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起一个高度--选修教材使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2-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高二下半学期,五本必修教材的讲解已经全部结束,应该进入选修教材的学习了。

本学期我们使用的选修教材是《唐诗宋词选读》。这应该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喜欢的内容,也应该是学生喜欢的内容。

开篇确实很精彩。课堂上学生昂首痴目,群情激昂,课后掌声雷动,期盼殷殷。然而相同的形式,相近的情感,相似的手法,几节课下来,教师不再热情,学生似感疲倦,审美倦怠开始在师生中蔓延。

课还得上下去。当课堂成为精神折磨,我们的选择只有两种:1.在忍耐中灭亡;2.在创新中图存。

不甘灭亡,我试图求变。

我一向注重基础,是以课堂上注重文本,注重注释,文本的阅读和注释的掌握在课堂上强调较多。但讲过几首诗歌以后,学生在这个环节上有些倦怠,有些不耐。

诗歌鉴赏是高考试卷上的必考题目。诗歌鉴赏题的出题角度莫过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有意象、意境、情感、主旨等内容,形式上有修辞、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诗歌的风格感受与表达。这些知识在选修课开课之初我便专门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做了专题讲解,具体诗歌讲授过程中我试图将这些知识清晰地贯串于课堂。开头确有成效,学生的答题方向明晰了,思路清楚了,表达规范了。但连续几节课下来,这种方式的单一化单调性便凸显了出来。

下面的课该怎么上?《唐诗宋词选读》是选修教材,我想起大学时的选修课。我也曾经是诗歌的爱好者,选修了“台湾当代诗歌”“海子诗歌”等选修课。在那些课堂上,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台湾当代社会,走进了台湾当代诗人们成长的独特环境,从而理解了他们于独特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独特的心理体验及他们选择的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们走进了海子成长的时代,走进了海子的生活,从而理解了海子的孤独,海子的寂寞,理解了他独特而不乏偏执的对一些意象的选择,对一些情感的表达。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文字走进了诗人本身。

我尝试着把这样一种课堂模式移植到我们的选修课堂上,用这种方式讲李白,讲杜甫。在课堂上我大胆铺张,铺张开李白和杜甫的生命轨迹,铺张开他们的感情和诗作,铺张他们对于一些意象和情感的情有独钟。这样的课堂,铺叙性大于讲述性,抒情性大于解读性,总结性大于肢解性。学生的兴致被提了起来,开学之初的气氛又回到了课堂上。

但中晚唐诗歌就不能用这样的方式了。这两个时期的特点是诗人数量多,诗歌风格多。对这两个时期诗歌的学习,多方面的了解应该多于集中的深入探究。我只好又回到对每一首诗的解读和讲解中。课堂又归于平淡。绚烂过后的平淡学生更难以接受。

还得再想办法。尽管这一专题忍受着艰难的折磨熬过去了,可以后还有很多的课堂要去面对。

我又想到一种方法,同时期同题材或同风格诗作专题探究法。讲宋词时我大胆打破教材格局,重新整合教材资源,开展了“闲愁”词作赏析和豪放词作品读,既便于学生集中体会一种情感,一种风格,又便于学生在同中求异,感受不同词人不同的表达风格表达习惯。之后我又让学生合作完成了怀古题材词作的欣赏和婉约词的解读。尽管距离理想境界还有相当距离,但也算一种努力吧。

《唐诗宋词选读》这门选修课终于上完了,在美好的期望与现实的煎熬交错中,在艰难的挣扎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错落逼迫着我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选修教材到底该怎么上?

怎么上应该是方法的操作。方法由课程的性质、课程设置的目的来决定。选修课故名词义,就是供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选择学习的目的无非:1.扩大学生知识面;2.满足学生兴趣爱好;3.发展学生某一方面的才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选修本课程的应该是对本课程有兴趣或者有意在本课程领域发展的学生,他们应该对本课程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对本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的学生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求不会太大,对教学内容有较为理智的理解与接受。这样看来选修课应该比必修课对方法的要求还低,选修课应该很好上。

然而事实是,选修课在我们现在的中学校园却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的,每一位学生别无选择地必须学习某一门课程。这样选修课就等同于必修课了。然而它又毕竟又不是必修课,考试大纲和课标都声明选修课不是高考必考内容,而且选修课这个名称也表明着这一点。这样,选修课和学生高考之间的联系又松散了。如果说必修课程学生还抱着因为要考,所以必须学的态度不论兴趣无关热情地学习着,那么对于选修课很多学生从心理上就有了一种懈怠,这样的课堂方法的选择情趣的激发就显得至关重要。

