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师说》对文言文教学的启示 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发布时间:2016-5-1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难点,是令学生头疼,教师为难的教学内容。 如何处理文言文的“文”与“言”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文”分处天平的两端,如何让天平平衡,这需要从学生的知识情况出发设计教学。本学期我选取了《师说》这一文言文来上科组间的公开课,因此观看了很多相关的教学视频,以及浏览了一些相关的教学论文,对文言文教学有了更深的感触。下面我以我教《师说》这一课为例,谈谈我在这方面做的探索。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于高中文言文教学,做了这样的说明:“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来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习有破有力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之、其”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掌握特殊文言句式;

5、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过程以第二段为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上采用诵读法与质疑讨论法并重。课时安排三课时。

但韩愈的《师说》历来解释纷繁,综其原因不外有二:或结构的不易把握,或文意的闪烁不定,就这篇文章来说,结构对于行文的理解可能带有更根本的意义。那么《师说》结构是怎样的呢?如果要充分地解构,我们不能不考虑以下问题:

     1、“师者”与“学者”关系怎样?

     2、“从师”与“耻师”关系如何?

     3、“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关系如何?

     4、“传道”“授业”“解惑”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教学实施及过程

1、强化预习:早读时间安排学生预习本课内容。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字词,通读课文;在诵读基础上,从总体上感悟课文内容。

2、课堂教学(只介绍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初读课文】

1、初步了解各段基本内容;

2、划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

【学生读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论点】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这两句是论述教师的作用,说明从师学习的必要,这是构成中心论点的一项重要内容。

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这一句论述了择师的态度与标准,意思是说,从师是为了学道,应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这是构成中心论点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应该从师学习,从师是为了学道,应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

【研读第1段】

1、学生诵读,之后点评。

这一段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朗读时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2、引导学生疏通文句。

重点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古:求学的人

学者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古:用来……的凭借

所以

今:因果关系连词

古:跟从……并且

从而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词语活用现象: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者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3、引导学生分析层意:

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传道、受业、解惑(前两句)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解惑、师道(中间三句)

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这一段从正面阐明从师之道,统领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即下文所说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4、讨论: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

(三)教学效果:

通过课堂测试和作业反馈,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掌握较好,学生上课时也很少感觉到文言文的字词难记、枯燥乏味等特点。再者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听范读,加之反复诵读,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课后只需通过强化,即可轻松背诵全文。

三、教学反思

我觉得自己的文言文教学过分注重文言基本知识的传授,面面俱到,对“言”的关注远远超过“文”。其实像《师说》这样浅易的文章,无论是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是情感的探索,我们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充分重视诵读,重视情感的体悟。综合采用学生出声诵读、默读、集体诵读、个别诵读、教师范读等各种诵读方式,诵读中间穿插文言基本知识的积累和梳理,让学生体会掌握字词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文本的内容和情感。教学既注重了“言”,也注重了“文”,很好地完成教学的任务。

2、要找准知识的载体。新课改追求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老师要通过不着痕迹地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从而实现能力的生成。

3、要古为今用。象《师说》这样经典的篇章,除内容外还为我们提供了议论文的写作模式。在课堂上,老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述结构、论证方法,了解文体特点,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朱成锋

[谈《师说》对文言文教学的启示 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关文章:

1.高一语文必修3《师说》文言文翻译

2.高一语文必修3《师说》文言文加翻译

3.师说教案及教学反思

4.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5.高一数学必修1教学课件

6.高一文言文《师说》原文和翻译

7.成语教学的反思

8.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教案

9.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0.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