畅谈往事。老连长董安民得知我到后,正在办理购车手续立马停止,和夫人一道匆匆赶来。多么真挚的感情,令人热泪盈眶。好多时候,我们往往不懂珍惜。总是在若干年以后带着遗憾的怀念。

  金秋上海,万般风情。清晨凉爽的风带着些许寒气,随着旭日东升,阳光便传来阵阵暖意。车流人海缠绕着高楼大厦成了城市永恒的主题,诠释着繁华和昌盛。当夜晚降临,霓虹闪烁,如同天街。陶醉在相会喜悦中,也陶醉在美丽的上海。生活中,我总是美美的拥抱着所有。贪婪享有着种种乐趣,满足且快乐的迎接着每天的到来。相聚了又要分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说声再见,我们还会相聚。说声保重,愿健康快乐永相随。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14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它的地理位置显要,位于长江口岸,贸易往来繁荣,交通发达。

  先说说上海的外滩,还保留着解放前的很多建筑,有各种风格的欧美各国的建筑,各具独特构造,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万国博览会的大厦群楼。到了晚上,楼宇上一串串悬挂着的漂亮灯饰就会亮了起来,尤其是到了国庆节的前夜,会有比平时更多的彩灯炫目地闪亮着,有的是灯光绕着广厦迴形旋转,有的是轮番地闪出它们红、黄、兰、绿、白各种的颜色,把那些颇有特色的楼群勾勒出比白天更突显的精美绝伦,让你觉得这里是一个奇思妙想的王国。在黄埔江对岸的浦东又是一番新景象,它的建筑群不疏不密,琼楼玉宇,如金茂大厦,等等整体设计构思都是世界一流的,外观线条简洁明快却又显示出其内涵丰富极具现代感,造型恢宏别致又非常精妙。从外滩隔江眺望实在是有一种不可言喻的的美,它的建筑的美感应该是绝无仅有的,临岸而立,气度冲天,赏心悦目。晚上也是灯光闪烁,使这些高楼广厦在夜晚看起来非常清晰更加漂亮。还有现在的东方明珠塔这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更是锦上添花,让人目不暇接。在国庆前夜,外滩是人潮如流,热闹非凡,还有节日的焰火,让夜晚的天空染上了颜色,赤、橙、青、黄、红、绿、紫七彩绽放,晶晶闪亮,光彩夺目。让我难忘的是当我还在上小学时,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女儿穿梭在人流之中,她脸上带着微笑与我们一起挤入外滩的围栏墙,观看灿烂绚丽的夜空景象。后来我有了孩子也会在这一天给他穿戴整齐带着他游览美丽的浦江夜晚。

  在外滩我们还能看到永不止息的黄浦江,它就像是上海的脉搏,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乘着游轮来来往往,还有数不清的货运船只都会经过这里,我们在外滩边上看到这些船只经过,就会感觉到上海的兴旺发达,它的产品和贸易通往五湖四海,船只经过时还经常会鸣笛,就像是在向这个城市敬礼致意,对这个城市充满了友好的问候。

  淮海路是高雅大方的一条路,它的商场现在基本是规模大,建筑和橱窗非常漂亮,品牌质量上乘,一般商贾富豪时尚的白领丽人来此购物居多,南京路则是风尚豪迈的,各地的朋友都有,南京路的商场是各类商品齐全,中、高、低档都有,购物非常方便,人流量也比淮海路大得多。徐家汇---完全像是一个发散地的聚集点,它的交通四通八达汇聚到这里,以前这里只是一个城乡郊结合部,现在已经延伸出去成为了一个区域的中心,跟以前相比它有了很大规模的发展,百货大楼就不必说了,现在的美罗城,华山路的一条街餐饮、娱乐一应俱全,鳞次栉比,还有就近的天钥桥路也有很多食府,像这样集中繁华的地域上海可与之匹敌的地方并不多。

  城隍庙是由于它有着年代的历史,慕名而来的较多,它里面还保留着以前的古老式的建筑,豫园、九曲桥等,还有茶楼,点心小吃供不应求,每天人潮如涌,川流不息,这里的土特产店生意也是特别兴隆。此地又是黄金首饰、珠宝玉佩的天地,有着很多门店,其它还有古玩字画,服装百货,小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也有一些外国游客来这里游玩购物。

  上海还有许多影院,现在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上海影城,它设计完美,新颖独到,视觉效果出奇的好,无懈可击。但是要说到名气和人气,老牌的大光明电影院决不会输给它,因为它地处市中心的南京路,一般恋人来此约会看电影较多,看完影片顺便逛街购物,还可去南京路步行街,直到外滩一路繁华热闹,还有街景可看,有让游人乘坐的观光电车会从你身边悠然地开过,晚上南京路的霓虹灯变幻多彩,直到店铺打烊前灯火通明如同不夜城。

  最后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到过上海的人应该都知道的那条美丽的黄浦江,其实它的水是黄黄的、浑厚的并不漂亮,但是它却让人感觉有着如同大地母亲那样的亲切和感召力。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驻足凝望这江水:它平和却让人感到实在,人们在这里沉思默想,也在这里荡涤自己的灵魂:感知人生。虽然它的水流是缓缓的,却承载着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船只货运,漂亮的游船得以在此经过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汽笛的长鸣声魄人心弦。在这里,人们乐不思返—呼吸着自由的空气,烦恼也暂却被遗忘。上海之所以被称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我想也是跟这条貌不惊人的黄浦江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它,人们从世界各地,每一个城市汇聚到这里,它的生命力是如此强大,上海这座城市当初也是因它而被冒险家选中。在它周围,一座座别致漂亮、风格迴异的大楼都是为它打造,由此这座城市在解放前便被人称为冒险家的乐园。

  人们来到这里喜爱这里,并在百年间创造了奇迹,建造了这座让人陶醉的美丽城市,与它同呼吸共命运。上海—你是人们心中难忘的地方,也是因为有着这深藏不露的,却满溢着智慧光芒、充满活力包容的黄浦江。它每天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它是那样地与众不同且包罗万象,没有一个国家的一条河流会流传着像它曾经历过得那么多的故事。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15

  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便东思西想起来......。年轻时要有几多搞笑就有几多,要有几多荒谬就有几多荒谬。许多经年的往事一一浮现于眼前......

