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大脚观后感
美丽的大脚,美丽的老师,美丽的母亲,美丽的一生更留下了美丽的故事,她的一生都是美丽的,无悔的。《美丽的大脚》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山村教师为了山村教育而奉献自己一生的感人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了关于美丽的大脚观后感,仅供参考。
美丽的大脚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个题目叫《美丽的大脚》的电影,这部电影片子是关于老师和同学的。上面演了老师不顾自己,宁愿牺生自己也不愿牺牲同学们的精神吸引了我,我就想起了从学前班教我们的苗老师。因为以前她为我们操劳过度,头上已不知不觉地爬上了几根银丝,想到这里我已是泪流满面了,这时妈妈叫我,说:“甜甜,你怎么了?”我连忙把眼泪擦干,说:“没事,我们看电影吧。”于是我就看起了电影来,上面演:那时是灰色的,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影,那就是那位老师,她在一边教孩子们学习,一边种土豆(他们称作洋芋),她们村很穷,只有洋芋,她们也只能吃洋芋,老师在种洋芋,那时同学们都在睡觉。他们那个村特别缺水,没有洗脸用的水;没有象样的教室;没有象样的课桌;没有象我们学校一样有很多老师;没有象我们学校一样有很多电脑…… 很快电影就演完了,我的眼泪也止不住了,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的流了下来,我从这个电影中知道老师是多么辛苦,多么可贵。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对得起老师给我的教育。
美丽的大脚观后感2
老师在课上让我们观看了许多有关教师这个职业的电影,希望结合平常上课所讲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教师这个职业。电影是一种直观并且让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其中有两部电影让我记忆深刻。
一部是由杨亚洲执导,倪萍、袁泉、孙海英倾情加盟的一部励志片《美丽的大脚》,另一部是根据美国“最佳教师”获得者罗恩?克拉克的故事改编的《热血教师》。
就是这两部电影让我至此难以忘怀,并重新让我从不同的方面深刻的了解“教师”二字所蕴含的真实含义。 先说说《美丽的大脚》,其故事讲述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张美丽的故事。
她被愚昧夺去了丈夫和孩子,为使农村的“娃儿们”不再愚昧,她开办了一所乡村学校,与从北京来的青年志愿者夏雨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刚开始夏雨对于这个地方的新鲜渐渐的变为不适应,所以萌生出了想要回北京的念头,这时候,张美丽老师连同孩子们一起到城里为夏雨老师收集橘子皮,让其不为水的原因离开这里,因为夏雨老师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山村躁动起来,山外的世界让张美丽和孩子们感到惊奇和困惑,同时也看到了希望,所以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张美丽老师一直都在为其打点一切,希望夏雨老师能留下来,让这个村里的孩子们可以学到更多。
想起这个片段,我不禁又回看了一遍,张美丽笨拙的动作,孩子们认真地眼神,无不一一刻在我的心里----那是一位乡村教师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坚守,那是孩子们憧憬已久的、渴望已久的
老师,也同时是他们未来的希望。如果说张美丽让孩子们读上书,那么夏雨就让孩子们有了未来,有了不再种地种土豆的未来,有了可以出去外面闯世界的未来。其实,也就是那么简单。老师的执念都是为了孩子。
后来,夏雨决定留下来了,也决定带张美丽老师和孩子们去北京看一看。这是第二个令我记忆犹新的场景。张老师和孩子们在北京显得多么的格格不入,但是却透露出城市人所没有的淳朴。
影片还有几处地方透着一种淡淡的诙谐,让我不能忘怀:张美丽跟王树明明在暗中说些情人的体己话,却要装模作样大声地说着公家话,被夏雨戳穿后,还慌得摔了一跤。
还有王树给残旧的电影配音,王大河的造句……但诙谐的背后有无尽的深思。那是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但那就是他们所应得的贫困和愚昧吗?当然不是。
我们国家已经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农村的发展刻不容缓。当我们安逸舒适地躺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美丽的大脚》中那些因寒伧而起的诙谐画面时,我们是否感到心里涌起的一阵酸痛!想起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做些事情,支持教育,改变他们贫瘠的命运,尽一个平凡人应负的社会责任,更不用说将来会成为一名教师的我。美丽的大脚这部影片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国山区教育的落后——教师资源的匮乏,基础设备的落后,经济状况的低下,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山区教育做贡献,我们可以多了解中国山区教育当前的情况,实地了解后再去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当前情况的严重性,让
更多的目光投注到孩子们的身上,中国的教育还需要我们,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去改变不合理的现状,改变资源分配不均匀,改变山区教师的待遇,改变对于教育不够重视的观念以及落实的高效性。
影片中张美丽和夏雨来自不同的的世界,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但她们有着相同的爱心和热情,她们都是善良而又美丽的。张美丽老师愿意为学生为教育付出一切牺牲一切的坚强信念和伟大的奉献精神让我敬佩不已。她的形象影响了我也引起我们深深地反思。
对教育对生活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改变了我们的许多观念。教育是严肃的,需要耐心信心和毅力。之所以称为《美丽的大脚》,从张美丽说过的话来看:我是因为可爱而美丽。是的,她长的的却不美丽,甚至在从北京来的夏雨老师的面前有点土气。但她的却又很可爱,她为了山里的孩子不要像她男人样没有文化,自己没有多少文化的她当起了孩子们的老师,她把孩子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她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孩子,不仅教孩子文化,更教孩子如何做人,在北京之行中,一位游客要孩子学驴叫,她冲上前去,把游客狠狠的训斥了一顿,更把孩子们好好的教育了一番;
夏雨:对于山里的孩子,夏雨老师的到来无疑是一场甘霖。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新的玩具,新的学习用具。。。给沉闷的黄土地带来了一丝新鲜的空气。她开始不习惯这里,最后被美丽老师感动,毅然做掉孩子留在这里。她们的美
