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导读(选修备课资料)

发布时间:2016-9-1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第一章  《《孟子》选读

一、原文选读

1.谨庠(xiáng)序①之教,申②之以孝悌之义,颁③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庠序:古代的学校。②申:反复开导。③颁:通“斑”。

【大意】

认真地兴办学校,反复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开导学生,头发斑白的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老年人有丝绵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

2.域①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pàn)②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    

①域民:限制人民。域, 界限.②畔:同“叛”。

【大意】

限制人民不必用国家的疆界,保护国家不必靠山川的险阻,威行天下不必凭兵器的锐利。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3.人之有道也,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xiè)①为司 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注释】

①契:人名,相传是殷的祖先,姓子,尧帝时任司徒。

【大意】

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主管教育,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行为准则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 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4.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x)①,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②同贾(gǔ),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上》)

【注释】

①倍蓰:倍,一倍;蓰,五倍。后文的什、百、千、万都是指倍数。

②巨屦小屦:粗糙的鞋和细工的鞋。

【大意】

各种东西的质量和价格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有 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您想依次让它们完全一样,只是搞乱天下罢了。粗糙的鞋与精工的鞋价格完全一样,人们难道肯干吗?

5.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xiū)①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②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    

  ①咻:喧哗干扰。②庄岳:齐国的街里名。庄,街名;岳,里名。

【大意】

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喧哗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逼他说齐国话,那是做不到的。反之,如果把他带到齐国临淄庄街岳里的闹市去,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逼他说楚国话,那也是做不到的。

6.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大意】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语,都说‘天下国家。’可见天下的基础 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7.孟子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②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③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注解】

①暴:损害,糟蹋。②有言:有善言,有价值的言语。③非: 诋毁。

【大意】

孟子说:“自己糟蹋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出言诋毁礼义,就叫做自己糟蹋自己。自认为不能以仁居心,不能由义而行,就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把最安适的住宅空起来不去住,把最正确的大道舍弃在一边不去走.这可真是悲哀啊!”

8.孟子曰:“道在迩①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 长其长②,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注解】

①迩:近。②亲其亲,长其长:前一个“亲”和“长”作动词,后 一个“亲”和“长”作名词,宾语。

【大意】

孟子说:“道在近处,却往远处求;事情本来容易,却偏往难处做:只要人人都亲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9.孟子曰:“存①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②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mào)③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sōu)④哉?”(《孟子离娄上》)

【注释】

①存:察。②瞭:明。③眊:蒙昧,不明,蒙眊。 ①廋:藏匿。

【大意】

  孟子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所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晴,他的善恶真伪能往哪里隐藏呢?”

10.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大意】

孟子说:“ 人的毛病在于喜欢作别人的老师。”

11.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①,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②。”(《孟子离娄下》)

【注释】

①中:指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代指品德好的人。养:培养、熏陶、教育。②其间不能以寸:省略了“以寸量”的“量”字。

【大意】

孟子说:“品德修养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熏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乐于有好的父亲和兄长。如果品德修养好的人抛弃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抛 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所谓好与不好之间的差别,也就相近得 不能用寸来计量了。”

12.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①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②。故君子往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注释】

①资:积累。②原:同“源”。

【大意】

  孟子说:“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牢固掌握而不动摇;牢固掌握而不动摇,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就能够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13.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大意】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述说大义上去。”

14.孟子曰:“西子①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②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离娄下》)

【注释】

①西子:指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以她代指美女。②恶:这里与“西子”相对,主要指丑陋。

【大意】  

  孟子说:“如果西施沾染上污秽恶臭的东西,别人也会捂着鼻子走过去;纵然是面貌奇丑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也同样可以祭祀上帝。”

15.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大意】  

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16.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①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注释】

  ①逆:揣测。

【大意】  

   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样才对。

17.颂①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注释】

  ①颂:同“诵”。

【大意】  

  吟咏他们的诗, 研究他们的著作,不知道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而与古人交朋友。”

18.孟子曰:“水信①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 水之就②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乎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sng)③;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信:诚,真。②就:趋向。③颡:额头。

【大意】  

  孟子说:“水诚然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流向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如果水受拍打而跳跃起来,能使它高过额头;戽水使它倒流,可以行于山中。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像这样。”

2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pù)①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今夫奕②之为数③,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暴:同“曝”,晒。②奕:围棋。③数:技术,技巧。

【大意】  

孟子说:“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冷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比如下棋,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

19.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①者。”(《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我:泛指人类。

【大意】  

  孟子说:“耳朵眼睛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 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的职责就是思考,一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们人类的。”

20.孟子曰:“羿①之教人射,必志于彀(gòu)②,学者亦必志于彀③。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羿:后羿,②志:期望。③彀:拉满弓。

【大意】  

孟子说:“后羿教人射箭,一定期望把弓拉满,学的人也总是期望把弓拉满。著名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规矩,学习的人也必定依照规矩。”

2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①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②于虑,而后作;征③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注释】

①曾:同 “增”。②衡:通“横”,指横塞。③征:表征,表现。

【大意】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苦练他的意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行事总是不能如意。这样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 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气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由此可以知道, 愁灾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22.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大意】

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了。”

23.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

【大意】

  孟子说:“行事却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都从这条大道走去却不知这是什么道路,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24.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大意】

  孟子说:“仁德的言语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众。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 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25.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①,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ō)②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故:事故,指灾患病丧。②怍:惭愧。

【大意】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乐趣,……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这是第一大乐趣;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乐趣;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乐趣。”

26.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yì)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财:通“材”。②淑:通“叔”,拾取。艾:同“刈”,取。也 就是说,淑、艾同义,“私淑艾”也就是“私淑”,意为私下拾取,指不是直 接作为学生,而是自己仰慕而私下自学的。这也就是所谓“私淑弟于”的意思。

【大意】

孟子说:“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沾溉万物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式。”

27.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注释】

①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大意】

  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拙劣的工人而改变或者废弃规矩,羿不因为拙劣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张满了弓而不发箭,只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他在恰到好处的正道上站住,有能力学习的人便跟着他做。”

28.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①,取二三策② 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Chǔ)③ 也?”(《孟子尽心下》)

【注释】

  ①《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②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③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槌。

【大意】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一篇,所取不过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木棒槌呢?”