  九几年初,当我步出校门后,我们那个时候是包分配的。我被分配到一间国有企业,制糖的工厂。也是决定我今后的人生苦甘生活。参加工作已经一年了,整日里过着平淡的生活,工作很平凡。廉价的薪水,刚好够生活费用,工作时间反常罢了,还特别的辛苦,想想也没什么收获,每天上班下班也没有最初的新奇感了。好在一年有两个月假,也可以外出散心,可以去旅行。我最喜欢独自去旅行。在拿定主意以后,我决定去上海游玩一下。

  我算了一下,领了年半的工资可以够旅途上用了,还可以另外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不由沉醉在将要去上海的喜悦中。我可以说是水和火的综合体,有时狂野不驯,有时却柔顺可人。

  匆匆整理了一下行装,辞别了家人,和妈妈挥了挥手,便踏上了去上海的列车。为了节约开支,我买了硬座。然后慢慢适应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火车长长地“呜”了一声,就踏上旅途。这班火车中途上落的人很多,很乱。我打量一下坐在我对面的老先生,好面善,好慈祥的一个老人。自我出娘胎也没机会见到我的爷爷,因为在我未出世时他就去世了,好遗憾呵!车厢里拥挤不堪,意外地,我发现有一个奇怪的男人总是假装挨着旅客挂着衣服的地方擦拭汗水,然后另一只手伸进旅客衣服的口袋......我惊讶极了。刚想大喊却被我对面的老先生用眼神制止了,然后他轻声说:“小姑娘,你年轻,阅世不深,出门在外不理这些与你无关的事比较好。要不,受到伤害的是你啊”。我感激地点点头,想想自己孤身一人出游,还是少管闲事为好。我为我没有正义感觉得惭愧。事隔多年,我还为当年这件事觉得愧疚。如果说,我当时大喊一声,也许减少人们的许多损失啊!可能我也受到一定的伤害......

  列车飞快地奔驰着,我收回紧绑的思绪,开始欣赏车窗外的景色,路旁的树林随着火车前进向后退去。时值冬季,车窗外一片萧条,冷风拂着光秃秃的树枝......对面的老先生已经进入梦乡。渐渐地,我也不知不觉的睡着了,一路上不知经过多少个城市,我不得而知。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周围的人太复杂了。小贩在车厢里高声地叫卖:“矿泉水,快餐面,各种小吃,杂志,小说,应有尽有......”。此时,最好有一个可以分享喜怒哀乐和感觉的朋友呵!可事与愿违,坐我旁边是一个长得獐头鼠目的家伙,那一双眼睛仅有苍蝇般大,而且老是骨碌碌地转个不停,我恶心极了,却也无可奈何。经过三天三夜的颠簸,终于到达上海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下了火车,我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找了一家旅馆住了下来,每天的房租是二十四元,那个时候也算不便宜了。就在朝阳路住,离“外滩”很远,离‘大世界’也很远,这两个地方我计划里要去的。因为我听说在外滩经常见到外国人和明星的,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见到明星们在拍戏呢!我是个乡巴佬,也没见过什么世面,能一睹他们的风采也满足了。接下来是大世界,电影里,电视里,常提到赌场,我决定也去开开眼界。哈哈,既来之,则安之。还没来上海之前就听说南京路很热闹很繁华,果然啊!只可惜也没什么钱购物,只能望兴而叹。还是到上海滩一睹为快吧。我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逛街,逛商店,然后购物。都说上海的羊毛衫很正宗,我掐指算了一下我口袋里的钱,噢,还可以购买一件价值不菲的羊毛衫。我欣喜欲狂,在玫瑰百货商店,经过精心挑选,最后选取中一件紫色的羊毛线衫。售货员是一个俄罗斯的女人,很肥胖也很丰满,她会说一口流利的国语,她问我:“小姑娘,你是不是福建人?”我说:“不是!但我不想告诉你,我是哪的!哈哈!”也不跟她解释,就往别处去了。上海的计程车对外地人亳不留情,我被他们给宰了。花了许多冤枉钱,积攒了年半的工资,刚好够到上海一游......哈哈!

  隔天,要离开上海了,怀着一颗恋恋不舍的心,这次的出游可笑又荒谬。我又踏上回家的路线,火车快速地疾驰,我又开始欣赏车窗外残叶满地的景色。经过苏州,路边有一些古屋,成片成片的黄花菜,太阳还没有出来,朦胧的雾还没有褪去,好美啊!来的时候我怎么没看到呢?也许是睡了,也许是陶醉了......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16

  朋友去旅游,发来短信告诉我,他在黄浦江畔,看到东方明珠塔傲然矗立,如单臂擎天,雄壮优美;黄浦大桥横架江上,犹如蛟龙出海,气势夺人;摩天高楼鳞次栉比,如一根根天柱,直插霄汉;……言语中不乏溢美和羡慕。

  的确,上海作为世界大都市,作为中国人最渴望的城市之一,其富丽堂皇不容置疑,其经济地位不可动摇,其世界影响力也不会打折。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全球知名企业前来投资落户?怎么会有那么多国际权威人士前来洽谈发展?怎么会有那么多年轻人前来一试身手?

