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格物致知

发布时间:2016-6-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摘 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初中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资源丰富多采,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  实践活动  特征 操作 语文素质 

    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提出了学习自然科学应重视格物致知精神,即实验精神。其实,学习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也不例外,即注重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活动课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加深学生语言体验,提高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活动教学的特征

    荀子认为“行高于知”,王夫之提出“行先知后”。先哲们早就意识到人的知识必须经过实践.活动是人得到锻炼和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活动是能力训练、个性发展的一块沃土。

  然而,并不是任何活动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价值和意义,我们所提倡的活动教学是指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让他们在活泼主动和谐中发展个性的活动。因此,活动教学应具有以下特征:①学生是有意识的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具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不是教师的传声筒或教师意旨的执行者。②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和探索。③教师在活动教学中是一个平等的指导者的角色。

  二、语文活动教学的形式和实操步骤

  语文教学有着广阔的天地,不应人为地把它囿于区区的四十分钟之内。我们在向课堂要效率的同时,也要把眼光投向语文学习的外延。我们应该沟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

  活动教学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生存状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以及丰富知识、健康情感、独特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语文活动教学应采取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性的丰富形式,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下面以我校八年级六班的《走进古诗苑》语文活动为例,谈谈语文活动教学的实操步骤。

  激趣 教师向学生布置:两周后老师将把一堂课交给同学们自己来上,同学们有信心吗?让学生产生过一把教师瘾的强烈愿望,为活动的顺利开展铺下思想和情感基础。

  分组 让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成若干小组,推举出学习组长。人人动手编辑古诗集;每组推选出两名有绘画特长的同学为古诗配画;推选一名有音乐特长的同学唱古诗;每组准备以不同的方式朗诵一首古诗。由于是自由组合,大家都不想落后,学习热情明显提高。

  选择 选择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的过程,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参与。选择过程实质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必须了解古诗的有关知识,选择感情丰富、意境深远的古诗进行赏析,而这正是活动成功的关键。

编辑 我们要求学生分门别类编诗集,学生就必须去阅读大量的古诗,并对有关古诗进行重点赏析,从而把握古诗的意蕴。在编辑过程中,每位同学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力争让自己的诗集成为最佳读本.

排练 同学们分组排练诗词朗诵,我们在班内挑选了几名爱好音乐的同学训练了几首古诗歌曲,如李煜的《虞美人》、马致远的《秋思》等,爱好舞蹈的同学还排练了一曲舞蹈,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思念亲人的意境表演的淋漓尽致。活动课的四名主持人事前也做好周密的安排,力求活动课上的井然有序和运用自如.

  展示 到了激动人心的一天,经过四名主持人精心的组织和安排,以及在讲台上出色的调度,再加上同学们热情的支持,一堂声情并茂的活动展示课成功的展现在师生面前,在场师生无不为之喝彩。

评价 应该把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让其成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实际过程的认识及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在评价中,首先是学生评委对本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确定出优秀的活动项目,并及时给予奖励。然后是语文教师的总结性评价,评价时应着重肯定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取得的进步,并指出下次活动应该改进的地方,提出希望。    

三、语文活动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当的是指导者、参与者和配合者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这种"还课堂于学生"的新型的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锻炼了才干。具体表现在:

  促学习热情。学生由于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和充分的自由,在活动中无不透露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热情,充分表现了“我要学”的积极心态。

  促竞争意识。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良性竞争意识。这次活动,无论是编诗集,还是给诗配画,无不体现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充分体现了作为学习主人的健康精神。

  促诗歌教学。以活动的形式进行诗歌教学,取得了单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巨大成效。在整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了诗歌的常识、特点,理解了诗歌的情感、意境,以及受到了诗歌审美的熏陶。

练创造能力。“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鉴赏是一种创造,为诗配画,配乐是一种创造,为诗配舞更是一种创造。一位女生大胆的为苏轼的《水调歌头》编了一曲舞,博得了当场师生的好评。

练协作能力。与人协作是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走进古诗苑》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过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展示课上都不会成功。

  练运筹能力。整个活动的时间虽然有两周,但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四个主持人如果不能及时理出个轻重缓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成功的由学生自个儿上一堂活动展示课,是非常困难的事。

  《走进古诗苑》的成果展示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和锻炼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语文实践活动得其生活之源,扬其“活动”之波,是鲜活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授学生以渔,导学生以法,开其源,活其流。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只有在教学中做到了上述的“格物”,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致知”,由此以来,知识才会更新,学术才会进步,文化才会繁荣。

【参考书目】

①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② 《中学语文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绍禹编著 1987年7月

③ 《活动课程研究》 

南方出版社 刘先捍主编 1997年

④《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北京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林崇德主编 2001年               

 

吴元国

[语文教学中的格物致知]相关文章:

1.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2.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论文

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小论文

4.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5.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6.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渗透论文

7.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论文

8.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