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备课资料)

发布时间:2016-7-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课 题 论语十则 参加人员 全体语文老师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第二单元仍然继续着第一单元所谈论的“人生”这个话题,所选课文侧重于写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b.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c.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必说出句意。

(2)能力目标:

a.掌握“分类式笔记”的整理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及习惯

b.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3)德育目标:

a.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反省自己

b.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说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掌握整理归纳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说教法

1.诵读法。本文所选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评点、质疑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文字、写法的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3.分类整理归纳法。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

说学法

1.这是同进入七年级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要充分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运用诵读法学习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3.课文所选各则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应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来加深理解    

说教学过程(概述)

1.交流“作家作品”读书卡

2.填写“关键字音”读书卡

3.成员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4.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整体感知

5.细读课文,读出韵味,填写“重要词句”读书卡

6.译读课文,读懂内容

接龙翻译

7.品读课文,读出智慧

A、《论语》为何能跨越千年,经久不衰呢

8.赏读课文,读出自己  当场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想一想喜欢的原因,看谁背得快,说得好

9.归纳反思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可从教师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缺乏古文功底,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所以,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古文的兴趣,并要求他们能通过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打好扎实基础,从而也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地理解《论语》蕴含的精华思想,怎样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畅谈对它的感悟与启示。

 

[《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1.《论语十则》的文言现象

2.论语十则优秀教案

3.论语十则教学课件

4.七年级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5.论语十则译文及注释

6.论语十则的阅读理解

7.论语十则注释翻译

8.论语十则的读后感

9.论语十则的阅读练习题

10.初中语文论语十则教学课件