  可是,所有的一切不能掩盖一个事实:上海在大踏步发展的同时也在逐渐的迷失自我,甚至可以说,上海正在用一味的迎合来透支自我的将来。

  首先,请看看上海的建筑风格。诸如有“外滩第一楼”之称的“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正立面采用巴洛克式,柱式以爱奥尼克式为主;外白渡桥北堍黄浦路15号礼查饭店,外貌采用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形式;外滩33号英国领事馆,明显具有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外滩29号东方汇理大楼又名:东方大楼,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典型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入口拱门上方有一卷涡状的断山花,流露出法国情调巴洛克式的设计手法,中部是爱奥尼式巨柱,横竖向三段式处理;外滩28号格林邮船大楼,又名“广播大楼”,现由上海广电集团使用,总体为近代复古主义建筑,大门和边门均设计为罗马拱券,两侧建有花岗石古典柱式;外滩27号怡和洋行大楼又名“外贸大楼”,由马海洋行设计。外观为仿英国复古主义派建筑风格,门和长窗为罗马拱券形,大块拉毛花岗石作外墙贴面,平整石块铺砌大门台阶,门的两侧装有一对壁灯;……就连作为上海标志的东方明珠塔也没有遵循东方的建筑风格。

  如此假借西方设计师之手,设计建造的楼宇遵循了西方的一贯风格,正使上海越来越曼哈顿了,越来越伦敦了,从而失去了东方建筑的厚重和深邃,也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其次,上海人的生活习惯。上海人越来越青睐西餐,汉堡包、比萨、韩式料理、牛排等已经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特别是不少年轻人的饮食结构正在日趋明显的西化:早餐火腿煎蛋、午餐鸡腿汉堡、晚餐匹萨加牛排。甚至有网上调查,上海男女第一次见面,更喜欢在西餐厅、咖啡厅等西味十足的场所。依势而上的上海西餐业已由改革开放前的不足10家发展到如今的1500家左右,上海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用不下30多哥国家的各色风味餐饮。

  与饮食习惯相对应的,上海人的衣着和语言习惯也发生了一定深度的变化。以语言为例,英语已经悄悄钻进上海人的日常交流、店铺广告、街面文化、商务会议,就连厕所也标志成“MAN”或“WOMAN”字样,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些只是在华人圈召开的会议,也规定必须使用英语,于是大家就用汉味十足的蹩口英语做着很不流畅的发言。同样是联合国规定的国际语言,为什么英语的认同感就如此凌驾于我们的母语之上呢?这究竟是文化融合,还是文化侵略呢?

  有一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任何丧失自我的东西注定是没有很强生命力的,它也许可以让人满足暂时的好奇,可不能在历史长河中恒久璀璨。试想一下,华山为什么让人留恋忘返,是因为险峻;泰山为什么会让人心旷神怡,是因为雄浑;恒山为什么让人伫足嗟叹,是因为奇秀。中国可谓不缺大山,世界可谓不少名胜,然而人们却不惜长途,不远万里,摊上时间,花费钱财,络绎不绝的你来我往,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在游玩中体味生活,在特色中寻找快乐吗?假若天下群山都像大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似的,全一个样,无需挑选,没有个性,留给游玩者的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谁还有游玩的欲望呢?

  如果把世界比作一部文学史,那么各个城市就是星罗棋布在其间的名家巨匠。尽管都要将不同的文字编排成名著,但是名著的样式、题材、风格、内容、情感等却不尽相同。正因为各自截然不同的差异性和迥然各异的多样性,才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也才会在争鸣中融合,在融合中提升,在提升中完善。

  当然,这里所说的融合不是亦步亦趋,也不是邯郸学步,更不是飞蛾扑火,亦步亦趋是没有骨子的奴性,邯郸学步是本末倒置的荒唐,飞蛾扑火是愚蠢至极的莽撞。融合不是想吃糖果的小孩子,人家说叫什么就叫什么这样的有奶便是娘的荒唐行为;融合不是下级见到上级样的,好是好不好也是好的刻意逢迎;融合也不是像防瘟疫一样,各个戴着面具风声鹤呖样的加以拒绝。

  说到这里,我必须再次明确我的衷心,我不是不热爱上海,也不是反对上海融入世界,更没有宣扬自我意识而否定西方文化意识的想法。只是担心上海在虚华的外衣下丧失了自我的精髓,在富庶的光环后暗淡了自我的光芒,在西化的浪潮中熄灭了自我的文化!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17

  上海男人和上海女人似乎是人们永远谈不完的热门话题。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说,上海男人是土,那么,上海的女人就是水。女人又是男人成长的一所学校。所以,要说上海男人,还得先从他们与上海女人的关系上来分析。有一点是大家无庸置疑的,那就是上海女人,她们是用了许多年的心血慢慢地造就了上海男人。如果要了解上海男人,我们也不妨先从上海男人获得的外来“称谓”上面入手。

  上海男人被大多数人赞称为“海派丈夫”,但是也被戏称为“妻管严丈夫”、“私房钱丈夫”、“三夹板丈夫”、“浪漫丈夫”、“模范丈夫”、“当官丈夫”……

  有人说:上海男人像经久耐用的洗衣机,上海男人像多功能的西施煲,上海男人又像一台名牌电脑……不过,上海男人比别的地方男人确实要精明心细,这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责疑。譬如:上海男人可以双腿蹲着抹地板,从而保证消灭拖把根本拖不到的“卫生死角”,这可谓精工细做了。上海男人肯定是老天爷赐给女人们的“特使”,他们从不理会外界的贬抑、讪笑,和“妻管严”等流言蜚语的纷至沓来,总是我行我素,自顾自地过着他的小日子。有的竟然还自嘲地说:“给老婆洗洗内裤,这算什么?这本来就是应该做的事嘛。”上海男人在家务劳动的问题上,从数量到质量都在女人们的心里亮出了最高分。上海男人不但最懂得疼老婆。他们还有一个好秉性,那就是如果在外受了窝囊气,回家也不会朝老婆发一点脾气。他们会经常很关心地问老婆:“你累吗?冷吗?钱够用吗?”平时对老婆也是百依百顺,有的还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呢。上海男人会心甘情愿地上缴每个月的工资,而且绝无怨言。他们宁可偷偷地将所得的奖金藏为私房钱,日后再作为自己的零花钱。

  上海男人被大众冠以“海派丈夫”,这是颇有诗意的一种说法。虽然这种说法是对上海男人的一种赞美,但是仍然含了一点调侃和讽刺的味道。不过,它还是折射出上海男人的勤劳和爱家,以及体贴妻子的一些优点。这些优点是人人都有目共睹的。他们穿着干净,头脑灵活,精明心细,腰系围裙……然而,这辛勤劳动,还经常受气的上海男人,其实一点也不潇洒。可是,这些上海男人不管别人怎么说三道四,说长论短,他们依然悠然自得地心系家庭,勤奋工作,呵护妻子,操持家务……他们自得其乐地享受着亲情,享受着人生,享受着满足,守护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有趣的是这种上海“小男人”,已经获得了各界人士的认同。还特别受到了上海女人和一些有知女人的青睐。这些上海男人居然还达到了优质优价,有价无市的地步,当然也包括所谓的上海“老男人”,同样也是奇货可居。不少年轻漂亮的上海女人,并不计较上海男人其它的一些缺点,也会心甘情愿地追随其左右……

