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

发布时间:2016-10-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张继勇

 自主学习篇--自主,新课标理念的精髓  

基础积累

【识字记音】

①莒父(    )    ②輗(    )    ③軏(    )

答案  ①jǔ fǔ ② ní ③yuè

【解释实词】

①更也,人皆仰之:

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答案  ①“更”,改变,改正;“仰”,抬头而望  ②责备,要求  ③可以,能够

【通假举要】

①由,诲女知之乎:            

②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③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

答案  ①“女”通“汝”,你  ②“知”通“智”,聪明、明智  ③“食”通“蚀”,亏损

【一词多义】 

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愿枉车骑过之

裘马过世家焉

答案  动词,走过,经过/副词,过于/名词,过失,过错/动词,犯有过错/动词,责备/动词,拜访,探望/动词,超过。

【词类活用】   

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③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④小人之过也必文:                   

答案 ①使动用法,使……扩大、光大  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③使动用法,使……充足  ④名词活用为动词,掩饰                      

【古今异义】                                              

①是知也    

古义:                           

今义:                          

②足食,足兵  

古义:                           

今义:                          

答案:①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表肯定

②古义:兵器,武器装备。今义:军人,军队。                                   

【文言句式】                                               

(1)是知也。                                

(2)其何以行之哉?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答案:(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3)介宾短语后置句

 

合作探究篇--合作,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  

重点剖析

 

【中心主旨】

本课所录选文集中反映了孔子生存的大智慧。孔子的很多观点(诸如:要正视自己的无知,并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无知;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地改正错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要以诚信为本,取信手人;要坚守自己的志向节操,经得起各种考验;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等)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辉,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教会我们如何置身处世。

【重要语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赏析:这是一句妇孺皆知、人们耳熟能详的充满着古老智慧的格言。长期以来,人们用这句话来教育孩子要以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做人、求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哗众取宠。然而,问题并不仅仅止于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其实蕴藏着深刻的中国教育哲学的精神,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教育哲学体用二源、明体达用的精神传统。

2.小人之过也必文。    

赏析:“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即卜商,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4岁。“小人”指人格卑下的人。“文”是掩饰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君子不犯错误,而在于他犯了错误从不掩饰而是勇敢地面对。人只要有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总之,正视错误是很重要的,而接下来改正错误也很重要。“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这就是错误。如《左传宣公二年》所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这句话真是充满了智慧。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重;那些要求别人很严苛而要求自己却很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自己身上下功夫。

【艺术特色】

比喻说理,形象生动。

选文第9则,以大车无辊、小车无轨为喻,形象阐明了诚信的重要性。选文第11则,以松柏为喻,形象阐明了人必须坚守自己的本性节操,经受种种考验的道理。选文第12则,以流水为喻,形象阐明了光阴易逝,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奋发向上的道理。

 

点拨迁移

课文内容 ※点拨※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面对于'无知'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怎么办',并且力图去解决它。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在人生的征途上,犯错误是难免的。有过错却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就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试图去掩饰自己的过错。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认为人没有信用是不行的,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靠什么行走呢?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处世之本。没有诚信的人可以在暂时取得成功,却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对社会来说,诚信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政府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不可能稳固。诚信是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根本。

发散迁移 ※思考※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1、孔子观念中的“士”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史记孔子世家》 2、阅读本段,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至于现在的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 。

2.儒家的忠信也是有条件的,即必须符合正义。被胁迫的、在非正义的情况下而盟誓的。无须遵守。

训练落实篇--听来终觉浅,绝知要躬行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也,人皆仰之       更:改变

B.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掩饰

C.人能弘道             弘:扩大

D.足食,足兵           兵:士兵

答案:D

解析:D项“兵”,武器装备。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由,诲女知之乎

B.如日月之食焉

C.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D.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答案:C

解析:A项“女”通“汝”,B项“食”通“蚀”,D项“彫”通“凋”。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C.则远怨矣

D.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答案:A

解析:B项使动用法,C项形容词用作动词,D项使动用法。        

4.名句默写

(1)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人能弘道,             。

(3)                   ,则远怨矣。

(4)人而无信,               。

(5)岁寒,                           。

答案:(1)知之为知之  (2)非道弘人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4)不知其可也  (5)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答案: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答案: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误!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答案: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答案:做人却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回答2-5题。

