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的文化意藴

发布时间:2016-7-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陕西彬县范公中学     李永军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好多文化意藴丰厚的篇章,选自《国语越语上》的《勾践灭吴》就是这样一篇,以前仅见于大学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不属于中学语文的传统篇目。新编写的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本,将其选入高一年级第一册第五单元。编者的意图和目的恐怕不仅仅让学生学习先秦语言,了解先秦历史典籍《国语》。笔者以为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其丰富的文化意藴,继承中华民族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发愤图强的精神,弘扬民族文化,提高个人文化品位。这不仅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也是时代的要求。

    那么,《勾践灭吴》的文化意藴到底有那些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委曲求全、保存实力的忍让哲学。

文章一开篇便直写越王勾践在与吴王夫差的争斗中失败,率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当众承诺“群臣吏民能助寡人谋灭吴者,寡人与之共执国事”。这位失败的君王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巨大的挫折和失败面前,他主动承担错误招纳贤士寻求救国之策。可以这样说,他的身上即具有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又具备永不言败,不服输,不怕丢面子的良好的文化心理素质。为了保存越国的实力,保住东山再起的资本,他采取“忍”的策略,委曲求全去讨好吴国君臣,争取求和成功。如派大臣文种先是卑词讨好,晓以利弊,“膝行顿首”,继之以金玉、美女取悦于吴国君臣,他本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马前卒),以骄其志,以喜其民,目的使吴国放松对越的警提性。通过忍让策略,三年后勾践最终得以返国,为后来的报仇雪耻做好了铺垫。

从这些历史细节中,我们不难找到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孙膑假痴不癫终得报仇的影子,我们也不难发现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处世哲学和普通小民的“小不忍则乱大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人生信条与其在文化上的渊源和传承关系。同时,后世权谋家、兵家为达某种目的而采取的“美人计”,也似乎能从本课中找到影子。

二、 与民休息.繁洐生息的强国之策。

在吴越争霸中,越国国力衰弱,地狭人稀。在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春秋时代,为了实现反攻复国的大志,勾践在越国首先实施了一些老百姓切切实实能感受到的亲民措施:“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所不足”。其次,制定了旨在鼓励早婚多育的婚育奖罚政策。“令壮者无娶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用勾践的话说,自己虽不能像上古圣贤君主一样,使四方之民归之,却用可以退而求其次,即“帅二三子以蕃”(繁洐本国人口),为日后反攻复国积蓄人力。另外,减免赋税,礼贤下士,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国家给予优抚政策。

通过这一系列富民强国措施,极大地激发了越国人的家国意识、爱国情感。越国很快地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国家实力得到提升。越王勾践实施的战时经济、人口政策对战国时代的“民本思想”乃至后世的如何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休养生息都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三、卧薪尝胆、誓雪国耻的复仇意识。

提起勾践,不能不说到“卧薪尝胆”的典故。然而,卧薪尝胆的历史细节并不见于《国语》,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这样记述:“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此段故事因司马迁记载,历代演绎,家喻户晓。卧薪尝胆成了人身处困厄(逆境)不忘耻辱的代名词。“卧薪”是勾践身处逆境生活状况的客观反映,“尝胆”喻指吃苦头,是勾践不忘国耻而采取的独特行为方式。从文化意义上讲,“胆”是勾践蒙受耻辱的提示符,也是勾践不断发愤自强的砺志物。正因为胆的提示、刺激,勾践不断强化复仇意识。另外,《东周列国志》也写到:“勾践返欲复仇,乃苦身劳心,夜以继日。目倦欲合,则攻之以蓼(一种味辛辣的草本植物);足寒欲缩,则浸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累薪而卧,不用床褥。又悬胆于坐卧之所;饮食起居,必取而尝之。中夜潜泣,泣而复啸,会稽二字,不绝于口。”

战胜自我,完善自我,身自耕作,生活俭朴,折节待人,厚遇宾客,为他灭吴复国赢得人望,获得民心。

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复国的过程,不仅是越国积蓄国力的过程,也是勾践积蓄人望,获取民心,磨砺志节的过程。今天,中华民簇要实现强知国梦想,实现民族复兴,勾践的做法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吗?