  不过,上海男人也有他的许多弱点,譬如:他们精明小气,胆小怕事,还有些娘娘腔和婆婆妈妈……虽然,他们有这些缺点,可是,这些缺点在爱他们的女人眼里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因为他们的优点已经牢牢地藏在爱他们的女人们的心里。所以,我也为自己是个上海男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18

  上海,熟悉又陌生。自小就吃上海人从上海带来的小核桃、五香豆和大白兔糖,后来调到福建,却生活在上海人的圈子里,几个最要好的友人都是上海人。结束了大丰的工作,2008年4月23日凌晨3点30分车行驶在大丰到上海的高速公路上,起早摸黑,为的是去赴一个约会。这个约会我等了28年。

  不想只把眼中的风景用简单地文字描述出来,因为在上海的风景里我反复地想起一句话“一个城市因为有那么一个人而美丽”。我写上海,注定了在文字中出现的外滩、黄浦江、东方明珠还有冥冥之中路过的一段路都将只是一程又一段人生经历的背景和衬托,而有那么两个人,才是文章的主角,因为那么巧,这两个不同时间出现在我生命中的男人在同一时刻都在上海。一种经历一旦成了文字,我自己也分不清真假,虚实。我想,一定有真实,但真实只是个影子。有时候在生活中做自己很难,在文字中却能轻易做到。

  凌晨汽车下了高速上了高架桥,师傅不认识路,一不留神上了沪杭高速,刚进上海又出了上海。在前一个路口转回来时,从地图上我清楚地看见车正从闵行区开往黄浦区。看着高速路两边笼罩在薄雾中的高楼大厦,忽然清楚地意识到,这条路梦中我来过无数次,这条路正是那人天天要走的路……恰是上班时间,川流不息的汽车依次蛇行,哪一辆车里坐着那人呢?此刻,也许我们共同行驶在这条路上,也许我们已经擦肩而过?我又来到了上海,没告诉那人。我不想听那人说身不由己,我不能让自己感觉到一点轻慢,不能体味那怕是一丝的失落。其实,与那人,我没有任何奢望,只是想暂时地让时光流离与生活之外,对坐一会儿,喝一杯卡布其诺,吃一根冰糖葫芦……想要的就这么简单,简单的愿望实现在上海却那么难。

  既然这样,就让我在属于那人的城市里忘记那人。

  车到上海站,刚好11点正。

  远远地看见栋拖着箱子朝我走来,时光瞬间倒流到28年前。

  28年前,我和栋是同桌。有些人一出现就注定了在我的生命过程中相伴一生,无论以怎么样的方式,栋就是其中之一。28年前,我们没有告别就各自转身。但是,天南地北的我们28年来没有失去联系,我确认栋是我的初恋。初恋时,我十八岁,不懂感情。

  和栋从火车站坐地铁去外滩。外滩,上海的象征。认识外滩,是在图片和电影里,1995年当我第一次来到外滩,就那里也没去,连续两个白天黑夜都流连在外滩。我们走过步行街,南京路边上一栋欧式建筑第四层的窗户里伸出长长的两排竹杆,竹杆上晒着被子,栋给相机装上长镜头……引得无数人伫足抬头看,栋是不是以为在这样恢宏的建筑物和旅游景点出现了一种真实生活很不协调?栋能从这生活景像里挖掘到了上海的什么深意呢?这竹杆上的被子是破坏了一种美还是点缀了一种美?上海人生存空间狭小这谁都知道,但一家三代人住在小弄堂里,睡在小阁楼上也该成为一种历史了吧。我倒觉得这景象像极了栋的婚姻,栋大学毕业留校,翻看学生的档案是工作需要,栋的妻子就像这竹杆上的被子,与众不同地从档案袋里跑出来。此时,我已经远嫁。

  外滩,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栋如我第一次来时一样,眼里已别无它处。黄埔江两边的建筑物笼罩在薄雾轻纱中,清晰又朦胧。中西建筑风格揉杂、风格迥异、气派雄伟的26栋万国建筑群让人想到中国历史、世界建筑、美学、艺术、宗教还有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我举起像机是凑风景的热闹,栋定格风景是想拍出作品。虽然薄雾影响了拍摄效果,栋依然乐此不疲,忘乎所以地从各种角度取景。外滩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语言不同、肤色不同、头发和眼睛颜色不同。有一个上海男人拿着小喇叭站在高处喊:“你们知道为什么这边的建筑物上都插着国旗,那边的建筑物上都不插国旗?为什么东方明珠是上白下红,为什么……你们想知道只要有人出5元钱我就告诉你们,没人给钱我走人!”结果没人给钱,他留下几个为什么真的走了。谁替我解答?