选修课必上背景下的选修课教学目的又有哪些呢?我认为无非就是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的结合,具体点说就是:1. 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更好应对高考;2. 扩展学生知识面,为学生的发展增添力量;3. 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培养个人情趣及独特才能,甚至帮助学生确定人生发展方向。目的1可以称之为近期目标,是最为实用的、功利的;目的2、3可以称为长远目标,做得好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

目的决定方法。特定条件下的课程目的决定了我们的选修课应该采用以下基本教学方法:1.拓展教学内容,强化基础知识;2.设置专题研讨,深度探讨课程内容;3.为学生提供展示舞台,供有才能的同学焕发光彩。

然而以上所说只是理想的课堂,要使这样的课堂成为现实存在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半个学期的挣扎我深深感受到这一点,它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对该课程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甚至是理解,相对于必修课的单篇独立的知识点来说,选修课内容更像某一专业方向的专题研究,其方向性深入性要远远超过必修课中学阶段的浅尝辄止。课堂上如果只是对相似内容简单重复讲解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教师只有站在某个高度对其深入分析才能引发学生研究探讨的兴趣。其次,深入的探讨往往伴随着对课程内容、教材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不仅要求教师有根据自己需求重整教学资源的勇气、魄力和能力,而且大大增加了备课量。这就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长远发展的高度上来对待一节课一门课的准备,要求教师在这门课的准备上树立知识的高度,思想的高度,责任心的高度,这是中学的选修课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教师责任心的高度考验。

当然,要求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对所有的选修课程的研究都有相当的高度,在中学教学繁忙的背景下,在刚刚实行新课程教学的情况下显然有点勉为其难。这一点在半学期的备课中我已经深有体会,虽然是学生和教师都感兴趣的唐诗宋词,虽然大学里对这部分知识还专门学习过,但在备课过程中我还是感到了备课的艰难,常常一节课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查阅很多的资料去准备,最后讲课时还是捉襟见肘,难以使课堂浑然一体,更何况对于《史记》、现代散文、写作等不一定每位教师都兴趣浓厚呢?在这一点上我深感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够动用备课组甚至整个教研组集体的力量来准备选修课程,是不是能使我们更快更好地上到这个高度呢?

集体备课永远是我们的理想,但现实中尤其是在我们学校还是个性的发展多于集体的结晶。选修课程给我们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课程要求的广度和深度使每位教师都深切感受到了备课和讲课的难度,也深深意识到了借用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然,我们毕竟是刚刚面对选修课程与选修教材,让我们的老师马上就对我们的课程熟悉到可以做专题研究的程度还有点强人所难,但我们可以循序渐进,第一遍选修教材的教学过程可以将该本教材的内容按体裁、题材、风格等多种标准分块分给各位教师做专门研究,在教研时将其主要的备课内容予以研讨和补充。这样集集体之智慧,既减轻了教师备课负担,又完善深化了备课内容。逐渐再扩大深化每位教师的备课内容,直至每位教师可以独自承担一门选修教材的研究和讲解。这样,课程成为了研究性课程,符合了选修课的性质;教师也逐渐成为了研究型教师,符合了现代教育对教师成长的要求。这是选修课程的开设对我们教师成长的帮助,需要我们的清醒认识和主动实践,也需要一个也许还较为漫长的过程,还需要整个备课组甚至教研组的集体配合。

半学期的选修课上完了,课堂讲解的过程完成了。合上的是课本,没有合上的是我心里的忐忑。选修教材作为必修课来上,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困惑终此学期我也没能解决。

1.毋庸置疑,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是必须的。但活跃的课堂上却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课堂上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奇闻轶事传之甚广。基础知识的掌握却大打折扣。

2.专题解读过程中老师的讲解学生也听得进去,但由于对教材进行了重组,作品之间跳跃性大,学生对作品的全面把握不够到位,甚至出现只听不记,课堂热闹大于知识掌握的现象。

3.学生自主或合作过程中,对参考书的依赖多于自我的解读,课堂上出现了参考书的拼凑现象。甚至有的讲课的学生自己对参考书的理解也不甚了然就要讲给同学听。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不求甚解对学习应付差事的态度。这也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的一种表现。

4.长达半学期的选修教材的学习过程,相对单一的内容相近的知识点的学习,对其他知识的接触渐少甚至根本没有,知识的单调性外我更担忧学生对其他知识的陌生以至忘却。

其实这四个困惑也是语文教学现状的困惑,也是高考制度的现实背景之下如何缩小语文的艺术审美与考试之间距离的一种困惑。

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仍然是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与《现代散文选读》,我们该拿怎样的课堂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呢?

 

魏建平

[竖起一个高度--选修教材使用的思考]相关文章:

1.另一个高度阅读答案

2.有关另一个高度阅读答案

3.化学选修3试题及答案

4.化学选修5试题及答案

5.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

6.生物选修1教学计划

7.地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8.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9.人教英语选修8课件

10.营销心理学选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