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自学导学案 (鲁教版高一必修一)

发布时间:2016-4-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作者简介

艾青 

(1910-1996)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华人。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1932年诗人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12日,艾青和其他12名青年遭到逮捕,国民党反动派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控告这些手无寸铁的青年“颠覆政府”,艾青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于诗人在监狱的日子里。当他看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挥笔写下了这首赞颂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其诗作《我爱这土地》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2年的冬日。当时的诗人因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国民党逮捕,被关押在看守所中。据诗人自述,写这首诗时是在一个早晨,一个狭小的看守所窗口、一片茫茫的雪景触发了诗人对保姆的怀念,诗人激情澎湃地写下了这首诗。诗几经辗转,于1934年发表。诗人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个笔名,并且一跃成为中国诗坛上的明星。 

  诗中的大堰河确有其人,其故事也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诗人完全按照事实,写出了诗人心中对保姆的真切感情。然而,这首诗又不是在写大堰河:她成了一个象征,大地的象征,一个中国土地上辛勤劳动者的象征,一个伟大母亲的象征。大堰河并没有名字,大堰河只是一个地名,是生她的地方。大堰河是普通的。她的生活中都是些平常普通的小事,那是她苦难生活的剪影。她的生活空间是有“枯死的瓦扉”的故居,是“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死后也只是“草盖的坟墓”。她的生活是“乌黑的酱碗”,是“为儿子缝补被荆棘扯破了的衣服”,是在冰冷的河里洗菜、切菜。她的儿子、丈夫都在她的照料下过着相对安稳的生活。在她死后,他们就失去了这些,他们在炮火中,在地主的臭骂声中活着。她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些和土地连在一起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他们都植根在大地上,都有着劳动者的伟大品质。大堰河并不是没有快乐,那快乐是伟大母亲的慈爱和对乳儿深深的爱。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她从没有忘记来抱“我”,抚摸“我”,在“我”离开她时,她还在夸赞“我”,还想着“我”的结婚。大堰河同样爱着她的儿子和丈夫。她死时,他们都哭得很悲伤。大堰河,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 

  全诗不押韵,各段的句数也不尽相同,但每段首尾呼应,各段之间有着强烈的内在联系;诗歌不追求诗的韵脚和行数,但排比的恰当运用,使诸多意象繁而不乱,统一和谐。这些使得诗歌流畅浅易,并且蕴蓄着丰富的内容。诗人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典型的意象,以散文似的诗句谱写出强烈的节奏。诗歌具有一种奔放的气势,优美流畅的节奏,表达了诗人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的感情,完美体现了艾青的自由诗体风格。 

大堰河原型

  诗中“大堰河”的模特儿就是“大叶荷”。原来“大堰河”是“大叶荷”的谐音。保姆大堰河的苦难经历正同祥林嫂那样,似乎连姓名都没有,以村庄的名字“大叶荷”替代为她的姓名。她出生于穷苦人家,自幼就被贩卖到畈田蒋村当蒋忠丕的童养媳。她在生了两个孩子以后,丈夫蒋忠丕死了,为生活所逼,又不得不改嫁给姜正兴为妻。因为她来自“大叶荷”村,于是村上的人都叫她为“大叶荷”。大堰河善良、勤劳、坚强,的确是个旧中国的农村妇女的典型。她饱受了“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得到的是“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但她心地善良,勤劳朴实,性格坚强。艾青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的一个叫畈田蒋村的地主家庭。母亲叫楼仙筹,生艾青是难产,艾青三天三夜才从娘胎里出世。长辈们以为很不吉利,请算命先生占卜,说艾青在家要克死爹娘,便规定他对自己的父亲只能叫“叔叔”,对自己的母亲只能叫“婶婶”,不能叫“爸爸”、“妈妈”。艾青父母封建迷信意识很浓,为了避免“克死爹娘”,索性就把艾青扔了出去,寄养到十分贫苦的大叶荷家中。然而,贫苦到了极点的大叶荷,正象祥林嫂敢于砍土地庙的门槛那样,不信神鬼,不信算命先生,不因艾青受父母的歧视而对他冷淡,而是充满了对他真诚的热爱和希望。艾青长到五岁,父亲蒋忠樽叫他念书去了。这时,艾青便惜别了大叶荷。过惯了贫苦农民家庭生活的艾青,带着满身的尘土和泥浆回到自己家里,却再也过不惯地主家的生活。艾青刚离开大叶荷时,常常偷偷地跑回到大叶荷家里去;在自己家里,也喜欢同雇农、大叶荷的第三个儿子睡在一起。长大后的艾青,终于背叛了资本阶级,坚定地站在贫苦农民的立场上,对哺育他的善良、勤劳、坚强的大叶荷表现了深厚的情谊和无限的敬仰。艾青后来回忆这段难忘的童年生活时说:“在‘大堰河’家里的五年,使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和伤感,使我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朦胧的初步印象。” 

作者写确有其人的大叶荷,但却不被真人真事所局限。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不是随手从生活中拈来的,也不是机械地照搬生活的现象,而是经过作者的辛勤劳动,从丰富的生活中加以概括提炼,创造了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大叶荷这样的人,在旧中国有千千万万,到处可见,遍地皆是,但“大堰河”这个艺术形象,却比生活中的千千万万的大叶荷般的人物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所以当读者一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时,不仅感到真实可信,形象亲切,而且还受到了深刻的美的教育。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溯(shuò)    挥斥方遒(qiú) 

惆怅(chànɡ)          百舸争流(ɡě) 

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 

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 

C.青荇(xínɡ)          冰屑悉索(xiè) 

火钵(bō)              凝重隽永(juàn) 

D.瓦菲(fēi)          浪遏飞舟(è) 

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 

【答案】 D(A.溯:sù,B.彳:chì,亍: chù,C.荇:xìng) 

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寥廓 激浊扬清 磅礴 五岭逶迤 

B.碣石 含蓄隐诲 太息 清澈晶莹 

C.春惟 中流击楫 瓦菲 意趣盎然 

D.通缉 风度翩翩 邂逅 苦闷诅丧 

【答案】 A(B.诲-晦,C.惟-帷,D.诅-沮) 

3.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2)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3)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4)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A.借代 反复 拟物、排比 顶真 

B.借代 排比 比喻、排比 对偶 

C.比喻 反复 比喻、排比 对偶 

D.比喻 排比 拟物、排比 顶真 

【答案】 C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长沙是毛泽东早年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操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分,填下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词。 

B.《再别康桥》通过“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寻常的意象,向读者展示了康桥秀丽的风光。 

C.《雨巷》通过象征的手法,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对一种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的追求。 

D.《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多个诗节中首尾重复,使感情的表达凝重隽永、余韵深长。 

【答案】 C(并非对爱情的追求,而是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刘玉华

[《大堰河--我的保姆》自学导学案 (鲁教版高一必修一)]相关文章:

1.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2.《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3.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4.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5.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6.艾青经典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7.人教版高一必修《荆轲刺秦王》教案

8.《谈中国诗》导学案

9.高一必修一数学课件

10.高一必修一英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