  此刻,那人在哪?我明明白白地知道那人离我很近,只要十几分钟我就可以站在那人所在的地方,但是,寸步难行,咫尺天涯,我不能朝着那人的方向前行一步。我告诉自己,不需要走近。因为一旦走近,带来的伤害也许会超过所有的想象。“一生平安幸福”是我们彼此的祝福。多少年了,我在本是极其自私的感情里淬炼自己,升华自己。学着宽容,学着忽略自己,学着真正意义上去爱一个人。

  黄埔江上迷漫着一层透明的淡雾,苏州河上船来船往,汽笛声声。我喜欢这个真实又梦幻的城市,喜欢这个城市的风格、情调还有蘼蘼之音,喜欢这个城市的人。记得刚认识那人时,那人说是上海人,然后又急忙说北京人给自己的评价是不像上海人。我笑笑说我喜欢上海人。自小居住在北方,喝着黄河水长大,有着北方人的豪气有着黄河一样自由散漫的个性。迁居南方后,是上海人的精明和细致改变了我,有了南方女子的纤柔、温婉和精细,我以为这本该是一个女子的品性。有了这样的品性,便有了征服男人的无穷尽的魅力,不能不承认,女人美艳如花的生命依赖着男人的爱情滋润着延长着,就像眼前的黄埔江和苏州河,江水河水融融地汇在一起,不分彼此。前世,黄埔江一定是一个书生,苏州河一定是一个淑女。

  东方明珠电视塔壮观、柔魅。伫立在黄浦江畔,隔岸遥望这跨世纪的建筑,两个巨大的球体就像晶莹璀灿的红宝石被镶嵌在天空中,闪烁着人类智慧之光。虽然不懂建筑,但本能地喜欢让我无论走到那个城市都会流连在风格不一的建筑物前,一处建筑一处风景,点缀着城市的美丽。东方明珠电视塔,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纽约的自由女神、悉尼歌剧院、巴黎埃菲尔铁塔……走进,成了渴望。就像爱上一个人,谁会满足隔岸远观,在水一方?坐上“时光隧道”过江,本以为“时光隧道”会像迪拜的海下隧道那样厚厚的'玻璃墙外涌动着蓝蓝的水……其实,不过是坐在一节小小的火车里从闪闪发光的地道里急驶而过,地道里布置的一个“汽球鬼“不顾一切地撞向火车吓得我一声尖叫,本能地抓住了栋。28年来,第一次我们离的那么近。

  排队乘电梯到了263米观光层,原来观光层就是我们远远看见的红色球体,许多游人像小鱼一样游戈在球体内。站在这里再看我们刚刚驻足的外滩,别有一番滋味。一段从书本上读来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历史竟然要以如此灰气势磅礴的建筑物见证。想起余秋语说的“面对这样一个地方,哪个历史学家都会头脑发热,索解不出一个究竟……当你注视它的恶浊,它会腾起耀眼的光亮,当你膜拜它的伟力,它会转身让你看一看的后墙”。这里收藏着世界各国送给我国的纪念品。有圣彼得堡市送的青花瓷盘,马普托送的梅花瓷盘,墨西哥哈里斯科洲线编织的原始图腾,还有来自法国马赛、伦顿、日本的礼物……这些礼物见证着世界友谊,见证着和平友好。大爱无疆,人类,本应相亲相爱。

  在那人的城市,我几乎无法聚精会神地看风景,一次又一次陷入迷幻状态,倒底那人存在吗?那人该不是只是我自己的想象吧。我一遍遍在回忆中寻找真实,那人确实存在,不但存在在我的记忆中,而且存在在中国每一个地方,我买到的第一本那人的书就是在一个偏僻的城市里的一个小书店。那人与我,一会像一个梦,很不真实,一会又似乎就在我眼前,我还能感觉到几年前的十月,在北方城市的一个小站台上他带来的温暖。我和那人隔了很远,却忽视着身边每一个离我最近的人,把心流放在去寻找那人的路上。心息相通,于距离、现实还有真实都无关。心与心,是超声波。

  人,很容易忽视身边的美,站在对岸时要走近彼岸,走到彼岸时又望对岸。栋几乎忘记我的存在,投入地拍摄着对岸的风景。一小时、两小时……等我们到了350米太空仓时,太阳西落,把耀眼的金色洒在黄埔江上,世贸大厦折射出万丈光芒,夕阳,无疑让这美丽的黄浦江更加迷人,这种景色让我着迷……

  看见球体外川流不息如蛇的车队,想着那人该在这夕阳中下班了。如果此刻连通那人,那人会说有人叫了,要走了。是谁在叫呢,那人下班为什么会有人叫呢?又不是小孩子。没有问过那人,但是直觉告诉我,该是那人的司机。那人不是一般人,是专家、学者、官员。因此,那人没有自由,因此,我知道一开始就错了,本想要的只是一个平凡人的真情实感,人,一旦被社会承认就没有了自己。就在那人身边,那人却不知道,失落的感觉和看夕阳的感觉一样,上海四月的夜,寒意阵阵。

  很想去旋转餐厅小坐一会儿,我觉得坐在亚洲最高的餐厅里一边旋转着,一边啜饮着一杯咖啡是一种情趣一种浪漫。但是栋没这个心情,他觉得那杯饮料贵了些,觉得还有许多风景要拍摄。由了他去,没有坚持。慢慢地旋转在天空上,细细地品着一杯咖啡,的确需要时间,需要心情,需要恰好对坐的是那样的一个人。和栋已经别了太多年,一年又一年的分离,彼此都在改变,已经是熟悉的陌生人。栋集邮,无论走到那里,都要买邮票纪念封并加盖当地的邮戳,当年,栋送我的第一件礼物就是一枚四方联猴票。栋买了两套纪念封,柜台里的上海小妹正在吃饭,拿出邮戳让栋自己盖,栋分别盖在纪念封上、日记本上、地图上。邮戳上的内容: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2008年4月24日,中间是一朵上海市花白玉兰。栋做这些事的时候一如当年认真仔细。栋的日记本别具一格,一段文字几个邮戳,栋说一年要记12本,一月一本。我想,栋的日记里一定会有我。告诉栋我早改写博客了,用笔写字,只在签名时。

  天黑了,东方明珠灯光闪烁,浦江上往来船只流光溢彩。只是对岸林立的建筑物因为上海节电而没有我曾经看见过的灯火辉煌,我站在通风观光台给栋讲灯火中的外滩是怎样的美……一种美、一个人,错过了,就是一生,栋很缓慢地告诉我说因为错过而后悔过,这么多年,看着栋的生活,我知道错过是一生的对。我和栋在本质上有太多的相似,这太多的相似会把柴米油盐的生活弄的一塌糊涂。我没有后悔过,因为当时就没想到要一个结果。栋一转身,我就穿上了嫁衣。这几十年的不忘,怀念的只是情窦初开的美妙感觉。