(孔子)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①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去即过蒲。月余,反乎卫,主蘧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②中。 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居卫月 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是岁,鲁定公卒。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③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后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以卫伐之,无乃不可乎?”孔子曰: “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灵公曰:“善。”然不伐蒲。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

(节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文:儒家之所谓道。②絺帷:细葛布做的帷幕。③颡:音sǎng,头额。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阳虎尝暴匡人      暴:欺凌,侵犯

B.吾乡为弗见        乡:通“向”,一向,从前

C.蒲人止孔子        止:使……停止,阻止

D.要盟也,神不听    要:命令

答案:D

解析:要:要挟(的)、挟制(的)、被迫(的)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以为鲁之阳虎    

天之将丧斯文也

B.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

C. 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 

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D. 文不在兹乎

月余,反乎卫,主蘧伯玉家

答案:B

解析:者:……的人,代词。A项,之:的,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C项,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可是,但是,转折连词。D项,乎:吗,疑问语气词;相当于“于”,到,介词。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匡人止孔子,与蒲人止孔子,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匡人把孔子误认为仇人阳虎了;后者是因为蒲人背叛了卫国,因而不想让孔子到卫国去。

B.孔子被拘五天,颜渊才来到孔子身边,孔子非常恼火,说我以为你死了呢!颜渊不但没有道歉,反而回嘴说“子在,回何敢死!”,实有负孔子的一番教导。

C.“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二句,都充分表现了孔子在生死关头对自己道高德崇的自信以及身负传承文化的高度责任感。

D.从卫灵公知孔子去而复来,非常高兴以至“郊迎”来看,卫灵公对孔子是尊重的;但是在“伐蒲”一事上,我们又可以看出卫灵公也并不能真的任用孔子为政。

答案:B

解析:颜渊晚到五天,孔子在极危及状态下见到颜渊,如释重负,表达的是对颜渊生命的担心;颜渊对答,表现的是对老师的敬意,即老师在一天,弟子侍奉一天,焉敢死去逃避责任。这是孔门师徒情谊深厚的表现之一。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译文:                                                                      

答案:(一个人的)外形、相貌,是细枝末节(或“不重要的”)。但是(他)说(我)像只失去主人家的狗,那是真的,那是真的啊!

(2)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

译文:                                                                      

答案: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带着自己的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

(3)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

译文:                                                                      

答案:蒲人害怕了,就对孔子说:“如果能不去卫国,我就放你(们)走。” 双方条件谈好(或达成协议),就让孔子(一行)从东门离去。

参考译文

(孔子)正打算到陈国去,经过匡(在今河北长桓县西南)城,弟子颜刻替孔子赶车,用鞭子指着一处说:“从前我进这个城,就是由那个缺口进去的。”匡人听说当年和阳虎同行的颜刻出现,以为鲁国的阳虎又来了。因为阳虎曾经欺虐过匡人,匡人于是就留住孔子。孔子的模样像阳虎,所以被困在那里整整有五天。慌乱中颜 渊失散了,稍后才来会合,孔子见了说:“我以为你乱中遇难了!”颜渊说:“老师您还健在,我怎敢轻易就死呢!”匡人围捕孔子围得越来越急,弟子们都很紧张,孔子就说:“文王虽已死了,文化道统并没有丧失,现在不都在我们身上吗?上天如果要绝灭这个文化道统的话,就不会让我们能够认知并负起传承的责任。天意既然是不绝灭这个文化道统,那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于是孔子派了一个随行弟子到卫宁武子那里做家臣,然后才得脱险离开。

从匡出来就到了蒲,过了一个多月,又回到卫国,寄住在蘧伯玉家。卫灵公的夫人名叫南子的,派了人去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只要有意和我们国君攀交情的,必定会来见我们夫人;我们夫人愿意见你。”孔子托言推辞告罪一番,最后还是不得已去见了。会见时,夫人站在葛细布做帷幕里面,孔子进了门,向北跪拜行礼,夫人在帷幕里面回拜答礼,身上的佩玉首饰触发清脆的响声。事后孔子说:“我一向是不想去见她,现在既然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子路还是不高兴,孔子就很严正地申明道:“我要不是因存着得君行道的一点希望才不得已去回见她的话,天一定厌弃我!天一定厌弃我!”过了个把月,卫灵公和夫人同坐了一辆车,宫官雍渠陪侍在右,出了宫门,要孔子坐第二部车子跟着,就大摇大摆的从市上走过。孔子感慨地说:“我还没见过爱慕德行像爱慕美色一般热切的人。”于是对这里的 一切感到厌恶失望,就离开卫国往曹国去了。这一年,鲁定公死了。

孔子又离开曹国,来到宋国。一天和弟子们在大树下讲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加害孔子,把大树给砍了,孔子只好离去。弟子催促说:“我们行动该快一点!”孔子说:“上天既然赋了道德使命给我,桓魋他又能把我怎样!”