四、知耻后勇、自强不息的复国精神。

    据史料记载,勾践灭吴复国长达二十三年(公元前496--前474年)。这一漫长过程,充分地表现出勾践性格中诸多光彩侧面:自尊而不虚伪, 自强而不张扬,执著而不固执,妥协而不健忘。面对强大吴国兵临城下,他将自尊内隐,卑事夫差,不怕丢人出丑,忍辱负重;面对国人的失败情绪,他敢于负责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些并非言不由衷的虚伪之词,而是发自内心的忏悔。回到国内,他大刀阔斧,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这一切都源于知耻而后勇的气魄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这一精神和性格对世俗社会民众复仇意识都有深刻启示,对“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观念形成有明显的影响。

当然,对勾践报仇雪耻的行为,说他自强不息也好,说他处心积虑也罢。总之,在这一过程中,勾践所表现出的执著而不固执,自尊而不虚伪,妥协而不健忘,自强而不张扬的性格至少给我们以下几方面的启示:(1)人应该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2)人应如何面对耻辱;(3)个人荣辱和人格尊严与国家利益的关系;(4)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长期的奋斗。

五、同仇敌忔、共赴国难的团结精神。

   《勾践灭吴》也写到,越国百姓在亡国灭种的情况下,如何上下齐心、团结一致、共赴国难的内容。勾践实施的战时经济、人口政策,直接的效果是增强了国力、团结教育老百姓。越国君明臣贤百姓忠,全国同仇敌忔,誓雪耻辱。应该指出的是越国百姓雪耻的思想基础是忠君,他们把国君视若父母,两次主动请战;“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由父母也。子思而报父母之仇,臣思而报国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先辞后许,“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可见,同仇敌忔是越国上下知耻而后勇的一种必然选择,灭无是哀兵必胜的一种必然结果。

    中国人历来强调“忍”,尤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忍让、忍受、忍气吞声就成为识事务者的共同选择,但是长期的忍让、克制,必然导致一场火山爆发。文章最后写到越国百姓向越王主动请缨,表明“忍”的结束,复仇的开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即是勾践在积蓄国力,也是在磨砺志节,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国人士气,培养了誓雪国耻的团结精神。

六、甘苦迥异,兔死狗烹的君臣关系。

《勾践灭吴》中叙述君臣关系的文字并不多,只是在《国语越语下》篇及《史记》相关篇目中说到了吴越两国的君臣关系。

越王在困厄之时,君明臣贤、上下一心、共赴国难,而在复国之后却诛杀功臣,兔死狗烹。越国的文种和范蠡千古贤臣中的两位忠诚之士,但二人结局不同。吴王夫差在大败越国后志骄意盈,君昏臣离,吴子胥是直谏忠臣的代表,落得个赐剑自杀的下场,而伯嚭是奸侫之臣,曲意事主祸国殃民,最终被越国所杀。文种只会做事,不会权变,更不知急流勇退,最终被勾践赐死。范蠡却深谙权谋之道,即能做事又会相人,知道进退保全之策,致仕显赫,治产富甲一方,官场商场游刃有余,得以善终。范蠡在退隐江湖时赠文种书曰:“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作为劝戒之言,对后代封建的君臣微妙关系都有启迪作用。如“功高主,主不安,”张良辅佐刘邦取得天下后归隐江湖,刘邦剪除异性王韩信都在反复说明一句名言--伴君如伴虎。

从上属情况看,自古以来君臣关系都很微妙,共处患易,同安逸难。在等级森严、君权神授的观念支配下,臣子对君王大都是敬畏有加,谨言慎行,收敛其锋芒,不显山露水,宁愿做个碌碌无伟的忠臣,也不愿做个犯颜直谏的铮臣。历史经验告诉人们:欲追求人格的高大完美,必然付出生命的代价。历代的君臣关系不是传为千古美谈,就是遭后人唾骂。中国历史上的贤臣有相当多的人格不健全,在他们事业到达顶峰之时,选择急流勇退,这实在是一种全身之策。

学习本课,积累疏通语言固然重要,象这样文化意藴丰厚的名篇,教师如不进行深入挖掘,拓展延伸,帮助学生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封建主义的糟粕,实在是有违编者的初衷。

参考文献:

(1)《国语越语上、下》

(2)《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太伯世家》

(3)《左传定公十四、哀公元年、二十年》

(4)《东周列国志》

 

李永军

[《勾践灭吴》的文化意藴]相关文章:

1.校园的文化标语

2.关于勾践灭吴的文言文翻译

3.《勾践灭吴》文言文翻译

4.木兰诗的文化常识

5.校园的文化宣传标语

6.如何看待公司的文化口号

7.身上的文化读后感

8.企业的文化励志标语

9.企业的文化宣传标语

10.最新企业的文化标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