  门票上印着可以在塔内游玩的好几个地方,栋一个也不想错过,兴趣昂然地钻进了365度旋转的太空船,看着栋在里面翻江倒海,我在外面觉得天旋地转,五脏六肺似乎都放错了位置。下了塔就到了一层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博物馆,走进去,有点出乎意料。博物馆里几乎是按照一比一比例建造的仿真的老上海的街道,一栋栋小木楼,一条条小弄堂,一个个几近乱真的腊人,一声声叫买、娃哭、鸟鸣……简直怀疑自己走进了过去的时光,走在电影的布景里。栋很细心,会让我在仿真的成衣铺子、布行、纺车、织布机、会计师事务所前留影,因为这些都与我的职业有关。和栋走得很慢,看得很细,直到10点钟要下班了,才意犹未尽地走出来。然后眼看着东方明珠的灯关了。用过晚餐,已经零点,地铁1、2号线已经全部停运。整整一天,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外滩和东方明珠,慢慢走细细看,是栋喜欢的游玩方式。

  夜,已深。喧嚣了一天的上海安静了,我注定在这个夜晚失眠。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19

  2013年12月30日,下午4点45分,随着一声汽笛声,阜新—上海的1230次列车缓缓开动了。我和嫂子(妯娌)也就踏上了去往上海的旅途,我们的卧铺是10车厢19号20号,两个下铺。整理好东西以后,我便坐在了窗前,看外面的景色,说是景色,在北方来讲也可以用萧条二字来形容。树木已被寒风剥去了盛装,落尽了叶的杨树、柳树、槐树向着灰沉沉的苍穹懒懒的伸着枝条,光秃秃的站在那里,忍受着严冬的寒冷,所有的树木也仿佛都进入了梦乡,一直酣睡到绿叶挂满枝头的春天。北方的装扮只有那皑皑白雪,银装素裹的点缀着大地,这时的北方,房屋楼阁在雪中静默,高山原野在银光中陶醉,这也是北方冬天唯一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时,窗外看不到雪花飘舞,只见所有物体都向后面倒去。

  在上火车前,我怕晕车,吃了一片晕车药。此时看得有些累,便回到了卧铺上,感觉卧铺的方向不对,便和嫂子换了铺位。一会躺下,一会坐起,就这样19点33分到了锦州车站,这里只有上车的旅客,没有下车的,因为到锦州是不用坐这列火车的。这个时候,还能听到隔壁车厢里有聊天的,我的上铺只知道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嫂子的上铺也是一个小伙子,因为是对铺,看到这个小伙子在玩手机,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我躺着也睡不着,就一直看着窗外,到了21点50分的时候,列车到了葫芦岛,这时玩手机的小伙吃了一些东西,我的上铺一直没有动静,大概是睡着了吧。10点车厢里熄灯了,我没有一丝的睡意,整个车厢里安安静静的,我就这样一直望着窗外,夜色像是无边的帐幕一样挂在沉睡的原野上,大地显得静悄悄的,我的眼睛也有些涩涩的,我便换了一种姿势,不再目视前方,而是仰望天空。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望着天空,因为只有在静谧的夜晚,才会让你纷乱的思绪得以整理,在那一望无际的天空里,星星编织着光明,它是夜空中跳跃的心灵。还有那皎洁的明月如银盘悬挂在空中,会让你遐想无边,思绪万千。因为在车厢里,空间有限,看到的天空也有限。只看到银闪闪的星星一颗比一颗亮,就像一个个小精灵,顽皮的眨着眼睛。感觉累,却没有睡意,在上火车前,我已经做好了不能睡觉的准备。寂静的车厢里居然没有一个打呼噜的,都甜甜的进入了梦乡,只听到车轮在咣当咣当不知疲倦的运行着,此时的我,就盼着赶紧到下一站,然后看着人们上下火车,看一看站台,0点左右到达了唐山车站,我感觉很亲切,因为我的家乡—昌黎,曾经归属于唐山管辖。新崛起的唐山,车站建造的很气魄。这是从阜新到唐山这段旅途中最漂亮的一个车站。列车继续咣当咣当的前行,这匀速的速度让我感觉很慢,一点没有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要是那种加速度该多好,越开越快。1点37分,列车缓缓的进入了天津车站,玩手机的小伙子在这里下车了,随之上来了一位微胖的大姐,她迅速的整理好东西,躺下很快就睡了,让我好羡慕。我躺在铺上闭目养神,虽然喜欢在手机上看新闻,但是怕手机没电,不敢看,也不敢听歌,因为每节车厢里只有水池旁边有插座,人们排队充电。此时,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盼着天亮。3点27分到达沧州车站,6点10分到了济南车站。天有些蒙蒙亮,看到济南车站,想到了我的同事,她早我几天离开了单位,来到了济南,准备在姐姐家过年。

  天亮了,我赶紧的去洗漱。车厢里有了动静,我的心情也好多了,嫂子起来了,问我昨晚睡了没有,我说没睡。火车上开始卖盒饭饮料什么的了,有的买了盒饭吃了早餐。我们带了糕点和桶装方便面,我也喜欢吃这些。我上铺的小伙子也起来了,喝了一瓶饮料吃了一些东西,我们坐在走廊里的座位上,聊了起来,他说他是安徽蚌埠人,在通辽打工,这是放假回家过年。小伙子个头不算高,眼睛不大,但是很有神,也很健谈,他知道我们是从起始站上车的,就对我说,他来过阜新,那还是2008年的事情了,我看他穿的很单薄,就问他,穿这么少不冷么,他说习惯了,就是在通辽也穿这么少,就这样我们慢慢的聊着……

