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答案 备课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4-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阅读一

1.描绘了山野对歌的场面。

2.第一句中“生面别开”起到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对这种新奇的场面的期待。

3、“多”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与“也唱其他故事”照应。因此,此处一个“多”字用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

“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等。

4、肖像描写 ,写了面容,牙齿,衣饰。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场景。

5.如傣族的泼水节。 

阅读二

1.领起下文的作用。下文就是具体描写早晚、四季的吆喝声。 

2.因为夜晚的吆喝内容比白天更丰富,它不仅仅包括叫卖声,还有唱话匣子的、敲小钹的盲人以及乞讨声。 

3.敲小钹的盲人吆喝声和乞丐的乞讨声,表达作者对替人算卦的骗人的迷信行径的鄙夷和对生活落魄的乞讨者的同情。 

4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老北京的吆喝随声带儿话音,带方言字音模糊押韵语调强弱,语句快慢恰到好处有趣像一曲优美动人的音乐)

5.对吆喝声的怀念之情和对往事的美好回忆。

阅读三

1.“我”觉得母亲竟然去干连“梁顶的四茹他妈都不会干”的“为队部洗被褥床单”的事情,丢人,没面子。   

2.“高兴”是因为母亲感到儿子长大了,很懂事了;“责怪”是指母亲在“我”上班后仍为“我”操心,想为“我”攒钱买房,不舍得花钱。 

3..我说:“你不把稻田退了,将来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可别想让我们管!”

4.如(1)“母亲悄悄地把我拉到柜边,把上面的米轻轻扒开,露出几张钞票来,说:‘这不,妈也正给你攒着呢。’”这一细节描写再现了母亲的体贴入微;

(2)母亲不知什么时候,也出来了,风很大,母亲倚在墙角,也正向我们告别,她吃力地想抬起被病痛折磨的手臂,没起来,又试了一下,还是没起来,车已经启动了,当我向那坡上扫去最后一眼的时候,母亲的手臂已在空中划出了一道最美的弧线”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依恋。 

5.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阅读四

1. 时间顺序。标志性词语:

好几年没回家乡-前不久-窗外夜色已深一月亮在窗外移动-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随后等。

2.表现了父亲对儿子如磐石般坚定的盼望与思念。

3.指父亲对儿子细心、周到的关爱。

4.第一次是因为父爱如磐石,我感动又内疚。

第二次是因为父爱如母,我被深深地感动。

5.(1)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回忆往事想起自己少年时的无知,为下文写我装打鼾做铺垫。

(2)写出了因年少不能体谅父亲而后悔,愧疚之感。

 

孙银巧

[八年级下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答案 备课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八年级语文下册默写训练试题及答案

3.八年级下册语文周记

4.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5.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6.八年级物理下册《电阻》备课教案

7.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8.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9.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

1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