29.孟子谓高子①曰:“山径之蹊(xī)②,间介然③用之而成路;为间④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尽心下》)

【注释】

   ①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②径:山路。蹊:人行处。山径之蹊泛指很窄的山间小路。③介然:本指意志专一而不旁骛,这里是经常不断的意思。④为间:即“有间”,短时,为时不久。

【大意】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的小径,顷刻间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

30.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①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

【注释】

  ①带:束腰的带子。朱熹注:“古人视不下于带,则带之上乃目前常见至近之处也。举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所以,不下带指平常近事的意思。

【大意】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操守简约而效果广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然是常见的事情,而真理就在其中;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去替别人的田里除草--要求别人很重,自己负担的却很轻。”

二、学习提示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所著《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游说各国及有关学术争鸣的情况,记录了孟子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主张,是研究孟子思想的最主要的文献资料。全书共7篇,261章,约35,000字。篇名取开篇首句中二、三字,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又分上下,如《梁惠王上》《梁惠王下》等。孟子以“人性善”为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教育内容、目标、作用以及任务。同时,对教育者、教授方法、受教育者和学习方法提出了深刻见解。

 一、教育内容和目标

孟子是以‘仁义’、‘五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以‘君子’为楷模的人格理想作为教育的标准内容,他的教育,基本上是人伦教育、道德教育。他施教的目标是培养“明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他心中的君子,应当是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舍生取义。

二、教育作用和任务。 

1、“求放心”。即把放纵出去的良知善心收求回到心中,孟子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教育使人区别于禽兽、使贤区别于不肖。“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3、教育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只有建立了稳定的“社会伦常秩序”,才能“治国”,才能“平天下”。而“社会伦常秩序”的建立依赖于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

4、教育是使民心得以归服的重要途径。孟子认为统一天下、笼络民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力服人,一种是以德服人。以力服人是霸道,孟子认为不可取;以德服人是王道,孟子非常赞同。所谓以德服人,关键在于得民心,使民心归服。

5、教育是实现“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者及其教授方法。

1、由博反约、诲人不倦。

教育者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知识,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教育者必须有“君子之守”“教者必以正”。“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教育者博学多览,融会贯通知识后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和传授大义,由博反约,精思旁通”。“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公孙丑上》)教育者应该具有诲人不倦的基本职业道德。

2、因材施教、教亦多术。

孟子认为,教学方法是多样的,总的精神是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意思是,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种,有的像及时雨一般润泽万物,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还有以流风余韵为后人所自行学习的。他还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意思是,在各种教育方式中,还有一种是不屑于去教诲的,这也是一种教诲,是一种激励奋发的方式。

3、树立目标、坚持标准。

孟子主张对学生应该严格要求,孟子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教育者一定要确立其明确的教育目标,就像射箭、工匠“规矩”一样;“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尽心上》)对学生的要求要有标准,不能降低。

4、循序渐进、启发思维。

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又说:"其进锐者,其退速。" 进程过于迅速,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退步也快。正确的进程应当象流水一样,注满了一个洼坎之后再往下流,这就是 "盈科而后进"的道理。孟子还以"揠苗助长"的寓言来说明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学习知识如同作物生长一样,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有自己的规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拔苗的方法去助长,结果是适得其反。

孟子善于启发思维,通过使用问答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他善用比喻法,使学生容易明白他所讲的道理,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急于替学生下结论。他认为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摆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

    四、受教育者及其学习方法。

教与学是个双向的过程,正如儒者所言“教学相长”,除了老师的教授外,受教育者自身也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深造自得

    孟子从“尽心、知性、知天”思想出发,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的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灵而有所得,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所以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左右逢原”他认为君子要得到高深的造诣,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2、反求诸己、改过迁善。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在行动和学习上,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主体要自觉反省。对于比自己优秀的人,不能埋怨他,“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也。”(《公孙丑上》)

3、立志持志、磨练意志。

孟子说:“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王之事备矣。”(《尽心上》)一个人能以“仁义”为志,才能分辨善恶,认清当为与不当为之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离娄下》)孟子强调立志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持志”,“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尽心上》)即要求人们不管处在得意或穷困的时候,都要能坚持自己的理想。除了立志、持志外,“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一个“大丈夫”经过磨炼,应当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并且为了道义,在必要时要能“舍身取义”。

4、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冷却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孟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思想表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和肯定,他对教育作用的阐发,对教学、德育原则与方法的论述,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教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启蒙作用。

 

 

湛平

[国学经典导读(选修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1.名著导读论语教案

2.名著导读论语的教案

3.西游记导读课件

4.化学选修3试题及答案

5.国学经典诵读手抄报资料

6.化学选修5试题及答案

7.英语科组备课总结

8.有关备课总结

9.英语学科备课总结

10.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