孔子来到郑国,却和弟子彼此失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口。郑国有人看见了就对子贡说:“东门那里站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疲惫倒霉的样子,真像个失去主人家的狗。”子贡见面把这些话据实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一个人的状貌如何,那是不 重要的;倒是他说我像只失去主人家的狗,那可真是啊!那可真是啊!”

路过蒲邑,刚好遇上公叔氏占据了蒲而背叛卫国,蒲人就留住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才德好,又英勇;他对孔子说:“我以前跟着老师在匡的地方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上危难,这是命吧!我和老师一再的遭难,宁愿跟他们拼死算了!”于是就跟蒲人猛烈地拼斗起来。蒲人害怕了,就对孔子说:“如果能不去卫国,我就放你们走。”双方条件谈好,就放孔子一行从东门离去。孔子脱险后却一路前往卫国。子贡说:“约定好的条件可以不遵守吗?”孔子说:“在胁迫下讨的条约神明是不会认可的。”

卫灵公听说孔子来了,很高兴,亲自出城来迎接。问道:“蒲可以讨伐吗?”孔子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却认为不能去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卫国 防备晋、楚的前哨据点,我们自己发兵去打,如果蒲人干脆投靠敌方,或敌方趁机来袭,那后果不是很不好吗?”孔子说:“蒲邑的百姓,男的都效忠卫国,有拼死的决心;妇女们也有保卫这块西河地方的愿望。所以我们所要讨伐的,只是领头叛乱的四五个人罢了。”灵公说:“很好。”然而却不去伐蒲。卫灵公年纪老了,政务废弛,也不用孔子。孔子很感叹地说:“如果有人用我来掌理国政,一年就可以有个样子,三年便有具体成效了。”孔子只好离开了。

 

写作审美提升篇--世事皆学问,人情即文章  

角度一

话题:诚信

角度分析:诚,真心;信,诚实,不欺骗。诚信指真诚或真诚之心。②外延:在社会,诚信交往,讲信用……在学校,对同学诚实,对老师诚实,对自己诚实,学习诚实(读、记、写、练诚实),考试诚实,公益劳动诚实,锻炼诚实,比赛诚实……在家里,对父母诚实,做家务诚实,对邻居诚实等等。

【写作示例】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名一钱;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生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简单得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它,就是诚信。

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著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只有诚信待人者,才能被别人诚信相待。

角度二

真正的谦卑

角度分析:我们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多,有的人往往把他所拥有的看得很大。其实不管我们拥有什么,拥有多少,和整体比起来都是极渺小的,不值得夸耀,一生中,我们都应“保持一颗谦卑的心”。特别注意话题中的“真正的”三字。

【写作示例】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

孔子认为,一个高尚的人应该积极地做事,而毋须在言谈上过于夸耀。有人认为这句话是要求人们埋头苦干不吭一声,实际上是对孔子的误解。君子的谦卑,是恢宏气度的自然流露,是“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的从容。他们的谦卑,不是木讷,而是明智,懂得做事的价值。

“我不知道。”

这是丁肇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大学生提问的回答。作为一个专家、一个权威,他没有利用自己的声望、地位对“物理学未来”这个深刻的问题不假思索地妄下结论。这与对生活中的一知半解却喜欢大放阙词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是事业有成的大科学家的谦卑,他们的谦卑,是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品格,这种谦卑本身就解释了他们为什么成为大家。

 

张继勇

[先秦诸子选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高二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题

2.高二论语选读读后感

3.高二政治备课组总结

4.高二语文备课组总结

5.高二历史备课组总结

6.高二下英语备课组总结

7.高二语文必修3诸子喻山水教案

8.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教案参考

9.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10.高二选修1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