  我望着窗外,记不清是在哪里,但是肯定是山东境内,看到一座塔,高高的塔顶周围是荷花,里面坐着大概是观音菩萨吧,她端坐在那里,面容慈祥,注目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也注目着来回过往的列车,保佑人们的平安。列车继续前行着,前方到站宿州车站,车厢里涌动起来,那位微胖的大姐在这里下车了,听她打电话的口气,是一个做生意的人,但是肯定不是大生意,是小本经营的那一种。此时,她的铺位上来了一对年轻人,一看就是男女朋友那种关系,男孩子帮女孩子上到了铺位上面,就坐到了走廊里的座位上,这时列车员让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他说,女孩有病,需要照顾,但是他没有买卧铺票,列车员让他补一张卧铺票就可以在这里照顾了,男孩跟着去补了一张票。我坐在卧铺上,偷偷的看了一下这个女孩子,她趴在卧铺上面,眼睛一直盯着窗外,此时我看到女孩的眼泪滴落来,很长时间她一动未动。突然她的手伸了下来,要取我们放在小桌上的瓜子,这时男孩子赶紧的把她得手接住,往铺上放去,此时我有些诧异,正好卖零食的小车过来了,男孩子买了一袋瓜子还有其它零食,给了女孩。又轻声细语的嘱咐了几句,看得出男孩特关心女孩,唯恐她有什么不适。女孩没吃多少东西,手又伸了下来,迅速的把我桌子上的笔拿上去了,男孩子没有看到,只见女孩在洁白的枕套上乱画着,隔了一段时间,男孩子来看她,发现她在枕套上乱画,赶紧的制止,可是无济于事,根本不管男朋友的劝说,依然我想我素。男孩子慢慢的掰开她的手,拿下了笔,这时我对男孩子说,这支笔是我的,男孩说,对不起阿姨,她有病你们多担待一些,我们说没有关系的。我猜想,大概这女孩子是精神出了问题。

  列车在继续前行,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到蚌埠了,上铺的小伙子与我们告别,他要去8号车厢找他的父亲。我继续看着窗外。列车过了宿州开始就能见到绿色了,铁路两旁的的树木我叫不出名字,虽然叶子是墨绿色,不是那种翠绿,但是也足以让我兴奋,在北方别说是绿叶,连枯叶也看不到了。当列车到达江苏境内的时候,绿色渐渐地多了起来,而且还看到一些二层小楼,看上去有些不规范,感觉墙也很薄,大概就一层砖吧,也看到了一些小河流水。看到这些,心想这就我心中的江南吗?落差很大。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列车到达了南京,带女孩看病的男孩子对我们讲,马上就要路过南京长江大桥了,他们到南京也就下车了,他说,他小时候在南京生活了十多年,后来搬到了宿州。

  列车驶离了南京,路过了无锡、苏州,终于在31日晚上7点左右到达了上海,也结束了我们漫长的旅途生活。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20

  冬天,它没有春天的鸟语花香,也没有夏天的热情奔放,更没有秋天的硕果累累。然而,冬天却默默无闻地给人们带来了纯洁的世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的诗写得不错。看,那美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各有自己的喜好。有的美丽的雪花喜欢黑色,便停在瓦片上;有的美丽的雪花喜欢银灰色,便降落在地上;有的美丽的雪花喜欢彩色,便粘在我的花衣裳上,一会儿就变得像晶莹的露珠,美丽极了!

  那一簇簇美丽的雪花,看起来像白绒毛一样的小花。风一吹,玉屑似的雪沫便飘飘洒洒,像一只只白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切是那样的令人神往。

  窗下的老树把枝条顽皮地凑到窗前,好像在向我炫耀它崭新的白披风。看!枝条上那点点嫩芽,也被大自然细心地点缀上了一层蓬松松的小雪球,咧开嘴高兴地笑着,笑着……忽然,一阵微风吹来,枝条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头顶的尖尖帽,呼溜溜地滚落了下来。

  横跨在小河上的石桥变成了一座银桥,两旁的大树,身披银装,恰似下凡守护这座银桥的天兵天将,格外引人注目。 远处的房顶好像戴上了一顶顶美丽的白色圣诞帽;高高的楼上好像盛开了无数朵洁白的雪莲花;地上也仿佛铺上了一层洁白柔软的地毯。瞧!甚至连电线上也挂上了一串串银项链……

  冬天,美丽的雪花把大地点缀得无比美丽,预示着来年农作物定会丰收,仿佛看到了农民脸上流露出的收获的喜悦。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21

  在“冰城”谈雪对我这个外乡人来说,总是会有冷冷的棱角触动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的那种感觉,我总会情不自禁的去想象着她的美,温柔的飘着,矜持却不失个性的舞着。每年她的白装扮着这个五彩的世界,为大地穿上白色嫁衣的时候,无数人为之倾倒过,迷恋。

  在记忆中有一次下了很大的雪,那天很冷,玩伴们乐得堆起了雪人,自己的雪人代表自己,即使小手冻得通红,也阻挡不了我们堆雪人的热情生。堆好的雪人像活的一般,会眨眼睛,翘嘴角,草帽子大肚子超可爱,嘴咧的很大、笑眯眯的听着我给她说的悄悄话,听着,听着雪人哭了。在离开家之前日子,每到冬天总是憧憬下一场大雪,然后在雪中尽兴的玩。不管岁月如何老去,我依然如孩提那般无忧。

  慢慢长大了,想象着,有那么一次机会,牵着生命中最重要那个人的手;彼此两个人在万籁俱寂中,踩着你走出的脚坑,轻轻地、一步一步的,去填补你脚印的追随,走过梦境中的漫漫雪地;枕着雪被,去聆听只有美丽的雪花之间才能轻弹的绝美音符,去看那沉雁于雪怀的腊梅,感受那雪初临枝头的轻柔,还有那雪落倾城的一袭白纱。谱一曲风花花雪夜的浪漫童话,填一首别样词,这些不过循境进迁罢了。每当看到关于雪的精美片段,雪的场景,就有跃跃欲试迎合雪的冲动。

  有时渴望,有那么一个人陪我去雪的世界寻找冬天的暖春。数数美丽的雪花,感受一下雪在唇边的余温,见证一下雪染大地,山河白头的幸福感。一起捧着纷纷扬扬的美丽的雪花,任凭雪在掌心被温化穿透指缝暖流的感觉。漫步雪壤,去触摸雪中央的碎碎念想。

  清纯唯美是雪留给我的印象,简单执着是我对雪的理解,柔美婉约是雪的姿态。渴望生命出现雪一般的女子,一身素衣,掩盖着尘世应有的简朴;没有任何勾勒,仍然潇洒如初,没有任何粉饰,依然美丽动人。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22