丽是作为一名真正教师的美丽,是真正投入到教育孩子的行业里去的坚持与坚守的美丽。
再一部电影就是《热血教师》-----影片以真实感人的例子讲述了克拉克老师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朴实自然流畅的纪实手法描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剧中的克拉克老师信心十足、风趣幽默、富有朝气,他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善于用敏锐的目光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90年代,克拉克为了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离开了出身的小镇,来到了纽约哈林黑人区执教。他以前带的都是非常优秀的班级,而且成绩也非常的好。但他来纽约后所带的班级是全校最差的,老师被这些学生气走了一个又一个,学校、家长、学生自己都已经放弃了。
但这个男人毅然的担起了这个责任,他也曾想放弃,有一次也被气出了教室,但他重新审视了自己,再次研究整个班各个学生的心理和他们的长处,详细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他真诚的去帮助他(她)们,他说:“你们在这四方的空间里,呆一段时间,不是在看一个个老师被撵出去的闹剧,而是要达到一个目标,那就是自信的走出去,只要我想做,努力,任何事情我都行,不是吗?而我就是来帮你们的,我的知识你们可以随便问,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他最初制定的班规很简单,就是“我们是一个家庭(We are a family)”这是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的不同。所以这一中一西的电影的结合让我更清楚更全面的了解到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抨击中国教育而去推崇西方的教育,当
然这并不是主要讨论的。有这么一个片段:为了让学生能认真听他一堂课,他跟学生们“做交易”,他买了一大桌子的软饮料,说:“听我讲15秒,时间一到我就喝一罐,你们不是爱捉弄老师吗,那好,看老师能不能喝完这一桌的东西。”就这样他用了一个近乎自虐的方法,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而当一个学生回答出一个动词是什么,他都感到兴奋不已,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
他为了帮助全班记住美国的24位总统,在全班不屑的起哄声中摇头晃脑的跳了段自编自演的president rap,当学生和他一起载歌载舞的时候,这不是说明了他已经得到了这批“问题学生”的认同吗?而且也使那些学生获得了应学的知识。
这是中国老师无法完成的事,撇开中西方老师教学方式的不同来说,因为中西方国家的社会模式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是张美丽老师、夏雨老师,或者是克拉克老师,他们的出发点都在于,尽全力让学生学到知识,不管他们是否是农村的娃们,是否是不受期待让人讨厌的差学生。这就是老师。
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真诚的信任和鼓励,是学生学的动力。教师即要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有对学生始终如一的关怀和爱护、无私和没有偏见的品格,有庄重的仪表和举止等。 我觉得要处理好师生关系要注意以下两点:
美丽的大脚观后感3
“美丽的大脚” 这个题目刚开始有点让我摸不清头脑,觉得这个名称给人一种玩笑似的轻松感,“大脚”在拥有的人看来,绝大部分是自卑与烦恼,认为美丽的却寥若晨星,但随着影片的展开,把我深深的带入了一个充满泪水,充满关爱的世界……
故事发生在荒凉的西部,这,干涸的土地,一望无际的山峦,“绿色”显得那么的贫乏,会让人打心眼儿里感到凄凉。生活在这里的主人公——张美丽,她是一名农村教师,唯出众的地方就是那出众的地方就是那双能穿43码鞋的大脚,也许,你听到这个数字会不免一笑,甚至会含有讽刺的意义,但她悲苦的命运却会让你情不自禁的留下伤感的泪水。张老师的丈夫因为贫困,没有文化,偷拔了几棵铁路道针,致使一列火车出轨,就因为这个而被判了死刑。张老师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也像他父亲那样因没有文化而犯罪,就教他识字,讲道理,可是,不幸的是,孩子7岁那年就死了,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现实啊,但张美丽毅然挺了过来,走向了教育事业,她把全村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教他们读书、识字。有人问她:“你的志向是什么?”张老师说:“让孩子们别再种毛芋了!”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张老师多么热切的期望啊!山里人穷,除了毛芋,连水都没有。
后来,在北京过腻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夏雨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来到了这个穷苦的山村当老师,张美丽老师用多日积攒下的水让她洗了洗脸。洗完后,水已经发黑了,张老师还用它给孩子们洗脸,最后再去给骡子喝。一盆水如此反复利用,怎不令人感动呢?在我们生活的地方,能看到几个这样动人的场景,即使看到了,也不过是眼中的笑柄罢了。
“雨”对于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甚至有时会厌倦雨声,可是,在西部,即使是毛毛细雨,也是百年难遇 ,希世之珍 。一次,孩子们正在上课的时候,忽然,一声雷响,孩子们都立刻冲了出教室,当时放这幕时,我的眼前闪出了一个问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实在难以理解——“雷声”与“上课”有什么内在联系,但后来我明白了,我的心同时也被刺痛了。干涸的黄土地、已常年没有水洗脸的孩子们、到北京来的夏雨老师想要半途而废回去的理由,就是这个问号的答案——这里的水太浑了。可是当那一张张充满乞求、充满天真的笑脸望着天空,渴望下场大雨时,那无情的阳光却把孩子们心中的这一点点的希望都给粉碎了。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否还可以安安稳稳的坐在那里,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有那么一天,水资源枯竭了,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有那么一天,世界沙漠化了,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有那么一天,天空不再下雨了,我们又该怎么办?或许,我所说的会让你觉得害怕,担忧,那么就让我们化眼泪为动力,珍惜身边的一切一切,从此,发愤图强,合理利用每一份资源,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