  长江,母亲的河流,这对上海人说来,感触尤深。因为他们懂得,没有长江,甚至连上海这个地方也没有。

  以“沧海桑田”四字概括上海的来历是最恰当的。在新生代第四纪大理冰期之后,古长江三角洲被淹没在海里,成为一片汪洋。滚滚东流的长江,从上游挟带下来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口,又出现了新的陆地。五、六千年以前,今天上海地区的西部,是大片的沼泽地带,而在一些高地上,已有人类生息、繁殖。解放后,上海先后发现了嵩泽、亭林、查山、马桥、严桥等二十四处古文化遗址和数千件出土文物。从这些遗址和文物的考察中,足以看出上海形成的基本过程。其中清浦县嵩泽遗址下层出土的文化遗存,经碳14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年代最远的距今已有五千九百八十五年,从出土的陶罐、陶釜、骨箭头、石斧、鹿角和一个窖穴里发现的籼稻粒中,不难想象古上海人的生活情景和生产水平。其他古遗址下层大部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存。

  今日上海的一百四十平方公里的市区,至少也有一千七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年来,人们经常在市内离地表三、四米处掘到一些粗糙的陶罐、瓷瓶。对于考古工作者说来,哪怕是发现几块碎瓷片也是如获至宝的。有了这些实物,就有助于回答上海市区成陆年代的问题。如在沪西和闸北都出土过晋代和南北朝的瓷器和瓷片,而在黄浦江东面,川沙县严桥公社毗邻市区的地方,一九七五年甚至发现了唐宋村落遗址。在市区的其他许多地方,也不止一次地发现过唐、宋时代的墓葬和水井。整个市区,在唐代以前成陆,确有依据;浦东的大部分地区,在宋代以前成陆,也是无可怀疑的。沿海一带,都是盐场。

  古代上海有三大产业:捕鱼、煮盐和纺纱织布。在公元三、四世纪,只有渔业。当时吴淞江(即今苏州河)直流入海。江流入海处,古书上称为“渎”。上海地处吴淞江下游,居民多以捕鱼为生,并且使用一种叫做“沪”的工具。《舆地志》载:“插竹到海中以绳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即出,鱼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沪(古书上写作扈)”。早在《晋书》上将吴淞江下游一带称为“沪渎”,上海别称为“沪”,就是这个来历。

  当年渔民们到海上去捕鱼,口头喊惯了“上海区”,这里的“上”是到的意思,久而久之,“上海”两字就成为海边一带的地名了。明弘治《上海志》解释道:“其名上海者,乃地居海洋之上故也。”

  宋代以前,吴淞江下游近海处,有两条支流,上海浦和下海浦。下海浦在今虹口区,虽已湮没,但昆明路有下海庙遗址,可知其所在。至于上海浦,有人说是黄浦江的一段,旁有上海镇,南宋时是个海外贸易港口,从东南亚来的海船,多停泊于此,镇上设有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提举司。到了元代至元二十七至二十九年间,才设置上海县。所以有人认为上海这个地名,是从上海浦而来;而上海浦之名,又确系近海之故。

  上海还叫做“申”,相传战国时这里是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据史书上说,楚王原赐黄歇淮北之地,黄歇不满意,要求封于江东之地,楚王只得答应。江东范围很广,上海当时只有一个部分成陆,是否以此为据而称“申”,值得怀疑。此外,亦有人说黄浦江是黄歇开凿而命名,也不足为据。经查考,这些说法始于明代,直到上海成为繁华之地以后,以申江、春申、歇浦、申浦作店铺招牌或见诸诗文者才更多。上述这种种说法虽不免出于附会,但因沿用了几百年,这个“申”字与上海也就难解难分了。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人。真正和上海结下不解之缘的却是滚滚长江水,滔滔万古流。她在造就了我国最大的一座城市——上海之后,终于奔流入海!

  描写上海的散文 篇23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胜。

  一踏入上海,总觉得无形的压力席卷而来,这里有着“不知足”的人物,“不知足"的建筑,"不知足"的经济,"不知足"的发展。我想正是因为这是一座不懂知足的城市,才有了资格成为我国的一线城市。

  在上海一年半,对上海的认识还是很片面的吧,不曾认真窥视过她的面容,就像在家乡福州,也不曾仔细观察过她的可爱。

  很多人眼里,上海是一个高傲的地方,在很多人心目中,这个魔都并不次于帝都。

  而它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一个词:竞争。似乎不竞争就远离了在这个城市应有的目的。有同学说上海人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我并不全认同,从上海不同地域来的不同同学给我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竞争,或许这就是我爱上海的一个原因,她让人看的到在努力,感觉的到在向前。在其他地方,你能体会到的幸福感绝对多于待在上海。同样在其他地方,你能感觉到舒适,闲暇,惬意和慵懒,也许你也怀有诸多梦想,但是你若知足于一隅之地,你同样会发现你会让你的梦想迈不开脚步,不是不想迈,而是思想在行动,而你身体却不自觉的止了步。在这里,则不然,无论身处何地,这里整个社会的氛围都会让你不得不想着去奔跑,止步不前不代表一如既往,它只代表滞后者的被淘汰。

  毕竟,上海的美不仅仅在于东方明珠的耀眼标志,更在于这个城市就如流淌着的鲜活血液,活跃不失光芒。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游子愿意弃乡返回上海的原因吧,无论家乡多么让人感觉知足,也无论在上海有多大的压力,她的活跃总归是美好的,胜于一切的美好。

  呵,上海呀,我不知道我是该赞你还是该恨你,你让我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如此的不被重视。呵,上海呀,可是你单凭这一个词这两个字,就让多少人为你心甘情愿的去拼的头破血流。也许我要与你多相处更多个的一年半才好,发现更多,爱你更多。

【描写上海的散文】相关文章:

上海之恋散文12-01

上海掠影散文05-24

上海游记散文11-03

上海早晨散文07-26

上海之行散文07-20

情愁的上海心情散文04-18

散文:上海女人的婆婆05-17

人在上海散文04-27

我看上海的散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